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日本石川地震|增至232人死亡 21人仍失蹤 未來3周恐有5級餘震
【有線新聞】日本能登半島地震增至232人死亡,逾1,000人受傷,仍有21人失蹤。 救援人員繼續在災區搜索,在重災區輪島市的朝市發現十具遇難者遺體,當局繼續疏散災民到其他縣市暫住。氣象廳預測,一股較溫暖和潮濕的氣流會由西日本向東移動,能登半島預計今日稍後有雨,當局提醒要預防山泥傾瀉等災害。 另外當地發生逾1,400次餘震,氣象廳說未來兩至三星期仍會有震度5級以上的餘震,提醒民眾要注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輸入外勞|消息:柴灣48M兩內地司機開工 乘客:最重要安全駕駛
【有線新聞】消息指有兩名成功考牌的外勞司機已開始駕駛柴灣48M專線小巴。有乘客認同要增加人手,最關注行車安全。 小巴乘客黃先生:「(客流量)很高,上班時間、下班時間、探病時間都屬於高峰,應該要找些人幫忙。(會唔會擔心他們不熟路況?)這些都是習慣性,(駕駛多)一次、兩次(便可以),最重要安全駕駛。」 小巴乘客:「現在香港情況人手不足,你需要外勞但培訓很緊要。最重要有培訓,現在哪個行業也好,香港人培訓變少,所以很多事出錯都不知道。」 小巴司機林先生:「(人手)都是不足夠、缺乏。沒人開車,小巴就這樣泊在這裡。(會否覺得可以解決人手問題?請多數名外勞司機?) 可能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輸入外勞|路試合格約四成 內地小巴司機:能聽懂八、九成廣東話 業界:成本不菲
【有線新聞】運輸署早前批出900多個外勞司機配額,至今約90人抵港,有56人參加了駕駛考試,22人合格。有小巴營運商正積極協助內地司機應付駕駛考試,希望盡早合格,可以開工。 48歲的余先生月初到港,下個月就要考牌,聘請他的小巴公司這天安排他駕駛公司車熟習一下。余先生有十多年駕駛經驗,在內地做過客車司機。因為市道不好,加上香港工資高三、四倍,決定來港。 外勞小巴司機余先生:「方向感不同,在香港駕駛右邊車有優先權,在內地左邊車有優先權。可能網格線或者行人過斑馬線、安全島我們都要讓。因為有一個月時間,有充足時間讓我們訓練,我們會信心「爆棚」。(廣東話)能聽懂八、九成,因為我們以前經常看港產片。」 這批外勞司機主要駕駛來往西貢與彩虹的路線,薪金最少有14,300元,公司安排住宿,以及支付近萬元再培訓費用。專線小巴公司總經理馮致華:「引入外勞的成本不便宜,分分鐘貴過香港的司機,但沒有辦法,因為我們現在面臨斷層及老年化。」 公司一共取得30個外勞司機名額,首批有7人來港,全部都是廣東省人。取得簽證至完成考牌順利的話都要近半年,一抵港就要持續支薪。馮致華:「我們通常給他們兩次機會,因為每次考都要花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區選|電子投票系統故障 梁美芬關注應變措施 曾國衞︰任何事都有後備方案
【有線新聞】去年12月區議會選舉電子投票系統故障,有議員關注應變措施,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說任何事情都有後備方案。 梁美芬 ︰「有沒有考慮引入包括內地專家部門,能在重大的系統有後備方案?」曾國衞︰「在我們做任何的安排上,一般都有後備方案準備,甚至多於一個後備方案,如果說上次區議會選舉安排上的確電腦出現故障,我們隨即啟動後備,所謂紙本的投票安排。日後在這方面我們會進一步加強同事培訓,以至預演安排,盡量令一旦假設、萬一出現這種情況,要採用後備預案,時間會縮到最少,對市民的影響減到最低。」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鰂魚涌大廈火警疑煙頭肇禍 女戶主燒傷送院
【有線新聞】鰂魚涌惠利大廈發生火警,女戶主燒傷。 56歲女戶主的臉和手受傷,經救護員初步治理,送東區醫院診治。上午十時許,戶主在劏房內吸煙,懷疑煙蒂燒著雜物引起火警,她嘗試救火但不成功,逃出劏房到管理處報警。消防到場派出煙帽隊開喉灌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施政報告|林健鋒促全面撤辣 何永賢︰去年減辣程度恰當、樓價沒「斷崖式」下跌
【有線新聞】再有議員要求樓市全面「撤辣」,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減辣」程度恰當,為市場釋放部分住宅物業,樓價亦無「斷崖式」下跌。 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減辣措施公布後,成交量無甚起色,樓價亦繼續下跌,香港一定要穩穩穩穩穩。」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12月樓宇成交2,900多宗、10月2,100宗、11月是2,500宗,連續2個月穩步上升,我們(外來人才)先免後徵政策亦有一定成效,數字上兩個多月有474宗申請,這些都看到樓市鞏固中。11月按月(價格)下跌2%,是輕微下跌,看不到很急速或有人形容『斷崖式』下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楊潤雄︰旅發局將禮貌運動提升服務質素 與內地商討擴大「個人遊」城市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旅發局今年會推出新運動,重點推廣禮貌和服務質素。 楊潤雄︰「旅發局繼續提升本地服務水平和好客精神,舉辦傑出優質商戶和員工服務獎,以表揚優質客戶和前線員工。旅發局今年會繼續舉辦更多培訓短片和宣傳活動,以及計劃推出新運動,重點推廣禮貌和服務質素,與業界一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地位,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 楊潤雄說會與內地商討,有序擴大「個人遊」內地城市,調整內地旅客購物免稅額等多項建議,積極開拓更多客源。又說2023年透過「個人遊」計劃訪港內地遊客,佔整體內地旅客六成,與疫情前相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政府電子系統接連故障 容海恩倡資科辦統籌管理
【有線新聞】接連有政府電子系統故障,有議員建議由資訊科技辦統籌管理所有政府電子系統。 選委會界別(新民黨)容海恩︰「如果我要做所有保安、私隱問題,是否全部能依賴承辦商?政府是否要最後把關?最後把關是否要由資科辦處理?運作的問題交給局方,系統的設計、資料搜集應如何做或令市民更易使用,我認為在部門層面能處理,但當提升至保安、運作、有沒有後備的系統,我認為需要高層次、有機制處理所有我提到的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仁濟醫生涉虛報工作紀錄騙逾11萬元特別酬金 判160小時社服令
【有線新聞】仁濟醫院一名醫生涉嫌多次虛報工作紀錄,騙取逾11萬元特別酬金,判160小時社會服務令。 34歲被告2017至2019年間超過60次在仁濟醫院執行常規候召職務的時間,與他報稱在屯門醫院急症室執行特別酬金計劃的時間重疊,又多次向醫管局虛報額外服務值勤紀錄,騙取逾11萬元特別酬金。被告認罪並有悔意,加上全數歸還款項,疫情時又主動加入前線,法庭最終判他160小時社會服務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東九龍線|有議員倡涵蓋慈雲山、竹園 林世雄︰要考慮成本效益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興建東九龍集運系統來往彩虹至油塘,有議員建議走線涵蓋慈雲山和竹園。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說,現時慈雲山一帶的公共運輸能應付區內需求,走線要考慮成本效益。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慈雲山區內狹窄道路,建高架的空間十分有限,我們會收到相關系統供應商和營運商遞交意向書後,就擴展系統的可行性交流意見,再檢視將系統擴至慈雲山和竹園一帶可行性和整體成本效益。」 林世雄說東九龍和啟德集運系統將於今年第一季諮詢區議會,聘請顧問公司研究技術可行性,第四季邀請供應商提交意向書,爭取同步2026年招標、2027年動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內地樓價按月跌幅創九年最大 一線新建商品房按年轉跌
【有線新聞】內地上月樓價跌幅擴大,當中按月跌幅是近九年以來最多。 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12月70大中城市住宅樓價,按年及按月的跌幅齊齊擴大至0.4%,按月的跌幅是2015年2月以來最大,按年跌幅也是9個月以來最多。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價按年計轉跌0.1%,雖然北京及上海樓價仍有升幅,但廣州及深圳跌幅逾3%,二線城市的升幅就放緩至0.1%。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垃圾徵費|環團憂「一袋兩用」削弱成效 環保署:沒牴觸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四月實施,零售商可以出售指定袋讓市民「一袋兩用」,有環團質疑會削弱膠袋收費計劃成效,環保署認為沒有牴觸。 綠領行動高級公共事務主任蕭頴妍︰「如果指定袋的定價比1元便宜,市民就會有錯覺覺得節省了金錢、比較划算,反而會否買多了。我們有一個問號,即使指定袋的售價比1元貴,但原則也不對,我舉例一個10公升、售價1.1元的膠袋,不應只收1.1元,應該收2.1元才對。」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胡勁欣︰「1元膠袋收費計劃也是想市民減少使用膠袋,但垃圾徵費實施後市民也要用指定袋丟棄垃圾,如果可以選擇購買指定袋,變相不用購買1元的膠袋,指定袋可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