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灣仔莊士敦道單位起火 兩人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灣仔有大廈單位起火,兩人受傷送院。 起火單位外牆熏黑,消防員在雲梯上調查。晚上近七時,灣仔莊士敦道中南樓高層一個單位冒煙起火,消防動用一條喉及派出一隊煙帽隊撲救,約半小時後將火救熄,71歲男住戶燒傷送院,一名老婦亦吸入濃煙不適。救援期間,莊士敦道往中環方向,介乎灣仔道與春園街,一度全線封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北方白犀牛絕種臨倒數 科學家擬用試管嬰技術 南方近親當「代母」
【有線新聞】現時地球上僅存兩隻北方白犀牛,為免絕種,科學家嘗試在牠們的近親南方白犀牛身上用試管嬰兒技術,成功令牠們人工受孕,下一步會用南方白犀牛做代母,孕育北方白犀牛的胚胎。 白犀牛分為「南方」及「北方」兩種,北方白犀牛全球只是剩下兩隻,而且兩隻也是雌性,自然繁衍上等同滅絕。但幸運的是,在雄性北方白犀牛消失前,人類以試管嬰兒技術冷凍了30個北方白犀牛胚胎,問題是僅存的兩隻雌性,身體狀況也不適宜懷孕。 所以肯尼亞的科學家想到以北方白犀牛的近親南方白犀牛作為代母,但犀牛的人工受孕是從未試過,為安全起見,今次先以南方近親「演習」,以試管培育南方白犀牛胚胎,同樣以南方白犀牛為代母,結果代母順利懷孕,胚胎成長至6.4厘米,可惜代母在懷孕70日後,因為細菌感染死亡,不過細菌與懷孕無關,代孕仍然被視為成功。下一步可以真正用上北方白犀牛的試管胚胎,不過犀牛懷孕期長達16個月,最快要到2026年才知結果。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問,這些犀牛明明跟一般犀牛一樣顏色,為何叫「白」犀牛?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翻譯問題,當地語言本來以「寬闊」形容這種犀牛,但發音跟英語的「白色」差不多,以訛傳訛變成「白犀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照顧者支援熱線開通4個月 接獲過萬來電 提供8次緊急外展
【有線新聞】照顧者支援熱線開通4個月,接獲超過1萬個與照顧者有關來電,300宗個案轉介至暫託宿位、精神復元機構等,有8次提供緊急外展服務。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主管婁振陽:「有一個照顧者本身是癌症病人,照顧年邁母親,母親開始有認知障礙症徵狀,不懂照顧自己,打來時已經情緒波動,壓力很大甚至有些崩潰。同事外展隊即時一小時內到現場,與他訂立安全約章,例如有自殺想法,最重要即時找我們。評估後轉介母親到暫時可以住宿的地方,他本身我們就找綜合家庭服務中心長期跟進個案,例如會否有情緒輔導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財政預算案|民建聯倡樓市全面「撤辣」 重推公屋租置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下月出爐,民建聯約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建議樓市全面「撤辣」。 新界西北(民建聯)周浩鼎:「辣招當年為遏抑炒風,但在今天已不合時宜,綜合不同市民反映是時候應該將過時辣招撤走,毋須對市民造成約束。」 新界東北(民建聯)陳克勤:「希望財爺不要推出針對民生服務的加費,當然我們市民亦要理解,政府沒有條件大幅度派糖。」 他們提出超過80項建議,包括要求政府進一步壓縮部門開支,重推公屋租置計劃,增加合法博彩項目,提高收入,吸引更多跨國企業來港設立總部將企業所得稅減半至8.25%,又建議維持電動車一換一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港股首度三連升 重上萬六點關口 「中特估」續升帶領大市
【有線新聞】內地官方釋放利好訊號,中國特色估值概念股帶領下,港股今年首次三連升,恒指重上萬六點,成交逾1,300億。 港股延續反彈勢頭連升三日,恒指早段曾倒跌70點,在「中特估」帶領下,大市重拾上升動力,重上萬六點關口,一度升355點、高見16,254點,最終收報16,211點、升312點,大市成交增至逾1,320億,北水淨流入18億。A股亦追落後,上證指數升逾3%,重上2,900點關口,近兩年來最大單日升幅。 富途證券高級策略師譚智樂:「央企改革準則開放後是否有更多企業進行回購股份或增加派息,有利估值,活躍整個資本市場。這些動作能否做到十分關鍵,中長線來看,我不敢保證一定見底,但從技術走勢看,低位連升三日、三支大陽燭。通常低位出現這些形態的確有條件是一個轉勢訊號,短期後市不宜看得太悲觀。」 「中特估」受資金追捧,資源股走高,新奧能源升12%,藍籌股中表現最好;中石油就升8%,三桶油中最好;煤炭及鋁業股亦「落鑊」。電信股亦造好,中移動升逾2%,見逾3個月高,聯通的升幅逾4%。Tesla上季業績遜預期,並預告今年銷售顯著放緩,電動車股受拖累,小鵬及蔚來跌3%至4%。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15歲女童感染甲型流感併發肺炎 ICU留醫情況危殆
【有線新聞】一名15歲女童感染甲型流感併發肺炎,情況危殆。 女童上星期四開始發燒、流鼻水、咳嗽和喉嚨痛,翌日看私家醫生,四日後因為徵狀惡化,入私家醫院留院治理,之後轉送瑪麗醫院的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病人呼吸道樣本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甲型流感併發肺炎。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沒有接種今季季節性流感疫苗,潛伏期到過泰國,她的一名家居接觸者亦有病徵。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大角咀男子遭多人襲擊 頭及四肢中刀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大角咀發生傷人案,一名男子遭兩至三人用刀斬傷送院。 警員持盾牌上樓調查,亦在大廈後巷蒐證。下午五時許,48歲男事主在博文街富貴大廈西座低層住所遭兩至三名兇徒持刀襲擊,頭及手腳中刀,兇徒得手後逃去,救護員將傷者送院搶救,警方暫列作傷人案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本港進出口連升三個月 上月出口升11%勝預期
【有線新聞】本港進出口連升三個月,上月重返雙位數增長,兼好過市場預期。 去年12月出口按年升11%,進口升11.6%,兩項數據的升幅都是近兩年以來最高,貿易逆差則擴大至599億元。 全年計,去年出口跌7.8%,進口跌5.7%,貿易逆差逾4,600億元。政府說,上月出口貨值在低比較基數下錄得升幅當中輸往內地及美國的出口明顯上升,分別升約8%及25%,預期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環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繼續為出口帶來壓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有市民經找換店匯款內地 戶口、資金遭凍結 涉款逾30萬元人民幣
【有線新聞】有市民透過找換店匯款到內地後戶口及資金都遭凍結,向工會求助,有個案涉款多達30萬元人民幣。 李先生:「現在被公安凍結了,甚至要我回貴州協助調查,懷疑我跟洗黑錢、開賭場有關。現在我過關也不敢,想回內地探親也沒有辦法。」 工聯會去年全年收到130宗跨境匯款求助,指有市民透過找換店匯款至內地後懷疑因找換店將款項轉至第三方戶口,令匯款資金遭凍結,甚至被指涉嫌入洗黑錢,接到內地公安機構發信,要求返內地協助調查。工聯會提醒市民保留轉帳收據,方便海關跟進,或使用銀行或電子支付平台進行匯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以哈戰爭|加沙臨時避難所遇襲9死75傷 以軍否認、暗指哈馬斯所為
【有線新聞】聯合國指控以軍襲擊在加沙的臨時避難所,至少9人死亡、75人受傷,以色列否認施襲,暗示可能是哈馬斯所為。 英國獨立電視台拍攝到一群舉著白旗的男子在汗尤尼斯戰區行走,之後有人向他們開槍,其中一名男子中槍死亡,以軍表示不知道這宗事件。以軍亦遭指控襲擊當地的聯合國職業訓練中心,網上流傳片段,中心遇襲後起火,冒出大量濃煙。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表示,兩枚坦克炮彈擊中職訓中心一幢建築物,中心共收容3萬名流離失所的巴人,當中約800人在遇襲建築物避難,許多人試圖逃走,但不成功。負責人指建築物有明確標記為聯合國設施,已向以色列當局分享座標,批評以方公然無視戰爭基本規則。 以軍連日來在汗尤尼斯展開大規模行動,軍方稱檢查操作系統後,排除部隊襲擊聯合國職訓中心的可能,正調查是否哈馬斯開火。 美國國務院對事件表示遺憾,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特爾:「平民必須受到保護,聯合國設施受保護的性質必須得到尊重,人道工作者也必須受到保護,以便他們能夠繼續為平民提供所需的人道援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都大推精神健康計劃 投放逾千萬元助學生管理情緒等 為期三年
【有線新聞】都會大學下學年起將投放逾1,000萬元,推行為期三年的學生精神健康普及計劃。 計劃包括「精神健康急救」課程,讓學生認識常見的精神病,舉辦工作坊,培育學生正向思維,協助他們管理情緒,又會培訓教職員以及增加輔導人手,支援有精神健康風險的學生。 都大期望三年內讓逾6,000名學生受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13人涉使用離世人士醫療券被捕 有中藥店10倍價錢賣藥再分賬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13人,涉嫌串謀冒認已故人士,使用他們戶口餘下的醫療券,涉及四萬元左右。 檢獲證物包括冒簽的醫療券使用者同意書、中醫藥及付款紀錄等。警方去年10月起收到多宗衛生署轉介懷疑有人非法使用醫療券,調查後發現有註冊中醫師串通已故人士的家屬,冒認為醫療券持有人使用醫療券看醫生,拘捕9男4女、介乎40至83歲,涉及7間將軍澳中醫診所。 將軍澳警區刑事部高級督察陳光熙:「有些家屬帶已故親友身份證去光顧的中醫診所,用生前未用完的醫療券,過程中、違規中醫師串通家屬在醫療券使用者同意書上冒簽,從而騙取政府資助。」 警方亦發現有藥房以高於市價10倍出售海味及藥物予醫療券持有人,陳光熙:「有藥房負責人會利用長者抱著不用就會浪費的心態,教唆長者純粹用醫療券在他們藥房進行購物、消費。他們亦和長者洗腦,教導長者虛假宣稱已接受醫療服務,即是已看醫生,店舖負責人其後會和已登記的中醫師串謀在醫健通系統上領取相關醫療券津貼,去騙取公帑,中醫師與診所負責人之後會進行拆帳。」 衞生署強調醫療券不可用於單純購買藥物,亦不可兌換現金;即使已登記配偶共用醫療券,當配偶離世,戶口內的醫療券餘額不會轉移至遺屬的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