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英專家發表貓毛鑑證技術 DNA鎖定「當事貓」助查犯人身份
【有線新聞】用頭髮驗DNA聽得多,原來驗貓毛也可以找出「當事貓」,英國專家發表最新的DNA鑑證技術,用一條貓毛就可以鎖定某隻貓,可以協助追查犯人身份。 人類的指模、血跡、毛髮,案發現場找到這些線索當然最好,但有時現場並沒留下人類的痕跡,反而找到可疑的貓毛。試想像受害者認識的人之中湊巧有人養貓,如果知道現場貓毛來自這隻貓,將會是有力線索。問題是以現行的技術,貓毛的DNA太少,只能推斷貓的品種及家族,除非貓的血統很特殊,否則靠貓毛不足以鎖定某隻貓。 不過這個限制有望被打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專家發現一種分析DNA的新方法,透過DNA碎片的重覆部分,將碎片重組成較完整的基因訊息,令貓毛DNA的辨識度放大10倍,每隻貓的重組結果是獨一無二,足以憑貓毛辨識某一隻貓。就算犯案的人很小心、在現場沒留下自己的DNA,要防止遺留衣物沾上的貓毛是極困難,這些貓毛可能來自他的家貓,可能來自路上的街貓,如果貓毛可以追查到某隻貓,絕對有助連繫到犯人的身份。學者的下一步是嘗試將新方法用於其他寵物的DNA,例如狗。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減辣後東涌住宅官地仍流標 標金均未達底價 美聯林子彬:地皮屬「開荒牛」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為樓市「減辣」後首幅截標住宅官地流標。 地皮位於東涌東填海區,是當區首幅住宅地,上周五截標,地政總署共收到四份標書,來自恒地、嘉華、新地,及信置與招商局置地的合資。當局指因為地價標金未達到用地所定底價,所以不接納標書,發言人表示會密切留意市場情況,適時公布重新推出用地的安排。 今次是賣地表今年來第三幅流標地皮,連同「一鐵一局」各有一幅地流標,今年合計已有五幅地皮流標。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地區性相對地點較遠,相對冷門,加上開發期較長,是『開荒牛』,市況亦要考慮。另外一個考慮是排污及基本配套有限制,日後遲多半年至一年,配套較為成熟及清晰,可以減低風險,不用急於一時推出招標。」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反同團體促煞停同樂運動會 梁美芬︰替代框架僅「法院願望」 葉劉淑儀斥荒謬
【有線新聞】同樂運動會本周六開幕,多個反對同性戀的團體要求政府煞停活動。 多個反對同性戀的團體舉行聯合記者會,指運動會鼓吹同性戀,衝擊傳統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呼籲政府撤回對活動的支持,又指葉劉淑儀如果出席主禮,就沒資格擔任行會召集人。支持他們的立法會議員指終審法院早前裁定,政府沒積極履行義務確立同性伴侶關係的替代框架、要求政府兩年內完成修例,只是法院的願望。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議員梁美芬︰「『一國兩制』下三權是互相制衡,司法、行政及立法應該互相尊重,他們不會捉着議員的手按投票鍵,亦無法控制政府如何起草。法庭這樣說明兩年,不給予機會我們立法會議員徵詢所代表的市民及選民,一點機會也不給,其實是非常不尊重,我不希望日後再有任何判決是這樣。」 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說一些令國際社會覺得可笑的說話,我看不到政府有何法律可以取締一個開幕禮。身為律師可以要求推翻終審庭的裁決,我覺得非常荒謬。」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場地越野車世錦賽11、12日舉行 中環局部封路 29條巴士小巴線改道
【有線新聞】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香港站本月11日及12日在中環海濱舉行,部分道路須暫時封閉。 中環耀星街及海濱對出一段龍和道來回行車線下周五下午2時起封閉,連同海濱活動空間改建成1.2公里的賽道,本月13日上午6時解封,中環碼頭、香港站等公共交通設施如常開放,運輸署指有26條巴士線及3條小巴路線須改道。 即將在港舉行的世界越野車錦標賽分別是今年第九站及第十站,第十站是最後一站,亦是年終賽。主辦單位指賽道附近可以容納約8千人,預計下午是人流高峰,呼籲市民分階段入場。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海關葵涌搗毒品儲存倉 檢約5,200萬元氯胺酮 一男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搗破一個毒品儲存倉,檢獲市值約5,200萬元氯胺酮,拘捕一名男子。 檢獲的氯胺酮用膠袋包裝,海關昨日在葵涌行動截停一名報稱任職侍應的33歲本地男子,分別在一個劏房單位及他的住所檢獲約100公斤氯胺酮、1.4公斤大麻花及毒品包裝工具。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秀茂坪智障兄弟疑餓死慘劇 醫管局證實兩人母親上月病逝
【有線新聞】秀茂坪9月一對智障兄弟懷疑餓死,醫管局說兩人的母親一個多星期前病逝。 醫管局說她上月12日由九龍醫院轉往聯合醫院治療,病情持續惡化,上月21日離世。醫管局深切慰問病人家屬,重申社工一直有跟進,為家人提供適切支援。事發在9月中,兩名有智力問題的兄弟,照顧他們的母親因病入院,兩人其後被發現懷疑餓死屋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月中訪港 料出席交流活動
【有線新聞】消息指,神舟十六航天員月中訪港。 據了解,航天員將於本月14日訪港逗留數天,預計會出席交流活動,政府亦會配合舉辦展覽、宣傳和介紹國家的航天科技。「神十六」三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日前完成半年航天任務返回地球,這次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團結香港基金訪京晤夏寶龍 陳智思引述稱一國兩制須長期堅持
【有線新聞】團結香港基金上星期訪京,獲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接見。 雙方在釣魚台國賓館會面兩小時,基金會訪京團成員包括主席陳智思、理事梁愛詩、黃永光、郭基泓等。陳智思引述夏寶龍強調「一國兩制」政策不會變,亦是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又說中央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國兩制」和香港好,並對基金會工作充分信任和肯定,支持基金會團結更多愛國愛港人士。 陳智思說基金會將成立十周年,有新挑戰、新角色和新任務,他們亦與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會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日圓續貶值 兌港元跌穿5.2算 財務省︰投機行為或是主因 不排除任何選項應對
【有線新聞】日圓繼續走弱,兌港元跌穿5.2算,日本財務省官員神田真人指,投機行為可能是日圓疲弱最大因素,重申不排除任何選項應對。 美匯再度轉強,加上日本央行上日議息會議未有改變寬鬆貨幣政策,日圓繼續貶值,每百日圓兌港元跌穿5.2算,創33年新低,由年初高位6.1計貶值幅度大約一成半。日圓兌美元跌穿151水平,逼近去年10月低位,有分析指最壞情況下可能貶值至155,即兌港元跌至5算水平。 花旗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廖嘉豪︰「擔心財務省干預的壓力底下,日圓未必有太大貶值空間,最壞打算都可能只是155左右。日本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始終要進行,快的話有機會是明年,視乎美國經濟。如果美國經濟是比較弱,明年會出現衰退,(日本央行)可能會延遲一點,如果未來明年美國經濟硬淨一點、沒有大幅收縮的話,孳息曲線控制可能正式宣布1月已會取消,(取消)負利率政策或提前到明年4月。」 負責日本外匯事務的財務省官員神田真人表示,無法用基本面解釋近期日圓走勢,認為投機行為似乎是日圓疲弱的最大因素。又指憂慮日圓單邊或突然波動,對經濟構成的負面影響,已準備好在必要時干預匯市,而即使干預,政府也未必會確認。 另一方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據報中國恒大提新債務重組方案 倡境外債權人債換股
【有線新聞】據報中國恒大向境外債權人提出新的債務重組方案。 路透引述消息指,新方案主要是「以債換股」,建議境外債權人將債權轉換為恒大汽車及恒大物業各三成股權。恒大早前已向部分債權人提出新方案,但需要得到內地監管機構批准。恒大汽車及恒大物業股價,今年已累跌超過八成,合計市值約90億元,但境外債規模高達190億美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 倡設化解地方債風險機制 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
【有線新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設立化解地方債風險機制和房企監管制度,並提到要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以及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本周一及二在北京舉行,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習近平在會上總結黨「十八大」以來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以及部署當前和今後的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及化解金融風險,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消除監管盲點。地方債方面,會議提出設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長效機制,建立政府債務管理機制,以及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結構。 分析認為加設措施,可能有助緩解地方債危機,避免債務拖慢經濟發展。意博金融合伙人鄧聲興︰「現時債務壓力去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有這樣大的債務壓力,第一要想辦法如何還錢,第二肯定不會有資源推動經濟,假如能優化(債務)結構,可能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部分會轉嫁由中央政府負責。」 會議亦有針對內房危機提出建議,包括健全房地產企業的監管制度和資金監管,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以及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等。會議亦提到要全力推進金融高水準開放,堅持「引進」和「走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白宮稱拜登習近平將於本月會晤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表明總統拜登將於本月在三藩市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中方回應時未有證實安排,僅重申中美雙方都同意共同努力推動元首會談,但落實安排不能只靠「自動駕駛」。 美國白宮發言人瓊-皮埃爾表示:「(會否舉行與習近平主席的會談?)我方預期會有建設性對話,雙方領導人11月會在三藩市會談。」白宮發言人回應追問時,表明美中兩國領導人將於月內在三藩市會面,指總統拜登期待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又稱要管控激烈的兩國競爭,保持領導人面對面交流很重要。 路透社引述華府高級官員指,美中官員原則上達成協議,同意安排拜登與習近平會面,但重要細節有待敲定,預計兩人會在本月15至17日於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見面。 至於外交部回應時僅指中美雙方同意就實現三藩市元首會晤共同努力,並引述外長王毅日前說法,指安排會談仍需增進共識。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通往舊金山不能靠『自動駕駛』,雙方要切實重回峇里島,把兩國元首的共識真正落到實處,排除干擾、克服障礙、增進共識、積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