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DSE|英文科開考「報到易」再出問題 有考生擔心受影響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英文科開考,電子報到系統再出現問題,有考生擔心影響考試,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是程式測試系統負荷時出現問題。 這日輪到英文科開考,繼續有考生無法登入自行簽到的手機程式「報到易」,要轉為人手點,有考生擔心會影響考試。關同學:「只是第二節,第一份的時候沒事,昨天也是第二節(登入不到),今日也是第二節就沒有用了。(記者:會否覺得轉為人手較方便?)會,因為有可能用應用程式有時會忘記關機,響了就會影響考試。」 亦有考生認為轉為電子化是不能夠避免的事。梁同學:「這是考試前做的沒大影響,我覺得這程式遲早都會推出,遲早都會電子化,屆時不用把准考證放在枱上會方便一點。」 程式連日出現問題,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是測試系統負荷時出現問題。選委會界別(教聯會)議員鄧飛:「你做一個事前測試,只能是抽樣,你不可能真的做一個大數據測試,譬如假設現在有4萬個考生幾乎在同一時間登入,做測試不可能找4萬個帳戶在同一時段測試,這個尤其是要督導承辦商做好這方面工作。」 中文科星期四開考,多間學校反映「監考易」系統故障要改以人手紙本記錄考生,考評局就事件致歉,指已派員將程式更新至最新版本,同時會適當更新程式改善數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全運會|港未能承率滑浪風帆 楊德強:維港風速不穩定、欠觀眾席
【有線新聞】全運會組委會公布香港將舉辦的八個運動項目,包括劍擊、場地單車、七人欖球等,但沒有早前提及的滑浪風帆。全運會香港統籌辦主任楊德強解釋是考慮到香港的氣候和設備條件。 楊德強:「再三檢視天氣的資料,例如風速和水流,發現維港的風速不穩定,有時風大,有時風小。這個情況下舉辦大型的賽事,會引起很多實際的問題。例如那天的風力不夠,賽事就要押後甚至取消,對運動員和教練的準備是困難的。」 楊德強指維港沒有觀眾席、讓風帆下水等的設施,若要在香港舉行這項目要臨時搭建,不符合這次全運會的簡約原則。他指廣州舉辦過全運會、亞運等大型賽事,有較全面的場地和接待條件,因此讓香港和澳門優先選擇想舉辦的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跨境救護車|議員憂加重公院負擔 盧寵茂:非病人選擇 料以港人為主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推出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非港人亦可使用,有議員關注會否加重公立醫院負擔,政府相信會用到相關服務的非港人不多,來港前亦必須醫護人員審批。 年中推出的跨境直通救護車服務不止適用於香港居民,非本地人一樣用得,多名議員關注會否加重本港的公立醫院負擔。新界東南(A4聯盟)議員林素蔚:「我們香港的公營醫療資源其實是十分緊張,在這情況下,如再承擔大灣區的患者可能進一步加劇本地醫療資源的緊張。」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議員邵家輝:「非香港的朋友來本港的醫療系統,我們的承載力是可以承載到多少。」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這個直通救護車服務不是基於病人的個人選擇,我喜歡來香港某醫院,那怕我本地有相關治療,不過我喜歡來香港醫治,特別是境外的非本地居民選擇來港治療,我要強調今次不是為此而設,第一是真正有醫學上的需要。」 盧寵茂又說每宗個案亦需要先由兩地醫生評估。盧寵茂:「我會強調這是少之又少,並非是普通的治療方案,如當地是可以提供的話,這些病人是不會用直通救護車過來,都是一些危急病人,只有香港才可提供優質及高難度的技術。舉例活體器官移植、活體肝移植,這是過往都有的例子,一些器官衰竭、急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管制即棄塑膠|4.22實施 環保署:首六個月集中宣傳教育 屢勸不改才執法
【有線新聞】即棄塑膠管制本月22日實施,環保署說首6個月適應期,會集中宣傳教育,屢勸不改才會執法。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是否不知道,還是做不到,會了解情況。如果有困難會幫助,每次工作都會記錄在案,記下原因,再去巡視時會看看是否有改善。有需要會發勸喻或警告信,之後才會因應實際情況執法。」 署方1月到4月期間走訪了兩萬間中小型食肆,兩成已轉用非塑膠餐具;適應期內會主動巡視食肆、零售商店及酒店等,了解業界的困難後才會執法。第二階段擴大管制範圍就會視乎市場上有否足夠替代品供應,再決定實施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雪龍2號結束訪港 5日逾7,200名市民登船參觀 科學館展覽6月結束
【有線新聞】國家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結束五日訪港返回上海。 送別儀式在海運碼頭舉行,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黄淑嫻及訪港籌委會主席馬逢國與船員握手告別,科考隊成員在甲板上揮手,「雪龍2」號在海事處指揮船及消防船護送下離港。「雪龍2」號一連五日的訪港活動有逾7,200名市民登船參觀,連同科學家交流活動和科學館展覽,共有近10萬人次參與,科學館展覽到6月才結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美足明星辛普森逝世 終年76歲 94年捲殺妻案轟動一時
【有線新聞】曾捲入殺妻案的前美式足球明星辛普森逝世,終年76歲。他在殺妻案雖然脫罪,之後因為持槍搶劫被重判入獄33年。 曾經是美式足球界的天之驕子,辛普森1969年加盟水牛城比爾展開職業生涯,11個球季創下多個紀綠,包括1973年成為首個單季持球進攻逾2千碼的球員。退役後投身演藝界,拍過電影和電視劇,亦曾擔任評述員。但他運動生涯贏得的成就,被一宗兇殺案所掩蓋。 辛普森1994年被指在洛杉磯涉嫌殺害前妻布朗及其男性朋友戈德曼,當局在兇案現場發現一隻染血手套,之後又在他家中發現另一隻手套,沾有他和兩名死者的血漬。這宗世紀審訊,辛普森在庭上應控方要求穿上膠手套後,再試戴涉案的染血手套,勉強穿入,但尺寸明顯不合。「陪審團裁定,被告辛普森謀殺罪不成立。」辛普森獲判無罪,戈德曼的家屬繼續向辛普森提出民事索償,陪審團裁定他對兩人的死有責任,下令賠償3千多萬美元。 謀殺案脫罪,辛普森2007年再捲入搶劫案,被指與另外五人在拉斯維加斯一間酒店持槍搶劫兩名運動紀念品商人。辛普森說:「我以為只是與朋友見面,取回屬於自己的東西,我為所作一切致歉。」他最終被判監33年,2017年獲准假釋。 辛普森晚年患前列腺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政府去年斥資過千萬作回歸、國慶布置 按年大增2.5倍
【有線新聞】政府去年用過千萬元在政府物業作回歸及國慶布置,按年大增2.5倍。 政府前年七一起增設節慶布置,政府產業署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去年七一回歸期間,斥資約510萬元在46幢政府大樓及兩個口岸設施布置,從而提高社會愛國愛港意識,增添節慶氣氛;較對上一年只在兩幢政府大樓布置,開支增加逾2.6倍。而去年國慶布置就用了約550萬元,較前一年增加約2.4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赤鱲角35歲工人失足跌倒 遭鋼筋插穿大腿
【有線新聞】赤鱲角有工人遭鋼筋插穿大腿. 35歲釘板工人左大腿遭鋼筋貫穿,救護員初步包紮傷口,連同鋼筋一齊由救護車送瑪嘉烈醫院。現場是翔天路一個地盤,中午12時許,事主工作期間懷疑失足跌倒,遭鋼筋插穿大腿。消防到場用大型切割工具切斷鋼筋救出事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擬推跨境救護車不局限港人 議員憂公院超負荷 盧寵茂:料人數不多、需先審批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推出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非港人亦可使用。 有議員關注本港公立醫院承受能力,政府相信會用到相關服務的非港人數字不多,而且來港前必須醫護人員審批。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這個直通救護車服務不是基於病人的個人選擇,我喜歡來香港某醫院,那怕我本地有相關治療,不過我喜歡來香港醫治,特別是境外的非本地居民選擇來港治療,我要強調今次不是為此而設。第一是真正有醫學上的需要,第二時本港病人便肯定會選擇返回本港的公營醫療體系繼續跟進治療。不是他們選擇返回內地醫治,只是因為急病或意外,在外地需要緊急治療,穩定後我們有責任安排他們以最順利的運送方法返回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居民稱欲上樓取回財物遭留難 批賓館、劏房業主拒夾錢無法大維修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大火,目前仍有8人留醫,其中6人情況危殆。 大廈仍未完全解封,有居民進入自己單位,發現一片混亂。屋宇署早在2008年發出消防安全指示,但大廈業權分散,一直未能就大維修工程達成共識。 華豐大廈一樓的住戶大火後返回自己單位,視察損毀情況。地板、木門燒至熏黑,雜物散落一地。大廈仍未完全解封,水電供應未全面恢復,有居民在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留宿了兩日。他們投訴想返回單位領取財物被留難,有家歸不得,打算先到朋友家中暫住。 吳先生:「上樓很麻煩,我來了起碼五次都無辦法上樓,叫我登記。登記完又無辦法上樓,到我發火才讓我上去取回錢包、藥物,我太太要食降壓藥。」 鍾小姐:「我不食藥會頭暈,問警員可否讓我上樓取藥,他說不行,叫我看醫生。我的鞋濕了想換又不行,想取財物又不行。我說我都要食飯,他說不行,快點快點。」 大火造成五人死亡,有市民擺放白花悼念。消防員早上配備掃瞄儀器,再度進入大廈調查。大廈賓館林立,亦有不少劏房,有居民說走廊很狹窄。屋宇署十六年前已發出消防安全指示,但始終無人跟進。王先生:「大型傢具、木櫃阻塞走廊,很多垃圾,有人打開弄亂了。很多賓館、劏房業主不願意夾錢,所以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的士加價|陳沛良批開天殺價 易志明撐加價:別因小部分人違法而懲罰整個業界
【有線新聞】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的士加價申請,市區的士平均加幅近17%。有議員指的士業界把經營不善導致成本上升的責任推卸到消費者,政府重申的士要提升服務質素。 市區、新界和大嶼山的士要求平均加幅由11%至近17%,政府分析業界營運數據,2023年的士司機淨收入比運輸業平均薪金低約兩成,車主淨收入較疫情前減少30至40%。 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上次加價時他也是(收入)跌,原因是保險費上升。為何保險費上升?因為意外率上升。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是否可推行司機行為準則?」 選委會界別陳沛良:「如果以24年3月通帳率計算,是2.2%,感覺提出加幅有點開天殺價,落地還錢。的士行業加價總是將自己經營和管理不善成本轉嫁到其他持分者和消費者,要他們買單。自身沒做到甚麼風險改善、服務改善工作。」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政府會做好把關工作,會平衡不同因素。同意加價並非手段,會在其他地方如車隊組成,業界事務會議內有不同指引和通訊,提醒優質服務重要性。」 有議員認為是打擊「黑的」不夠阻嚇力,支持加價。航運交通界(自由黨)易志明:「個人認為不應該因為小部分人違法,就要懲罰整個業界而推出先改善服務才討論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的士加價|紅的加幅近17% 議員批開天殺價:經營不善轉嫁消費者
【有線新聞】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的士加價申請,市區的士平均加幅近17%。有議員指的士業界把經營不善導致成本上升的責任推卸到消費者,政府重申的士要提升服務質素。 選委會界別陳沛良:「如果以24年3月通帳率計算,是2.2%。感覺提出加幅有點開天殺價,落地還錢。的士行業加價總是將自己經營和管理不善成本轉嫁到其他持分者和消費者,要他們買單,自身沒做到甚麼風險改善、服務改善工作。」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政府會做好把關工作,會平衡不同因素。其實的士整個業界服務提升,同意加價並非手段,會在其他地方如車隊組成,業界事務會議內有不同指引和通訊,提醒優質服務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