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中國最大天然鈾生產項目順利生產首桶鈾
【有線新聞】中核集團宣布,全國最大的天然鈾生產項目,順利生產了第一桶鈾。 位於內蒙自治區鄂爾多斯的「國鈾一號」示範工程,亦是全國建設標準最高的天然鈾產能基地,官媒又形容這次生產象徵中國鈾資源開發,邁入綠色安全、智能高效新階段,並引領產業模式全面升級,項目的技術將全面應用和加速推廣到北方盆地鈾資源開發,全面保障核能發展對鈾資源的需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庫爾德工人黨落實解除武裝 埃爾多安:歷史新一頁
【有線新聞】庫爾德工人黨日前落實解除武裝,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形容是歷史新一頁,又呼籲與阿拉伯人三族團結,這樣力量足可譜寫歷史前途,並阻止加沙慘劇等。 埃爾多安出席執政正義與發展黨的會議及演說,回應庫爾德工人黨落實解除武裝。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今天土耳其翻開了歷史新一頁,今天大門為強大的土耳其敞開了,為土耳其世紀大大敞開。」 庫爾德工人黨高層指,是響應在囚領袖奧賈蘭呼籲才解除武裝,促請土耳其釋放奧賈蘭,聲言只有這樣做才能確保和平進程成功。在伊拉克的武裝人員周五逐一將槍械和武器裝備放進大鍋,其後點火焚毀。 埃爾多安則指土耳其和庫爾德應團結,阿拉伯人亦應一起令三族團結,才能三者共存,才能避免重蹈歷史覆轍,包括遭蒙古征服在一戰落敗和失去耶路撒冷聖城等。埃爾多安:「每當我們分化便是喪失和落敗,每當我們團結便是譜寫歷史道路之時,如今在加沙、巴勒斯坦,史上最兇殘暴虐的種族滅絕正進行,為甚麼﹖因為土耳其、庫爾德和阿拉伯人,如歷來般不能團結一起成同盟。」 埃爾多安指,恐怖主義正是要阻止土耳其壯大,並分化三族和散播不和的種子,但現在已移除了恐怖主義障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金正恩晤拉夫羅夫 俄方冀進一步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有線新聞】北韓領袖金正恩接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兩人握手擁抱,金正恩指,拉夫羅夫近日外交活動頻繁,所以相信在元山接見他,相較在首都平壤見面更好,因為可以讓接夫羅夫更好地休息,他又指對方是元山大型沿海旅遊區的首位客人,金正恩剛於上月底為旅遊區揭幕。拉夫羅夫則指,俄方希望進一步發展雙方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又提及北韓援軍,與俄軍並肩解放了庫爾斯克州。他與北韓外相崔善姬會晤時,則提醒朝方警惕美、日、韓,正在北韓周邊建立軍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台灣研製火箭於北海道試射失敗
【有線新聞】台灣研製的火箭在日本北海道試射失敗。 火箭發射後飛行了10秒,第一級和第二級分離,但第二級分離後便隨即上下轉圈;第一級繼續爬升一段時間後亦轉圈。似乎兩級的姿態控制都出了問題,未能達成飛行至100公里高的太空範圍。火箭失控後墜落地面,未有造成傷亡。 這支設計用於亞軌道飛行的探空火箭,是台灣苗栗一間民營航天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研發。台灣傳媒引述公司指將以這次試射作教訓,作為未來再發射火箭的參考經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南海仲裁9周年 外交部重申不承認:無效廢紙
【有線新聞】南海仲裁案裁決9周年,外交部重申不接受、不承認,所謂「裁決」是一張非法無效、沒有拘束力的廢紙。 外交部指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裁決」影響,又指仲裁案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侵犯中國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菲律賓外交部則指會根據裁決捍衛主權。 案件是在2016年在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裁決,中方當時未有參與審理過程,法院早於1899年成立,並非聯合國機構,但有觀察員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外交部駐港公署批美國借緊急狀態抹黑香港
【有線新聞】美國再次延長所謂「針對香港局勢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外交部駐港公署譴責美方無理干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公署發言人指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正當必要,符合國際通例,美國背離基本事實、踐踏法治精神,持續對香港進行無理單邊制裁,是將經貿工具武器化的霸權行徑,暴露其虛偽的雙重標準和強盜邏輯;重申外部干預動搖不了中央和特區政府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意志,奉勸美方認清大勢,切實尊重中國主權和香港法治,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的政治操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訪北韓晤外相崔善姬 拉夫羅夫:派兵作戰印證兄弟情誼
【有線新聞】到訪北韓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北韓外相崔善姬會晤。 崔善姬在元山市的會面場地迎接拉夫羅夫,兩人握手打招呼,之後進行俄朝第二輪外長級戰略對話。俄羅斯官方通訊社報道,拉夫羅夫在會上形容北韓派軍到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與烏克蘭作戰,印證了俄朝堅固的兄弟情誼。崔善姬則指北韓將繼續無條件支持俄羅斯捍衛領土完整和主權。 兩人又談及北韓旅遊發展,拉夫羅夫指俄羅斯將創造條件包括解決航空交通問題,吸引俄羅斯人到北韓旅遊,又兩國計劃恢復海上通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美國務院解僱逾千名員工 指工作不符「美國優先」政策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裁減逾1,300名員工,配合總統特朗普的重組計劃,縮減聯邦政府開支。 多名被裁員工周五攜帶紙箱或手推車,返回國務院在華盛頓總部,他們是透過電郵接到被辭退的通知。突然被離職,有人難掩哀傷,含淚與同事擁抱作告別,留下的人就以掌聲歡送他們。被裁國務院員工梅爾卡多:「我的整個團隊都受影響,情緒低落,這是民主和人權悲傷的一日,對努力尋求制衡的我們亦是悲傷的一日,在制度上平衡人權、民主和良好管治。」 國務院表示被裁人員來自非核心或多餘的部門,包括對抗極端主義、支援阿富汗難民、教育交流和應對氣候變化等,他們的工作都不符合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美國前駐印尼大使布萊克:「我認為是國務院一個悲傷的時刻,由其是國務院比任何時候更需要在世界促進我們的利益,與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競爭,去停止戰爭和支援總統特朗普的議程。」 海外人員則暫時不受影響,另有數十處的辦公室被關閉與合併。國務卿魯比奧表示包括自願離職員工,是次離職總人數達3,000人。另外數十名前員工、駐外大使、國會議員和其他人士在國務院外集會,感謝工作人員多年付出,他們說裁員將會損害美國應對外在威脅的能力,以及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美禁中國雲端商隨銳科技收購美企 稱構成國安風險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禁止內地雲端通訊服務商隨銳科技,收購美國視聽設備供應商Jupiter Systems。 美國財政部指海外投資委員會調查發現,在香港註冊的隨銳國際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收購將令在軍事和關鍵基建使用的Jupiter Systems產品存在安全隱患,要求隨銳在120日內從Jupiter Systems撤資。Jupiter Systems回應稱正與法律顧問和公司持份者商討下一步行動,強調業務不受影響。隨銳和中國駐美大使館暫未有回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王毅分別與英澳外長會晤
【有線新聞】正在馬來西亞出席東盟外長會的外長王毅與英澳外長會晤。 王毅和英國外首林德偉會晤時提到中英關係走上改善發展的正軌,雙方要重拾戰略夥伴初心,把握互利合作大勢,互相尊重,妥善處理分歧。林德偉則指二人磋商各領域合作,亦談及黎智英案。 王毅與澳洲外長黃英賢會面時強調堅持夥伴關係的正確定位,兩國關係就能穩定發展,澳洲奉行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符合兩國利益與時代潮流。黃英賢說要妥善處理分歧,加強澳中關係向好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美國已恢復軍援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美國已恢復軍援。 澤連斯基說烏克蘭收到來自美國和歐洲最高層官員釋出的良好訊號,根據情報顯示,美國已恢復向烏克蘭提供軍備。烏軍代表下周會跟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會面,又說烏克蘭正與盟友加強合作,正籌備新的歐洲防衛計劃,包括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並達成協議爭取更多軍援,提升國內武器生產水平。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指美國和北約已達成協議,將通過北約把愛國者導彈等武器交付烏克蘭,並由北約承擔所有費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得州水災|被問提早警報可減傷亡 特朗普:壞人才會問這問題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到得州視察水災災情,有記者提問時引述災民指若當局提早發送警報就可減少傷亡,特朗普批評記者是壞人,其心可誅。 得州暴雨引發河水氾濫造成逾百人死亡,仍然有人失蹤,水災至今發生一星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到訪重災區克爾縣,在消防車和倒塌的大樹前聽取救援人員匯報,又與救援人員合照,特朗普舉起姆指面露笑容。他們之後出席地方官員圓桌會議,特朗普形容災情前所未見。 有記者引述災民指警報未能及時發出,否則更多人可獲救,詢問特朗普會如何回應這些指控時,隨即被他責罵。特朗普:「我認為在如此形勢下所有人已完成了不起的任務,正如(國土安全部長)諾姆所說,這是五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水災,我敬佩所有人的貢獻,只有敬佩。坦白說,只有壞人才會問這樣的問題,我不知道你是誰,但只有惡毒的人才會這樣問。」特朗普又形容河水氾濫就如太平洋巨浪,連滑浪精英都無法駕馭。 平常較少發言的梅拉尼婭亦有向死者家屬表達最深切慰問,「我們到訪就為向他們致敬,向他們提供支援和協助,我會再次回來,向他們保證,會為他們祈禱,給予他們力量和愛。」兩人在得州逗留約4小時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