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律師會周一訪京四日 陳澤銘:推動法治建設
【有線新聞】律師會下星期一啟程訪問北京。 律師會會長陳澤銘率團訪問北京四日,期間會拜訪港澳辦、外交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等。陳澤銘說這項年度訪京活動,將與內地政府部門和機構交流意見,探討香港律師如何通過雙語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以及普通法等獨特優勢,促進內地和全球商業社會的連繫,推動法治建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垃圾徵費|唐英年稱支持環保 惟推行應盡量減少擾民 官員不夠接地氣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常委、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說環保政策應該要做,但政府官員不夠接地氣推動禁即棄塑膠製品時,應盡量減少擾民,又建議垃圾徵費可以不斷「評估」,待各界清楚才推行。 即棄塑膠餐具管制措施本月22日實施,食店不能再向買外賣的顧客提供膠餐具、飲管等,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出席傳媒界活動時說,相信市民支持環保,但政府推行時亦不能夠太「離地」。唐英年:「紙飯盒買個咖哩雞十分鐘後不變軟,這紙盒很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說『不是,一樣價錢、可能更加便宜』,欺騙你,可能找到一千零一間便宜一點,可能今天賣完,明天新貨就加價,絕不相信香港商家不懂加價,不接地氣。」 唐英年說環保核心之一是源頭減廢,目前試行中的垃圾徵費安排,卻令市民一份垃圾要用上普通膠袋加指定膠袋才能棄置。唐英年:「一個塑料變兩個塑料袋,而且這個指定垃圾袋不是全分解塑料,是不能分解,跟那些普通垃圾袋是完全一樣,我真的不懂。我跟特首說過,他說立了法怎麼辦,我說沒事,立了法現在又評估就繼續評估,評估評估再評估,評估到大家更加了解才推行。」 擔任過政務司、財政司司長的他又提到目前港府財政困難,公帑應使則使、應慳則慳,例如交椅洲人工島、高院新大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黎智英案|陳梓華供稱Mark Simon願墊支500萬助全球登報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傳召第五名從犯證人,法律助理陳梓華作供。 黎智英和陳梓華由囚車押送到法院,陳梓華作供指2019年6月在Telegram「G20公海群組」,得知一個叫「RIP」的帳號眾籌全球登報,希望在G20峰會舉行期間,反映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情況。群組中有人建議陳梓華聯絡李柱銘或黎智英,陳梓華取得李柱銘電話後,再聯絡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Mark Simon表示願意墊支500萬元及提供援助,因為事件符合他們的政治主張。陳梓華其後知道「RIP」就是李宇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上年度過萬公務員離職 近三成年資不足10年
【有線新聞】2022至23年度有過萬名公務員離職,近三成年資不足10年。公務員事務局回覆議員提問,公布公務員離職人數由2018/19年度的8,500多人,增至2022/23年度超過10,100人,但較上個年度輕微回落。當中近1,000人是30歲以下,近3,000人年資不足10年,相比2018/19年度約1,300人,增加超過一倍。最多人離職的是警務處,有1,180人,不過較2019/20年度高峰的1,802人回落。截至去年11月,警隊空缺率約18%。而香港電台空缺率近24%,是各政府部門中最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外媒:美航空界促停增加中美航班 指中國續飛越俄羅斯領空涉市場不平等
【有線新聞】據報美國航空界去信政府,要求暫停批准增加中美航班。 路透社報道,多間美國航空公司及工會聯合去信政府,指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的航空公司就停止飛越俄羅斯領空,但中國的航空公司繼續取道俄羅斯,以節省時間和燃油,懷疑涉及市場不平等,呼籲華府暫停增加美中之間的客機班次,直到保證美國工人和企業可以公平進入市場。美國運輸部早前批准中方航空公司將每周來回美國的航班數目增加到50班,約為疫情前的三分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行人路解封 大廈未重開、梯級有白花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大廈外的一段行人路解封。事隔兩日,大廈仍未重開。 華豐大廈的入口仍被封鎖,大廈外牆、地板熏黑。入口的梯級擺放了白花,向火災中的死傷者致哀。大廈外的一段佐敦道及彌敦道已重開,警方在佐敦道設登記處,讓居民登記等候上樓領取財物。民政事務處亦設援助站,為住戶提供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22歲女子公開前男友個人資料 涉「起底」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22歲女子在社交媒體公開前男友個人資料,涉嫌發布「起底」訊息被捕。 私隱專員公署調查發現,涉案女子與事主去年12月分手後,懷疑因感情糾紛,在一個社交平台公開群組發布事主中文姓名、照片以及身份證副本,並對事主作出負面評論。涉嫌未經同意下披露個人資料,她在新界區被捕。私隱專員公署提醒市民,不要因為私人恩怨對他人「起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0萬及監禁五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律政司發布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 林定國:今屆任期內落實
【有線新聞】律政司發布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推動區內法律協作,綱領提出「三連、兩通、一灣區」方針,即是機制對接、規則銜接和人才連接,以及灣區法治建設軟硬件互通。 律政司會推動與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大灣區高層恆常對接平台,跟進落實民商事司法協助,亦會推動設立大灣區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資訊平台,爭取擴大「港資港法」及「港資港仲裁」措施至整個大灣區,並籌劃在香港舉行大灣區調解員培訓課程。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說,會在今屆任期內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落實綱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DSE|「報到易」更新後續無法登入 鄧飛:事前難找4萬個帳戶同時測試
【有線新聞】文憑試英文科開考,考評局供考生及監考老師使用的簽到程式有更新,但有部分考生指今早無法登入「報到易」程式,要改用人手點名。有議員認為是程式測試系統負荷時出現問題。 選委會界別(教聯會)鄧飛:「你做一個事前的測試,只能是抽樣,你不可能真的做一個大數據的測試。譬如假設現在有4萬個考生,幾乎在同一時間登入,做測試不可能找4萬個帳戶在同一時段測試。這個尤其是要督導承辦商做好這方面工作。」 對於昨天懷疑有人將中文科試卷上載到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鄧飛指事件很大機會涉及違規行為,按照以往案例當局會報警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國家安全教育日|陳國基指校園乃重要一環:建下一代國民身份認同
【有線新聞】下周一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會於紀律部隊、學校和社區層面加強國安教育。 陳國基接受文匯報專訪時說,政府會為學校舉辦國安寫作比賽、教案設計等,亦會在18區舉行國安展覽等活動,並融入《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內容。政府會總動員推動國民教育工作,校園內外是重要一環,讓下一代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及國安意識。對於《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賦權政府訂立附屬法例,陳國基說有需要時會果斷出手,防範和化解國安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去年學童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創5年新高 教育心理學家人數不增反減
【有線新聞】患精神病中小學生,五年內增加兩倍,去年中、小學匯報32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是5年來新高。 學生精神健康近年備受關注,教育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中小學2018/19至2022/23學年,患精神病學生由600名上升兩倍,至1,980名。學童自殺個案更有上升趨勢,去年接獲32宗匯報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較前一年增加7宗,是5年來新高。而教育心理學家人數則由前一學年92人減至上學年79人,同期只有3人新入職。教育局說重視學生精神健康,上學年支援精神健康學生相關培訓、活動等開支達8,70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賓館被指亂放雜物 業界重申受監管:劏房才是「無皇管」
【有線新聞】華豐大廈有至少35間賓館,有住戶指有賓館亂放雜物。業界重申,賓館防火設備受牌照要求監管,反指大廈內劏房才是「無皇管」。 香港旅遊業賓館聯合總會創會會長李嘉龍:「35間數字是多還是少,視乎大廈實際情況,牌照部發牌時會考慮大廈結構、走火通道、樓梯,決定旅館數目和可居住人數。相反20萬人居住的劏房,處於『無皇管』狀態,很多劏房的質素、生活環境很惡劣,可能有電線外露、廚廁共用。政府何時會認真看待,有發牌制度去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