未來三至四年一手潛在供應降至10.5萬伙 分析:不代表樓價會止跌
【有線新聞】政府數據顯示,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跌至10.5萬伙,見七個季度以來低位。有分析認為,供應減少不代表樓價可止跌。
受樓市氣氛影響,過去一季一手私樓建築中單位按季減少3,000個跌至7.2萬個,見約兩年低位。即使現樓貨尾量持續滾存按季再多1,000伙,升至新高的2.8萬伙,亦未能令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樓潛在供應止跌,首季減少至10.5萬個,見七個季度低位,亦是連續四季下跌。
有分析預計,未來潛在供應有機會再跌,但不代表可支持樓價止跌。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估計連續下跌幾季的原因,最主要是發展商也想作些主動調整。如果暫時的趨勢,無論施工或落成量,也可能會有輕微調整。現時估計樓價,最主要大家都在觀望經濟狀況,因為現時美國特朗普關稅,對內地關稅仍然繼續抱著較進取態度,估計整個市況無論在金融市場或樓市都是觀望態度,所以樓市並非單一在供應。」
上季私樓施工量回升,按季升1倍至3,600伙,但按年比較仍減少一成六。而上季私樓落成量,由去年第四季的紀錄高位,大減近六成至5,500伙,按年比較則升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