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美跨黨派議員促制裁林定國、蕭澤頤等49人 港府:嗤之以鼻 駐港公署:嚇不到中國人民
【有線新聞】美國兩院跨黨派議員動議要求華府制裁香港官員及法官,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特區政府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分別發聲明強烈譴責。 美國兩院5名議員提出的《香港制裁法》,要求總統拜登檢視制裁名單,將損害人權的香港官員納入制裁。名單點名49人,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國安委秘書長區志光、警務處處長蕭澤頤、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多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和檢控官等。推動動議的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批評北京利用《港區國安法》,收緊對香港的控制,期望議案可推動華府採取有力措施支持港人。 特區政府發聲明強烈譴責,批評有人妄圖恫嚇維護國家安全的特區人員,特區政府對所謂制裁嗤之以鼻、無懼任何威嚇,會繼續堅定不移,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司法機構譴責任何 向法官和司法人員施以不當壓力的企圖,認為是公然直接侵犯香港的法治、獨立司法制度及法官和司法人員,重申法官和司法人員不能控制甚麼案件會訴諸法庭,但案件一經提交法庭就必須嚴格依法處理,以法律和證據為依據,別無其他考慮。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亦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批評美國個別無良政客無視香港重回正軌的客觀事實,一而再、再而三妄圖對香港無理單邊制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青沙公路泥頭車失控撼隔音屏 司機困半小時獲救送院
【有線新聞】青沙公路有泥頭車失事,司機受傷被困半小時獲救。 消防員用工具撬開車頭,把司機救出,他頭部受傷,經救護員初步治理後送院。泥頭車駕駛室撞至扭曲變形,上午8時許,該輛運載碎石泥頭車,沿青沙公路往沙田,駛至荔枝角懲教所附近,據報閃避切線車輛,失控撞向隔音屏障,碎石散滿一地,有碎石濺起,擊中往九龍行車線的兩部私家車,警方要封閉數條行車線清理。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美農業界代表團訪京 伯恩斯指農業為中美關係「壓艙石」 倘有分歧亦底公平處理
【有線新聞】美國農業界代表團訪問北京,與中方業界會面。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形容農業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雙方即使有分歧,都應以公平負責任的方式處理。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等11個農業組織組成近年最大規模訪華代表團,與中方業界會面。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在會上形容,中美關係複雜,而農業就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伯恩斯:「雙方各有互補性,中國出產大量糧食,是主要糧食生產國,但同時需要進口,而美國是全球領先的農業國,雙方結合共同生活最好不過。即使互有爭拗,在多方面有分歧,但都希望能和平共處。」 他指中美關係是美國對外關係之中最重要,應以公平負責任的方式解決雙方分歧。中方業界代表亦指進口美國農產品迎合國內市場需求,雙方都能獲利。 代表團會繼續訪華行程,下周參與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美上周在美國舉行農產品貿易論壇,中方簽署價值數十億美元採購意向協議,是近六年來首次。 駐美大使謝鋒當時表示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美深化農業合作,必須停止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以巴衝突|以軍稱已炸毁百條地道 表明不會停止進攻加沙 哈馬斯反批轟炸平民
【有線新聞】以色列地面部隊包圍加沙城,表明不會停止進攻,宣稱已炸毀一百條地道,破壞哈馬斯的游擊點及藏身所。哈馬斯則指控以軍轟炸平民,加沙至今超過9,000人死亡。 以軍地面部隊推進至加沙城近郊,軍方宣告已經全面包圍這座加沙北部大城,指控當地是哈馬斯的基地。面對傷亡日增、國際呼籲停火的壓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明沒有任何事可阻止以軍進攻,重申要摧毀控制加沙的哈馬斯。 哈馬斯武裝分子則透過地道反擊以色列坦克,宣稱以軍傷亡慘重。以軍形容哈馬斯吸收了經驗,對地面戰有所準備。加沙布滿地雷和陷阱,以軍工程部隊展開清理,又出動機械人配合炸彈,轟炸哈馬斯的地道入口,強調對方的反擊只是一時。 以軍地面推進同時空襲亦未停,哈馬斯指控以軍轟炸難民營。聯合國指單在過去一天,已有四間名下營運的學校遇襲,大批避難民眾死傷,包括兒童。受圍困下整個加沙地帶,三分一的醫院運作癱瘓,無國界醫生指區內有數以萬計傷者受困。連接埃及的拉法口岸開放,亦只是放行了少數加沙傷者,對當地的燃料運輸亦仍被以色列封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同運會|被批「糖衣毒藥」推同性婚姻 主席林敏蕙:僅想宣傳多元共融
【有線新聞】同樂運動會明天正式開幕,對於近日有聲音指,運動會是「糖衣毒藥」,以運動為包裝,目的是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大會聯席主席林敏蕙指,只是想宣傳多元共融。 林敏蕙:「同樂運動會我們由始至終,我們所說的都是多元中的團結,是在說如何將不同人連結在一起,互相認識、增進了解。我們由始至終不是政治組織,也沒任何政治目的,只是想做一個多元共融的體育藝術文化節目,讓所有人可以走在一起開開心心。特別是這幾年香港由疫情中走出來,我很希望世界可看到,原來香港有活力、有生命力的一面,原來多元共融是這樣感覺。」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搶人才|深圳推租房補貼等30項措施搶人才 孫玉菡:香港有獨特優勢、無需模仿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針對搶人才、留人才,推出各項措施,面對深圳同樣搶人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香港有獨特的優勢,在港的發展機遇比物質資助更吸引。 施政報告再加推各項搶人才措施,包括擴大高才通大學名單,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等。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近期亦推出30項搶人才措施,包括發放租房補貼,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香港有獨特的優勢,不需要模仿其他地區。孫玉菡:「整個大灣區都要人才發展,香港及深圳都是毗鄰,大家都搶人才,我覺得一起的匯聚效應會有好處,香港不一定需要學習別人搶人才的優惠方法,香港經過了一年多的搶人才經驗,他們最珍惜香港的,第一是香港的制度,自由社會出入方便,教育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對於內地優才高才,發展機遇這些是遠遠重要於其他物質的資助。」 本港的技術工種亦相當缺人,政府放寬非本地的職專畢業生,可留港一年,從事其專業相關的工作。孫玉菡:「航空航海很多範疇都很缺人,所以要求他們留港需要從事特定行業,因為他們未到高才,是職專,香港可以提供環境給他們發展,應該具足夠吸引力,我們亦希望他們能填補人才空缺,針對做這件工作。」搶人才措施推行近一年,其中「高才通」已批出約3萬9千宗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香港仔隧道巴士、小巴相撞 至少15人受傷
【有線新聞】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附近,有巴士與小巴相撞,至少15人傷。 多名傷者在救護車接受治理,昨晚近11時,一輛專線小巴沿香港仔隧道,往香港仔方向行駛,駛至黃竹坑道花園附近,撞向前方一輛雙層巴士,部分乘客腰及頸部受傷。警方封閉一段路面,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警務處副處長周一鳴親帶隊元朗反黑 拘黑社會骨幹成員 涉早前阻打擊違泊
【有線新聞】警方在元朗進行反黑行動。 警務處副處長周一鳴親自帶隊,昨晚10時許,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及機動部隊等,動員過百警力,搜查元朗炮仗坊一帶多間麻雀館,拘捕早前涉嫌阻礙警員打擊違泊車輛的黑社會骨幹成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2日
史丹福學者研基因揭海星「全身非身」 五隻角以至中心「也是頭」
【有線新聞】海星的頭和觸手如何分辨?史丹福大學的專家認真考究這個問題,發現原來在基因角度,海星整個身體本身就是頭部。 如果要幫海星戴一頂帽,這頂帽應該戴在哪?在卡通片《海綿寶寶》,海星其中一隻「角」就是頭部,但是在其他插畫頭部通常在星形的中心,甚至有人會覺得海星跟海葵一樣,根本沒頭部。 但史丹福大學的學者不是這樣想,在生物學分類上海星屬於「後口動物」,跟文昌魚及海鞘算是近親,大家有共同祖先,所有後口動物的DNA也有同一段基因表達軀幹。但學者發現海星的全身也沒表達過軀幹基因,意味海星全身沒一部分是軀幹。同樣道理後口動物也是以同一段基因表達頭部。今次學者發現海星的五隻角以至中心也有表達頭部的基因,所以在基因學上海星不是沒有頭部,而是剛好相反,海星的整個身體就是頭部,海星是一種只有頭部的生物。 學者甚至猜測在演化上的某個遠古階段,海星是曾經有軀幹,只是後來在生存上沒需要,令軀幹逐漸退化消失。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2日
女悅醫美涉無牌行醫 五女打消脂針後 疑染膿腫分枝桿菌 據悉兩女子被捕
【有線新聞】五人在「女悅醫美」美容院注射聲稱消脂藥劑,先後出現皮疹及膿腫等,其中兩人的樣本驗出膿腫分枝桿菌。美容院涉嫌無牌行醫,消息指警方拘捕兩名女子。衞生署呼籲曾經注射的市民如有病徵要盡快求醫。 該五名介乎26至53歲的女子,今年6至8月分別到「女悅醫美」位於荔枝角永康街及青山道工廈內的美容院注射聲稱消脂針劑後,翌日至數星期內出現皮疹、硬塊及膿腫。兩人要入院,膿腫樣本驗出膿腫分枝桿菌,其中一人仍然留醫,所有人情況穩定。 有醫生說膿腫分枝桿菌在一般環境都可找到,除非免疫系統嚴重受損,否則致病性不高,但如果皮膚有傷口就會受感染。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任何的醫療程序;或者入侵性的程序如做手術;或者提及的美容程序;或者是針灸、紋身等,全部可透過針刺穿透皮膚,便有機會將細菌直接帶入身體不同組織。」 2012年DR醫學美容事故,其中一名死者感染的亦是膿腫分枝桿菌。林緯遜說一旦受感染,後果可以很嚴重。林緯遜:「它的抗藥性是十分嚴重及廣泛,變相它的治療是非常困難。即使是一般皮膚軟組織的發炎,如果沒有做手術或清創,只是單靠抗生素,過程將會非常困難,因為抗藥性是十分多。很多時都要用上一些二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2日
文憑試|中文科錯別字一如往年 中史科考生錯答「秀獨陳」 考評局:匪夷所思
【有線新聞】今年文憑試試題專輯出版,有中史科考生不認識革命家陳獨秀,連抄都抄錯;中文科錯別字就一如往年。 中史科試卷有考生連引用資料都抄錯,這題問到「五四運動」,這本1916年出版的「新青年」以舊式右至左書寫方法列明由「陳獨秀先生主撰」,但有考生答題時反過來抄寫,指作者是「撰主生先秀獨陳」,考評局形容是匪夷所思。同樣是近代史,問到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有考生引用2000年後的時事例子,包括2019年電動車Tesla在上海設廠。古代史考生表現又如何?有考生對朝代概念模糊、混淆史事,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變成唐代人。 中文科方面,錯別字「一錯再錯」,三份卷都提及往年考生寫錯的字,今年繼續錯。踴躍的「踴」寫為勇敢的「勇」,舉辦寫為辨別的「辨」,植樹就用了當值的「值」;在卷三更特別提到今年字體極難辨識,甚至無法辨識的考生較去年增多。 考評局說今年錯別字及口語入文情況嚴重,反映考生平日很少執筆書寫,建議考生多讀多寫是提升語文能力不二法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2日
21個月大女嬰染甲流一度休克 現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籲接種疫苗
【有線新聞】一名21個月大女嬰感染甲型流感後併發休克,情況穩定。 該名女嬰周一起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病徵,同日病情惡化,轉到瑪嘉烈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治理後好轉、目前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說女嬰的呼吸道樣本對H3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家居接觸者沒有病徵,中心提醒高危人士流感有機會引致嚴重疾病,呼籲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