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美國對中國船舶收港口費 陳美寶籲航運業界保持信心 會配合國家研究和反制
【有線新聞】美國早前公布將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批評美國做法損人不利己,呼籲航運業界保持信心,會研究配合國家。 美國早前宣布10月起向中國包括港澳營運或製造的船舶徵收港口費,立法會有議員質詢,關注政府有何措施協助業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批評美方做法損人不利己,又說向業界了解後,認為政府提供財政補貼不具可持續性。 陳美寶:「呼籲業界保持信心,避免因短期地緣政治壓力倉卒作出決定,失去在香港的長期發展機遇 。」易志明:「會否考慮與中央政府聯合透過WTO(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甚至向國際海事組織向聯合國發起法律挑戰?」陳美寶:「我的團隊、海事處,我們亦會徵詢法律意見,正進行深入分析。易議員提到的關於我們如何利用國際海事組織的整體公平、公開的保障條文,而能夠配合國家一起有甚麼研究和反制?」 有議員又提到長和計劃出售港口給美資財團,鄧家彪:「 如果長和堅持出售的話,對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及對香港一眾航運物流公司有何影響?有否作出評估?」陳美寶:「我們有多家歷史悠久的船東公司,我們亦是世界領先,有很多船舶管理、出租,以至融資機構落戶香港,我深信我們有一個很蓬勃經驗豐富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林定國:國際調解院有經濟效益 指簽約國有一定份量 不擔心西方質疑認受性
【有線新聞】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公約簽署儀式周五舉行,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相信這個全球首個以調解方式解決法律爭端的國際組織,能夠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又說簽約國家有一定份量,不擔心被西方質疑認受性。 國際調解院總部經過兩年籌備,星期五將正式落戶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外長王毅將來港出席簽署儀式,亞洲、美洲、拉丁美洲等60個國家代表亦會出席,顯示國家與國際對香港的信心。林定國:「為何來港簽約不是香港自己說了算的事,都是國家支持,以及其他國家都同意在香港簽署,是這麼多國家包括我們國家不只同意在香港設立調解院總部,連簽約儀式都同意在香港舉辦,這一定是對香港的信心和支持一個很重大的證據。」 被問進行談判的國家都以一帶一路國家為主,林定國指已涵蓋全球四分一人口,沒參與簽約不代表之後無法加入,亦不擔心被西方國家質疑認受性。林定國:「我不去揣測別人的看法,當然我很相信這件事的本質和目的是促進世界的和平,是建構一個依賴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機構,這是好事來的,我想不到理由有任何人可以找一個合理理由去講一些負面的東西,除非他不支持和平。」 他稱調解院將處理三類爭議,包括國家與國家之間、國家與另一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離境稅|恢復二讀辯論 易志明憂短途客轉用內地機場
【有線新聞】將機場離境稅增加至200元的修例草案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有航運界議員說勉強可以支持,但擔心會削弱香港航運競爭力。 易志明:「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及廣州白雲機場並沒有離境稅及保安費,只有機場建設費及燃油附加費,而收費較香港水平低。隨着內地兩個機場國際航線不斷擴展,而內地機場收費亦相對香港具優勢,香港離境稅加至200元之後,機票價格差距會進一步擴大,自然令航空業界擔心,政府大幅增加機場離境稅會令不少旅客特別短途旅客轉用內地機場 。」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有議員關注警隊人手不足 鄧炳強:需考慮警隊資源、申請者質素
【有線新聞】截至3月底警隊空缺率達17.4%,有議員關注警隊人手不足是否能夠應付國家安全風險,詢問不招聘更多警務人員的原因,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進行招聘時需要考慮警隊資源及申請者質素。 選委會界別蘇長荣:「尤其眼下全球形勢愈見嚴峻,國家安全風險可能突如其來,以及在香港拼經濟謀發展今日,需要有更高執法效率,更好治安環境,欠缺5,760名警務人員,為甚麽這年度僅計劃招聘1,270人?」 鄧炳強:「我們透過科技重新訂定工作優次,就算欠缺人手也不會影響。對於公眾服務效率,在2024-25年我們收到超過1.2萬份申請,比空缺數字多,不過我們在招募方面除數量外,亦要考慮質素以及考慮訓練資源及行動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外賣平台推搶單比賽 議員憂增交通意外風險 孫玉菡:會藉聯絡小組處理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表示今年內會提出改善數碼平台工作者權益方案,不排除立法保障,而外賣平台鼓勵外賣員搶單、鬥快等問題會先透過平台聯絡小組處理。 選委會界別(工聯會)陸頌雄:「有平台算法是搶單、趕工遊戲,送得愈快愈多單 ,車手一邊用手機,一邊駕駛電單車,甚至用非法電單車衝紅燈,這些高危動作大大增加意外機會。」 孫玉菡:「算法是平台公司訂立的商業行為,作為平台工作者在香港工作,送遞食物、貨物也好,需要符合香港法例,香港有交通安全法例等,雙方都要負起自己責任。有些事情立法可以處理,但有些事情通過溝通協商可以解決,而我們成立聯絡小組正正希望做好協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美國向中國船舶收港口費 運物局再批損人不利己 稱與業界保持聯絡做好應對
【有線新聞】美國早前公布10月起向中國擁有或控制的船舶徵收港口費,運輸及物流局再批評美方做法損人不利己,會與業界保持聯絡、做好應對,支持國家在貿易對壘下取得成果,而對企業影響難一概而論。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我們絕不會低估企業面對種種商業考慮時所承受的壓力,特區政府會依靠國家作為堅強後盾,全力支援香港航運企業應對挑戰,呼籲業界保持信心,避免因短期地緣政治壓力倉卒作出決定,失去在香港的長期發展機遇。經過我們向企業了解,他們認為政府提供財政補貼不具財務可持續性,亦不應對目前問題的有效方法,反而業界希望政府更鞏固航運業在香港的營商優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天水圍三級火大致救熄
【有線新聞】天水圍廈村三級火大致救熄。 貨倉仍然有煙冒出,現場仍然相當高溫,消防升起雲梯繼續多角度射水灌救,部分貨倉鋅鐵屋頂塌下。火警昨日中午發生 ,火勢迅速蔓延約一小時後升為三級,消防通宵灌救至清晨才包圍火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銀髮經濟|卓永興冀措施帶動風氣 丘應樺:推動商界為預先包裝食品建立灣區標準
【有線新聞】政府公佈共30項措施積極推動銀髮經濟,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指希望措施能帶動風氣。 人口老化持續,長者消費力成潛在商機,帶領「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指長者市場人口比例愈大,商界要按市場特性提供產品。又強調長者承受風險的意願低,推出的產品要穩健可靠。卓永興:「保險業界反應都非常踴躍,會想一些適合跨區養老的產品,做這30項措施希望帶出一個風氣,大家重視銀髮經濟,想多些,以前甚至沒有人接觸,甚麽是銀髮經濟。」 工作組亦會與科學園等公司合作強化科技生態圈,協助科企發展樂齡科技。卓永興:「樂齡科技可提升長者生活質素,一些長者典型用品、護理、保健用品、康復輔助器具,如果是含科技元素,就是家用醫療器械,健康監測產品,以至聊天機械人,很多的。」 有調查指長者在飲食、個人衞生健康護理等方面需求較大,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指會通過展覽、電子商貿等途徑多方面促進銀髮消費,同時推動商界建立灣區標準,讓更多預先包裝食品達到長者要求。丘應樺:「灣區標準香港第一次領先提出,灣區標準進入大灣區,作為香港手法提出,可以幫助大灣區發展,如果預先包裝食品發展做得好,可以進入大灣區,作為商業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中學殺校|下學年提高中一開班線 朱國強憂學校惡性競爭
【有線新聞】下學年起中一開班線由25人分兩年提高至29人,開4班中一又符合條件的中學可申請開5班,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擔心學校之間會惡性競爭,期望25人開班線維持不變。 朱國強:「這個人數學界應該都沒有共識、討論過,只是現時教育局單方面公布這數字。對於學校而言,當然數字比較低會更理想,現時人口下降,如果一直上調只會令更多學校縮班殺校。至於我說希望去到30人就不要再上調,這說法是比較保守,我們希望能維持,但如果政府說做不到,都希望盡量慢慢做,不要一次過要求這麼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利物浦車撞人|司機涉謀殺未遂被扣查 警指私家車尾隨救護車入封鎖路段犯案
【有線新聞】英國警方繼續調查利物浦汽車衝撞人群事件,被捕男子涉嫌謀殺未遂和危險駕駛等被扣查。 警方說涉案私家車是尾隨一架救護車進入封鎖路段犯案,事件造成65人受傷,當中50人要送院,11人仍然留醫。被捕的53歲男子來自利物浦的西德比地區,警方指他是單獨犯案,不涉及恐怖主義。內政大臣顧綺慧到場視察,她祝願傷者早日康復,又讚揚警方、消防和救護人員的專業表現及時拯救生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台灣新冠疫情上升快速 疾管署提醒民眾要做好防疫措施
【有線新聞】在台灣,疾管署表示新冠疫情上升快速,估計疫情高峰將延後至6月底至7月初,提醒民眾要做好防疫措施。 疾管署指對上一個星期有逾4萬1千人染疫,數目多於去年同期的2萬3千多人,而單計上星期二至剛過去的星期一,當地有19宗本土死亡個案,建議民眾端午節假期間做好防疫措施,進入醫療機構、搭乘大眾運輸,或到人潮聚集室內場所時應自主戴口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8日
粵車南下|田北辰倡准駛到欣澳泊車轉乘 長遠可開大嶼山、惟不建議駛入市區
【有線新聞】「粵車南下」方案有望今年內公布,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說長遠可以開放「粵車」到大嶼山,但不建議讓它們駛入市區。 「粵車南下」按政府早前說法會分階段推展,首先容許私家車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泊車,再轉乘公共交通入市區,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欠缺吸引力,建議改在欣澳泊車轉乘。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你駕駛七人車,一家大小五、六人,行李所有細軟在車上,『車上檢』才是最有價值。現在『粵車南下』要未入境前先泊車,放下所有行李一直拖過境,再上旅遊巴,不就等同泊在珠海停車場,有甚麼分別?一樣乘金巴過香港,就不合理。」 至於下階段是否開放「粵車」進入市區田北辰都有保留,「說真的,我估計以香港的路這麼難找,有時網上導航找路都不知道去了甚麼地方,加上他們的習慣、香港泊位等,說真的我不覺得未來十年有這個機會。(如果劃定指定可以去景點區、或者在市區建專用停車場?)景點區步行前往都人滿為患,每個人都『打卡』,還要駕車去,香港有甚麼景點區可以讓人泊車?」 田北辰認為可以開放「粵車」駛入大嶼山,相信內地司機較易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