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23條|曾鈺成稱部分條文有微調空間 包括「煽動意圖」、「國家安全」等定義
【有線新聞】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部分條文仍有微調空間。 曾鈺成在《明報》撰文,提及草案指的「煽動意圖」,包括「意圖引起特區不同階層居民間或中國不同地區居民間的憎恨或敵意」,政府向立法會議員解釋時強調不是針對個人和個人之間的憎恨或敵意,曾鈺成認為英文版條文意思清晰,但中文版仍有改進空間。至於「國家安全」,草案採用了內地國安法定義,包含人民福祉、重大利益,但香港法律不宜為全國性法律用語作釋義,若日後審訊時要為定義解釋,或要涉及特別程序,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的定義亦需要進一步釐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拜登公布7.3萬億美元財政預算案 斥20億取代中國基礎設施基金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公布總額達7.3萬億美元財政預算案。 預算案包括增加企業和高收入人士稅收,以紓緩赤字,並減輕低收入人士在住屋和照顧兒童等方面負擔,又會增加撥款醫療保健服務等。另外,部分支出會用於抗衡中國,包括在5年內撥款40億美元,當中一半用於創建新的國際基礎設施基金,以取代中國基礎設施基金,其餘則投資在改善治理和法治等方面,協助印太國家反擊「掠奪性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23條|保安局:將修訂潛逃者定義 擬廢除發拘捕令後6個月條件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連續第五日審議草案,保安局說將提出修訂現時有關潛逃者定義的條文。 草案原本列明當局指明特定人士為潛逃者的條件,包括發出拘捕令後6個月,保安局說考慮廢除這要求,同時會考慮加入條文,當局指明特定人士為潛逃者之前,其他人與特定人士訂立的租用不動產合約或者合夥成立企業都不會被視為違反禁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俄烏戰爭|匈牙利總理:若特朗普再當選總統 美國將不再援烏
【有線新聞】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透露若再入主白宮,美國不會繼續支援烏克蘭。 歐爾班上周到訪美國,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與特朗普會面,他周日接受匈牙利傳媒訪問時,透露特朗普對結束俄烏戰事有詳細計劃,但未有交代細節,並指若特朗普勝出年底大選,不會再撥款支援烏克蘭。歐爾班認為特朗普提倡和平,只要美國和歐洲不再提供資金和武器,烏克蘭顯然獨力難支,戰事就會結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直擊菜鳥智慧港、國泰冷藏庫 香港機場引貨運配套 機管局對空運增長感樂觀
【有線新聞】香港國際機場去年處理空運貨物430萬噸,按年升3%,機管局說近年引進不少貨運配套,對今年貨運保持增長感到樂觀。 這幢菜鳥智慧港斥資120億元興建,年初投入使用,樓高12層,提供逾400萬呎儲存空間,以出租形式租予不同物流公司使用。這裡配備大量自動化機械,這個可以下降的工作平台,減低工人疊高貨物發生意外的風險。這個倉庫佔地5至6萬呎,有自動鏟車,只要輸入指示,就可以按需要提取貨架上的貨物。這套自動化倉庫系統可以借予這裡的租户使用,他們只需派一名員工學習使用系統,日後提取貨物時便毋須額外人力資源。 現有的貨運中心近年亦引入不少新科技,提升貨運服務。這個國泰的冷藏庫,疫情期間曾經用於貯存疫苗,配合這部流動冷藏裝置,控制貨物在運輸期間的溫度及濕度。這些檢查進出口貨物的X光機,國泰今年引入人工智能系統,自動標示貨物中大容量的鋰電池。 香港機場去年全年處理430萬噸空運貨物,按年升3%,整個大灣區有七成半貨物經香港出口,機管局有信心今年保持增幅。 機管局商務執行總監陳正思:「今年首兩個月有20%增長,所以整體是樂觀的,但最終全年結算時有多少噸,這方面我想要接下來視乎不同情況、經濟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福島核污水|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將實地視察 據悉中方首次參與交叉驗證
【有線新聞】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將視察日本福島核電站,是自去年8月排放核污水後首次。 格羅西今日至周四將訪問日本,除了在東京大學演講外,亦會前往福島與漁業交流,並視察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稀釋設備,確認排海情況。他又會與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和外相上川陽子等會談,林芳正稱會透明及詳細地說明核污水的安全性和監察結果。另外,韓聯社報道,中國將首次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交叉驗證工作,即是比較日本與其他國家對核污水樣本的分析結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元朗721|林卓廷形容港鐵促乘客下車「荒謬」 當日曾走出車廂觀察 官質疑做法有危險
【有線新聞】元朗721襲擊事件,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被控暴動續審。林卓廷形容721當晚港鐵要求元朗站乘客下車「荒謬」,又指一個帶頭的白衣人追打他,最終嘴角爆裂、手腕骨裂等。 林卓廷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辯方播放當晚元朗站閉路電視及林卓廷社交平台直播片段,林卓廷說白衣人衝入閘之後,他跟隨市民跑上樓梯,期間接過一名女士遞上的雨傘,亦看到身後的白衣人用棍和藤條追打市民,當時很擔心會人踩人。 他跑入車廂後不少人頂著車門,等待未進入車廂的市民,他相信列車難以開出,所以走出車廂觀察外面情況。法官陳廣池質疑這樣做可能有危險,林卓廷說當時心情矛盾,心想「幫到幾多得幾多」,如果有人在樓梯跌倒,打算扶他們入車廂。之後港鐵廣播要求乘客下車,林卓廷形容是荒謬,整個車廂亦瀰漫哭聲。 他又指一個帶頭的白衣人用一支粗棍襲擊他,最終嘴角爆裂、手腕骨裂等,他覺得頭暈於是坐下 ,當時覺得元朗極危險,等到兆康站才下車,再到屯門醫院求醫。 林卓廷說道德上不能接受任由市民被黑社會打,因此留在現場喝止白衣人,喊了二、三十次「唔好郁手」、「企後啲」等,認為「拖到警察到就功成身退」。 辯方完成林卓廷的提問,控方亦要時間準備資料,案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長沙灣金舖五旬女子扮顧客掠金飾 總值約四萬元
【有線新聞】長沙灣一名女子假扮顧客在金舖搶走兩件金飾,總值超過四萬元。 被搶走龍鳳鈪及金頸鏈原本擺放在飾櫃內,警員圍封現場調查。早上11時左右,一名年約50歲女子在青山道264號地下一間珠寶金行假扮顧客觀看金飾時,搶走一對龍鳳鈪及一條金頸鏈,其後逃去無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3條|周三立法會大會撤回兩議程 據悉讓路法案委員會加會 林哲玄:無人要求
【有線新聞】立法會加速審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明日繼續開會逐條審議草案,周三的大會更罕有撤回部分議程。據了解,是要讓路給法案委員會加會。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上周五在立法會首讀後,法案委員會截至周一開了14次會,討論了28小時,周二再加開4次會,時間相撞的其他會議都要取消讓路。 星期三立法會大會,發展局局長撤回恢復二讀辯論修《訂水務設施條例》,民建聯梁熙和醫療衞生界林哲玄亦撤回議員議案。屆時大會只須處理六項口頭質詢,和首二讀印花稅條例修訂議,預計能即日完成,翌日毋須續會。發展局解釋,撤回是為仔細覆核草案,確保與其他法例措詞一致。 同樣撤回議案的林哲玄說,近日見到政府有意調整醫療收費,認為不再是合適時間,提出醫療融資改革,強調無人要求他讓路,「過去數天大家焦點不在其他事項,而是在(23條)立法上,現時我覺得要討論其他議題,尤其是我希望認真詳細討論,未必是合適時候。如果你覺得聚焦(23立法)、大家不能分心討論其他議題,就等於讓路,這就是,但我心中不是」。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估計,與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指23條立法急切,以及西方勢力加大力度阻撓23條立法有關,「今次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元乘車優惠|陳健波倡每月派定額津貼 張欣宇:依市民平均車費計算補貼
【有線新聞】預算案提出檢討2元乘車優惠,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提出改為每月發放定額津貼。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可根據市民平均車費計算補貼以及加強打擊濫用。 預算案提出檢討2元乘車優惠及公共交通補貼計劃。面對過千億財赤,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建議為計劃「封頂」,政府改為每年發放3,000至5,000元交通津貼,以方便計算補貼金額。 行政會議成員陳健波:「例如我舉一個極端例子,愉景灣往中環(政府)會補貼50多元,一程就50多元,來回都百多元,數目非常大。這些是類似例子,因為有些很多都20多元一程,一補貼政府開支便相當大 。」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亦認同計劃有需要檢討面對「長車短搭」問題,他提出以全港市民平均車費計算補貼,相信有助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新界北(香港新方向)張欣宇:「例如(全港)乘客乘巴士的平均票價是8元,我們去補回每程差額,而非單獨計算每程車費。以整體全港市民平均乘車的車費計算補貼金額,這樣就不需要去特別計算(車程)是長還是短。」 另外,運輸署過去多月發現逾6,000宗懷疑違規使用2元乘車優惠,卻只有兩宗交由警方處理。張欣宇指公共交通工具可效法港鐵引入定額罰款,加強阻嚇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3條|警方可申令禁諮詢個別律師 政府:防通風報信 稱僅暫緩基本法賦予權利
【有線新聞】會議亦審議到條文禁止國安被捕人在羈留期間諮詢個別律師,以至被拘捕後48小時內不可諮詢任何律師。政府說限制是防止通風報信,加速危害國家安全。 根據基本法,所有香港居民都有權選擇律師,保護合法權益。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第76條列明,如果某人因犯危害國安的罪行被捕,警方如果能證明他諮詢個別律師會危害國家安全或妨礙司法公正等,就有權向裁判官申請禁止被捕人在羈留期間諮詢個別律師,甚至律師行。 新界西北(民建聯)周浩鼎:「為何在羈留調查期間有這限制,但當上庭時或後續期間沒這限制?」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中心思想是那律師,你不是真心要諮詢使用法律服務,其實是利用這機會毀滅證據、通風報信、妨礙別人工作,甚至叫別人加速危害國家安全工作。目的是很狹窄,針對羈留期間做。」 進出口界(民建聯)黃英豪:「(條例)只針對律師事務所,既沒寫大律師,也沒寫大律師事務所。現在的律師行也有相當部分是有限合伙,一人做事一人當。為何一個律師有問題,你全間律師行也不准諮詢?」署理首席政府律師梁文豐:「事務律師與大律師有分別。大律師即使在同一事務所也是個別行事,但在事務律師行,確實作為整體之間有可能共同承擔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23條|楊永杰倡用電子腳鐐等減潛逃風險 鄧炳強:現階段未考慮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提出警方可以對保釋人士申請「行動限制令」,有議員關注會否考慮使用科技減低潛逃風險。 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在保釋期間如果成功潛逃,可能他面對風險比你拘捕再加一年監禁都小,他會想盡辦法潛逃。如果你指明居住一個地方,會否考慮如在早一兩節黃英豪議員提到,考慮一些電子設備,例如用電子腳鐐去監控?」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現階段我們未考慮設計一些電子設備、電子腳鐐,就是考慮目前香港情況、有關人權情況,現階段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