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大欖隧道|的士業界稱收費偏高、計法複雜 貨運業界:如被懲罰 有議員料有下調空間
【有線新聞】的士及貨車業界都指大欖隧道新收費仍然偏貴,轉用誘因不大,有立法會議員認同有下調空間,期望新收費實施一段時間後再檢討。 大欖隧道採用政府建議新收費後,的士隧道費是政府隧道中最高,商用車僅次於三條過海隧道,而私家車繁忙時段收費只低過西隧,的士業界說期望劃一的士隧道收費。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最基本覺得不要令收費太複雜,乘客容易適應就不要高過25元,今次出來28元就略嫌貴了點。非繁忙時間比較長,由晚上7時去到翌日早上,私家車18元收費好像有點鼓勵人用私家車。」 貨運業界就說,改行大欖隧道的誘因並不高。陸路客運運輸業議會主席蔣志偉:「落馬洲重型貨車行吐露港公路去葵涌貨櫃碼頭只是多數公里路程,但少付70多元,基本上不會行,唯一行大欖隧道就是「吉車」,即不拖櫃貨櫃車。現在付35元,將來劃一收43元,收費有種懲罰貨櫃車的感覺。」 有立法會議員亦認為隧道費定價太高。新界西北(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按照現在收費方案,一年收入7億多元,問題是「燈油火蠟」開支4億多元,為何要用大欖隧道賺錢,政府有9條免費隧道,為何只有大欖隧道的隧道費收入支付維修成本後,仍然要賺錢?不就是懲罰元朗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財團擬最早周三向ESR提私有化
【有線新聞】有財團計劃以每股約13元私有化物流設施營運商ESR。 彭博報道,卡塔爾投資局、喜達屋資本及華平投資等,最早周三提出具約束力的收購建議,計劃以每股約13元私有化ESR,以13元計算的話,即較公司上周五停牌前溢價13.6%,相當於ESR價值70億美元,華平投資為公司最大股東持股14%。ESR於5月時表示,接獲投資者財團就公司可能進行的私有化作出不具約束力的有條件收購建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TIMSS:小四、中二整體成績遠高於國際水平 教育局:肯定了教學成效
【有線新聞】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公布最新評估結果,香港小四及中二學生的整體成績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研究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主辦,每四年進行一次,有超過60個國家或地區參與。2023年結果顯示,香港學生在數學科整體成績優異,小四學生名列第四,中二學生保持第五位,成績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分別有三至四成學生達到國際最高基準比率。香港學生在科學科表現亦顯著提升,小四和中二學生分別由上屆第15位及第17位,大幅上升至今屆第9位及第8位。 教育局形容香港學生在數學和科學表現出色,肯定了學校和老師的教學成效,會仔細分析評估結果,提升香港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香港網球公開賽 黃澤林月底出戰 冀表現較去年好
【有線新聞】香港網球公開賽月底展開獲發外卡的黃澤林主場出擊,希望在單打及雙打至少贏到一場。 香港網球手黃澤林:「今年當然想做得比去年好,去年首圈對不敵慕斯迪,一場很緊湊、緊張的比賽,很多球迷特別到場支持我,很想感謝他們。相隔一年,希望表現一個不同的我。」排名170的黃澤林希望新一季世界排名突破100大關及出戰4項大滿貫,稍後返回西班牙備戰。 香港網球公開賽本月29日開始在維園舉行,多位世界前20的球手來港出戰,包括爭取衛冕的魯布列夫,還有日本名將錦織圭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 次階段港隊2比8不敵南韓
【有線新聞】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港隊在次階段局數2比8不敵南韓。 紫衫港隊在首階段以小組次名晉級,混雙的黃鎮廷、杜凱琹打頭陣,遠枱對攻,最後打了出界,但在第3局都大比數贏11比4,以局數2比1擊敗趙大成及金娜英。吳詠琳在女單直落3局不敵申裕斌,港隊由領先變成落後2比4。8隊在第2階段打循環賽,之前在第1階段同組的隊伍就不需要再比賽,計算所有成績後頭4名出線淘汰賽。男單的林兆恒面對安宰賢同樣輸局數0比3,港隊大分輸到2比7。港隊在男雙未能拉近,第1局就輸10比12,15局8勝之下,局數輸2比8,星期四會鬥德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體院新大樓啟用 鄧竟成:健兒可專注接受先進訓練
【有線新聞】香港體育學院新設施大樓落成正式啟用。 行政長官李家超、體院主席鄧竟成等主持儀式,新大樓樓高3層,可用面積約9千平方米,設有乒乓球及空手道館以及兩間體能訓練中心,體院希望新大樓能進一步支援香港運動員培訓,提升成績。 香港體育學院主席鄧竟成:「未來我們會見到香港體壇多點開花,包括啟德體育園啟用以及各項體育盛事,以及2025年由粵港澳三地合辦的全國運動會及殘特奧會,以至緊接的亞運及亞殘運,我相信隨著新設施大樓的啟用,運動員可以更加專注去接受系統化的先進訓練,取得更好成績,在國際舞台發揮世界級水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葵涌男墮斃 據悉為小學前校長聶敏 涉挪用公款案、原定今提堂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葵涌墮樓身亡,據了解他是涉及挪用公款案的小學前校長聶敏。 現場是麗瑤邨富瑤樓,早上九時許,警方接報有人墮樓,送院證實傷重死亡,據悉現場檢獲遺書。消息指死者46歲,是一間小學前校長,兩年前涉嫌挪用公款被捕,原定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他沒有到法庭應訊,警方認為事件無可疑,列自殺案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地監局:代理人數連跌七個月 屬於行業的自然淘汰
【有線新聞】本港樓市前景未明,一、二手成交明顯減少,地產代理人數連跌七個月,地產代理監管局指不擔心人數持續下跌,認為是行業的自然淘汰。 根據地產代理監管局數據,11月營業員及地產代理個人牌照總和雙雙下降,反映期間少了代理入行。地產代理監管局主席蕭澤宇在出席傳媒茶聚的時候指,有固定代理定期繳付代理牌照費,對局方的營運沒有太大影響,「減少了只是10%,或者少於10%。截至11月少了約3,000多人,由4.2萬減至3.8萬人,少了3,000多人;以全年計,比高峰期2021年人數減少了,做得更『精』。這『飯碗』屬於自然淘汰,是供求問題而自然淘汰。」 至於在地監局工作19年的行政總裁韓婉萍即將於今年底離任,未有公布去向,而行政總裁一職將由前社會福利署署長梁松泰明年初繼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學界國安常識比賽啟動禮 李家超:冀學生加深對憲法認識
【有線新聞】第二屆全港學界國家安全常識挑戰賽舉行啟動禮。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等主持啟動禮,今屆比賽吸引到610間學校,12.6萬名中小學生參加,行政長官李家超視像致辭說希望同學通過比賽,加深對憲法、基本法、港區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認識,更深刻體會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公民責任和義務。 行政長官李家超:「安全和發展是鳥之兩翼,發展必須有一個安全的社會環境,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渾然一體、兼容互補,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現在香港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之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老師和同學都可以有安穩的教與學環境,專注學業發展。」 總決賽將於明年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舉行,九間出線學校角逐冠軍寶座。啓動禮及比賽的精華片段將由12月8日起至明年4月20日逢星期日晚上10時30分,於HOY資訊台《家國天下》節目播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金管局推一次性樓花按揭特別安排 允銀行提供最高八成按揭貸款
【有線新聞】金管局推出一次特別安排,容許銀行放寬按揭貸款成數最高八成,以及上調「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至六成。 金管局指出,過去三年官方住宅樓價從高位回落超過25%,部分購入樓花住宅物業並選擇建築期付款的用家,在申請按揭貸款時可能遇到物業估價低於成交價的情況,面臨額外籌措首期的困難,部分銀行表示希望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幫助有實際困難的用家。金管局推出一次性特別安排,協助於樓市高位以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住宅物業的用家,向合資格用家提供最高八成的按揭貸款及上調「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至六成,以讓銀行靈活協助於2021至2023年選擇建期付款的樓花買家完成交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瓊瑤逝世|FB公開遺書內容 錄影片表心跡 生前支持安樂死、曾與繼子女掀罵戰
【有線新聞】寫出《還珠格格》、《煙雨濛濛》、《一簾幽夢》等的著名作家瓊瑤周三下午被發現在家自殺身亡,享年86歲。台媒引述瓊瑤兒子指母親留有遺書,曾交代秘書今日中午到家查看。秘書入屋後才發現瓊瑤已在房間內輕生,救護人員接報到場後確認瓊瑤明顯死亡。 FB公開遺書內容 勸年輕人勿輕易放棄生命 瓊瑤本名陳喆,1938年出生於四川成都,是著名小說作家、編劇及華語歌曲作詞人,她筆下小說膾炙人口包括《還珠格格》、《煙雨濛濛》等,更被改編為電視劇。瓊瑤秘書在社交網站代為貼出遺書,以及她最後作品《當雪花飄落》,更謂「我要說的話都錄在視頻裡。希望朋友們多看幾次視頻,瞭解我想表達的一切。」 瓊瑤在遺書提到,希望各方友人不要為自己離世傷心,稱自己不想聽天由命,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又勸籲年輕人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但願那時已經找到很人道的方式,來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 早交代後事欲花葬 曾與繼子女因「插喉」掀罵戰 2016年,瓊瑤第二任丈夫平鑫濤晚年患失智症臥病在床,醫生建議幫平鑫濤插鼻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南韓戒嚴|隔逾四十年再次戒嚴 險重演「光州事件」
【有線新聞】南韓對上一次戒嚴,已經是40多年前全斗煥掌權的時代,他接連發動軍事政變及宣布戒嚴,引發不滿和激烈反抗,包括爆發光州事件。這次尹錫悅戒嚴,反對派領袖李在明迅速動員民眾抗衡,更直播國會外「翻牆」。 李在明得知戒嚴消息後隨即前往國會,在網上直播號召聲援。接連受司法訴訟纏身的李在明稱擔憂尹錫悅的檢控管治將變成軍法管治。李在明下車後徒步走向國會並翻越圍欄,最終順利進入國會大樓。 根據南韓2017年修訂的《戒嚴法》,授權總統在戰爭爆發或國家出現緊急狀況等宣布戒嚴,但要即時通知國會,同時賦予國會議員非現行犯罪免受拘捕的特權,如國會認為情況已復常則可要求解除戒嚴,亦可由防長或行政安全部長提出。 戒嚴又可分為「緊急」和「保安」兩種形式,尹錫悅頒布的是「緊急戒嚴」,戒嚴指揮官獲賦予較大的權力,包括可作出特別拘禁、搜查和沒收,亦可針對群眾活動,甚至可在無可避免的情況下燒毀民眾財產。 南韓新生代雖都未經歷過戒嚴,但老一輩人則並不陌生,前總統朴正熙獨裁統治的時代曾多次戒嚴,到他在1979年10月遇刺後亦隨即實施戒嚴,其後全斗煥在軍中崛起並逐步掌控政權,1980年5月正式從總統崔圭夏手中奪權,隨即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