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地夥康文署打造藝術花園 加入ESG元素促藝術與生態發展
【有線新聞】康文署及恒地合作,將政府休憩花園變身藝術花園,加入可持續元素後,集團認為有助吸引商廈租戶。
太陽能藝術裝置,加入風及水流動等大自然元素,在互動中帶出環保意識。還有這個期間限定,由5棵藝術樹組成、以分形幾何及黃金比例概念創作的藝術裝置。
STICKYLINE設計師梁子程:「概念都是來自大自然,希望呼應後方商廈整個概念。其實分形幾何在大自然中日常看到一個概念,例如在樹葉的樹脈出現,在樹的樹幹生成,至於黃金比例,其實都是一個常提及的概念,可以在建築、藝術及不同大自然的領域上都看到。」
康文署轄下,在中環商廈群中的琳寶徑休憩花園,發展商於2021年向政府申請優化變身藝術花園,展出本地及國際藝術家以大自然為主題的藝術作品,是本港為數不多由私人企業設計及管理的政府花園。
恒地策劃(二)部高級副總經理吳樹強:「我們做過調查,(以往花園)只有5人使用,以及有些陰沉,既然我們都是行人交匯中心,為何不優化這個地塊。想製造一個三贏的局面,即是政府、商界、市民大眾都有利益,在設計建造及營運管理,變相整件事可以有協同效應。」
近年本港甲級商廈空置率持續高,集團認為在項目中加入ESG元素,有助吸引租客。吳樹強:「租戶在洽商租約時,本身我並非負責洽商租約,但都要與他們有所對話,他們都要了解我們在做甚麼,環保做了甚麼設施,承諾要做到甚麼,是否滿足到他們的需要。」
集團表示,花園開放後,市場反應正面,不排除日後其他項目會繼續加入ESG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