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寵物食品監管漏洞引關注 網購貓糧致四貓狂嘔 有貓罐頭標榜「冰島」涉誤導

【有線新聞】香港逾24萬住戶飼養貓狗,寵物市場蓬勃發展,但寵物食品卻近乎「零監管」,引發安全隱憂。《一線搜查》接獲觀眾報料,指網購水貨貓糧致寵物集體腸胃炎,甚至嘔血。有立法會議員及獸醫呼籲政府盡快立法監管,署方則表示會就寵物食品制訂安全生產、食品標籤和儲存指引,並計劃2026年第一季諮詢業界。
貓糧致四貓集體嘔吐 網購水貨成隱患
今年5月,貓主Kelly在網上購物平台購買慣用牌子貓糧,卻導致四隻貓出現嚴重腸胃炎,最嚴重一隻嘔吐超過10次。「因為有時貓咪吐毛都會嘔,我就冇為意,諗可能佢哋都係吐毛或者係食得太快。後來越嘔越唔對路,因為一開始係嘔啲糧食,之後開始嘔白色水、黃色水,甚至有兩隻嘔到有血絲。」Kelly曾向涉事寵物店投訴,對方願意退款,「佢一開始有質疑我係咪真係食咗佢哋啲糧先有事,又質疑係咪我啲貓受唔住隻糧,又質疑啲糧係咪變咗質。」
她續說,涉事的網上購物平台標明產品是「平行進口」,「我一直無特別留意究竟係行貨定係水貨,後來先知係水貨。」Kelly隨後開設苦主群,發現多名網友買同一牌子貓糧後,寵物上吐下瀉。
獸醫Wilson Cheng指出,香港對寵物食品監管幾近空白,「你去超級市場買塊牛扒,政府都有監管牛扒要幾多度運輸、點樣運輸,衛生署會理。貓狗糧點解咁容易出事,暫時最根本問題就係因為冇監管。」他解釋,部分貓糧、狗糧蛋白質含量特別高,若運輸過程中儲存不當,如貨櫃曝曬或倉庫無冷氣,容易變質。「就算你係行貨,行貨根本冇監管點運入香港,一個貨櫃運幾箱糧入嚟,然後烈日當空曝曬,曬幾日先擺入糧倉,仲要個糧倉係冇冷氣,你估你包糧仲食唔食得?」
貓罐頭涉誤導 標榜「冰島」國旗 實為泰國製造
另一報料人Jason就發現市面售賣的一款貓罐頭以「冰島」作賣點,包裝印有冰島國旗,實際卻在泰國製造。他曾致電涉事貓罐頭公司,對方稱是宣傳手法,又聲稱市面多款標「美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的貓罐頭,實際亦是泰國出產。《一線搜查》調查下發現,該品牌在不同網店的產地描述不一,有聲稱該牌子源自泰國、但在冰島生產「以確保了高品質及純淨原料」;有的列明是來自冰島的貓糧,由經驗豐富的營養師研發,但未有明確列明產地。
至於品牌官網在介紹頁面未有明確列出產地,僅在「常見問題」頁面中註明泰國製造。而其社交平台更頻以「冰島」為賣點。至於貓展現場,品牌職員則承認是香港品牌,使用冰島配方,在泰國製造。涉事公司的負責人回應《一線搜查》查詢時表示「我哋由頭到尾都冇話自己係冰島嘅,由第一日標籤都標明我哋係泰國製造,但點解啲人會覺得我哋係冰島?我哋係香港牌子,但我哋個配方係同冰島營養師合作研發,所以呢個變咗可能有小誤會。」
立法會議員促規範標籤 保障消費者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批評寵物食品標籤誤導問題嚴重,令消費者誤以為在該國製造,但事實上在另外一個地方或國家出產。因此必須在標籤上清晰標明產地,「而唔係話喺宣傳上、廣告上用咩地方嘅配方,去誤導消費者」。他指出,香港現時缺乏寵物食品安全機制,海關僅依《商品說明條例》處理投訴,漁護署及消委會亦只在投訴後被動抽查,未能系統保障消費者權益,促請政府立法規管寵物食品標籤及質量。
漁護署回應《一線搜查》查詢時指,過去3年收到22宗投訴,已全部跟進,亦已經妥善處理。署方又指,會繼續加強公眾教育工作,以提醒寵物食品業界及寵物主人妥善處理及使用寵物食品。
另外,消委會過去3年共收到344宗寵物食品投訴,當中有五成二可處理,其餘因資料不足而無法跟進。至於漁護署上月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表示會就寵物食品制訂安全生產、食品標籤和儲存指引,計劃在2026年第一季就相關指引,諮詢業界及持份者。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