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滴普科技高開逾一倍 三一重工平開
【有線新聞】四隻新股同日掛牌。 超購逾7,500倍的滴普科技開市報56.5元,較上市價高出逾一倍,相當於每手帳面賺近6,000元。集資約130億元的三一重工,穩守21.3元上市價平開。集資46億元的劍橋科技高開36%。而集資約4億元的內地茶葉生產商八馬則高開六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小馬智行等4新股首日招股共集資最多近150億元
【有線新聞】4隻新股公開招股,合共集資最多近150億元。 集資規模最大涉及75億元的自動駕駛開發商,小馬智行招股價不超過180元,入場費約18,181元。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文遠知行則以每股最高35元發售約8,800萬股,集資最多約30億元。汽車安全及電子解決方案商均勝電子及生物醫藥公司旺山旺水,亦於同日開始招股,入場費分別約1.19萬及6,800多元。四隻新股同樣於下周四首日掛牌。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李家超明赴南韓慶州出席APEC會議等 下周二再赴上海進博會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明日出發前往南韓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李家超:「會議將重點討論貿易以及投資人工智能,以及人口結構變化等議題,與特區政府施政方向一致。APEC成員經濟體佔本港外貿總值約八成,是香港重要貿易夥伴。APEC是香港進一步加強與區內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香港近年在深化國際經貿網絡、招商引資、推動人工智能,以及科技革新等方面改革思維,推出不少新措施。」 他會在11月2回港,4日再出發到上海準備出席翌日開幕的進博會,主持「香港內地企業出海首選平台推介大會」,是「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在內地首場大型宣傳活動,重點企業將分享利用香港出海經驗。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全運會|男子水球決賽 廣東7分勝上海達成六冠霸業
【有線新聞】廣州舉行的全運男子水球,廣東決賽以7分擊敗上海。 爭取6奪全運冠軍,藍帽廣東在主場作戰,首節領先上海6比5。廣東有3位球員攻入3分,包括單在第2節就攻入兩球的張楚鋒。在中路接應,成功射入,打完兩節拉開4分優勢。廣東在3場分組賽都淨勝對手雙位數,其中鬥香港大勝35比4。四強贏湖南13比7,決賽上演上屆翻版,再鬥上海、同樣奪金。一度拉開9分優勢,廣東最後以16比9勝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大國科技|深海探測 北冰洋科學考察任務
【有線新聞】中國第15次北冰洋考察由「雪龍2」號、「極地」號、「深海一號」和「探索三號」四艘船共同實施,任務圓滿完成。 這次破冰之旅由「雪龍2」號負責引航,開闢作業區域,「深海一號」搭載潛水器「蛟龍」號到下潛水域。考察隊稱,北極環境較一般水域複雜,任務有一定難度。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齊海濱:「在北極我們要面臨風、浪、流、冰、霧、寒等諸多複雜作業環境,尤其是在大面積冰區作業時,我們要選擇合適的下潛點,綜合考慮浮冰的情況,這些都和我們其他海區深潛是不同的。」 任務採用兩船協同、同步觀測模式,收集到的海洋數據可比性大幅提升,亦填補了北冰洋高緯區域環境參數的空白,有助驗證中國深海探測能力。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許學偉:「此次『蛟龍』號實現首次中國載人深潛極地冰區下潛,將中國載人深潛由全海深向全海域突破,代表我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的科技實力不斷提升。」 為了應對極端環境,科研團隊對「蛟龍」號進行了「升級改造」,確保潛水器液壓系統、鈦合金等部件可在極地中正常運作。蛟龍號首潛副駕駛趙晟婭:「離水面大概100米左右,我們就可以通過多波束和向上的攝像機觀察母船位置,結合二次抛載控制潛水器上浮速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英國同意向土耳其出售20架颱風戰機
【有線新聞】英國同意向土耳其出售20架颱風戰機。 到訪安卡拉的英國首相施紀賢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簽署總值80億英鎊的軍售協議,英國將向土耳其出售20架新型颱風戰機,首批將於2030年交付,未來土耳其亦可選擇採購更多颱風戰機。 施紀賢指協議將加強北約安全,深化兩國雙邊國防合作。埃爾多安就形容協議是兩國戰略關係的新標誌,雙方可能會有國防工業項目合作,土耳其亦計劃從阿曼和卡塔爾採購多24架颱風戰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以哈戰爭|以色列證實哈馬斯再移交一具人質遺體
【有線新聞】以色列證實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移交多一具被扣押在加沙的人質遺體。 遺體被移送至特拉維夫的鑑證中心確認身份,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聲明指遺體經國際紅十字會移交,哈馬斯亦確認移交一具人質遺體。以色列相信目前仍有逾十具人質遺體尚未移交,哈馬斯聲稱遺體搜索工作存在困難。 較早前,以色列批准由國際紅十字會、埃及技術人員以及一名哈馬斯成員組成的小組,進入以軍控制的加沙地區,搜索餘下的人質遺體。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屯門警署遭私家車撞閘 司機棄車逃 被警方拘捕
【有線新聞】屯門警署遭私家車撞閘,司機被捕。 約四米闊的起落閘被撞至升起及損毀,警員在場調查。凌晨四時許,屯門警署震寰路停車場入口起落閘被撞,現場消息指私家車沒有報失,鎖膽亦沒有被撬痕跡,司機事後徒步離開,其後被捕。 差不多同樣時間,警員接報區內友愛邨發生「發現可疑人士」案件,調查後帶走一名報案人,懷疑與屯門警署撞閘案件有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一線搜查|啟德大道公園淪外賣單車賽道 無視保安阻攔 橫衝直撞、意外頻生
啟德大道公園本是市民悠閒散步的綠化空間,卻因外賣單車高速穿梭,搖身一變成為「爭分奪秒的賽道」。《一線搜查》調查發現,不少外賣員為竟無視保安阻攔,在啟德大道公園內高速行駛,居民及區議員擔心威脅長者及幼童安全,促請政府部門聯合執法,增設單車隊及警示燈牌,並加快修例規管電動單車,確保公園安全。 公園淪送外賣捷徑 居民:一唔小心就會撞到 啟德大道公園並非單車徑,而是專供市民休憩的綠化空間,但卻因外賣員為趕單、爭取收入而成為送餐捷徑。攝製隊於晚上8時半在公園內觀察約半小時,發現十多輛外賣單車在公園內高速駛過,大部分人無視保安員阻攔,車速快得令人咋舌。公園內有不少長者及幼童頻繁活動,有街坊擔心反應不及或釀意外。 居民:「車速都幾快,其實有時都覺得好危險。因為喺公園,一般人唔會咁留意有交通工具,一唔小心就會撞到。」另一居民指出,下午及晚上外賣單車尤其多,「十幾廿架都有,有啲外面嚟。唯有睇住小心啲,因為公園好多小朋友。小朋友有時避唔到,佢趕時間取餐、趕住送,踩得好快。」有居民更直指外賣員不守交通規則,容易引發道路安全問題。 區議員指保安難截快車 促政府聯合執法 九龍城區議員林博指出,啟德大道公園鄰近協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會計師公會:企業要設目標提升董事會多元化水平
【有線新聞】會計師公會建議企業更具體披露獨立非執董出任其他職位安排,以及要設定目標,提升董事會多元化水平。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內控和風險管理都要多方面、多元化的,有一些不同的董事人才去推動,包括在年紀方面也需要。因此希望除了港交所本身有新要求,希望在此時整體上市公司更加能與時並進。」 另外,公會就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匯報發表調查結果,在105間本港大型企業的年度報告,六成六企業一定程度上匯報排放情況。公會認為,隨著國際及本地逐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企業在可持續匯報範圍和質素的可信度等等可望提升。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年宵市場攤位首日競投 快餐檔最貴以23萬成交 亦有檔主憂銷情:今年市道較差
【有線新聞】維園年宵市場攤位競投首日,最貴的快餐檔以23萬元成交,較去年成交價高約5萬元。有檔主形容今年競投氣氛激烈,亦有人擔心今年銷情。 「23萬,第三次成交。」叫價17口,較底價高出近11萬,成交價是近三年以來最高。維園年宵有4個快餐攤位,近銅鑼灣出入口的兩個攤檔一如以往競爭激烈,以15.5萬元投得另一個快餐檔的檔主說,雖然成交價較往年低,但他擔心今年銷情。 快餐攤檔負責人Jason:「預期去年是貴過今年的,但是可能今年的市道比較差,所以便宜了一點。希望(營業額)差不多,但是正常應該可能弱一點,(為甚麼?)因為我在市面有一間小店,生意都是弱過去年。」 有人不是這樣看,一口氣以13.5萬元,投得4個相連、近十字路口濕貨攤位。濕貨攤檔負責人蘇先生:「志在必得,因為我們有這樣的產品,這樣賣的話就有信心投得。北上消費其實都不會影響,一個香港人買年貨,都會有年輕人留在這裏繼續支持香港。」 因應上一次年宵期間有多個攤位被強風吹至倒塌,食環署在競投條款特別提到檔主要用重物固定活動式帳篷。食環署高級總監周錦洪:「加固工程有幾款,最簡單用一些沙包,將竹棚或可移動帳篷四個角做一些加重,令帳篷沒有這麼容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 副總理何立峰會發表視像主題發言
【有線新聞】金管局連續第四年舉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下周一至三舉行,副總理何立峰會發表視像主題發言。 雲集約300位國際金融領袖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下周一至三舉行,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網誌匯思中指出,約300位國際金融領袖中,包括超過100位集團主席或行政總裁。峰會首日於故宮文化博物館設歡迎晚宴,第二日是主峰會,副總理何立峰發表視像主題發言,行政長官李家超亦有主題演講。金管局3位副總裁、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及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等,主持會議不同環節。 出席的金融領袖包括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及渣打行政總裁溫拓思等,探討宏觀經濟、貿易與數碼領域的趨勢和發展,以及不同的金融市場、資產類別及地區未來數年最突出的機遇與風險。 峰會最後一日,金管局、證監會和金融學院將合辦「與國際投資者對話」研討會。余偉文指出,本屆峰會的主題是「駕馭變局 砥礪前行」,面對複雜多變的地緣經濟環境,金融領袖亦要具備風險意識,作出審慎周全的部署,更要有靈活應變的能力和韌力。在貿易政策突變、債務水平攀升、經濟增長放緩下,金融領袖和監管機構力求在動盪的環境中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