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4日
政府將成立政策辦公室 陳茂波:研究為創造良好數據交易生態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政府今年中會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 陳茂波在網誌說辦公室將制定和實施,推動數字經濟及智慧城市的發展政策,當局亦會審視法例和指引,提升數據治理和建立更清晰的數據收集和處理指引,政府已委託專家組研究為香港創造良好數據交易生態,另外會參考首階段跨境數據流動先行先試的效果,推動兩地更多行業利用跨境數據,提供便利市民和企業的服務。為支援中小企,「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將擴展至零售業,預計惠及最少8,000家中小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4日
國安教育日|開幕禮明日會展舉行 夏寶龍視像主禮致辭
【有線新聞】明天是國家安全教育日,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將以視像形式出席開幕禮。 開幕禮於灣仔會展舉行,夏寶龍將率領港澳辦領導班子全體成員以視像形式出席,擔任主禮嘉賓並發表主旨致辭,他去年趁首次來港考察,親身出席開幕禮並發表演詞。行政長官李家超熱烈歡迎夏寶龍以視像形式參與開幕禮,李家超說今年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後首個國家安全教育日,對香港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又說現今世界地緣政治複雜多變,市民要警惕國家安全風險及威脅,政府會透過教育日的活動提高市民國安意識和責任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4日
伊朗首度空襲以色列 警告美國勿插手 以方:大部分在境外被攔截
【有線新聞】伊朗首次向以色列直接發動導彈及無人機襲擊,以軍指一個基地輕微受損,一個女童受傷。 耶路撒冷傳出爆炸聲並響起警報,以軍指伊朗發射逾200架無人機和導彈,大部分在以色列境外被攔截,伊朗稱行動是要回應駐敘利亞大使館早前遇襲,警告如果以色列再犯錯,伊朗的回應將更加嚴厲,又強調是伊以之間的衝突美國不能插手。以色列及鄰國埃及、約旦、伊拉克等宣布暫時關閉領空,據報美國和英國戰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擊落部分無人機。 中國駐伊朗大使館提醒當地中國公民及企業,密切留意安全形勢和使館發出的提醒,增強安全意識和防範,避免前往敏感地區和密集場所。德國總理朔爾茨強烈譴責伊朗的行動,稱會跟七國集團盟友磋商回應。西班牙、沙特阿拉伯等國呼籲克制,避免衝突升級,聯合國安理會稍後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局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4日
智創未來|科企研微藻「碳封存」 開展碳信用額交易 學者:助社會低碳轉型
【有線新聞】微藻比樹木有更強的碳吸收能力,有科技公司利用微藻進行碳捕捉,並計劃以碳封存技術開展碳信用額交易,為企業提供減碳方案。 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同時將碳元素封存,減少溫室氣體,但原來有一種叫微藻的微生物「吸碳」的能力比樹木更強。Alcarbo藻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Nelson:「以我們的反應器為例,它的吸碳率比樹木高68倍,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它的能力來減碳。其實在大自然中,已經有超過50%的二氧化碳是由微藻處理的,並非主要由森林處理的,所以在大自然中,它們已經是很重要的減碳機制。」 Nelson、Bill和Rex是一間減碳科技公司的創辦人,他們希望利用微藻的固碳效率生產碳信用產品,推動減排。團隊先培育藻種,然後在光化生物反應器中繁殖微藻,最後採收儲存。Bill:「其實我們將大自然中採集回來的藻種透過基因改良技術,將他的吸碳能力提升,令他的生長速度提升,暫時我們這個技術可以達到的是令藻種比他原本的原生種生長速度大概快2倍。」 吸收了碳元素的微藻轉化為乾燥的藻粉,結合碳封存技術,就能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Rex:「一粒微藻其實當中,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是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4日
西貢碼頭男子墮海 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61歲男子在西貢碼頭懷疑遇溺,送院搶救後不治。 墮海男子送到將軍澳醫院,要用自動心外壓機搶救。早上七時許,警方接報一名男子在西貢碼頭避風塘海面懷疑墮海遇溺,附近船家救起,送往對面海水警基地,再由救護車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4日
財智商傅|AI超算中心將分階段落成 陳細明:目標2026年初提供3000P運算能力
【有線新聞】本港首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即將分階段落成,負責發展的數碼港主席陳細明期望超算中心可以推動本港人工智能發展,吸引更多創科企業和人才來港。 第六屆數字經濟峰會周六落幕,有份主辦的數碼港主席陳細明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今年峰會其中一大特色是特別開放給中學及大專學生,希望加深青少年對數字經濟的認識。陳細明:「過去六年我們一直以來都承載著一個目標,希望可以藉此推動香港成為一個國際創科中心,主要目的是刺激或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亦有一個主要目的給予香港或大灣區的公司,通過峰會利用最新科技或數字科技提升他們的效能及效率,尋找新的商機。」 想要推動科研發展,提升人工智能運算能力必不可少。由數碼港牽頭發展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目前已展開建設工作,陳細明強調中心不只是單純提供運算服務的機構。陳細明:「希望藉此吸引多些海外企業及人才從事人工智能行業,吸引他們落戶香港發展,如果我們有足夠運算能力,可以減省很多科研或學術機構或人工智能開發團體,他們需要往海外或內地,用其他不同方法解決運算能力不足的問題。」 他又稱有信心中心可按原定計劃分階段提供服務,終極目標是在2026年初提供3,000P運算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美加更新香港外遊警示 港府強烈譴責:散播恐懼、罔顧事實
【有線新聞】加拿大及美國因應23條立法更新對香港的外遊警示,特區政府強烈譴責。 加拿大維持對香港警示級別在「高度警覺」,但就更新提示指,一旦涉嫌違反國安罪行,可以被拒接觸律師48小時,並在不起訴的情況下羈留最多16日。美國則維持警示在「提高警覺」,但提及《維護國安條例》控罪含糊,預計公民自由會進一步受限。特區政府強烈譴責美加散播恐懼,批評兩國誣衊23條立法後赴港風險會增加,強調執法部門嚴格依法行事,被形容為「任意執法」、「隨意拘捕」或「錯誤囚禁」都是罔顧事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前總裁黃傑龍逝世 房協:深切致哀
【有線新聞】房協前行政總裁黃傑龍逝世。 房協對黃傑龍逝世深切致哀又慰問他的家人。黃傑龍服務房協近26年,2009年起出任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到2020年離任。房協主席陳家樂讚揚黃傑龍為房協及業界發展貢獻良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MIRROR演唱會|阿MO肌肉沒再萎縮退化 李父:冀出現突破結果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事故,受傷舞蹈員阿MO李啟言肌肉沒有再萎縮及退化。 阿MO父親李盛林牧師說經過近21個月的治療,阿MO身體狀況已經達到穩定階段,期待再接受手術治療後四肢可恢復活動能力。他又透露已經與專家訂出之後的治療方向,希望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出現突破結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九龍城潑水節|首移師賈炳達道公園 麥美娟:改動令市民更享受 參加者:氣氛稍遜
【有線新聞】香港的泰國潑水節首次移師賈炳達道公園舉行,潑水活動在籃球場內,同場設有市集,有參加者說氣氛和人流不及往年。 又到泰國潑水節,大人小孩急不及待將「祝福」,送給身邊人。李女士:「我第一次來玩,好玩、空間感好大,小朋友活動多些,可以走動多些。」 Cherry:「很開心、很好玩,可以射水,而且可以濕身,跟游泳一樣。」 潑水節今年由九龍城街頭移師到賈炳達道公園籃球場,並增設預約制,每節限制入場人數。 Simon:「這裏地方太小了,我比較喜歡出去玩多些。」 梁先生:「要一早預訂、要先預約。很多人在外面等,想玩也不能玩。」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你看到現場大家玩得這麼開心,剛才有很多人在拍照。這正好告訴大家,這樣的改動是可以令市民更享受整個活動和節目。」 潑水每節只限45分鐘,一日有四節,預約了的參加者要自備水槍在閘外等候。 旁邊的市集設有特色的攤位售賣泰國小食、手工藝品等,玩到累了可以來按摩。看樣子就知他「泰」舒服了。 潑水節是泰國的新年傳統活動,大家互相潑水祈福,象徵把去年的不順洗乾淨。 不再有潑水活動的城南道改為街頭市集,有攤檔在公園潑水活動,結束後才開檔。人流入夜後增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堅尼地城高處墮鋁窗 傷及一名男途人
【有線新聞】堅尼地城有鋁窗由高處墮下,玻璃碎片濺傷一名男途人。 鋁窗跌在行人路上,窗框損毀,玻璃碎片散滿一地。下午大約3時半,厚和街6號有鋁窗由高處墮下,碎片濺傷一名男途人。他腳部受傷送院。警員到場圍封並調查鋁窗是否由對面大廈高層單位墮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3日
佐敦道華豐大廈三級火|麥美娟:賓館發牌會考慮逃生容量 李慧琼:要加快執法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目前仍有6人留醫,其中5人危殆,大廈內最少有35家賓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發牌時會考慮逃生容量,確保賓館遵照消防要求。 華豐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安排法事超度死難者。大廈仍然未完全解封,油尖旺區20隊關愛隊動員超過200名義工,為居民提供援助。 這座六十年樓齡的舊式商住大廈,裡面劏房過百,又有至少35間賓館,被質疑數量太多、造成消防隱患。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說發牌時嚴格按照法例要求。民青局局長麥美娟:「牌照處同事會考慮大廈的逃生容量、有多少樓梯,計出是否可以承載。一間賓館有多少房間、當整棟大廈都是賓館旅客如何逃走。每次發牌時我們有巡查,牌照生效期間亦有抽查,而且牌照生效期間,每間賓館每年要交出消防安全證書。社會可以繼續討論究竟是否需要進一步修例,發牌時設加新條款。」 華豐大廈早在十六年前已收到消防安全指示,至今未遵辦。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認為要加快執法。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長期有一些消防命令未能完成執法不理想,增加消防隱患。希望政府可加快考慮,消防處參考屋宇署入場做法。」 對於遲遲未執行消防命令的大廈,她建議消防處要先確保大廈消防安全達標,再跟居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