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日本多地天氣酷熱 多人疑中暑送院
【有線新聞】日本多地受熱浪侵襲,東京及千葉、秋田等縣數十人懷疑中暑送院。 在東京,不少人外出時都撐傘遮太陽,以小風扇降溫及補充水份。栃木縣多間學校鼓勵學生往返學校時撐傘,預防中暑。鳥取、京都、福岡等多個城市下午最高氣溫逾35度,當中兵庫縣豐岡市更高達37.1度。岐阜縣一名90歲男子周四在田裏工作時暈倒,送院不治。 氣象廳預測全國多地氣溫將持續上升,尤其是西部地區長崎、熊本及沖繩等縣已發出中暑警報,提醒民眾防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周日起訪華五日 將晤國家主席習近平
【有線新聞】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周日起訪華5日,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外交部公布,黃循財應總理李強邀請本月22日至26日訪華,會與習近平、李強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會面。發言人稱黃循財將中國作為東盟以外首個訪問的國家,充分體現了對發展中新關係的高度重視,中方期待與新加坡進一步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推動中新關係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王文濤晤歐盟貿易經濟安全委員 同意推動中歐經貿健康發展
【有線新聞】商務部長王文濤與歐盟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會談,同意推動中歐經貿健康發展。 王文濤與謝夫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就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等貿易救濟案件、出口管制、市場准入等經貿議題,進行深入專業磋商,一致同意應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為中歐今年重要議程做好經貿準備,推動中歐經貿關係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兩人月初在法國巴黎亦磋商貿易問題,中方指願加快審批對歐出口稀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中國留英博士生迷姦10女 判囚終身、最少關24年 警方籲受害人挺身指證
【有線新聞】在英國被判迷姦10名女子罪成的中國留英博士生,被法院判處終身監禁,最少坐牢24年才可獲假釋,警方指受害人可能多達50多人,呼籲她們挺身而出指證。 28歲譯音鄒振豪的中國留英博士生,三月時已被英國倫敦法院裁定11項強姦罪,以及偷窺、管有色情照片等,合共28項罪名成立,倫敦刑事法庭判處他終身監禁,至少需服刑24年才可獲考慮假釋。 鄒振豪去年一月被捕,警方指他於2019至2023年期間經交友程式,分別在英國和中國多地結識女子,下藥迷暈後帶回住所等地方施暴。法官宣判時指被告利用外表,掩飾性掠食者的真實面目,對受害人麻木不仁,視她們為性玩具,他思想扭曲,會永久對女性及社會構成嚴重危險。 法官稱看過被告拍下的影片,對受害人的反抗充耳不聞,有受害人作供稱,被告的暴行令她們心理嚴重受創,不再相信人,還出現躁鬱、偏頭痛等後遺症。鄒振豪被捕時,警方發現他藏有逾1,600小時的不雅影片,包括58條用隱藏鏡頭拍攝的強姦影片,他還收藏起大堆受害人的物品。 案中涉及10名女子,3月被定罪後,警方再接獲24人報案,可能會追加起訴。倫敦警察廳形容案件是英國歷來最嚴重的性罪案之一,受害人可能多達50多人,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以伊衝突|白宮:特朗普兩周內決定美軍會否介入 視乎伊朗外交斡旋結果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指,總統特朗普將於兩周內決定美軍是否介入以色列及伊朗的衝突。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稱不會與美國談判,指美國是以色列的同謀,又否認空襲針對平民。 以色列南部貝爾謝巴的大型醫院遭到伊朗導彈擊中、嚴重損毀,數十名病人和醫護受輕傷。這間醫院數天前已啟動緊急應變,將部分行動不便的病人安置到地下室。 以伊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會否介入受到關注,白宮發言人萊維特指,總統特朗普將於兩周內決定美軍是否加入攻擊伊朗。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在不久的將來,談判的可能性很大,無論伊朗是否參與,總統都會在未來兩周內決定。」 不過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表明,除非以色列停止侵略,否則與美國沒有談判空間。在現況下,伊朗不尋求與任何人談判,指責美國是以色列攻擊伊朗的同謀。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強調,始終尋求和平與安寧,目前結束戰事的唯一方法是敵人無條件停止侵略。 以軍再發布空襲片段,擊中伊朗的防空系統和導彈發射器,聲稱阻止再向貝爾謝巴地區發動大規模空襲。又指控伊朗向中部人口稠密地區發射一枚載有集束彈的導彈,散出約20枚彈藥,部分落入民居,形容是非法和蓄意企圖對平民帶來最大程度傷害,違反國際法,伊朗否認指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以伊衝突|據報特朗普憂新型鑽地炮彈威力 難摧毁地下近百米福爾多核設施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揚言攻擊伊朗所有核設施,據報美國總統特朗普懷疑美軍最新型巨型鑽地炮彈威力,是否足以摧毀深藏山中的伊朗福爾多核設施,所以暫未直接介入衝突。 以色列周四轟炸伊朗中部未投入運作的洪達卜重水反應堆,衛星圖片顯示反應堆遇襲前建築物的圓頂仍完好無缺,但一日後圓頂就出現一個大洞,國際原子能機構指反應堆沒有核物質,因此沒核輻射洩漏風險。伊朗批評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對以軍空襲其核設施無動於衷,揚言採取法律行動。 以色列連日來以解除核武為由空襲伊朗,美國總統特朗普雖然相信伊朗即將擁有核武,但仍未下令派美軍介入戰事。英國《衛報》報道原因之一是他沒信心,美軍GBU-57巨型鑽地炮彈能夠徹底摧毀處於地底近百米的伊朗福爾多核設施,因這款炮彈從未應用在類似情況。有意見認為,美軍須出動戰術核武才可達成目標,但特朗普無考慮這個選項。不過有報道指他認為摧毀福爾多核設施有必要,其他軍事行動未必成功。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受訪時就揚言打擊伊朗所有核設施,強調有能力這樣做,暗示即使沒有美軍支援亦會攻擊福爾多核設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以伊衝突|以色列指控伊朗使集束彈
【有線新聞】以色列指控伊朗在空襲中使用國際禁用的集束彈。 雙方繼續互相轟炸,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到南部視察前一日遇襲的醫院,以軍譴責伊朗行動違反國際法。以色列駐美大使館和以軍指,伊朗周四向以色列中部人口稠密區域發射的一枚導彈是集束彈,分散出約20枚彈藥,其中一枚落入民居,形容是非法和蓄意,企圖對平民帶來最大程度傷害,伊朗未有回應。 挪威大使位於特拉維夫的官邸,亦被手榴彈擊中爆炸,未有造成傷亡。以軍下令民眾疏散後,亦繼續轟炸伊朗各地,包括西北部一個核設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特朗普第三度延長TikTok「不賣就禁」寬限期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第三次延長短片分享平台TikTok的禁令寬限期。 TikTok出售美國業務、否則終止營運的限期原定周四屆滿,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後,新限期變成9月17日。白宮強調特朗普不想TikTok停運,但同時要確保美國用戶數據安全,又稱延長寬限期是要爭取時間,讓TikTok和潛在買家等達成協議。 賣盤談判自中美爆發新一輪關稅戰起停滯,TikTok感謝特朗普的領導和支持,令平台得以繼續營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以伊衝突|白宮:特朗普將於兩周內決定美軍是否介入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指總統特朗普將於兩周內,決定美軍是否加入攻擊伊朗。 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在不久的將來,談判的可能性很大,無論伊朗是否參與,總統都會在未來兩周內決定。(記者:他為甚麼仍認為會有很大改變?)我不會探討當中的理由或邏輯,但總統這樣相信,這是他的立場。」 白宮聲稱伊朗已擁有製造核武的一切條件,只需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指令就可在數周內完成。美國特使威特科夫已向伊朗提出達成協議的要求,包括必須放棄濃縮鈾。 以色列和伊朗連日來互相空襲,伊朗副外長哈蒂柏札德警告若美國介入衝突,中東將變成地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遭洪森公開通話內容 佩通坦就批評泰軍致歉
【有線新聞】泰國總理佩通坦就她與柬埔寨參議院主席前首相洪森的通話內容外洩致歉。 佩通坦早前與洪森通話時,磋商兩國邊境爭,洪森其後在網上公開對話內容,佩通坦用英語稱呼洪森為「叔叔」,又承諾會照顧他的需要,更形容處理邊境爭議的司令是敵人。 佩通坦就此向公眾致歉,強調政府和軍隊會團結一致、捍衛主權,又指部分對話內容只屬談判策略,曼谷政府大樓外有示威要求佩通坦下台,有示威者批評佩通坦和政府背叛國民,試圖割讓領土予柬埔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0日
聯儲局未減息 特朗普批鮑威爾「美國之恥」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批評聯儲局拖延未減息,更指息率應降低2.5厘。 特朗普發文指控「太遲先生」、即指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造成數以千億計美元損失,更批評對方是政府中最愚蠢及破壞力最大的人之一,是「美國之恥」。 聯儲局其他高層亦負有責任,並再次以歐洲類比,指歐洲央行已多次減息,但美國仍未有行動,聲稱已從拜登時代節省了數十億債務,並有低通脹,合共應減息2.5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9日
走私無人機突襲敵方成現代新戰術 如「刀仔鋸大樹」防不勝防
【有線新聞】小型無人機續航力有限,較難作遠程打擊,但烏克蘭和以色列近期不約而同地以戰術彌補不足,將無人機偷運至敵方境內,分析指如這種「潛伏」戰術廣泛應用,各國便更難防範。 伊朗上周五受到以色列空襲後,警方突擊搜查首都德黑蘭一座住宅,稱發現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製造無人機的場所,檢獲機翼和機身零件,指無人機在屋內組裝及搭載炸藥。 摩薩德承認曾在伊朗建立基地出動無人機,攻擊彈道導彈發射器及防空系統。以色列一直以行李及貨櫃等走私無人機零件,運抵伊朗後組裝,據報更有隱藏在貨車的無人機,待時機成熟後直接出動。 烏克蘭本月初的「蜘蛛網」行動正是這樣暗渡陳倉,貨車運送收藏於木箱的無人機進入俄羅斯境內,再出動攻擊戰略轟炸機。俄羅斯原本已採取防禦措施,在機身周邊放滿車胎,相信是用作掩飾熱感應影像,擾亂導彈鎖定目標,但成效一直受質疑,今次轟炸機更是無所遁形,遭低成本的小型無人機「刀仔鋸大樹」。 烏克蘭和以色列不約而同地先後偷運無人機發動突襲,輿論指這種新戰術難以偵測,各國防範時需要進一步措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