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場地越野車世錦賽11、12日舉行 中環局部封路 29條巴士小巴線改道
【有線新聞】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香港站本月11日及12日在中環海濱舉行,部分道路須暫時封閉。 中環耀星街及海濱對出一段龍和道來回行車線下周五下午2時起封閉,連同海濱活動空間改建成1.2公里的賽道,本月13日上午6時解封,中環碼頭、香港站等公共交通設施如常開放,運輸署指有26條巴士線及3條小巴路線須改道。 即將在港舉行的世界越野車錦標賽分別是今年第九站及第十站,第十站是最後一站,亦是年終賽。主辦單位指賽道附近可以容納約8千人,預計下午是人流高峰,呼籲市民分階段入場。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海關葵涌搗毒品儲存倉 檢約5,200萬元氯胺酮 一男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搗破一個毒品儲存倉,檢獲市值約5,200萬元氯胺酮,拘捕一名男子。 檢獲的氯胺酮用膠袋包裝,海關昨日在葵涌行動截停一名報稱任職侍應的33歲本地男子,分別在一個劏房單位及他的住所檢獲約100公斤氯胺酮、1.4公斤大麻花及毒品包裝工具。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秀茂坪智障兄弟疑餓死慘劇 醫管局證實兩人母親上月病逝
【有線新聞】秀茂坪9月一對智障兄弟懷疑餓死,醫管局說兩人的母親一個多星期前病逝。 醫管局說她上月12日由九龍醫院轉往聯合醫院治療,病情持續惡化,上月21日離世。醫管局深切慰問病人家屬,重申社工一直有跟進,為家人提供適切支援。事發在9月中,兩名有智力問題的兄弟,照顧他們的母親因病入院,兩人其後被發現懷疑餓死屋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月中訪港 料出席交流活動
【有線新聞】消息指,神舟十六航天員月中訪港。 據了解,航天員將於本月14日訪港逗留數天,預計會出席交流活動,政府亦會配合舉辦展覽、宣傳和介紹國家的航天科技。「神十六」三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日前完成半年航天任務返回地球,這次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團結香港基金訪京晤夏寶龍 陳智思引述稱一國兩制須長期堅持
【有線新聞】團結香港基金上星期訪京,獲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接見。 雙方在釣魚台國賓館會面兩小時,基金會訪京團成員包括主席陳智思、理事梁愛詩、黃永光、郭基泓等。陳智思引述夏寶龍強調「一國兩制」政策不會變,亦是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又說中央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國兩制」和香港好,並對基金會工作充分信任和肯定,支持基金會團結更多愛國愛港人士。 陳智思說基金會將成立十周年,有新挑戰、新角色和新任務,他們亦與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會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中大校董會改組|三棄權票下通過 張宇人續向中大追討費用 劉國勳:改革第一步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由議員提出的改組中大校董會法案,提出法案的議員說改組只是第一步,之後會處理中大的管治問題,有投棄權票的議員擔心引起校內紛爭及不信任。 法案獲80名在席議員以76票贊成通過,法案提出中大校董會由55人減至34人,校外、校內成員比例改為2比1,但議員校董佔3席,維持不變,聘任校長門檻加高,須獲校董會四分之三成員通過。這個改組方案,比起校董會4月通過的方案進一步收窄,早前引起過千名校友聯署反對。 新界東北(新民黨)議員李梓敬︰「其實2019年反修例事件期間,中大與段崇智的表現徹底輸了大家對中大所謂自主的信任,所以中大改革勢在必行。」選委會界別(經民聯)議員梁美芬︰「2009、2016年都有(提出)修改,社會環境做不到,今天應該謙卑接受,由立法會議員代大學提出。」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議員狄志遠︰「各個持份者有不同意見,我們都擔心會否帶來內部將來合作有分歧、紛爭、不信任。」狄志遠及另外兩名議員張欣宇、劉業強投棄權票,劉業強說方案未取得共識,平衡各方意見後決定棄權。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強調法案無損中大自主管理。 提出修例的三名議員校董說改組只是第一步。新界北(民建聯)議員劉國勳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關車門撞到警員控襲警 港足名宿招重文准保釋下月再審
【有線新聞】港超球隊標準流浪教練團成員招重文被控一項襲警罪提堂,他獲准保釋至下月13日再訊。 54歲的招重文5月初在新蒲崗違泊被警員發告票,他涉嫌在關上車門時撞到警員,被控一項襲警罪。他暫時毋須答辯,獲准以2000元現金保釋,案件押後至下月13日再提堂,以待索取檢控文件及法律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新型肺炎|逾六成人不知屬高風險群組 孔繁毅:近期入院量升 高峰料月底來臨
【有線新聞】有組織發現超過六成人不認為自己是新型肺炎的高風險群組。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引述調查機構在今年7月初至中旬訪問超過2,000名市民,有近7成受訪市民不知道或不認為自己是新型肺炎的高風險群組;即使知道自己屬相關群組,都不了解自身疾病,包括60歲以上、糖尿病、高血壓和吸煙等是引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學會又發現超過4成受訪市民感染新型肺炎時並無求醫。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說近一至兩星期因新型肺炎入院的病人上升了一至兩成,預計高峰會在本月底至下月初來臨,提醒高風險群組一旦受感染,應盡快求醫及早服用口服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李克強逝世|遺體明於北京火化 港澳政府將下半旗誌哀
【有線新聞】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的遺體明天在北京火化,特區政府總部等將下半旗誌哀。 李克強上星期五在上海突發心臟病逝世,終年68歲,遺體星期四在北京火化。特區政府按照中央人民政府通告,政府總部、禮賓府、口岸管制及檢查站以及機場將下半旗悼念李克強。澳門政府總部、禮賓府及各邊境口岸等亦將下半旗誌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區選|田北辰倡辦簡介會取三會提名 曾國衞重申渠道足夠、沒打算修改
【有線新聞】有政團沒有足夠三會提名,無法參選區議會,有議員建議政府舉辦面對面簡介會,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說已有足夠渠道爭取提名,無打算修改。 區議會選舉提名期結束,建制及非建制都有人因沒有足夠三會提名、未能入閘,包括實政圓桌。召集人田北辰在立法會大會上指有三會成員在知會主席後改變意欲,他建議政府立法要求主席保持中立,並舉辦簡介會。田北辰:「讓所有參選人可以面對面向(三會)提名人講解政綱,以前特首和立法會選舉都有。」 曾國衞:「我們認為目前安排已有合理和足夠渠道讓有意參選人士爭取提名,目前安排我們覺得行之有效,暫時沒有打算修訂。」田北辰說會繼續從不同渠道反映意見,「我無論如何都不心服,相信香港很多人和我看法一樣。我的心從來都為國家,從來都是為了香港更加進步、完善。這個選舉制度其實很完善,唯一未完善的是提名階段。」 有議員就憂慮選區名稱陌生會影響投票意欲。民建聯劉國勳:「北區有兩個選區,一個叫紅花嶺區,一個叫蝴蝶山區。很多市民收信後問我是否要爬山投票?到底選區名稱如何制定?紅花嶺和蝴蝶山雖然都在北區,但令很多居民混淆。」曾國衞說民政處已採用耳熟能詳的地方名稱,市民有意見都樂意聽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明年修訂《建築物條例》 甯漢豪:研不同層次罰則、加強打擊僭建
【有線新聞】政府明年修訂《建築物條例》,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將研究引入不同層次的罰則,加強打擊僭建。 甯漢豪:「現時僭建首先會出清拆令,如果不遵從清拆令,其實罰則是一樣,不論僭建的大小,我們需要檢視不同嚴重程度的個案,是否應該有不同罰則?不是清拆就可以了事,可否研究有僭建就有機會被檢控?這些方向我們都希望在未來一年的研究範圍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換身份證|觀塘臨時登記處啟用 郭俊峯指每日可處理1,100個申請
【有線新聞】入境處在觀塘新設的臨時人事登記處,即日起為市民辦理換證。 辦事處位於觀塘宏利金融中心舖位,星期一至六、朝八晚十為三類人士換證,包括持有舊款智能身份證、年滿11或18歲而需換領兒童或成人身份證人士,以及已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人士。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到場視察運作,他說辦事處提供96個工作天的預約名額,每日可處理約1,100個申請。郭俊峯:「疫情後陸續有市民有需要回港申請身份證,加上有新的人才計劃,大量人才會帶同家屬來港生活,他們都有申請身份證的需要。有見及此,我們今日開設新的臨時辦事處,隨著投入服務,希望可以解決之前可能沒辦法預約身份證預約名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