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貿易戰|盧拉:優先尋求與美國對話 但不排除收取同等關稅
【有線新聞】巴西總統盧拉稱不排除向美國貨加徵50%關稅,反制華府的對等關稅措施。 盧拉接受巴西傳媒訪問時稱會優先尋求跟美國對話,但若談判失敗,美國堅持向巴西貨徵收50%對等關稅,巴西將會引用早前獲國會通過的對等法,向美國收取同等關稅,又指巴西可向世貿提出申訴。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去信盧拉,告知巴西要繳付的對等關稅,巴西外交部指已退回信件,批評美國信中提及的指控不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烏克蘭重建會議羅馬召開 各方承諾援助逾百億歐元
【有線新聞】「烏克蘭重建會議」在意大利羅馬召開,西方多國領袖及商界代表出席,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稱議會各方承諾合共提供逾100億歐元協助重建。 第四屆「烏克蘭重建會議」一連兩日在意大利羅馬召開,歐洲多國領袖、約100個官方代表團及多家企業參與。東道主、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指出,不要害怕為烏克蘭重建,強調這並非賭博,而是對和平及全歐洲經濟增長的投資。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國際社會應組成一個協助烏克蘭系統性重建的聯盟,並積極動用俄羅斯被西方凍結的3,000億美元資產。「我請求你們支持重建聯盟,協助制訂具體的融資機制。我們必須明確同意,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應用於重建烏克蘭,不僅是資產衍生的收益,亦要更積極地動用資產本身用於拯救生命。」 澤連斯基提到俄羅斯無人機性能大幅提升,造成更嚴重破壞及更難擊落,烏克蘭每晚均受到數百架無人機攻擊,促請夥伴提供更多防空設備,及對烏克蘭無人機生產加大投資。他又提出可參考當年美國二戰後經濟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來協助烏克蘭,強調只會歡迎「真正的夥伴」參與,即是那些不會協助莫斯科持續戰事的人。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亦宣布提供23億歐元協助重建,形容是押注在烏克蘭的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魯比奧晤拉夫羅夫 商終結烏戰及雙邊關係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晤。 魯比奧指雙方進行了重要和坦率的對話,又指解決烏克蘭衝突的路線圖要取得進展,雙方都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重申總統特朗普對俄方未能展現更大彈性感失望。 俄方則指雙方確認致力尋求和平解決現時各地的衝突,恢復俄美經濟和人文交流合作,還有雙邊直航及民間接觸,強調外交關係正常化很重要,並會繼續雙邊對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王毅晤拉夫羅夫商伊朗核問題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在吉隆坡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晤。王毅指中方願同俄方一道,全力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各項共識,不斷提升戰略協作水平,維護兩國安全和發展利益。 雙方就伊朗核問題交換意見,王毅指武力不能換來和平,施壓解決不了問題,對話談判才是根本出路。中方重視伊朗不尋求發展核武的承諾,也尊重伊朗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中俄應推動核問題的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共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推動中東地區早日實現和平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王毅:中國東盟自貿區3.0談判完成 料今年內簽署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出席馬來西亞舉行的中國東盟外長會,說已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期待今年內簽署協議,又稱中國願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區條約》議定書。 外長王毅早上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中國東盟外長會時說,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期待今年內正式簽署。中國與東盟自2022年底展開談判,去年10月實質性結束,涵蓋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及供應鏈互聯互通等9個新章節。 王毅稱願與東盟共同建設好自貿區,讚賞東盟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強調不能以犧牲第三方利益為代價,「在世界動盪變革的重要時刻,面對團結還是分裂、和平還是衝突、合作還是對抗的時代之問,我們需要以史為鑑,積極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邏輯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東道主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期望簽署自貿區協議後,可加強雙方合作和經濟韌性。 王毅又提到絕不允許地緣衝突、集團對抗引入亞洲,中國願意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區條約》議定書。穆罕默德稱中國將是首個毫無保留地簽署並批准條約的擁核國,標示北京政府願意邁進一步,致力推動東南亞地區無核武承諾。東盟10國1995年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區條約》,並於1997年生效,多年尋求中、美、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王毅晤日本外相岩屋毅 冀日方汲取歷史教訓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見日本外相岩屋毅,希望日本秉持積極理性對華政策。岩屋毅則歡迎中方恢復進口部分日本水產。 兩人會面逾半小時,王毅指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是正視歷史、開闢未來的重要契機,希望日方深刻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共同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近期雙方各層級交流互動日趨活躍,呈現改善關係發展的勢頭,值得珍惜和鞏固,希望日方必須言行一致,維護好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 岩屋毅表示日方將認真對待歷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日本鹿兒島持續地震 兩外島三日內拉遠約10厘米
【有線新聞】日本鹿兒島縣兩個外島在接連地殼活動後,發現在三日內拉遠約10厘米。 日本東北大學的地質分析發現,自上周三吐噶喇群島鄰近海域發生5.6級地震後,小寶島在三日內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動約6厘米,寶島則向南面移動3.5厘米。這兩個島嶼之前同樣向東北移動,專家指是前所未有的發現,考慮到地震規模及震央距離,估計未必是地震引起,懷疑與地殼岩漿流動及大陸板塊淺處的斷層緩慢滑動有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美國洛杉磯有隧道鑽挖期間坍塌 31名工人獲救
【有線新聞】美國洛杉磯有隧道鑽挖期間局部坍塌,31名工人安全救出。 過百名消防員趕到威爾明頓區污水排放隧道地盤拯救,隧道直徑約5.5米,約一小時後,載有部分被困工人的黃色吊籠吊離隧道,工人均能自行離開,多人爬過厚數米、較鬆散的土堆逃生,沒人受傷。事發於周三晚近8時,距離隧道入口約8至9公里處突然坍塌,有政府工程師指當時工人正使用隧道鑽掘機,懷疑有地基受到擠壓引致意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特朗普讚利比里亞總統英文流利 惟該國英文為官方語言 民主黨議員批冒犯外國領袖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非洲國家領袖會面時,稱讚利比里亞總統博阿凱英文說得好,被批評冒犯。 博阿凱:「我們與你們共同走過漫長的路,在你領導下促進經濟發展和商業友誼,希望藉此感謝你們給我們的機會。」特朗普:「謝謝,你的英文說得真好,很漂亮,你在哪裡學如此流利的英語?你在哪裡接受教育?在利比里亞?(博阿凱:是的。)真有意思,你說英文很漂亮,部分來這裏人的英文還不及你。」 1820年代獲解放的美國奴隸遷至利比里亞安置,後來宣布獨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有民主黨眾議員批評特朗普公然冒犯外國領袖,利比里亞國內亦有不滿聲音,白宮發言人則回應只有假新聞才會扭曲特朗普衷心的讚美說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得州水災|得州喬治頓洪水退去 民眾協助善後
【有線新聞】美國得州水災死亡人數增至120人,逾170人仍然失蹤,被批評太遲發警報的重災區克爾縣政府未有正面回應,強調目前首要是救人。新墨西哥州亦有山洪暴發,造成3死。 得州喬治頓市的汽車營地滿地泥濘,停泊的露營車損毀嚴重,留下洪水沖刷過的痕跡,有民眾自發協助清理,期望出一分力。重災區克爾縣英格勒姆約300名救援人員及挖泥機等重型機器,繼續在瓜達盧普河沿岸尋找失蹤者,消防部門指搜索工作沿近13公里長的河段進行,但過程艱巨且充滿挑戰,河道滿布房屋及汽車殘骸,難以從岸上看見,呼籲民眾暫停前來參與志願工作,避免更多人員受傷。克爾維爾市則有悼念活動,數百人在一間高中的操場唱詩歌及禱告哀悼水災死難者,部分人難掩悲痛。 得州上周暴雨成災,數以百人死亡及失蹤,河水短時間內暴漲數米,據報克爾縣相隔近六小時才發出警報,引發外界質疑通報太遲。克爾縣警長萊塔沒有正面回應,強調目前首要任務是救出災民,「請大家明白,我們沒有,也不會逃避,不會迴避任何事情,這將在稍後時間調查。」州長阿博特則宣布州議會本月21日召開特別會議,呼籲議員批准新的洪水預警系統,加強災害時的緊急通訊。 新墨西哥州暴雨亦引致山洪暴發,魯伊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英法同意協調使用核武 應對歐洲極端威脅
【有線新聞】英國和法國將簽署新宣言,加強國防合作,首次同意協調使用核武共同應對歐洲面臨的重大威脅,意味核保護傘將延伸至歐洲,亦會聯合研發導彈等先進武器。 國事訪問英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到唐寧街與首相施紀賢會面,雙方討論非法移民問題,以及在貿易、支援烏克蘭及防務等方面加強合作。英國國防部聲明稱兩人同意深化核合作,雙方簽署的新宣言將首次提到雖然兩國核威懾力量獨立,但可以協調行動,以核力量合力對抗針對英、法利益的威脅,以及針對歐洲的極端威脅,亦會加強核研究合作,共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 雙方將同意採購更多暴風影巡航導彈,升級生產線和增加庫存,並同意建造可深度打擊的反艦導彈,取代高殺傷力的暴風影導彈,為皇家空軍戰機聯合開發下一代空對空導彈,以及共同研發先進武器擊落無人機和導彈等威脅。英法將建立由數千名士兵組成的聯合部隊,專注保衛歐洲與北約盟友並肩作戰。 聲明引述施紀賢稱英法是親密夥伴和北約盟友,新協議將令兩國夥伴關係提升至新水平,有法國官員稱這次合作體現兩個擁核國之間的團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台灣多區大雨 豪雨特報生效
【有線新聞】台灣多區大雨,屏東、台東等地有超大豪雨。 在屏東山區的霧大二號橋被沖毀,約110人被困村莊無法進出,瑪家鄉雨量逾600毫米,當局正安排撤離。台東的暴雨由深夜持續至清晨,南迴公路水浸嚴重,有汽車受困,部分地區宣布停工停課。台南同樣出現水浸。 氣象署指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易有大雨或豪雨,局部地區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提醒民眾小心防範水浸、土石流、落石等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