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23條|國安犯減刑須先獲信納 管浩鳴倡半年覆核一次 鄧炳強:平衡後一年較適合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提出觸犯國安罪行的囚犯,如果懲教署署長信納他不會不利國安才可轉介委員會考慮提早釋放,有議員認為每年覆核一次太少。 選委會界別管浩鳴︰「每半年覆核一次會好些,為何我這樣說?因為如果每半年覆核他可能會有些上進心,當然一方面因為國安風險,另一方面希望他能夠在獄中不要因為覆核間距長,令他原本勤奮、良好行為打折扣。」保安局副秘書長廖李可期︰「機制中每個囚犯都是每一年覆核,一年覆核都是跟其他囚犯同樣計算。」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一定要人的情況才有變,才會重新檢視,包括人的思想有沒有變,一般行為有沒有變,沒理由兩個月一次,平衡後覺得一年是適合的,評估一個人究竟在這個場景下會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危險。」 當局又說提早獲釋是酌情行政安排,並非必然權利,署長不批准轉介亦不設上訴機制,但在囚人士可以透過懲教署機制隨時申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黎智英案|李宇軒指反修例期間眾籌登報 黎智英名下公司協助墊支廣告費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十二港人案的李宇軒以控方證人身份作供,說反修例事件期間眾籌登報,希望在國際舞台爭取支持,而黎智英持有的公司有協助墊支廣告費。 審訊踏入第44日,控方傳召第四名從犯證人李宇軒。李宇軒作供說,2019年6月在通訊軟件Telegram跟其他香港市民討論眾籌,在多國登報,內容有關香港民主運動。 當時正值G20峰會前夕,李宇軒形容香港已發生多次引人注目的示威場面,登報可將事件帶上國際舞台,爭取支持。他說眾籌到約七百萬元,但需時轉帳,未能即時用這筆錢刊登廣告。即使用上三百多萬元個人積蓄,墊支廣告費亦不足。 之後律師助理陳梓華私下聯絡他,說可以幫忙,找「叔叔」或「他那一邊的人墊支」,可能有五百萬元。李宇軒發現,力高顧問有限公司支付部分廣告費。翻查開案陳詞,曾經提及這兩間公司由黎智英持有。 控方問陳梓華有沒有透露,誰是公司持有人、為何墊支廣告費?李宇軒說沒有。後來他將156萬還給名為「Chartwell Holding」的公司。控方展示多份報章的廣告,李宇軒確認曾向13個國家,共17間傳媒機構支付廣告費,刊登公開信,亦在Google和Facebook宣傳。 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23條|瑞士、德國總領事館曾受邀出席交流會 新加坡商會感謝港府盡力釋除疑慮
【有線新聞】瑞士和德國駐港總領事館指曾受邀出席港府的23條交流會。 瑞士駐港總領事館指曾受邀出席交流會,但選擇透過雙邊方式表達意見,他們承認香港有制定國家安全法的權利,但絕不能以國安為由剝奪人權和表達政治觀點的權利,23條必須符合國際人權法和「一國兩制」原則。 新加坡商會說,政府多次向不同商會保證會繼續歡迎來自各地的企業和商人,感謝香港政府花時間和精力釋除外國企業疑慮,新加坡在港的商業活動持續增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2元乘車優惠|陳健波︰單靠樂悠咭、司機把關難阻濫用 應設金額、次數上限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提出檢討2元乘車優惠計劃,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認為單靠樂悠咭、司機把關減少濫用並不足夠,為控制相關開支增長,資助金額和次數應該設定上限。 陳健波︰「抽查好少,有人會用其他人的卡。就算將來會用樂悠咭、相片比較細小,如果巴士司機不理會作用不大。所以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要令制度上很困難非法使用、濫用,例如每一程最多津貼10元或20元,公帑運用比較好一些、比較公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23條|禁騷擾國安人員致驚恐 盧偉國憂入罪門檻過高 鄧炳強:要公道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第六日會議,就禁止對處理國安工作人士或其家人作出非法騷擾行為,條件包括要該人感到驚恐,而合理的人都認同,有議員質疑入罪門檻過高。 工程界(經民聯)盧偉國︰「擔心出現一種『對敵慈悲對友刁』的情況,在席局長大家認為是『硬漢子』,既然我們理直氣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我們不怕滋擾,絕對不會驚恐,可能不能造成實質傷害。」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如果有人跟我講句說話,我真的不驚,要說合理性,但同一說話是有人致電我家人辦公地點那又不同,場景與對象不同,合理性完全不同。司長亦提及合理性是甚麼,要視乎時間、日期、地點,不是慈不慈悲,是要公道的,立法要公道、司法也要公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議員同你傾︰陳健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大坑西邨重建|有人「企硬」拒回遷冀上庭抗辯 8個座頭名成對聯 邨民:當年我們很開心
【有線新聞】有59年歷史的大坑西邨拆卸重建在即,周五是邨民遷出的最後限期3月15日,仍有二十多戶不滿回遷安排。已經同意搬走的邨民表示,不捨這條陪伴他們大半輩子的屋邨 申訴無門,郭基權是拒絕交回回遷意向的約二十戶邨民之一,年初他們收到屋邨管理公司平民屋宇的法庭令。在3月15日遷出的「死線」前,他及少數邨民選擇「企硬」。 大坑西邨居民郭基權︰「法庭傳召我出庭,我不去,連抗辯的機會也沒有,我去抗辯,希望法官能忠忠正正審理案件。」 曾經帶領居民關注組抗爭的歐陽潔珍,考慮過法律意見後,最終選擇妥協。 大坑西邨居民關注組主席歐陽潔珍︰「自己有壓力的,自己作為帶頭,希望爭取成功,但奈何爭取不了時,都感到抱歉。」 在這個小社區的最後時光,她轉為帶領大大小小的導賞團,八座樓宇,全部以「民」字起頭,八座結合起來,是「興強順利、康樂安泰」。 歐陽潔珍︰「對於這八個字,當年我們是很開心的。」 平民屋宇至今已收回約1,300個單位,合資格住戶若選擇回遷,五年重建期內可獲發租金津貼,四人住戶81萬。不回遷的話可獲一筆過補償,四人戶約過百萬元。未合資格的住戶,超過130戶已申請到過渡房屋。 大坑西邨是全港最後一條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福島核廢水|格羅西願監察至排放完成 指中國禁令是政治決定 中方:事故頻發證安全問題
【有線新聞】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到訪日本,他與官房長官林芳正均同意繼續合作監察,直至排放完最後一滴核污水,格羅西今日將視察福島核電廠。共同社引述消息,中方要求日方就排放核污水帶來的經濟損失設賠償機制,日方拒絕。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自福島核電廠去年8月排放核污水以來首次到訪日本,與多名官員會面。格羅西︰「我此行是看看已做了什麼,並規劃未來的步驟。」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稱,日本會盡最大努力確保排放的核污水符合標準,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進行獨立監測並公開結果。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持續監察,直至福島排放最後一滴核污水,格羅西承諾會與日方共同面對排放問題。 格羅西同日接受訪問,談到中國對日本水產進口禁令,認為這是政治決定,他計劃今年稍後訪問北京,願以開放態度討論中方要求加強監測核污水。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日方一再要求中方撤銷海產禁令,重申現時措施完全正確合理。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方排放核污水以來,福島核電站接連發生工作人員遭核污染水濺射、淨化裝置核污染水洩漏等事故,證明福島核電站確實存在嚴重安全問題。我們敦促日方高度重視國際社會的關切,全面配合建立周邊鄰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英國公開測試激光武器片段 一公里外可擊中一個硬幣 發射一次僅10英鎊
【有線新聞】英國國防部公開一款激光武器的測試片段,特點是攻擊成本極低,發射一次只需10英鎊。 啟動激光系統,逐步集中能量,鎖定目標,發射。一道激光劃破天空,擊中目標。具體射程仍然是機密,但是它的精確度相當於在一公里外擊中一個硬幣。 英國國防部於2017年開始研發高能激光武器,至今已經投放1億英鎊,即是大約10億港元,但進度因為疫情多番延誤。直到今年1月,終於開始測試射擊空中目標,練靶場位於蘇格蘭,日前發布部分片段。 發射系統採用固態激光,將大量光線匯聚成光束,最終功率達5萬瓦。激光砲的優點除了精確打擊,還有低廉的發射成本。傳統防空飛彈相對昂貴,而將來的衝突可能大量引入無人機,以飛彈應對相當不划算,但激光砲每發成本只是10英鎊,而且可以避免意外的附帶損害,適合未來戰場需要,減低對飛彈的依賴。現時激光砲仍在開發,英國軍方未公開服役時間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14歲女童確診甲型流感、併發肺炎 情況危殆
【有線新聞】一名14歲女童確診甲型流感,併發肺炎、情況危殆。 女童於東區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她上周五開始發燒及咳嗽帶痰,向私家醫生求診,到今日出現氣促及血含氧量下降。衞生防護中心指女童過往健康良好,沒有接種今季流感疫苗,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家居接觸者亦沒有病徵。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安老院模擬開茶座 「老友記」任侍應訓練溝通、協調能力 院友:不複雜易上手
【有線新聞】有安老院為減慢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退化,在院舍模擬開茶座,由院友擔當侍應及水吧等,透過「工作」訓練他們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這間由安老院營運的「茶座」,侍應、水吧、顧客都是這裡的院友,目的是協助有認知障礙的老友記,減慢退化速度。79歲的院友梁錦超曾經是護士,現在「轉行」做侍應。院友梁錦超:「不是複雜的工作,容易上手,很忙碌呀、無法坐下。」黃婆婆93歲,幫手做菠蘿油有板有眼,事關她年青時是大排檔老闆娘。院友家人劉女士:「更開心、可回憶以前,她曾經有做生意,做大排檔食物,她說好呀再做這些工作,吞拿魚自己製作沙律醬也記起。」 安老院根據老友記的背景為他們度身訂造不同角色,治療師說「茶座」試業時,已發現老友記的溝通能力,認知評估測試都有進步。職業治療師朱夢恩 :「要視乎他們的背景,根據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活動能力安排一些角色,至於訓練了甚麼功能,包括專注力以及短期或工作記憶。例如下單他們要記得,聽到指令下單、點算表格、遞給水吧或廚房,要一些計劃,所以對他們的培訓有幫助。」 這間茶座第二日營業,安老院見老友記都玩得開心又做到訓練,希望未來每個月做到一至兩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元朗八鄉鱷魚命名「百香果」 愛淺水區曬太陽 周六起海洋公園與市民見面
【有線新聞】海洋公園有新住客,去年在元朗八鄉出沒的鱷魚,近日遷入新居,星期六起會與市民見面,命名為「百香果」。 這條肥肥白白的鱷魚叫「百香果」,源於去年在元朗八鄉捕獲。新名由市民投選產生,突顯鱷魚女的活躍及熱情,未來會長居海洋公園,住在耗資近百萬改裝的新居「鱷園」,將免費對外開放。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不放在園內原有鱷魚的地方,是因為鱷魚品種不同、那些是揚子鱷,牠們來源不同、揚子鱷來自中國,與這個品種不可以一起生活。」 「百香果」是暹羅鱷及古巴鱷的混血兒,現在大約四、五歲,身長近兩米、重超過38公斤,園方指是比較危險的品種。海洋公園公司動物及保育主管祝效忠:「其實在香港沒有原生的鱷魚品種,相信是外來引入的物種,我們希望透過今次八鄉鱷魚出沒事件,帶給公眾(了解)外來物種,對本地生態圈的潛在威脅,不要去支持非法貿易,非法管有一些外來野生動物。」 百香果最喜歡在淺水區曬太陽,如果大家來到想找牠「打卡」,記住,鱷向淺中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