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23條|草案多項措施針對潛逃者 包括撤銷護照、吊銷執業資格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提出多項針對潛逃者的措施,撤銷護照、吊銷執業資格不得上訴。 條例草案建議針對潛逃者,可以禁止他人提供資金或處理資金等,禁止與不動產相關的某些活動,禁止與涉及有關潛逃者的合資企業或合夥,以上可被禁止作為,由保安局局長批出特許。另外亦可暫時吊銷執業資格,在經營業務或受僱工作上的准許或註冊,暫時無效。暫時罷免董事職位,撤銷特區護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元朗721|白衣人王志榮脫罪 律政司申上訴 發還原審官重新裁決
【有線新聞】首宗白衣人涉嫌暴動案,律政司對唯一脫罪的被告提出上訴,法庭押後判決。 原審脫罪的王志榮應訊後離開高等法院,律政司質疑原審法官以不清晰的閉路電視片段裁定片中人並非王志榮,但片段顯示男人穿着的波鞋及短褲,與在王志榮家中搜出的極為相似。 另外多項環境證供都證明王志榮有參與暴動,要求發還原審法官重新裁決。案件2021年審結,罪成的7人被判監3年半至7年,當中四人正申請上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港大研血液、皮膚細胞轉化腦神經幹細胞 助研究治療柏金遜症等衰老病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在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進展,有助開發柏金遜症等疾病的治療方案。 研究團隊研發創新方法,將血液和皮膚細胞轉化為腦神經幹細胞,克服當前幹細胞誘導技術的局限,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安全生成新一代幹細胞,有助研發衰老相關疾病,包括柏金遜症、漸凍人症的治療方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荃灣楊屋道地下食水管爆裂 水柱達5層樓高 行車線一度封閉
【有線新聞】荃灣有地下食水管爆裂。 水管爆裂噴出水柱,約有五層樓高,影響旁邊一幢大廈,兩條行車線一度封閉。現場是楊屋道近眾安街一個渠務署工程地盤,下午3時許,地底一條水管爆裂,食水不斷湧出。水務署人員到場搶修,一個多小時後關上水掣,路面重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改建科學館|康文署:正研究更好選址 須有完善交通 康體設施或加價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建議將尖沙咀科學館改建為國家發展及成就館,康文署最新指,正研究是否有更好選址。 康文署長劉明光與傳媒茶聚時指,正與發展局等商討國家發展及成就館有否其他更合適選址,前提是有完善交通配套等,預期上半年諮詢立法會。政府原先建議將科學館改建為「國家館」,科學館就搬到沙田文化博物館。至於康體設施的收費水平,康文署今年會與文旅局檢討,有機會加價,新界及市區的康體設施於2013年統一收費,並以較低水平為準,導致部分設施收費大幅下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土星衛星「土衛一」公轉時小幅度搖晃 天文學家推測或藏年輕地下海洋
【有線新聞】土星的衛星「土衛一」表面一片死寂,但法國天文學家分析軌道活動後,推斷冰冷外表下可能存在一片地下海洋。 土星有過百顆天然衛星,其中土衛一外殼冰冷,表面布滿大大小小撞擊坑,一向被形容為死亡星球,但最新的研究顯示,土衛一荒蕪的表象底下可能隱藏著一片生機。 美國早年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於2017年墜落土星之前,順道觀測過多個土星衛星,當中就包括土衛一,巴黎天文台的專家從卡西尼號留下的數據分析土衛一的軌道及運動,發現土衛一公轉同時,自轉軸會有小幅度搖晃,就像挽著一桶水走路時顛簸的水令水桶左搖右擺,而且自轉軸搖晃甚至足以令土衛一的每一圈公轉軌道出現偏差。 專家根據這些軌道運動的跡象,逆向推算出土衛一的地底20至30公里有一片地下海洋,大約於1,500萬年形成,跟地球海洋有數十億年歷史相比,土衛一的海洋非常年輕。 專家表示今次的發現,意味很多表面荒蕪的星球一樣可能存在地下海洋,而海水與岩石的化學作用足以維持某些生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港鐵月內公布加價幅度 設封頂機制 稱視乎市民負擔能力
【有線新聞】港鐵今個月將公布票價調整幅度,按照機制推算預料會加價,港鐵重申有封頂機制,加幅不會超出市民負擔能力,已經不時推出免費乘車日等優惠。 港鐵常務總監–香港客運服務楊美珍:「去年一些調整幅度延後帶到今年,但最終調整幅度會視乎市民負擔能力,所以機制會參考家庭入息中位數(升幅)作為上限。去年年中都提及有新優惠,例如小巴接駁已實施將每程3毫減幅提升至5毫。提到45周年,公司正準備一系列不同慶祝活動,時機成熟便會公布。」 針對西安及青島開放港澳「自由行」,港鐵說正與內地商討,研究開通由西九直達兩個城市的高鐵班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兩會|鄭雁雄引述丁薛祥講話 指中央千方百計讓香港安穩 為聚精會神搞建設謀發展
【有線新聞】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出席人大香港團會議。 鄭雁雄在會上說副總理丁薛祥早上參與香港團會議,帶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中央對香港的關愛和囑託,形容大家都是「同舟人」,提醒要深刻認識香港必須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把握好發展和安全,強調香港安全穩定才能發展。又引述丁薛祥說中央千方百計讓香港「安」下來「穩」下來,就是為要聚精會神搞建設謀發展,鄭雁雄向人大提出三點希望,包括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維護穩定和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紅磡內地男交易虛擬貨幣遇劫 消息:遭5人劫走百萬現金
【有線新聞】一名內地男子在紅磡交易虛擬貨幣時遇劫。 事主協助警方調查,現場是鶴園街恆豐工業大廈。消息指,41歲事主下午五時許,攜帶約100萬元現金,到9樓一個單位準備購買虛擬貨幣時遭5名賊人持刀指嚇,劫走他身上的現金後逃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香港仔瀑布灣男泳客疑遇溺 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香港仔有泳客懷疑遇溺,送院搶救後不治。 現場是華富邨對開瀑布灣,下午二時許,有人發現一名穿着泳褲男子在海中半浮半沉、於是報警。消防在離岸約20米救起事主,用擔架床抬上救護車,送往瑪麗醫院,搶救後不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黎智英案|楊清奇指黎「慷慨又殘忍」 立國安法後寫作趨「打擦邊球」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蘋果日報主筆楊清奇繼續接受控方盤問。 楊清奇形容黎智英「慷慨又殘忍」,曾經向員工派股票,同時「用人用到盡」,為了求變求新,很快會換走不合心意的員工,如果想留下工作都要聽從指示。 楊清奇又說國安法實施後不想觸犯法例,又要保持原本立場,所以寫作要「打擦邊球」,不再公開呼籲制裁,但會分析制裁方法或嚴重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首批青島自由行抵港 新婚夫婦度蜜月五天 預算花二十萬:東西選擇多
【有線新聞】首批青島自由行旅客抵港展開行程,其中一對新婚夫婦預算花費二十萬元。 陳生:「第一個拿到(個人遊)簽注,訂了機票馬上就來了,非常方便、非常快。風景好、氣候好,老婆也好。」來自青島、新婚的陳生陳太來香港度蜜月,先乘天星小輪感受港式浪漫,陳生:「在青島坐船也挺多的,但這種小輪很少的,沒坐過、第一次。青島海的對面是大海,這邊看這邊,是兩種感覺。」 內地旅客來金紫荊廣場打卡並不意外,政府飛行服務隊直昇機卻意外成為旅客的景點。陳太:「沒這麼近距離看過在海上停留。(她以為是來接她的。)」 他們之後去到的士站,這輛的士不接客,很快再有車,去到大坑火龍文化館應龍年。陳太:「如果現場看更加不一樣,更加震撼。」陳生:「有機會的話肯定會來看,帶家人來,中秋是團圓的節日。」文化館送出這個一百元的紀念月曆,不用他們出錢買,太太忘了帶自拍棍,陳生就要自掏腰包,買了200多元的一款,還有300多元的豬肉乾。 他們預算花費二十萬元,在銅鑼灣看鑽飾、名錶,似乎未合心水。陳太:「老公答應買眼鏡、買腰帶,必須的。」陳生:「碰到合適的、喜歡的就會買,與青島物價相比偏高一點,不算太便宜,但會吸引我,這裡選擇的東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