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黎智英案|控方質疑《蘋果日報》海外作者要求外國制裁立場與黎智英一致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在庭上同意《蘋果日報》英文版社論文章立場與報章本身一致,又指文章只分析政策,並非藉此要求外國制裁。 控方展示《蘋果日報》英文版幾篇由海外作者撰寫的文章,質疑作者要求外國制裁的立場與黎智英一致。黎智英反駁自己不是作者或出版人,亦沒有閱讀過相關文章,即使使用過相同字眼都不代表立場一致,重申成立英文版是想國際了解香港當時發生的事。他又指除了在創刊前有閱讀前執行總編輯馮偉光提供的參考文章,其他時間只會快看英文版的標題。法官李運騰指黎智英對英文版投放很多資源、時間,對他來說猶如寶貝,怎會不關注英文版出版的文章,黎智文回答不會。 法官關注控方只問黎智英是否同意內容,又舉例如果《蘋果》讀者同意,都不會代表他們是共謀者,指盤問重點應在於黎智英在知悉內容下仍然容許文章刊登。控方展示顏純鈎以「陰乾中共」為題的文章,指要合作才能造成長期有效的圍堵,黎智英同意社論作者的立場,同時代表《蘋果日報》,但他自己從沒提及讓中共自行枯萎。 控方問是否得悉文章要求對中國實施制裁及採取敵對行動,黎智英指文章只是分析拜登政策,又指如果這樣是制裁和敵對,就算是說Hello Kitty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有議員憂「兩蚊、兩折」加重偏遠居民負擔 促公開數據定期檢討
【有線新聞】政府將調整2元乘車優惠,有議員認為措施加重偏遠地區居民的負擔,又期望政府能夠公開數據、定期檢討。 新界東南(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北區、離島區、東涌等居民可能要坐船和坐巴士比較長途,他們起跳價錢其實已經十元或以上,所以對於這班偏遠地區或坐船等居民、長者其實未必可以再享受到兩元,可能只剩下兩折的優惠,所以變相他們出行的交通費用可能負擔會加重了。」 新界東南(A4聯盟)立法會議員林素蔚:「我希望政府在未來實行之先可以保持資訊透明度,例如盡快公開樂悠咭數據,讓社會各界了解我們不同年紀的長者出行的實際模式,尤其是坊間所説長車短搭的問題。希望當局有數據,若不是的話,大家不要誤信這些謠言。」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2元的乘車優惠不是財政的問題,是社會效益的問題。當長者有乘車優惠,他願意多出來社區流動,例如工作、做義工、探望家人和子孫,對於他們的身心靈健康有幫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有長者指削乘車優惠不公 或「慳住搭」留作覆診 有人稱「有車就搭」
【有線新聞】有長者認為在經濟不景下,削減他們福利不公平;亦有長者表示平日外出需要轉車,車程次數會較多,以後可能需要「就住搭」。 62歲的黃先生住葵涌過渡性房屋,一個月超過10天跨區覆診,平日會選擇搭短途車到葵芳站駁車。黃先生:「像我們這樣走路慢,或者有時候完成化療身體弱,你叫我怎樣行?一個車站對正常人而言沒有問題,但對我而言很辛苦。」 黃先生目前沒有收入,計劃調整後可能要「慳住搭」,「少些出街應酬,如果老友記要出去玩,先看看還有多少程車。240程還有餘額我便去,如果沒有、只剩10次8次,要留來覆診,我就不去。」 因應10元以上車費兩折計,以葵芳過海為例,930巴士線需要20.8元、港鐵為15.8元,怎樣更省錢?長者出門可能要先計數。在深水埗巴士站有不少長途車途經這裏,這輛旺角往屯門的巴士,到有長者在這個站下車。鄭先生:「等了很久,沒有其他車,只能搭這輛車。兩元很小事,他再多加兩元也有限。」朱女士:「因為我們那裡不一定有平車搭,好像蘇屋邨只有2、2A車,970、112都是過海的,我們有車就搭。」 有長者認為調整後計算車費變得複雜,但240程的優惠車程足夠。賀先生:「有些人不懂算,一個月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四川小巴與貨車拖頭碰撞 至少5人死亡
【有線新聞】四川瀘州市發生嚴重車禍,至少5人死亡。 事發於上午9時許,一輛載有16人的小巴駛經廈蓉高速公路時,一輛拖頭貨車發生碰撞。小巴損毀嚴重,車上3名乘客當場死亡,另有2名乘客送院搶救後不治。警方及消防等部門已派員到場救援,事故原因正進一步調查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周大福創建中期多賺15%兼派特別息
【有線新聞】周大福創建半年多賺15%兼派特別息。賺約11.5億元,經營溢利按年升4%,中期息每股維持派0.3元,另再加特別息0.3元。管理層表示,旗下保險業務可以與周大福企業其他資產產生協同效應。 周大福創建聯席行政總裁鄭志明:「我們周大福企業整個生態系統,很多不同資產可以與保險方面及客戶產生協同效應。可能是其他行家沒有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比較高價值,只要做到一些好的融合,我覺得整個品牌及將來生意上可以提高得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上海浦東機場海關在行李中截獲多種活體動物 包括毒性極強的箭毒蛙
【有線新聞】上海浦東機場海關在入境旅客行李中截獲多種活體動物,其中包括毒性極強的箭毒蛙,當局提醒擅自引進外來物種或寄遞活體動植物入境均屬違法行為。 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人員發現一名旅客的隨身行李機檢圖像異常,攜帶的物品中有不同大小的塑料罐,內有疑似青蛙和昆蟲。經開箱查驗,發現裏面裝有8種活體動物,包括蛙、螞蟻、蜘蛛、果蠅等。上海海關動植物檢疫處綜合科副科長李薇:「經上海海關動植食中心鑑定,其中,網紋箭毒蛙、巴西彩樹捕鳥蛛等6種動物屬外來物種。」 搜出的箭毒蛙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是其中一種毒性最強的物種,其腺體黏液可置人於死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五科一級主辦董斌:「當時在現場的時候並不知道這個青蛙是有毒的,我們現場詢問的時候,這名旅客回答說是玻璃蛙,說是自己想養的寵物。」 隨著愈來愈多人飼養「異寵」,外來生物如蛇、蜥蜴、壁虎等,不但可能為寵物主人帶來健康風險,同時亦會對環境生態安全構成威脅。海關指近年外來生物跨境入侵方式更多樣和隱蔽,上海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人員蔡一村:「郵件也很多,蛇、烏龜、青蛙也非常多,異寵五花八門,給我們工作也帶來了很高的難度。」 去年上海海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比特幣曾跌穿8.6萬美元 見三個月低位
【有線新聞】比特幣曾跌穿8.6萬美元,見三個月低位。 市場避險情緒加劇,比特幣曾跌至85,955美元,是去年十一月以來低位,今年來比特幣已跌逾8%。 有分析指市場不確定性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一系列關稅措施,以及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周遭黑客入侵,被盜走15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均打擊投資者信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對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王滬寧︰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
【有線新聞】2025年對台工作會議,周二至周三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並講話。 王滬寧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堅決打擊「台獨」挑釁行徑,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堅決反對和遏制外部勢力干涉,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 他又提到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擴大兩岸人員往來,支持大陸台商台企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台灣同胞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和成果。同時亦要為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圓夢,創造更好條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國台辦:作為負有歷史罪責的國家 應慎重處理涉台問題
【有線新聞】國台辦舉行記者會,批評日本允許在日台灣民眾更改原籍地登記,是妄圖製造「一中一台」;又指美國務院官網修改「美台關係」內容是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立場的嚴重倒退。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日本法務省允許在日台灣民眾把原籍地登記的「中國」改為「台灣」作出回應,指日方的有關舉動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對此堅決反對;又指日本作為負有歷史罪責的國家應該汲取歷史教訓,慎重處理涉台問題。 被問到美國國務院官網近日修改「美台關係」內容,刪除「不支持」「台獨」表述,朱鳳蓮批評有關舉動是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立場的嚴重倒退,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日前連接澎湖和台南的海纜發生故障,一艘有大陸背景的貨船被有關部門攔停,朱鳳蓮指事件是政治操弄,「全球每年約發生百餘起的海底光纜損壞事件是常見的海上事故,民進黨當局在基本事實、事故責任尚未釐清的情況之下,刻意渲染企圖政治操弄,不得人心。」 台灣的教育主管部門早前宣布禁止與廣州暨南大學、福建華僑大學等學校交流合作,國台辦批評民進黨「逢中必反」,假借防範「統戰」之名,行干擾阻撓兩岸教育交流之實。朱鳳蓮:「統戰是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是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華春瑩擔任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秘書長
【有線新聞】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兼任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秘書長。 根據官網顯示,秘書處設在外交部,負責協調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事項。華春瑩曾擔任外交部發言人,早前正式卸任新聞司司長,由毛寧接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連續三個年度錄財赤 鄧希煒:下年度赤字估算670億元合理
【有線新聞】受賣地收入大減影響,今個財年赤字達872億元,較原來預算多出逾八成,連續三年「見紅」,當局預期綜合帳目最快在2028/29年度恢復盈餘。 收入步伐仍然追不上開支增長,本港連續三個年度錄得財赤。雖然今個財年賣出7幅官地,數量較上年度還要多,但連同其他土地收入,整體地價收入連跌三年,只有135億元,較原先預期減少195億元,創21年度新低。資產市場受壓亦令物業及股票印花稅只得580億元,較原先預期少收130億元。 經濟溫和復蘇,利得稅及薪俸稅收入保持平穩,令本年度整體收入,較原來預算少700多億元,至5,596億元,與去年度相若。整體開支較上個財年提升至7,548億元,計及政府發債及償還款項後,本年度的綜合赤字由原來預算的481億元,修訂至872億元,預計至今年三月底財政儲備進一步降至6473億元,是過去十四年最低。 為了鞏固經濟增長、提升公共服務及配合北都發展,政府預計下個財年整體開支再增加約8.9%。同時預計各項稅收回升,整體收入將較今財年修訂後升近10%至6,594億元,但當中地價收入預算有210億元,意味只是較今財年多收75億元,並會將種子基金內約620億元回撥到政府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