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五旬男染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命危 醫生:疫情後感染呈上升趨勢
【有線新聞】一名57歲男子感染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情況危殆。本港至今累積8宗個案,有醫生說全球疫情之後感染有上升的趨勢,呼籲市民注意衛生。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會長關日華:「部分人士我們稱為無徵狀帶菌者,在我們鼻腔、鼻較後位置藏有細菌,是不會發病,如果這些人有行為,例如咳嗽、流鼻水,又沒有妥善清理、處理,分泌物附於一些表面,就會傳染給他人。如果沒有用任何抗生素,或者抗細菌治療,細菌可以在鼻入面很長時間,直到抵抗力差,病徵才會發出來。發病到病情轉差甚至到死亡,時間可以很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摘星借殼風波|聲稱香港校區收生 深圳摘星教育:僅宣傳代理崇正中學招生
【有線新聞】深圳「摘星教育」涉嫌違反教育局規定,聲稱在崇正中學設「香港校區」招收中四、中五學生,「摘星教育」最新澄清沒有此事。 深圳「摘星教育」透過微信澄清只是代理崇正中學招生,亦只限於深圳宣傳,沒有在香港宣傳或招生。截至目前為止,未為崇正中學錄取任何一位學生,又說崇正中學計劃招收的學生均在崇正中學校址上課,教師均是崇正中學老師。 教育局日前回覆查詢稱正採取適當執法行動,聯絡崇正中學負責人交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基孔肯雅熱|食環署到花墟滅蚊 商戶做防蚊措施 稱不擔心:怕就要回家睡覺
【有線新聞】本港錄得四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食環署去到太子花墟巡查並噴灑滅蚊劑,署方指已加強全港防蚊滅蚊工作,以及在患者住所一帶調查病媒。 食環署人員早上在花墟一帶草叢噴灑滅蚊劑,又執走枯枝、枯葉。署方說花墟屬高風險地方,留意到有積水的機率高,人流亦較多。食環署潔淨及防治蟲鼠組總監鄺德慧:「一直以來食環署都是以環境防治為主去做防蚊、滅蚊工作。蚊的成長周期有四個階段,包括蚊卵、幼蟲、蛹和成蚊,其中三個階段都需要在水中成長,所以消除蚊患需要去除積水。」 有商戶稱不擔心附近蚊患情況。花墟商戶馬先生:「不能怕這麼多,這麼怕要回家睡覺休息。(記者:開店的防蚊措施?)用清潔劑、消毒水周圍拖一下,有破爛的東西就棄掉。很難說的,我們的貨品有泥,乾的關係不大,濕的差一點,蚊多數在大自然,店舖人多會少一點。」 至於輸入個案患者住所,食環署會在250米範圍調查病媒。鄺德慧:「病媒監察工作持續22天,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指示和通知,繼續做病媒監察,就個案出現過在這些地方,也會是高風險地方,不會這麼快就減低工作量。如果見到有積水,引致蚊患的地方我們會處理。不能即時處理的,我們會施放幼蚊殺蟲劑,或者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美國直升機疑撞高架電纜後墜毀 兩人死亡
【有線新聞】美國有直升機懷疑撞到高架電纜後墜毀,兩人死亡。 直升機墜落在密西西比河一艘駁船的甲板後起火,火勢猛烈,更一度發生爆發,冒出大量黑煙。接報到場的消防員乘坐另一艘駁船靠近開喉灌救,將火救熄。 事發在周四早上約11時,一架接載維修電纜工人的直升機飛行期間懷疑撞到電纜後,再撞落駁船墜毀,當時船上並無人。大火救熄後,直升機殘骸用布覆蓋。聯邦航空管理局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將調查意外原因,電力公司表示會配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肯尼亞醫療飛機墜毀 至少6人死亡
【有線新聞】肯尼亞一架醫療飛機墜毀,至少6人死亡。 飛機在首都內羅畢外圍的民居墜毀,救援人員出動挖泥機移開大型瓦礫和飛機殘骸,搜索是否有人被困,救護車亦到場戒備。 事發於當地周四下午,一架醫療飛機由內羅畢威爾遜機場出發前往索馬里的哈爾格薩。當局說起飛三分鐘後失聯,有目擊者說飛機墜落民居後發生爆炸。機師和機上的醫護等至少6人死亡,當局正調查事故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暴雨|熱帶氣旋「楊柳」料移向台灣 天文台:AI對颱風強度預報仍偏弱
【有線新聞】天文台預料在關島以北的熱帶氣旋「楊柳」未來數日會向台灣一帶移動,有機會移向福建及廣東沿岸。天文台指目前人工智能模型對颱風強度預報仍有待提升,但在捕捉過去一周的大暴雨,表現比傳統預測準確。 過去數天為本港帶來惡劣天氣的活躍西南季候風已逐漸緩和,加上高空擾動遠離,廣東沿岸驟雨減少,天文台預告本港未來一兩日將迎來晴朗酷熱的天氣。天文台指位於呂宋附近的低壓區未來一兩日進入南海,並維持較弱強度,下週初為南海北部帶來驟雨。至於關島以北海域的低壓區已發展為熱帶低氣壓,該熱帶氣旋命名「楊柳」,會採取偏西路徑移向呂宋海峽至台灣一帶,隨後路徑及強度仍存在變數。 現時天文台使用多款電腦預報模式,預測的熱帶氣旋路徑及強度有分歧。天文台指人工智能電腦模型的誤差大約300至500公里。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何宇恒:「熱帶氣旋路徑預報似乎比傳統更好,但對颱風的強度預報明顯地偏弱,即是做不到強颱風的強度預報,這是將來需要,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天文台早前使用AI系統「風烏」提前一周捕捉一道東西走向雨帶,將覆蓋廣東沿岸地區,認為AI對大範圍形勢預報比傳統天氣預報模式好。何宇恒:「雖然人工智能模式個別的預報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中芯:關稅沒有「硬著陸」料影響不大 未有因關稅而加價
【有線新聞】內地晶片業龍頭中芯國際表示關稅政策沒有出現「硬著陸」,預料關稅對業務的影響較預期更少,又指公司沒有因關稅而加價。 美國的關稅政策對企業帶來不確定性,中芯國際指出集團原先擔心關稅政策的硬著陸沒有出現,認為關稅的影響可能更少。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大家做了更有餘地的安排,可能影響會變得更少,因為原來有些是中芯國際,是唯一的供應商,這件事沒辦法做,必需遭受這樣的影響。那可能經過這幾個月的時間,大家要麼是備的庫存,對今年、明年已經備夠了,要麼就是有其他的供應商來替換這個部分。」 就美國最新對進口晶片徵收100%關稅,中芯指在今年5、6月時已跟海外客戶溝通,客戶預料整體影響少於10%,所以預計對集團收入影響亦相若。管理層指以目前的訂單狀況,相信到10月公司的產能仍然是供不應求,又強調沒有主動加價。趙海軍:「漲價的事情我們沒有做,我們從過去比較緊俏的2022年,從來不是第一家在產業裡要做漲價,但如果要是有可比同業進行漲價我們可能也會跟隨。我們接下來由於產能比較緊俏,我們也是守住價錢。」 受經營開支大增影響,中芯國際第二季純利按年跌近20%,毛利率按年擴大6.5個百分點至2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彭博:Tesla解散Dojo超級電腦團隊
【有線新聞】Tesla據報解散超級電腦團隊。 彭博引述消息指行政總裁馬斯克已下令停止團隊的運作,團隊負責人亦即將離職。Tesla當初建立超級電腦團隊,旨在研發人工智能相關的自動駕駛程式及機械人。報道指Tesla有意倚賴更多外在技術夥伴,例如英偉達及三星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甘肅暴雨 榆中泥石流3人失蹤
【有線新聞】甘肅榆中縣周四晚出現泥石流,3人失蹤。 甘肅中部連日暴雨引發多處山洪。蘭州市榆中縣有泥石流,大量淤泥堆積路面,累積超過5厘米;興隆山區域電力和通訊受損,4條村莊有超過4千人被困;甘肅臨夏亦因暴雨引發山洪,多輛汽車被困,32人獲轉移安置。 中央氣象台發出暴雨和山洪災害氣象預警,預計河北、山西、寧夏等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較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外判邨僅發信處理冷氣機滴水 議員楊永杰:因無扣分權 冀改善工作指引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由房署外判管理的屋邨多以「提示信」處理冷氣機滴水投訴,難以解決問題。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外判公司欠缺啟動「扣分制」的權力,建議改善工作指示。 現時約三分之一屋邨由房署直接管理,其餘三分之二是「外判邨」,由房屋署聘任的外判服務承辦商承辦物管工作,當中包括處理租戶冷氣機滴水投訴。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發現就每宗滴水投訴,「外判邨」平均發出兩封提示信,數目是房署「直管邨」的十倍以上。 有議員指出外判邨欠缺系統化紀錄,前線人員亦未必清楚投訴情況。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議員梁子穎:「直管邨當中,房屋署另外在合約中有『樓宇監督』。『樓宇監督』是在保安當中如果工作表現較好,會引入在樓宇監督內,所以工作成效較大。最大問題是外判邨沒有這個制度,要靠管理公司外聘管理員,究竟保安公司有沒有清晰處理冷氣機滴水情況?」 房署對於外判管理的屋邨欠缺清晰指引去啟動扣分制,變相削弱提示信的阻嚇性。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楊永杰:「是管理公司同事按照合約和其他法例,沒有直接權利、直接方式處理,唯有可以發出勸喻信。如果做這個(啟動扣分制),要交給房署直接處理,所以操作層面上相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暴雨|天文台AI「風烏」提前捕捉雨帶 預測更準確、惟分布預報有局限
【有線新聞】本港過去一周迎來大暴雨,天文台使用人工智能電腦模型「風烏」,提前一周捕捉雨帶發展,指人工智能部分預測表現比傳統準確,但對預測雨帶分布仍有局限。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何宇恒:「人工智能天氣預報模式對未來10日大範圍、大尺度的天氣預報表現,例如西南季候風的強度、高空擾動的位置、高空輻散的程度,對大範圍形勢預報已經達到甚至比傳統天氣預報模式好。雖然人工智能模式個別的預報,是次對降雨具體空間分布的掌握未必完全準確,例如『風烏』曾經有早期預報說最大的區域集中香港東面,總體來說,也能較早為大雨提供預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6日
北角七旬翁暈倒大廈梯間 昏迷送院不治 警重案組接手調查
【有線新聞】北角一名75歲男子暈倒大廈梯間,送院搶救後不治。 現場為北角春秧街一幢大廈。下午近三時,大廈保安在10樓梯間發現該名男子昏迷,警方到場將他送往律敦治醫院,其後不治。死者不是大廈住客,警方重案組接手調查,在現場蒐證,並進入一個同層單位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