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好客之道|旅客指服務員沒記性、語速快 有商戶指態度差僅一小撮人:從不惡言相向
【有線新聞】有商戶認為業界一向以禮待人,整體素質較亞洲其他城市高,但旅客的體驗是否如此?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旅遊,不過在內地社交平台不難找到旅客拍片,批評香港商戶、食肆的服務態度,親身來到香港的旅客感受是否一樣?深圳旅客黃先生:「所有服務員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聽不到你講甚麼,然後你和他說話,他會很快就忘記了,好像吃麵叫他拿個小碗,他剛答應我,然後就忘記了。」成都旅客陳小姐:「語速非常快,說話沒有帶太多……好像我們那邊人說話帶很多語氣詞。」法國旅客EMMA:「他們經常這樣做(點頭),所以這是他們的禮貌方式,就像他們用粵語說『謝謝』一樣。」 有在銅鑼灣售賣零食的商戶就說,大部份人對顧客態度都很好。商店負責人黃先生:「我們很堅持以禮待人,劉德華教得好。你說有沒有惡劣情形,應該有一些人有,但最重要也是對方,遊客的態度也是一個問題。我們就從來不會惡言相向,我們是非常歡迎的,因為生意已經很淡薄,是不是?遊客、人流多少?政府絕對不可以這樣說,香港人的教育程度、我們宣傳禮貌運動不是這時候才開始,我們已經宣傳了幾十年。」他又說香港服務業整體素質絕對比亞洲其他城市高,只有一小撮人對旅客態度差,如要培訓應該針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房委會中速充電車位出租率僅三成八 房屋署:公屋電動車數量不多
【有線新聞】房委會轄下逾3.4萬個停車位,只有不足一成有中速充電設備,出租使用率是三成八。有議員認為使用率偏低,政府解釋是由於公屋電動車數量不多,未來新落成的停車場會配備更多充電設施。 選委會界別議員簡慧敏:「為何1,680個月租(充電)車位只有38%的使用率?公眾覺得只有10%的充電車位原來使用率都低於40%,你不說也不知道。」 房屋署副署長(屋邨管理)楊耀輝:「屋邨用家的車種都是電油車較多,電動車價未必便宜,對屋邨居民能否負擔電動車,這可能是個問題,變相屋邨可能不多電動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四內地黑工涉非法提供清潔服務被捕 年齡介乎19至30歲
【有線新聞】入境處拘捕四名內地黑工,包括內地清潔公司負責人,涉嫌非法在香港提供清潔服務。 拘捕的內地清潔公司負責人和三名內地非法勞工,年齡介乎19至30歲,他們以訪客身份入境,入境處在行動中檢取清潔工具及智能電話等證物。處方指有內地清潔公司利用社交平台「小紅書」宣傳,聲稱可以在香港提供服務,收費3至5元人民幣一呎,以現金交易。 入境處調查人員喬裝成顧客,向公司負責人查詢,在非法勞工抵港後作出拘捕。至於公司接觸了多少香港客戶仍調查當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陳國基:續制定環保政策目標2050年碳中和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政府會繼續制定各項環保政策,目標2050年做到碳中和。 陳國基:「國家明確訂出雙碳目標,實踐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這個重要理念。政府就此會全力按照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及全民減廢這些多元策略,持續制定、落實以及完善各項環保政策措施,務求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並在2050年達致碳中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環保署推私人住宅減廢回收約章 參與住戶每月獲派20個指定袋
【有線新聞】環保署為私人住宅處所推出減廢回收約章,參與住戶可獲指定袋。 環保署的「綠展隊」會向參加約章的私人住宅處所提供減廢回收技術支援,包括申請免費回收桶、回收物收集服務,亦會免費提供指定袋,每戶每月20個,為期半年,鼓勵住戶善用回收設施,使用有限量的指定袋減少垃圾。參加約章的屋苑或大廈須承諾會致力設立及維持適當和便利的回收系統,將回收物交予回收商妥善處理,並定期向住戶公布季度回收數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蔡若蓮訪紐約兩日了解最新教育發展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到美國紐約訪問兩日,了解最新教育發展。 蔡若蓮到訪當地學校,了解學校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及紐約市「全民代數」計畫,了解如何培養學生掌握代數概念和技能,她也與世界教育論壇委員會成員見面交流。蔡若蓮說教育局正加大力度在中小學以「普及化」、「趣味化」和「多元化」的方式,推動STEAM教育,打好學生的創科和數理基礎,培育未來創科人才。蔡若蓮星期一返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深水埗海壇街路陷 慢線料周三方重開 工程師倡每兩、三年檢查地下喉管
【有線新聞】深水埗海壇街路陷,一段慢線仍然封閉,預計星期三早上才能重開。有工程師建議地下喉管每兩至三年檢查一次,若市民「路見不平」,亦可通知政府跟進。 受影響路段快線星期一早上完成維修後重開,慢線混凝土路面仍未鋪上,露出地底沙泥和碎石,部分位置有帆布覆蓋。現場是海壇街近桂林街一段行車路,上周五路陷,面積達8米乘12米、深約4米。當局初步估計近日大雨加劇水土流失,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 有工程師說可能與喉管受損有關,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卜國明:「如果是水管爆裂引致路陷,應該見到水不斷噴出,今次見不到這些情況。地下一些清水喉、污水喉或其他喉管不是有壓力,可能有裂縫、穿孔,總之受損。平常可能沒水或少水時,下雨時,雨水帶泥土經這些孔洞進入地下管道,流失造成空間,空間愈來愈大時,隨日子久了、地下洞愈來愈大,大到一天上面泥土承受不住重量塌陷。」 他說如果喉管沒損壞,惡劣天氣也未必增加這類路陷風險。「大前題是有路陷,首先有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一定先有孔洞、即有損壞,相信氣候變化、水浸會否令水管更多損壞、孔洞,似乎不多似。」 卜國明說喉管可能因附近曾經挖路等工程而輕微受損,未必即時察覺,建議喉管管有單位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保華建業爆欠薪|建築公司接連陷倒閉 陳茂波:宏觀看建築行業不愁生意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被問到今年接連有大型建築公司陷入倒閉危機,他說不宜評論個別公司狀況,也不應因個別公司狀況就對建築行業現況有過度反應。 陳茂波:「如果純粹從宏觀看,建築行業這兩年其實不錯,因政府建築工程開支每年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頗大,換句話說是不愁生意的。生意不愁為何出現問題,是管理抑或怎樣就要具體個案去看,當然在政府我們會密切留意,確保即使有個別公司如果出現種種情況,盡量減低對建築工程,特別房屋供應進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東涌巴士總站大嶼山巴士失控撞兩城巴 六人傷
【有線新聞】東涌巴士總站有三輛巴士相撞,六人受傷。 其中一輛大嶼山巴士左邊車身損毀,玻璃窗碎裂。早上約10時半,該輛大嶼山巴士在東涌巴士總站轉彎時懷疑失控,先後撞向兩輛城巴,三名巴士司機與三名乘客受傷,要送院治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有議員倡強制所有的士安裝電子支付 李頌恩:只能加入車隊牌照條件
【有線新聞】立法會一個小組委員會討論改善的士服務質素,有議員希望政府將強制安裝電子支付等要求擴展至所有的士牌照,政府指只能在車隊牌照中加入。 漁農界(民建聯)議員何俊賢:「在其他行業你們有很多權力的,例如出現H5N1或豬流感,你們都是喜歡在我們的豬牌上說加甚麼就加甚麼(條件),我們都沒有話語權,但為何對這些行業有助行業建立形象的方式,你又不選擇呢?」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的士現有的發牌制度我們未有空間可以加牌照(要求),但我們見到將來的措施,車隊牌照制度不是說的士牌,是發車隊牌照時可以施加條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謝展寰:目標2035年停用堆填區 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出席一項活動致辭時說,目標在2035年停用全部堆填區。 謝展寰出席香港理工大學電網現代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儀式,研究中心希望能研發可持續且價格相宜的電力能源系統,實現碳中和及能源可持續發展。活動吸引來自粵港澳三地35個政府部門、公營機構、研究中心等出席,涵蓋電力及能源等行業。謝展寰說目標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從運輸、發電等多方面減低碳排放量。現時香港仍使用堆填區處理垃圾,當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港整體的10%,有需要在2035年前停用堆填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3日
保華建業爆欠薪|地盤工人:有汗出冇糧出、𠵱家去勞工處 辦公室職員稱不知情
【有線新聞】承接多項公營房屋和工務工程的保華建業被指欠薪,保華承接的其中一個房協項目「朗然」今早繼續有工人開工,有工人反映已被拖欠幾個月薪金,會到勞工處追討。 觀塘安達臣道「朗然」地盤有工人繼續開工,地盤上個月25日曾發生追薪事件,有工人說已被拖欠幾個月薪金。也有分判商稱自己已三個月無糧出,但無法停工,公司過去兩個月都有先墊支出糧給工友。 分判商判頭:「判頭墊支了薪金,那些工人那當然有糧出,最後死的就是判頭,幾個月都不出糧給判頭。承建商與房協談吧,但有沒有結果能否解決承建商問題,我不清楚(樂不樂觀?)不樂觀。」 地盤工人Billy:「有汗出無糧出,現在去勞工處,真的很慘。三個月了(沒出糧)(判頭有墊支給你們?)沒有,因為保華沒付錢給我們公司,公司哪有人墊支。」 「(想請問工人欠薪的情況如何?你是否了解?)」一批戴著保華頭盔的職員上午到地盤視察,期間沒回應提問。 我們觀察到地盤上午有旅遊巴接載幾十個工人返工,現場保安話人數明顯比平日少。保華位於觀塘的辦公室門口的職員就說不清楚事件。保華職員:「(請問負責人在不在?)我們不知(知不知公司有欠薪情況?)(或者有沒有負責人回應?)我們不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