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歐洲多地反過度旅遊 巴塞羅那示威者向遊客射水 要求政府反思經濟模式
【有線新聞】歐洲南部多地有民眾示威,抗議旅客過多影響生活。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有示威者向遊客射水,並要求市政府重新思考依賴旅遊收益發展經濟的模式。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民眾響應「南歐反過度旅遊聯盟」號召上街示威,高呼「你的假期,我的痛苦」等口號。名牌店也成為針對目標,有人在店外放煙霧,並向櫥窗射水槍。部分人用膠帶嘗試封住酒店入口,酒店經理剪開膠帶後被示威者射水槍。現場有人放煙花爆竹,防暴警察在場戒備,阻止群眾進入地標聖家堂範圍。 有美國遊客被人射水槍後一笑置之,稱感覺涼快。美國遊客萬達:「我們自身現時亦面臨問題、巨大的問題,所以我們不會抱怨。我認為這些人感受到與個人攸關的事,這可能在破壞他們的一些地區。」 人口約170萬的巴塞羅那去年接待約1,550萬名旅客,有民眾指出這導致樓價飆升,迫使他們搬離自己的社區,提出要重新思考城市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能倚重旅客帶來的收益。除巴塞羅那外,伊維薩島及帕爾馬市等西班牙其他地區同樣出現示威。 在鄰國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居民亦反對接待太多旅客,一邊打鼓一邊遊行,要求他們回家,示威者認為城市不再為居民服務,而是為了旅客。在意大利水都威尼斯的示威人數則相對較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G7峰會稍後召開 料聚焦討論以伊衝突 默茨冀達協議為中東局勢降溫
【有線新聞】七國集團峰會稍後於加拿大召開,預計聚焦討論以色列和伊朗近日衝突。德國總理默茨期望可達成協議,為中東緊張局勢降溫。 東道主加拿大總理卡尼、美國總統特朗普等15個國家領袖陸續抵達加拿大,出席一連兩日於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預料會聚焦討論以色列和伊朗近日的衝突。 德國總理默茨期望各成員國達成共識,呼籲伊朗採取措施為中東緊張局勢降溫,避免衝突再升級,包括確保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同時保障以色列的防衛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對伊朗核計劃和近日局勢表達深切關注,重申支持透過外交手段解決核問題。 俄烏戰事亦是主要討論議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獲邀出席峰會,期間將會跟特朗普舉行雙邊會談。馮德萊恩指俄羅斯採用伊朗製的導彈和無人機攻打烏克蘭,反映俄烏戰事與中東地區衝突息息相關,呼籲七國集團仿效歐盟,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 各國亦關注美國對全球徵收關稅,卡尼指峰會首要任務是建立關鍵礦產供應鏈及創造就業,加強和平及安全。他在會前與英國首相施紀賢在首都渥太華會面,同意半年內設立經貿工作小組,消除兩國貿易壁壘,並加強在防衛、人工智能、開發關鍵礦產等領域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美國明州議員遭槍殺 冒警槍手匿藏逾一日落網 警檢70人暗殺名單
【有線新聞】美國明尼蘇達州槍擊州議員及家屬導致2死2傷案件,疑犯匿藏逾一日後被捕,被控兩項謀殺及兩項意圖謀殺罪。州長沃爾茲指案件有政治動機。 疑犯博爾特在所住的明尼蘇達州格林艾爾市一個農場附近被捕,他被控兩項二級謀殺罪及兩項二級意圖謀殺罪。博爾特在犯案後匿藏43小時,聯邦調查局懸紅5萬美元通緝。警方懷疑他曾接觸其他人,正調查是否有人協助他逃走。 他在周六凌晨駕駛偽裝警車冒警,先後在首府明尼亞波里斯近郊兩處地點犯案,槍殺州議會民主黨議員霍特曼及她的丈夫,之後駕車到距離15公里另一名州參議員霍夫曼的住所行兇。霍夫曼和太太分別中9槍和8槍,兩人已接受手術。 霍夫曼住所留有多個子彈孔,博爾特逃走前一度與警員交火。警方之後找到他的車並發現暗殺名單,約有70個人名,大部分是民主黨人,包括州長沃爾茲及墮胎權相關的倡議者,沃爾茲指事件有明確政治動機。明尼蘇達州議會大廈外,有民眾獻花悼念霍特曼夫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習近平抵達哈薩克出席中國—中亞峰會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哈薩克出席中國—中亞峰會。 習近平的專機抵達阿斯塔納,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到場迎接。外交部說,中方與中亞五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實施促發展、惠民生的標誌項目,各國元首將在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共同擘畫未來合作新藍圖,開辟共建「一帶一路」更廣闊空間,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和外長王毅等陪同出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印航波音787客機香港飛新德里航班 疑機件故障折返
【有線新聞】印度航空一班由香港飛往新德里的波音787-8夢幻客機,起飛後懷疑機件故障折返香港,機管局稱印航一度要求局部戒備,其後安全降落,機場運作不受影響。 航班追蹤網站顯示,編號AI315的印航客機中午約12時由香港起飛,據報機長飛行途中懷疑有機件問題決定折返,一個多小時後安全降落香港機場。客機是波音787-8夢幻飛機,與印航上周在印度失事墜毀的客機同一型號,該客機起飛約20秒後墜毀,撞向地面的醫學院宿舍,270多人死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以伊衝突|革命衛隊情報首長等三將領身亡 特朗普重雙方有機會達協議
【有線新聞】以色列與伊朗繼續互相空襲,德黑蘭多處受襲,革命衛隊情報首長等3名將領身亡,伊朗導彈亦飛越特拉維夫等地上空。據報以色列意圖擊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遭美國總統特朗普反對,沒有採取行動。 以色列特拉維夫等地,清晨再度傳出警報和爆炸聲,軍方聲稱攔截了多枚伊朗導彈。同一晚,以色列北部海法、南部、耶路撒冷等地亦遇襲,伊朗革命衛隊聲稱採用了新方法,導彈攻勢擾亂了以軍的多層防禦系統。 另一邊,以軍繼續轟炸伊朗官方設施,包括位於德黑蘭的外交部建築物,據報鄰近大樓亦受波及。傳媒報道,革命衛隊情報機構負責人卡齊米在德黑蘭空襲中喪生,他的副手和另一名高級將領亦死亡。伊朗衛生部門稱,連日空襲造成逾200人死,九成死傷者是平民,據報大批德黑蘭居民趕緊入油,駕車離開前往北部地區。 多間外媒報道,以色列曾有機會擊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但美國官員傳達總統特朗普的反對,以軍才沒有採取行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接受專訪時稱不會評論假新聞,但會採取必要行動,呼籲伊朗若想以軍停止攻擊,就應放棄製造核武,又認為攻擊最終可能帶來伊朗政權更迭。 特朗普重申以色列和伊朗有機會達成協議,「我希望雙方達成協議,是時候達成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馬克龍訪格陵蘭 表明歐洲支持捍衛主權及領土完整 強調屬非賣品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格陵蘭,表明法國與歐洲支持對方捍衛主權及領土完整,強調格陵蘭是非賣品,不會容許任何國家奪取。 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往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前,短暫訪問格陵蘭6小時,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尼爾森和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到首府努克機場迎接。 馬克龍此行目的是要表達法國與歐洲團結,支持格陵蘭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三人登上丹麥海軍尼爾斯尤爾號護衛艦開會,商討北極地區的安全議題。馬克龍認為,格陵蘭正面臨被掠奪的危機,為歐洲人敲響警鐘,但相信美國始終是傳統盟友,最終不會作出這種挑釁行為。他呼籲北極圈、波羅的海國家、加拿大甚至美國加強軍事演習,共同維護格陵蘭及北極地區的安全。, 馬克龍:「此行是傳遞支持格陵蘭捍衛領土完整和邊境的訊息,簡單而言,法國及整個歐盟都認為格陵蘭是非賣品,不能被奪取。」尼爾森:「當前對格陵蘭來說是不尋常的時刻,我們秉持建立多年的民主原則,尊重國際法、國家邊境與海洋法。」馬克龍亦在尼爾森和弗雷澤里克森陪同下參觀冰川,磋商應對氣候變化,加強經濟合作。 馬克龍展開訪問行程前,曾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期望於七國集團峰會跟對方磋商格陵蘭問題,強調美國與歐洲應加強北極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世界轉一圈|俄烏無人機大戰升級 「見證者136」低成本消耗防空能力 每周千架狂轟基輔
【有線新聞】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後,雙方在資源有限之下投入大量無人機作戰,成為一場打破傳統的戰爭。 俄羅斯多次發動大規模無人機攻勢,主力之一是伊朗研製的見證者136型無人機,用螺旋槳驅動,不需要人手實時操作,只要輸入座標,便可遠距離密集攻擊地面目標。時速達185公里,作戰半徑超過2,000公里,由俄羅斯深入烏克蘭首都基輔綽綽有餘。 無人機的頭錐據報是可達50公斤重的彈頭,最終向目標發動自殺式襲擊。無人機戰術的重點並非大規模破壞,而是消耗對方的防空能力,見證者無人機的本地生產造價估計可能只要約2萬美元,以地對空導彈攔截即使一擊必中,相對已消耗了數十萬美元成本。 有美國智庫推算,俄羅斯為了壓倒烏克蘭防空能力,由2024年每星期平均投放130架次無人機,到2025年4月增加至每星期平均1,100架次。 俄烏雙方亦「民轉軍用」,以民間普及的FPV,即是指第一視角航拍機,偵測、監測敵方,更可加裝彈藥或炸藥,作出精準攻擊,取代火炮支援。即使是藏身戰壕的士兵,甚至坦克或裝甲,無人機都有能力深入敵陣發動攻擊。隨著簡單入手的FPV及各種無人機陸續參戰,雙方亦構思新的防禦戰術應對,包括攜帶無人機干擾器、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卡尼晤施紀賢 雙方同意設貿易工作組
【有線新聞】到訪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的英國首相施紀賢,與總理卡尼會面。 兩人在渥太華會面,卡尼稱希望與英國加強防衛、科技等範疇的合作,雙方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各自成立貿易工作組,半年內提交加強貿易往來的建議措施,包括消除兩國的非關稅貿易壁壘。 七國集團峰會一連兩日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等多國領袖出席。會場一帶保安加強,討論重點包括以色列和伊朗近期衝突、關稅戰和烏克蘭戰事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馬克龍訪格陵蘭 強調支持主權、領土完整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往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前,應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邀請先在格陵蘭停留。 馬克龍:「我是來看格陵蘭面對的所有挑戰,同時表達法國與歐盟的團結支持,支持其主權、領土完整,還有應對其挑戰,包括經濟增長、氣候危機及教育。」 弗雷澤里克森及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尼爾森,陪同馬克龍登上丹麥海軍尼爾斯尤爾號護衛艦參觀及開會,北極司令部的學員等在場歡迎。馬克龍促請美國等各方加強在北極圈的合作,而非在區內製造衝突。 當地傳媒報道,原定行程安排馬克龍乘直升機在空中遊覽,但因為大霧而取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以伊衝突|內塔尼亞胡:若伊朗放棄核武 願停軍事行動
【有線新聞】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持續,以色列指10多人在新一輪彈道導彈攻擊中受傷。伊朗就稱外交部一幢建築物遇襲,周五起的空襲已造成逾200人死。 以色列北部有建築物起火,火光熊熊。總理內塔尼亞胡稱,若伊朗接受美國提出放棄製造核武的要求,以色列願意停止軍事行動,但警告最終仍有可能看到伊朗政權更迭,又不肯證實報道指美國否決以方擊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計劃。 伊朗亦繼續受到空襲,國營電視台報道,革命衛隊情報小組首長遇襲身亡。據報俄羅斯正準備從伊朗撤僑,美國總統特朗普則指很容易便能促成雙方達成協議,以和平「讓中東再次偉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西班牙巴塞羅那數百人示威 抗議旅客過多影響居住及生活
【有線新聞】西班牙巴塞羅那有居民示威,抗議接待過多旅客影響生活,有數百人參與。 示威者帶同標語,在格拉西亞花園出發,高喊「遊客回家」等口號,警員在附近戒備。去年的同類示威,有人用水槍向遊客噴水,大會今年鼓勵示威者繼續攜帶水槍,示威過程大致和平。但有人向旅館射水,亦有人燃放煙花爆竹。 有示威者指控過多旅客導致過度擠擁、樓價高企及降低生活品質,要求立即放慢旅客增長,亦有人指租金和生活成本高企,迫使居民離開家園,並導致交通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