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結業潮|半年10戲院退場 業界暑假檔期恐仍難解凍 田啟文:觀影文化已改變
【有線新聞】過去半年有10間戲院結業,業界雪上加霜,暑假檔期亦未必能解凍,本台將一連幾天為大家解構電影及戲院業界面對的困境和如何可持續發展。
暑假檔期戲院再現人氣,Stella:「看F1,好像大銀幕會更爽。」蘇小姐:「平常讀書那麼辛苦,暑假時要輕鬆一下。」Anthony:「好開心、可以放鬆一下。」
這個熱度還未夠,七月首兩星期票房只報7,200萬元,比去年同期少接近兩成。電影工作者總會前會長田啟文:「沒有一個普遍性的票房數字,大家會有一個錯覺電影好像很好,它的好、是個別電影好,但是其他反而不好,所以出來是一個這樣的數據。」
田啟文所說是整體票房其實不斷滑落,已沒有甚麼旺季可言。全年總票房由2015年高峰逾19億元,2023年跌至約14億。上映266齣電影,有102齣票房不足50萬元,佔38%。隨後一年情況加劇,差不多一半上映電影收不到50萬。最慘淡一齣《愛是一把槍》,上映39日,票房不足35,000元。2024年全年票房進一步跌至12億元。
田啟文:「外語片題材缺乏吸引度,雖然繼續有英雄片、特技片,但已失去新鮮感、必看性,去年整體外語片票房急劇滑落,從而影響香港戲院經營環境。一些破紀錄的電影全部出自明確一個信息,它要有口碑、有話題觀眾便會去看戲,因為口碑和話題促使他要入戲院看,縱使這些戲都會在串流平台出現。沒有話題就不買票是整個觀影文化的改變。」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吳國坤:「電影本身是建基於人,是建基於社會,所以其實觀影去看電影其實也是我們從一個藝術的渠道去了解社會。有些事物讓他連繫了,慢慢習慣了,甚至你可以說他長大的過程是跟着那些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成長的時候,他會覺得入戲院看電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