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女同志為伴侶供卵產子 入境處拒登記為「父母」 高院裁違憲
【有線新聞】一名女同志為伴侶供卵產子,但被入境處拒絕在出生證明書上登記為父母,高等法院裁定違憲。 2020年在南非註冊結婚的女同志B及R,婚後接受互惠人工受孕,由R提供卵子,受孕後植入B的子宮,由伴侶懷胎。2021年在香港誕下男嬰,但只有懷孕產子的B在出生證明書上被登記為母親。R其後入稟,法庭裁定她無法按現行法例登記為「父母」,但裁定她是「普通法下的父母」。 R再提司法覆核,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不認為《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禁止同性伴侶組織家庭,相反應該受到社會及國家保護,這種保護涵蓋在互惠人工受孕下出生的嬰兒。高浩文認為已經有給予司法救濟的適當依據,但未有頒令,具體形式仍要聽取雙方論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港燈:有高壓電纜疑被第三方損壞 淺水灣道逾230戶一度停電
【有線新聞】淺水灣道一條高壓電纜受損,超過230戶一度停電。 港燈派人到場搶修電纜,事發於下午約2時半,該條11千伏高壓電纜懷疑被第三方工程意外損壞,影響到淺水灣道數個變電站逾230戶的電力供應,包括淺水灣道23號一帶。港燈派流動發電車臨時供電,到晚上7時半,大部分受影響客戶都獲得臨時供電。港燈正調查事故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鄧炳強指約430名反修例、國安案罪犯在囚 藉沿途有「理」計劃助更生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尚有約430名反修例及國安案件罪犯仍在囚,當局透過沿途有「理」計劃 協助他們更生,加強認識國家安全及歷史,包括國安法首位定罪人士唐英傑。 鄧炳強:「基本上他現時整個人思想改變了,亦對於當日未成熟做法非常後悔,他更成為我們升旗隊的升旗手,以及在很多場合跟我們分享他的經歷,如何由錯,到現時醒覺,珍惜擁有的機會,以及接下來人生規劃是如何,這是最明顯的例子。不只一個的,我有幸出席他們的畢業典禮,我都眼泛淚光、聽得想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沙頭角禁區未來擬取消配額制 保安局:每日僅用三分一配額
【有線新聞】當局開放沙頭角禁區,現時每日提供3,000個配額,要事先預約,保安局指未來計劃取消配額制。 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即日籌方面有一定困難,因為目前雖然配額用不完,但因為都屬於禁區,要申請禁區證,目前警方已提升系統,兩個工作天可以完成禁區證。我們都有計劃免去配額制度,因為現實基本上每日只是用了三分一左右,就算是我們發現最多人去的秋季,都從來未試過用完配額,夏季基本上只是用了十分一左右。目前為止、這麼久以來,唯一一次超過配額的就是我們舉辦了元宵墟市活動。」 中英街檢查站去年底起試行人面辨識過關,毋須停下出示禁區紙,成功識別率超過九成九。卓孝業指正在港珠澳大橋口岸測試相關設備,至於其他口岸當局會繼續研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控煙十招|湯修齊籲政府盡快通過修例 鄧飛:立法可確保教育工作更到位
【有線新聞】立法會明天恢復二讀控煙修例條例草案,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聯同四十多個團體,呼籲政府盡快通過有關條例。 委員會主席湯修齊致辭指,政府應多管齊下推行控煙草案以保障公眾健康,特別是減少煙草對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教育界就表示,通過立例「控煙十招」,可確保教育工作更加到位。湯修齊:「尤其是要盡快實施禁止電子煙煙機在香港任何的使用及管有,因為大家都知道使用及吸食電子煙,除了有傳統的煙害,以及有更多電子煙裡面有的有害化學物品之外,其實近年有青少年受引誘使用電子煙很方便地吸食,好像依托咪酯,好像大麻,甚至可卡因等毒品。」 鄧飛:「因為如果沒有法律基礎的控煙政策,就算我們教育界如何循循善誘,或者講得難聽一點每天都在嘮叨,其實是做不到多大的效果,也沒有辦法去保障年輕人,不受各種不同類型香煙、加味煙、另類煙的誘惑,因為始終是校園範圍內做到工作,學生一離開校園我們是做不到任何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泰國最高法院裁定他信重新服刑一年 他信:接受法院裁決、餘生續服務國家
【有線新聞】泰國最高法院裁定前總理他信以住院代替入獄屬非法,需即時到監獄重新服刑一年,他信稱接受法院裁決,會繼續服務國家和人民。 泰國前總理他信在女兒佩通坦陪同下抵達最高法院,就保外就醫案聽取裁決。最高法院判詞指他信知道自己病情不嚴重,毋需長期住院,但故意延長住院時間,責任不完全屬於醫生,法院裁定他信未有在監獄服刑是非法,認為住院時間不能代替監禁時間,他需即時重新入獄服刑一年。 相信載著他信的車駛往曼谷監獄,他在社交平台稱接受判決,雖然這天失去自由,但仍擁有思想自由,會在身體和精神上保持堅強,餘生繼續為泰國王室、國家和人民服務。 76歲的他信2023年結束15年流亡回到泰國,因貪腐及濫權等罪判監八年,入獄首晚因突發高血壓,轉到警察醫院接受治療,之後獲泰王特赦減刑至一年,留醫半年後獲准假釋。至於他涉嫌冒犯君主案件則被刑事法庭駁回,他上周四乘坐私人飛機至阿聯酋接受身體檢查,周一下午回國。 佩通坦感謝泰王減刑,她說他信是首位入獄的前總理,她和家人都很擔心,但對父親為國家寫下的歷史引以為傲,形容他心繫國家,致力改善民生,仍是泰國政壇的精神領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葉吉江危駕罪成構成行為失當 明起停職一周 完善地區治理後首有人被處分
【有線新聞】屯門區議員葉吉江危險駕駛罪罪成,構成行為失當,星期三起暫停職務一星期,是完善地區治理後首次有區議員被處分。 葉吉江去年因酒駕被控危險駕駛,今年5月被判處社會服務令及停牌,政府首次根據今屆區議會引入的履職監察制度調查,「監察委員會」裁定葉吉江行為失當,建議暫停葉吉江職務一星期,期間不能收取任何酬金或津貼,但辦事處租金、員工薪酬等開支仍然可以獲發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非常重視區議員品行和誠信操守,確保言行符合公眾期望,保障區議會及區議員聲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Banksy新作現倫敦皇家司法院外牆 預計將被清除
【有線新聞】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在倫敦皇家司法院外牆畫上新作預計將被清除。 Banksy的新畫作周一出現在倫敦皇家司法院外牆,一名法官手持木槌作勢襲擊躺在地上手持染血標語的示威者,不少人揣測作品是諷刺法庭打壓聲援巴勒斯坦的示威,法院人員之後用黑膠布和圍板封起畫作。皇家司法院是英格蘭及威爾士高等法院和上訴法院所在地,有143年歷史,屬二級歷史建築,依法須保持原貌,法院指會清除畫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北京擬修改對外貿易法為反制提供制度支撐
【有線新聞】為應對國家在外貿領域受到外國打壓的情況發生,北京計劃修改對外貿易法,把修訂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初次審議,為有效反制提供制度支撐。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一是對有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等情形的境外個人、組織,規定可以採取禁止或者限制其進行與我國有關的對外貿易等反制措施。二是規定任何個人、組織不得為規避反制措施的行為提供協助。三是基於國家安全等原因,可以採取禁限措施之外的其他必要措施,增加採取貿易禁止措施的法定情形。」 修訂草案將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等改革措施上升為法律制度,同時明確國家加強跟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建立貿易調整援助制度,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國安機關:境外組織長期對華滲透 借慈善名義竊密 非法調查軍事數據
【有線新聞】國家安全機關發現有境外組織以慈善、探險等名義深入山區,展開非法調查活動,包括實施非法測繪、調查軍事數據等,又會「誘使」村民提供敏感訊息,當局依法開展打擊處置。 內地國安部發文,指發現一個境外組織長期從事對華滲透活動,他們先在境外設立培訓基地,招募人員接受涉華項目培訓。再以登山探險、慈善救助等名義,派人深入西南的邊遠地區開展非法調查活動,記錄軍事管理區數據,並用專用測繪儀潛入軍事管理周邊實施非法測繪,並把資料以加密形式傳輸到境外。期間他們會以為村民提供醫療幫助為藉口,博取當地人信任,乘機物色「帶路人」,幫助他們打探軍事單位內部情況,以及調查政治、經濟、地理資源、社會治理等資料。 國安部稱涉案人員曾接受有某個國家國防部背景的機構的特殊訓練,包括戰地生存、標注指示GPS坐標等,並與背景複雜的境外調查諮詢公司來往密切,研究涉及內地政治動向、國防軍事、領土利益等議題。當局指根據國家安全法規定任何人不可向危害國安的個人和組織提供資助或協助,亦禁止對軍事禁區進行攝影、錄音、定位、記述等,當局強調會對構成犯罪的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尼泊爾警方開槍鎮壓示威釀19死 政府終宣布撤回社交平台禁令
【有線新聞】尼泊爾多地反政府示威,警方開槍鎮壓造成19人死亡後,政府宣布撤回社交平台禁令,所有平台已恢復運作。首都加德滿都實施無限期戒嚴,政府稱會成立委員會調查鎮壓。 網上流傳懷疑是警方在示威期間開槍的片段,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及多個城市周一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政府封鎖社交平台。加德滿都的示威者試圖衝擊國會,警方開水炮及催淚彈驅散,更發射實彈鎮壓,數以百計示威者死傷,醫生指大部分人是胸部或頭受傷。 尼泊爾政府上周封鎖Facebook、WhatsApp、微信等26個社交平台,指他們未在限期前註冊,強調是要打擊假新聞、仇恨言論及網上詐騙。稱為「Z世代」的年輕人批評是限制言論自由,加上長期不滿政府貪腐,觸發他們上街抗議,部分示威者仍穿著校服。禁令造成社會大混亂,影響商業運作、旅遊等,好多人亦無法跟海外的親人聯絡,僅TikTok等五個已註冊平台可正常運作。 政府即晚召開緊急內閣會議後宣布撤回禁令,稱是回應民眾訴求,內政部長萊卡克因允許使用武力鎮壓示威而提出辭職。總理奧利對造成傷亡感到悲傷,但指責有既得利益組織介入,才引致暴力衝突。政府會在15天內成立調查委員會徹查原因和提出相應措施,防範同類事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中醫醫院|有西貢區議員倡吸納本地私人執業中醫師 發展辦指培訓量充足
【有線新聞】香港首間中醫醫院12月11日投入服務,有西貢區議員提出吸納本地私人執業中醫師,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指現時培訓量充足,亦會確保駐院中醫師有足夠支援。 政府向西貢區議會交代位於將軍澳百勝角香港中醫醫院大樓工程進展,會在第三至四季分階段交付家具和設備採購,資訊科技系統等亦接近完成,12月11日正式投入服務。 有議員提出中醫院應吸納本地私人執業中醫師,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指已設立人才庫,培訓有意加入中醫院的人才,現時有約700人,加上中醫學系的畢業生,相信供應充足。西貢區議員俞卓君:「有沒有計劃、方式去吸納現有香港較出名、有經驗的中醫師?」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我們有三間大學已經有相關的本科生學位作培訓,另外香港有很多市民的子女都去了內地中醫醫學院培訓,所以每年能在香港執業的中醫師超過200至300人,原則上人才都足夠。」 有議員要求中醫院為駐院中醫師設立完善支援機制。西貢區議員陳繼偉:「西醫有強大的醫管局團隊,亦有醫務委員會,有事可以客觀地幫助西醫,相反中醫沒有那麼大的團隊支援。」張偉麟:「中醫院內當然是中醫為主,除了有駐院中醫師,其實也有駐院西醫,他們可以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