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有餐廳加一元環保餐具 市民感不便:很擾民
【有線新聞】422「走塑」,食肆外賣不能提供即棄膠餐具,要換上替代品,打工仔買外賣是否適應?食肆應對情況又如何? 「走塑」第一天,金鐘海富中心食肆集中地不少打工仔買外賣,這間外賣要加一元才有環保餐具。有人寧「減廢」兼省錢,顧客李小姐:「買外賣自己公司備有餐具,她提供選擇、要加一元,不選擇便可以。一元一套餐具很不值吧?」顧客張先生:「自己帶了餐具,沒問題,適應一下,純粹響應一下環保,本身政策而言很擾民。」塑膠碗下一步都可能禁用,這間連銷餐廳正物色替代品。 打工仔尚可外賣回辦公室,安頓後用自備餐具適應環保生活,地盤工友就未必有這個條件。地盤工人余先生:「不會(自備餐具),地盤很污糟。(如果日後不可用膠餐具怎辦?)我也不知道怎麼辦,總之很不方便。」 送飯盒到地盤的供應商仍然提供膠餐具,適應期過後就未知,這間餐廳一半靠外賣,最後用完這批膠餐具就全面「走塑」,已經透過外賣平台集體訂購節省些少成本。上海弄堂董事關淑逑:「其實現在平台開出條件,不論價格、貨源和運輸也較方便。」 戶戶送香港區客戶經理主管馮雪瑩:「自從今年2月推出(外賣餐具)資源站,看到增長、每月有不同人開戶,不同餐廳嘗試購買環保餐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醫管局英國曼徹斯特辦招聘活動 逾300人出席
【有線新聞】醫管局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辦招聘活動,有約300人出席,行政總裁高拔陞指有信心能招聘不少合適的非本地培訓醫生。 高拔陞在活動上講解公營醫療服務最新情況,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港大醫學院副院長潘烈文、衞生署助理署長梁靜勤等,亦於現場或線上出席。高拔陞指參加者反應踴躍,對回港工作非常感興趣,醫管局已整合和簡化招聘流程,有興趣的人可透過網上平台,或即時通訊軟件查詢,會有專人聯絡,配對合適職位,當局亦會協助申請者,安排其他來港工作的程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母嬰健康院將使用新兒童生長圖表 身高中位數增2厘米 或與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有線新聞】衞生署研究發現本港的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高中位數過去30年長高了兩厘米,估計是與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小朋友的生長是否合標準,主要依賴衞生署在1993年編制的生長圖表,不過衞生署聯同港大及中大收集超過兩萬名兒童的生長數據,發現時下的本港兒童及青少年身高中位數比30年前高了2厘米。 以18歲男孩為例,高度由1993年170.9厘米增至2020年的172.5厘米,女孩都一樣,由158.2厘米增至160.2。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隨著社會變化等因素,生活習慣改變,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高及體重,我們都是留意到當中變化。」 署方認為繼續沿用舊生長圖表未必適合評估時下兒童的成長,因此制定新生長圖表,更新頭圍、體重及身高的標準,亦會以體重指數取代身高與體重差別圖表,用作評估超重與肥胖問題。鍾偉雄:「新的生長圖表是用了舊生長圖表體重指數圖表,換句話說我們不是在今次的調查量度到兒童有多重,便將它轉化為生長圖的百分線,因為現今小朋友整體是胖了,有機會將肥胖問題正常化。」 新圖表會在今年7月起陸續在健康院、學生服務中心及公立醫院陸續更新,衞生署說家長毋須急於換領新版的兒童健康紀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有餐廳仍用膠餐具「清貨尾」 記者實測替代餐具 紙羹食糯米雞用力即斷
【有線新聞】「走塑」實施首日,食肆是否都開始遵從法例要求?替代餐具又是否好用合用? 記者早上去了五間食店買外賣,有連鎖店已轉用紙製品,「沒有膠叉。(為甚麼沒有?)政府禁用,匙羹也變紙了。」 五間之中,三間非連鎖食店仍提供受管制的膠餐具、膠飲筒,個別連容器仍然使用發泡膠,商戶說要「清貨尾」,之後才轉用替代品。 首階段管制仍容許飲品使用膠蓋,只有一間連鎖店連蓋也換成紙製,不過這杯凍飲買了大約半小時,回到公司之後拿起,杯蓋明顯變軟。 記者之後再測試兩種不同的替代餐具,看看哪款較好用。用木刀叉切魚柳問題不大,輕鬆切開,薯餅也一樣可以。不過鬆餅就難搞一些,用力都切不開,最後要刀叉並用,拉開才可以。至於糯米雞,以往用膠叉食就簡單,餐廳提供紙匙羹及筷子,筷子應無問題,紙匙又如何?插進糥米也沒問題,不過想用力勺起,大力一點柄就斷開。 第一階段管制會有半年適應期,期間商戶仍可以用剩餘的即棄膠餐具或容器,政府不會執法,環保署也在網頁列出過百種環保餐具,讓商戶物色合適的替代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本地牙科畢業生須實習至少一年 將分臨床、理論部分
【有線新聞】牙醫管理委員會主席李健民透露,本地牙科畢業生日後在衛生署的實習,將會分為臨床及理論部分。 政府正修例強制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須實習至少一年,才可正式註冊,李健民接受報章訪問時提到,初步構思實習分為兩部分,臨床部分主要由衛生署負責,在轄下的牙科街症、學童牙科保健等地輪流工作。 另一部分是教學課程,涉及紀律、感染控制、病人同意權和轉介等,作為大學基準訓練的增潤課程,李健民強調增設實習期,並非因本地牙醫能力不足,只是時移勢易,要加強牙醫技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飯盒供應商轉用可重用物料 有學校向學生借可重用餐具
【有線新聞】學校飯盒供應商部分飯盒已轉用可重用物料。在筲箕灣這所小學,全校共有八成學生訂飯,飯商將飯盒送到學校,部分飯盒已改用替代器皿,其餘就仍使用黑色膠盒,校方指供應商在第二階段管制實施前,全部飯盒都會改用其他物料,至於每名訂飯的學生都有一套可重用餐具,他們要每日攜帶,如果忘記了帶,校方由以往提供即棄餐具,改為借出可重用餐具,學生用後自行清洗再歸還。 基灣小學(愛蝶灣)副校長謝寶恩:「以往同學如果沒帶環保餐具,我們會向他們提供即棄餐具,但上星期起已準備好環保餐具箱,即日起同學可向我們借用環保餐具,我們體現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希望實踐及推廣環保教育,每次同學都要來登記,做個記錄,如果發現同學屢次不記得帶,我們都會提醒他帶餐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有地盤午飯供應商仍提供膠餐具 工友拒自備餐具:地盤污糟、不方便
【有線新聞】走塑第一天,有地盤午飯供應商仍然提供塑膠餐具。 啟德一個地盤午膳時間,有午飯供應商準備大批飯盒,到地盤銷售予工友,提供木筷子和塑膠匙羹,有工人說他們多在地盤席地進食,若沒有即棄餐具,會非常不便。 余先生:「不會(自備餐具),地盤很污糟。(如果日後不可用膠餐具怎辦?)我也不知道怎麼辦,總之很不方便。(如果轉成紙或木?)總之有餐具就可以,甚麼材質也沒有所謂。」 陳先生:「這裡吃全部都有配好餐具,方便一些,加錢接受唔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英格蘭足總盃|領先3球被英冠高雲地利追平 曼聯靠12碼殺入決賽 與曼城爭冠軍
【有線新聞】英格蘭足總盃四強,曼聯領先3球下,被高雲地利追和3比3,憑互射十二碼贏4比2,會跟曼城爭冠軍。 紅衫曼聯上半場踢得輕鬆,達洛治傳中,麥湯文尼撞入,23分鐘領先。角球攻勢,麥佳亞頭槌破網,上半場補時頂成2比0。 上一圈加時4比3淘汰利物浦,面對英冠的高雲地利,以為能爽快過關,換邊後的58分鐘,般奴費蘭迪斯再入一球,真正不忍直視。 「紅魔鬼」再多優勢,尾段自己斷送,森斯第一時間射入,高雲地利71分鐘追成1比3。 幸運女神都在他們一方,奧希利遠射變成笠入,79分鐘2比3;省中雲比沙卡背部,門將奧拿拿唯有投降;雲比沙卡打開雙手,手球跑不掉,輸12碼。 夏治韋特操刀射入,下半場補時5分鐘,力追至3比3,逼入加時。 峰迴路轉,以弱勝強的神奇反勝最終沒有出現,托普一度送入網,但跟決賽只差半步,越位在先,被VAR推翻入球,要互射12碼。 高雲地利4輪射失2球,包括賓舒夫射高。曼聯就5輪入4球,海倫勁射入網,12碼贏4比2,連續兩季打入足總盃決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西貢石灘再現13個疑懷可卡因包裹 約值1,500萬
【有線新聞】警方再在西貢石灘發現毒品包裹,內藏15公斤懷疑可卡因,市值約1,500萬元。 警方昨日下午,接獲行山人士報案,在西貢蚺蛇灣千溪海岸石灘上發現13個內藏可疑白色粉末的包裹,調查後發現包裹內約有15公斤懷疑可卡因,市值約1,500萬元,交由毒品調查科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黃家和料僅三成食肆轉用環保餐具 酒店業界:部分用品未有替代品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產品即日起生效,有酒店負責人說,部分用品未能找到替代品,期望政府可提供協助,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估計現時只有約三成食肆轉用環保餐具,主要是連鎖餐廳。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現時有很多食肆,特別是中、小企的食肆是仍未採用(環保餐具),始終成本是會上升,但我檢視過全港18,000間食肆,有大約3成的食肆是提供環保即棄餐具,6個月的適應期應該是足夠的,絕大部分的食肆即使未用環保餐具,他們亦已有環保餐具的資料,譬如有何代替品、價錢等。」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有個別的產品酒店仍是要提供,但暫時有些都未必有很多,至少我自己暫時沒有見過,有塑膠的剃鬚刀有替代品,例如浴帽,我們聽過有紙的浴帽,但效果都是一般,所以浴帽都是未有替代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林定國下月出訪中東 稱為顧人身安全、未計劃到歐美解說
【有線新聞】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下月將出訪中東,他說未有計劃到歐美解說,解釋要顧及人身安全。 林定國接受《南華早報》專訪,提到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本月出訪美國時被示威者包圍,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年初出訪英國,亦有反華激進分子反對。他說決定會否外訪時,必須考慮自己及同事的人身安全,及會否有公平解說機會。除了外訪,政府亦可邀請更多人來港,除與官員會面,亦可與市民交談,親身感受本港的真實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有住宅區餐廳外賣減半 市民感不便:會堂食、不外賣 食客:經濟不好有壓力
【有線新聞】422「走塑」,食肆外賣不能提供即棄膠餐具,要換上替代品,有顧客說未適應。有連鎖快餐店要額外付款取餐具,試行一星期,外賣要餐具的顧客大減。 「走塑」第一天,新蒲崗這間連鎖快餐店外賣已改用木餐具 ,顧客下單要提出要求才有,每份一元,有顧客不想自備餐具,就只能多付一元。 客人梁先生:「因為我懶得洗,要付一元。(可否接受這個價錢?)最好不要 。(為甚麼?)現在經濟不好,令人有壓力。」 「要不要餐具?不要。」早餐時段,不少人外賣不付費要餐具,至於紙飲管和木攪拌棒繼續免費提供。 客人范小姐:「習慣一下,未來都會,因為我回公司吃,本身有自備。(有否感到不便?)在公司吃不會不方便,在街上便不太方便,即是如果去其他地方外賣,便會堂食,不外賣。」 負責人說試行一星期,有住宅區分店外賣及堂食比例有改變,外賣少一半,當中只有四分一付款要餐具。大家樂集團總監趙樂思:「覺得顧客普遍接受和理解,我們一直想減塑減廢,鼓勵多自攜餐具、少用即棄,轉用非塑膠外賣餐具成本是增加了,所以最理想也是顧客可以自攜餐具。」 快餐店有湯粉麵、扒類等,環保餐具是否合用,會留意顧客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