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盛事經濟|政府成立跨部門統籌 主動出擊爭取盛事來港 黃偉綸:以便利為先
【有線新聞】政府成立跨部門統籌盛事協調組,主動出擊爭取大型盛事落戶香港,旅發局會負責前線工作與主辦單位聯繫。 香港上半年會有超過80項大型盛事舉辦,包括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支持的多個項目,下個月情人節至元宵節期間,英國知名設計師在香港各區展出多個巨大心型裝置「Chubby Hearts」;3月,潮流藝術文化盛事「ComplexCon」首度在美國以外地區舉辦;還有由其他機構牽頭主辦的文藝體育會議盛事,例如4月的國際七人欖球賽。 過往發生有國際級歌星計劃來港演出,但最後被其他國家或城市「搶走」,政府指會更主動出擊,跨部門統籌協調爭取更多大型盛事落戶。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很多時一個盛事來香港,它爭取的未必是財政上的支援,它爭取、需要的是規管上、發牌上、時間上的方便,或者是相關的配套安排、人潮、交通管理安排等。除了具體支援推動,亦希望在政府內各部門,特別是規管部門帶來文化上的改變,以便利為先。」 協調組成員之一的旅發局會作為第一站聯絡窗口,與想來港舉辦活動的單位聯繫,並負責評估篩選及提供支援。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以前都有不少主辦單位與我們商討過,有些認為即使想舉辦盛事都不知道與誰商討,這幾年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黎智英案|張劍虹指蘋果設群組討論國安法「紅線」 轉用自動銷毀功能通訊軟件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說曾經對黎智英邀請美國退休軍官訪談提出憂慮,但黎智英表示自己無路可退,因此要「去到盡」。 黎智英和張劍虹分別由囚車押送到法院。控方展示WhatsApp紀錄,顯示2020年6月黎智英要求蘋果日報國際組不要針對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因為蘋果需要特朗普政府支持來保命,張劍虹說當時蘋果推出「一人一信」,希望特朗普出手干預港區國安法實施,黎智英相信特朗普很快會有很大的制裁行動,也很希望特朗普在當年美國大選連任。 對於黎智英邀請美國退休軍官擔任網上訪談節目嘉賓,張劍虹說有提出過擔憂,嘉賓人選會否太敏感,讓人覺得勾結外國勢力,因為當時黎智英已被捕、正在保釋,他憶述黎智英回應「中共咁搞我,我一定去到盡,我無得退。」張劍虹於是沒再表達意見,控方問何謂「去到盡」,張劍虹說意思是找「勁人」做嘉賓,請求美國保護。法官李運騰提醒是想知道黎智英有沒有解釋過,不是要張劍虹自行揣測,張劍虹就說黎智英沒具體解釋,只提到他不能退縮。 張劍虹又指國安法生效前,蘋果內部成立了一個「國安法應變委員會」群組,討論國安法的「紅線」,法例生效後,他們就轉用有內容自動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醫療儀器公司前總監被起訴欺詐 誘騙公司投資生產咖啡機 涉款300萬元
【有線新聞】一名醫療儀器公司前總監被廉署落案起訴欺詐罪。 73歲被告馮宗熊2018年底出任一間醫療儀器公司營運總監,建議公司投資咖啡機生產項目將盈利作為研發醫療儀器提供資金,被告之後訛稱有國際飲品公司想購買咖啡機,於是誘使醫療儀器公司向軟件開發商及塑膠零件廠支付超過300萬元。廉署接獲投訴,調查後發現沒有飲品公司與被告任職公司達成任何協議,被告獲准保釋,下周二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垃圾徵費|散裝指定袋需向店員查詢購買 市民稱較一般膠袋薄:倒熱湯渣或會穿底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指定垃圾袋即日起在市面售賣,購買的市民不多。有市民感覺指定袋的質料與一般膠袋差不多,不過擔心膠袋的耐熱程度,亦有人指不會用垃圾膠袋裝食物。 深綠色的指定垃圾袋正式推出市面,首批發售的零售點包括OK便利店。本台到訪灣仔一間門市,在收銀處的貨架見到5公升、15公升、20公升的指定袋都有存貨,貨架上的是40個裝,分別賣24元、68元及88元,散裝的要直接向店員查詢才能購買。 市民葉先生:「店舖買東西給的膠袋厚一些,這款感覺上好像薄一些,我猜是環保問題,所以沒有用太厚的材料。現在裝了幾支水我感覺上夠(承載),這樣搖它都不會破。」市民郭女士:「看起來好像很薄,但摸起來都可以。要濕了水,有水在裏面才知道,尤其是倒湯渣會熱,可能會穿底,真的要用過才知道。」 便利店買到的指定垃圾袋有不同設計,5公升這款有個手挽可以拿東西,20公升這款平口垃圾袋就沒有手挽。政府推出了九款不同容量的袋,有手挽的四款,最小3公升,單個賣3毫;最大的手挽袋15公升,賣1.7元。容量較大的5款都是平口袋,由20公升至100公升,售價介乎2.2元至11元。 政府推動市民「一袋兩用」,不過發售首日主動購買的人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農曆新年煙花匯演時隔四年復辦 年初二8時維港上演 耗資1,300萬元
【有線新聞】農曆新年煙花匯演下月11日年初二晚上8時在維港上演。 匯演分為八幕,第二幕將有金色及紅色8字型煙花,象徵金銀財寶,寓意財源滾滾。第八幕亦有金元寶造型煙花,最後30秒更會密集式發放「特大錦冠」造型煙花。匯演以龍年百業旺、盛世中華強為主題,三艘躉船發放共23,888枚煙花,歷時約23分鐘,耗資約1,300萬元,由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贊助。 農曆新年煙花匯演之前因為反修例事件及疫情,已經連續四年停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土地測量服務調整收費 註冊或續期費最多加370元
【有線新聞】政府刊憲調整土地測量服務收費,下星期三提交立法會審議,最快3月31日生效。 調整收費項目包括查閱土地界線記錄、提供圖則副本、存放土地界線圖及相關記錄,土地測量師註冊或續期費用,增幅由4.7%至17.4%,最高加價370元。政府發言人說調整收費根據既定機制,以及「用者自付」原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垃圾徵費|環境及生態局稱打擊售賣假指定袋 強調不能棄置垃圾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市面上有人賣假的指定垃圾袋,市民購買不違法,但垃圾徵費實施後不能用來棄置垃圾。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不能當作指定袋用途,當然是損失,所以這方面,在香港買袋時可以留意賣袋地方有這個標誌,跟這個標誌就不會買到假袋。對於任何售賣假袋的地方,政府必然會執法、打擊,相關政府部門在外監察情況,發現時必定執法。」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等官員出席政府為區議員舉行的垃圾徵費執行安排簡介會,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會上邀請區議員在地區協助宣傳及解說政策,環保署會提供宣傳物資,當局稍後亦會為關愛隊及地區團體舉行簡介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黎智英案|張劍虹指曾就邀請美國退休軍官訪談提憂慮 黎智英稱無路可退要「去盡」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最後一日接受控方主問說,曾經對黎智英邀請美國退休軍官訪談提出憂慮,但黎智英表示自己無路可退,因此要「去盡」。 黎智英和張劍虹分別由囚車押送到法院。 控方展示WhatsApp紀錄,顯示2020年黎智英要求蘋果日報國際組不要跟隨紐約時報和CNN針對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因為蘋果需要特朗普政府支持來保命。張劍虹說,當時蘋果推出「一人一信」,希望特朗普出手干預港區國安法實施,黎智英相信特朗普很快會有很大的制裁行動,也很希望特朗普在當年美國大選連任。 同年11月,黎智英邀請美國退休軍官擔任他的網上訪談節目嘉賓。張劍虹說,有對黎智英提出擔憂,嘉賓人選會否太敏感,被人覺得勾結外國勢力,因為當時黎智英已被捕,正在保釋,他憶述黎智英當時說,「中共咁搞我,我一定去到盡,我無得退。」張劍虹於是就沒再表達意見。 控方問何謂「去到盡」,張劍虹說意思是找「勁人」做嘉賓,請求美國保護。法官李運騰提醒,是想知道黎智英有沒有解釋過,不是要張劍虹自行揣測,張劍虹就說黎智英沒具體解釋,只提到他不能退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涉因糾紛公開租車司機身份證 31歲的士車主被捕
【有線新聞】私隱專員公署拘捕一名的士車主,涉嫌因糾紛公開租車司機的身份證。 被捕男子31歲,他去年9月把的士出租予一名司機,並取對方的身份證副本作認證,兩個月後雙方同意終止租賃,但之後發生糾紛,去到12月一則指控司機的帖文連同顯示他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及容貌的身份證副本被人上載至社交平台。私隱專員公署拘捕的士車主,指他涉嫌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披露對方個人資料,他現時獲准保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垃圾徵費|即日起可購買指定垃圾袋 市民稱外觀像垃圾袋:沒理由裝飲品
【有線新聞】即日起市民可以在市面購買垃圾徵費指定垃圾袋。 OK便利店出售5、15和20公升三款指定垃圾袋,零售商也會於收銀處出售散裝指定袋,讓市民用作購物袋,「一袋兩用」。另外,foodpanda門巿和實惠門巿亦售賣指定垃圾袋和指定標籤,不是很多巿民知道今日有指定袋出售,但有人表示會遲些會買來試用。 市民梁先生:「與一般街市買的膠袋沒甚麼分別。(堅韌嗎?)我覺得它跟街市買到的紅色膠袋質地差不多。這個膠袋看起來真的很像垃圾袋,現在定義了,沒有理由買飲品用這個膠袋裝著,別人會以為真的提著垃圾出街。」 市民何先生:「這款始終要用來扔垃圾,所以買了都適合,別的膠袋不能用作扔垃圾,現在未開始,可能先儲起,當八月實施的時候才拿來扔垃圾,現在先儲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南韓掀吃炸牙簽熱潮 食安部門:沒安全認證、不宜食用
【有線新聞】南韓掀起吃炸牙簽的熱潮,當局提醒不宜食用。 南韓網絡最近有多條影片,網民將整盒環保牙簽倒入鍋裏,炸至酥脆,再拌以芝士、沙律醬調味享用。這些牙簽多數以粟米、薯仔、木薯粉等製造,宣稱可生物降解,又可減少伐木,更加環保,不過南韓的食物安全部門警告,這些牙簽沒有食物安全驗證,不適宜食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23條|德國商會料對外資影響不大 惟國際間仍存疑慮 冀政府清晰界定罪行
【有線新聞】基本法23條立法在即,德國商會接受本台專訪,相信立法對外資影響不大,但國際間存有疑慮,期望政府清晰界定罪行,同時保留香港於一國兩制下的獨特性。 香港德國商會說政府一早已預告今年內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此刻看不到對外資有影響。香港德國商會主席Johannes Hack:「商會、我工作的企業、我們會員全部都是從商的,不會做任何違反國安法或23條的事,所以這法例不會有直接影響,但可能會有潛在間接影響。因為在我們那些持分者的角度,今時今日商界不能只說我只是從商、我只顧賺錢,其他事不重要,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有社會責任。」 他認為,國際如何理解23條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若政府能清晰界定罪行,商會會更易解說。Johannes Hack:「在商界角度,清晰總比含糊好。更好的是仔細知道哪些合法、哪些不合法,所以如果23條寫得清晰,大家知道這是允許、這是不允許,我認為香港靠向內地的觀感很大機會便不存在。但再重申,我們談到的觀感並非在香港,而是在歐洲、德國的持分者。之後爭議將會是23條有多常用,假如是五年一次,這樣很可能沒有人會關注,如果每兩星期有兩宗案件,很可能人們會說似乎值得關注。」 23條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