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伊朗被撤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資格
【有線新聞】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撤銷伊朗在婦女地位委員會的成員資格。 撤銷資格的決議案由美國提出,指伊朗鎮壓反政府示威,削弱和打壓女性權利。理事會54個成員國,以29票贊成、8票反對、16票棄權下通過,即時將今年才加入的伊朗逐出婦女地位委員會,伊朗予以譴責。 當地22歲女子阿米尼,違反頭巾令被道德警察拘捕後死亡,觸發全國示威,不少婦女參與。德黑蘭政府被指暴力鎮壓,造成多人死傷。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美國波士頓|中國留學生涉恐嚇、滋擾被控跟蹤罪
【有線新聞】美國聯邦調查局拘捕一名在波士頓的中國留學生,涉嫌恐嚇和滋擾一名來自內地的美國公民,被控一項跟蹤罪。遭恐嚇的事主曾張貼單張,聲援中國民主自由。 懷疑涉案的男子譯音姓吳,是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的中國留學生,被指恐嚇和滋擾一名來自內地的美國公民。周三遭聯邦調查局拘捕,被控一項跟蹤罪,最高刑罰可判監5年。獲釋後被監督3年,並罰款25萬美元。 控罪書指事件導火線,與這張聲援中國民主活動單張有關,貼於音樂學院一帶,寫上中國人想要自由、民主等。 25歲姓吳男子被指於10月中,發現同校來自內地的美國公民張貼並拍攝單張放上網後,便連日透過微信、電郵和Instagram,恐嚇該同學:威脅斬掉對方的手,更聲稱通報中國公安,讓當局「問候」事主居在內地的家人。被告亦四周打聽對方住處。又公開其電郵地址,希望對方被其他網民辱罵。 檢察官重申,言論自由是美國的憲法權利。司法部會不惜一切,捍衛言論自由和政治表達的權利,不會容忍任何人威脅和平表達意見的人。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美國南部多個州份遭龍捲風吹襲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嚴重冬季風暴席捲全美多個地區,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受龍捲風吹襲,最少三人死亡,多人受傷。鄰近州分包括密西西比,亦受風暴威脅,預料惡劣天氣仍會持續。 在路易斯安那州,住了約300人的基斯維爾鎮,多間房屋變成廢墟,碎片混雜樹枝散落一地,可以想像龍捲風的威力有多大。 當地一對母子的房屋被夷為平地,兩人失蹤數小時後,屍體分別在住所幾百米外及對面街尋獲,另有多人受傷。 相隔約145公里的另一小鎮法默維爾亦災情嚴峻,多個居民無家可歸。 路易斯安那州周二起有龍捲風,除了民居,亦有醫療中心損毀嚴重。部分政府辦公室及大學被迫關閉,州長頒布緊急狀態。 受風暴影響,路易斯安那及密西西比州,一度多達五萬戶沒有電力供應。 路易斯安那有康樂中心,開放予有需要居民臨時容身。有義工準備食物、飲品、禦寒衣物及洗漱用品等物資。 除了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得州均有龍捲風吹襲。氣象部門預計,美國南部天氣持續惡劣,警告墨西哥灣沿岸仍可能有更猛烈的風暴。 冬季風暴影響美國多個地區,中部和北部有大雪和凍雨。在中西部的北達科他州,部分山區積雪近60厘米深。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曼市總領館衝突 英:中方應要求召回外交官 華:只是正常輪換
【有線新聞】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衝突,英國外相祁湛明指中方已召回涉事的總領事及職員;中方回應指總領事任期屆滿,是正常人員輪換,堅決反對祁湛明歪曲事實。 英國外相祁湛明稱警方調查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館衝突後,要求涉事總領事鄭曦原和職員周三前放棄外交豁免權,接受警方盤問,中方最終在限期前召回6人。 英國外相祁湛明:「應我們的要求,中國政府現已召回這些在英國的官員,包括總領事本人在內。這表明我們對法治的堅持,以及對這些事件的嚴肅態度已經產生效果。 」祁湛明對中方決定表示失望,強調英方會繼續堅持法治。 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回應稱,駐曼徹斯特總領事任期已滿,不久前已奉調回國,是中方正常人員輪換,稱「強烈不滿,堅決反對;祁湛明發表不負責任評論,歪曲事實、顛倒黑白」。駐英領事館稱十月針對總領館的暴力滋擾事件,是非曲直十分清楚,是反華勢力蓄意策劃,非法衝闖館舍、襲擊人員,嚴重損害中方總領館及其人員的安全與尊嚴;批評英國政府包庇反華分子,把矛頭指向受襲中方人員,無視公理和法治,中方完全不能接受,已就此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強調英方必須清楚外交基於對等,任何侵犯中方利益的行徑都必將遭到中方有力反擊。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秘魯全國進入緊急狀態30天取締行動及集會自由
【有線新聞】秘魯連日示威動盪,政府頒布全國緊急狀態,為期30日,取締民眾行動及集會自由。被控叛亂及密謀政變的前總統卡斯蒂略出席撤銷拘留聆訊前,被判繼續扣押候審。 大批支持者周三聚集在首都利馬,前總統卡斯蒂略被關押的警察總部外,要求當局釋放他,期間與警察對峙。卡斯蒂略的家人亦在場守候,稱不被允許進入大樓內,沒有他的消息,只想知發生甚麼事。 被控叛亂、密謀政變的卡斯蒂略原定關押7天至周三,但檢方尋求審前拘留18個月,最高法院周四聆訊,卡斯蒂略要繼續扣押。國防部長奧塔羅拉隨後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30天。 卡斯蒂略被罷免觸發全國過去一周連場示威,演變成警民衝突並釀成傷亡,國際特赦組織稱他們均死於槍傷。當局頒布緊急狀態後,禁止全國出行及集會自由,並授權警察在未經許可或司法命令下搜查民眾住所,不排除晚上實施宵禁,強調警方會確保所有國民安全和福祉。 總統博魯阿爾特早前讓步指提早大選至2024年4月,但未能平息民憤後,她提出進一步提早於明年12月大選。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拜登宣布與非洲聯盟達成加強貿易協議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宣布與非洲聯盟達成協議,加強美國與非洲貿易關係。 拜登在華盛頓出席美非領導人商業論壇,稱美國全力押注非洲的未來。當非洲成功時,美國及全世界都會成功。宣布美國與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達成的一項新協議,將使美國公司能夠接觸到13億人口和價值3.4萬億美元市場,包括擴大非洲的互聯網接連,促進經濟增長。 他之後在白宮會見明年參加大選的非洲領導人,討論選舉和民主原則。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麻省理工研納米太陽能薄膜 可用於任何物件表面 較傳統太陽能板更薄更輕
【有線新聞】美國麻省理工的學者發明了一種太陽能薄膜,比傳統太陽能板更輕更薄,除了降低安裝成本,也可以貼在任何物件表面,變成流動太陽能板。 它比一張紙更薄,但它是如假包換的太陽能板,有光線照射就會產生電力。麻省理工最新發明的超薄太陽能板,或者應該叫太陽能薄膜,比人類頭髮直徑更薄,原理是利用一種新工藝,先將吸收太陽能的納米材料造成打印墨水,印於有彈性的聚乙烯薄膜,再以絲網印刷鍍上電極及電路。 功能和傳統太陽能板看齊,但重量輕得多,有18分之1的重量已經擁有同樣的發電效能。舉例如果要以傳統太陽能板鋪滿這類屋頂,重量多達400公斤,但轉用太陽能薄膜,只重20公斤。不只對建築物負荷減少,運輸及安裝成本也大幅降低。 但這麼薄會否不耐用?學者將薄膜反覆捲曲500次,發電能力仍然維持在九成以上。輕及薄特質亦令到這種薄膜可以用於平時難以使用太陽能板的地方,例如帆船的帆及帳幕的表面,將來基本上大部分物件也可以利用薄膜來收集太陽能,尤其在天災時用來應急,提供臨時電力。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日媒:外相林芳正計劃本月底訪華
【有線新聞】日本外相林芳正據報計劃今月下旬訪華。 日本放送協會報道,預料林芳正向外長王毅表達日方期望與中方保持溝通,構建具建設性及穩定的日中關係,尤其兩國近年因尖閣諸島、即中方稱的釣魚島主權爭議而關係轉差,預料兩人亦討論加強兩國民間交流的措施。 如果成行,將是時隔3年再有日本外相訪華。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日本今冬最強寒流為北海道等地帶來大風雪
【有線新聞】日本迎來今年冬季以來最強寒流,西部和北部預料一連兩日有大風雪。 北海道大風大雪,幾乎看不到路人身影,至到傍晚路邊積雪超過70厘米,青森縣積雪差不多半個人高,有近130厘米。 秋田新幹線列車服務因降雪停電,一度暫停多個小時,當地路面結冰釀成兩車相撞,多人受傷。 氣象廳指一股低氣壓和寒流,為日本北部和西部沿岸帶來大雪,當局呼籲民眾小心風雪,留意交通情況。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南韓明年起增養育嬰幼兒每月津貼
【有線新聞】全球出生率最低國家南韓,政府再推銀彈政策鼓勵生育,明年起養育2歲以下嬰幼兒,父母每月可獲最少約2000港元津貼,不過有分析質疑補助措施單一,成效有限。 出生率長期低迷、備受人口老化壓力的南韓政府,再嘗試以「銀彈」攻勢催谷生育,最新發布的五年規劃,繼續向新手父母提供補貼。 明年一月起,養育不滿一歲嬰孩的家庭,每月可獲70萬韓圜現金津貼,折合約4200港元。至於滿一歲但未滿兩歲幼童,每月有35萬韓圜,即約港幣2100元。2024年將分別加碼至100萬及50萬韓圜,即6000和3000港元。使用託兒所服務的家庭,每月獲50萬韓圜資助。 這筆生育補助非新鮮事,在前朝文在寅政府下,新生兒首年每月可獲30萬韓圜津貼,但有分析批評這種財政援助過於單一,未能持續支援孩子成長。 政府已計劃未來五年每年增加約500間公營託兒設施,應付需求,不過免費的公營託兒所質素參差,加上社會性別不平等、期望女性專注育兒現象等,都是南韓年輕夫婦對生兒育女卻步的因素。 當地出生率屢創新低,僅0.81,即每名女性生育不足一名子女,預期2025年,65歲或以上人口將佔整體兩成以上。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美國議員提法案限制華為使用美銀行服務
【有線新聞】美國國會有議員提出議案,限制華為使用美國銀行服務。中方批評美國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中國企業。 議案由共和黨參議員科頓提出,得到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等支持。提出加強制裁,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5G企業,列入財政部黑名單,排除在美國金融體系外。科頓指責華為,猶如中國情報部門的左右手,不能容許華為和中共,取得美國人個人資料和進入國家最敏感防禦系統,必須應對中國企業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嚴重威脅。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破壞國際規則,也將反噬自身。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無國界記者報告 全球533記者被扣押創新高
【有線新聞】無國界記者年度報告指全球有533名記者正被拘押,是有紀錄以來最多。 報告稱過半被扣押記者,集中在5個國家,包括中國、緬甸、伊朗、越南和白俄羅斯。中國扣押的記者最多,有110人。 伊朗自9月爆發反政府示威以來,有47名記者被捕,15人是女記者。無國界記者認為,顯示伊朗當局蓄意要令女性噤聲。 過去一年有57名記者被殺,比上一年增加逾18%。俄烏戰事是死亡人數上升主因之一,戰事爆發頭半年,已有8名記者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