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2日
南韓李在明遇襲 左頸受傷、清醒送院 韓媒:兇器長廿多厘米
【有線新聞】南韓最大在野黨黨魁李在明遇襲受傷,送院時清醒,正急救。 李在明在釜山出席活動時,一名男子突然用利器迎面刺向李在明的左邊頸,其他人立即把男子拉開,壓在地上制服。李在明流血倒地,有人用手巾按住傷口,隨即送往釜山大學醫院搶救,送院時清醒。總統尹錫悅指不容許暴力行為,責令相關部門盡力救治及盡快調查。韓聯社引述消息指,疑兇假扮成支持者索取簽名,拿出廿多厘米的利器行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日本石川地震|入境處未接獲港人求助 一旅行團身處鄰縣 團友安全
【有線新聞】入境處未有接獲港人求助。 入境處指地震發生後,即時透過外交部駐港公署及中國駐名古屋總領事館等了解情況,正密切留意事態發展。東瀛遊一個30人的旅行團,地震期間身處石川縣隔鄰的富山縣,全部團友安全,會去名古屋繼續行程,旅監局亦未接獲求助,會與旅行社保持聯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雙足機械人解放雙手 學者設計「好奇心」引導 探索環境解決問題
【有線新聞】瑞士有款機械人可以切換成「四足」或「雙足」模式,為了令它懂得用雙手工作,學者更設計了一種以好奇心驅動的學習方式,自行摸索環境解決問題。 四足機械人容易克服各種地形,但是行動較慢,如果每隻腳也加上車輪就可以兼顧速度。我們曾經介紹過這款「輪式四足」機械人,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除了兼具四足式及四輪式的優勢,甚至可以「站起來」變成雙足模式。單靠兩個輪就可以平衡,有如腳踏風火輪的哪吒,但空出的雙手可以怎用? 最近開發團隊終於有答案,就是用「好奇心」引導它善用雙手。團隊只會告訴機械人最終目標,例如目標是開門,但不會指明具體流程,任由機械人自己模索,但團隊會引入「好奇」觀念,提示「門把」值得優先探索,然後機械人會自動以各種方式跟門把互動,在好奇心下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最終在2,000次摸索後成功開門,學會開門這項技能。 另一個示範是「將紙箱放到籃中」,因為沒指明要用搬運,機械人自己摸索後反而發現直接「投籃」是最快,證明不為機械人加入人類的前設,由零開始學習可能是最有利。研究下一步是為機械人雙手加入觸感,提升它探索環境的能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中電變電站冒白煙 荃葵青局部電壓驟降 機電署要求四周內交報告
【有線新聞】青衣中電變電站故障冒煙,荃灣、葵涌及青衣部分地區電壓驟降,消防接到多宗被困升降機報告。 中電牙鷹洲街變電站有機組冒出白煙,下午三時許警方接報變電站火警、傳出巨響,消防趕到後無發現起火。中電指變電站有設備故障冒煙,自動保護系統即時隔離故障部份,供電沒有中斷,但電壓短暫驟降,中電正調查事故原因,向受影響市民致歉。 機電署在故障發生後約18分鐘接獲中電通報,已即時跟進及監察修復工作,要求中電四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並採取改善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倡鐵路口岸長假期延長開放 劉國勳:倒數後返羅湖綽綽有餘 鄧炳強稱一直有商討
【有線新聞】有議員建議在長假期延長兩個鐵路口岸的開放時間,長遠增加更多24小時通關的口岸,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稱一直有跟內地當局商討。 新一年通宵回家不容易,皆因陸路口岸只得落馬洲及港珠澳大橋口岸是24小時通關。有議員建議長假期將兩個鐵路口岸,即羅湖及落馬洲支綫口岸延長開放至凌晨2時,疏導人流。 新界北(民建聯)議員劉國勳:「既不影響日常檢查維修,亦可在長假期時延長服務時間,令旅客更方便,舉例像昨天(除夕夜),旅客看完煙花匯演後回內地。你想想12時倒數後,其實回到羅湖口岸的時間,如果延長到2時都是綽綽有餘。」劉國勳認為要增加24小時通關的口岸,舉例深圳灣已實行24小時貨物清關,要擴展到旅檢應不困難。」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稱一直有跟內地當局溝通,「我們現時有24小時通關的關口,至於下一步,我們與內地有關機構一直在商討、檢視,關口會否延長時間,一直都在檢視。」 運輸署指服務承辦商已增加跨境巴士班次,例如太子來往皇崗由15分鐘一班增至10分鐘一班;由於凌晨後只有落馬洲/皇崗口岸運作,出境旅客亦比預期多,口岸車流一度伸延至新田公路,即使加派車輛仍需較長時間輪候,對要旅客等候表示關注,會與相關部門及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石鼓洲非華裔男疑遇溺 直升機送院搶救後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非華裔男子在石鼓洲海面懷疑遇溺,送院不治。 懷疑遇溺男子送到東區醫院時要用自動心外壓機搶救。警方中午約12時接報,一名非華裔男子在石鼓洲碼頭對開海面懷疑遇溺,直升機到場將他救起,送院後證實不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 續支持港澳發展自身優勢、維持長期繁榮穩定 強調祖國必然統一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指中國過去一年走得堅實、有力,展現神采、底氣,提到要繼續支持港澳發揮自身優勢,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維持長期繁榮穩定,祖國亦必然統一。 「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2023年,我們繼續奮鬥、砥礪前行,經歷了風雨的洗禮,看到了美麗風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穫。」習近平提到的收穫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長江經濟帶活力脈動,雄安新區拔節生長,經濟在風浪中強健體魄、壯實筋骨。 創新發展則有C919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航天員先後在太空接力,國貨潮牌廣受歡迎,國產手機一機難求,以自強不息精神奮力攀登,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創造。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更好的日子。」習近平指養育孩子、年輕人就業和照顧老人是家事也是國事,要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創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 展望來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習近平稱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澳洲、新西蘭率先踏2024年 悉尼逾百萬人觀賞煙花 奧克蘭匯演加插激光、動畫
【有線新聞】大洋洲的澳洲和新西蘭等地率先踏入新一年,分別有煙花匯演。 五光十色、繽紛奪目,七彩斑斕、滔滔不絕。澳洲東岸較香港早3小時踏入2024年凌晨零時,地標港灣大橋的燈飾與煙花互相輝映。以白色為主色的悉尼歌劇院一帶,煙花劃破漆黑夜空,色彩格外分明。匯演歷時約12分鐘,過百萬人沿岸觀賞。 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較悉尼再早2小時踏入新年,地標天空塔在午夜化身成煙花噴筒,如感到連珠炮發的煙花仍略嫌單調,5分多鐘的匯演還加插了激光及動畫,視覺衝擊大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家國天下|川劇臉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除夕倒數|蘭桂坊「越夜越多人」 遊客:第二年來港跨年、明年會再來
【有線新聞】不少市民到蘭桂坊準備迎接2024年。 入夜後越來越多人沿德己立街到蘭桂坊消遣,酒吧食肆近街位置晚上7時幾已經坐滿。警方暫時未實施單向人流管制,不少市民及遊客都可以停下打卡。 菲律賓遊客Tutti:「我們去年也來這裏,在蘭桂坊同一個地方,第二年再次慶祝新年到來。我們很喜歡這裏,明年亦會再次回來。(你會在這裏飲酒嗎?)絕對!這就是新年的意義,要飲到爛醉,耶!」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兩男子中環碼頭、金督馳馬徑放無人機 涉違《小型無人機令》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兩名男子涉嫌違反小型無人機令,提醒市民維港一帶是「限制飛行區」。 兩名男子分別在中環十號碼頭及金督馳馬徑被捕,涉嫌干犯《小型無人機令》「違反操作規定」等罪。警方指,任何人未獲授權在維港一帶放飛無人機即屬違法,最高可罰款10萬元及監禁兩年,絕不容忍任何危害公共安全和航空安全的行為,會果斷打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除夕夜訂座不如去年活躍 蘭桂坊商會:市民消費變審慎
【有線新聞】蘭桂坊的酒吧餐廳除夕夜訂座爆滿,商會指市民消費比往年審慎,旅客亦只佔兩、三成。 蘭桂坊協會總監張素媚:「以去年計算,除夕前一個多星期已經爆滿。沒有我們預期那麼活躍,但我們覺得今日市民都願意(出來),都很開心打算迎接新一年,捨得消費、與家人朋友出來吃飯或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