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展自動駕駛的士 推動服務普及化
【有線新聞】上海積極發展自動駕駛的士服務,目標是推動普及化。業界希望同步提升乘客滿足感,改善乘車體驗。
上海舉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發放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牌照,8間公司成為首批獲准企業,期望進一步普及推廣自動駕駛的士服務。有企業即時作出回應,負責人指會擴大服務範圍及延長服務時間,以應付需求。
隨著科技進步,關於自動駕駛的安全顧慮似乎正逐步減少。不少公司開始把目光放在提升乘客的滿足度,追求更加舒適和方便,如車內的冷氣設備可以由乘客自主操控,又提供手機充電器和音樂播放器等,希望可以改善乘車體驗。
根據高盛發表的報告,內地自動駕駛的士市場規模增長迅速,估計到2030年市值大約120億美元,到2035年可進一步增加至大約470億美元。至於車隊總規模,今年有4.1萬輛,預計10年後會增加至190萬輛。
行業日益發展壯大,客觀的標準規範就變得必須。內地發布由中國牽頭制定的自動駕駛測試國際標準,規定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的評價流程和試驗方法,對暴露率、複雜度、危險度等都有明確指標要求。國際標準化組織今年年初批准由中國牽頭的7項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標準項目立項,涵蓋電動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燃料電池以及換電4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