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輸入外勞|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周一接受申請 勞方憂拉低低技術工種工資
【有線新聞】26個非技術及低技術工種獲准輸入外勞,下星期一接受申請,絕大部分工種月薪中位數不足15,000元,有勞顧會勞方代表擔心會拉低這些工種的整體工資。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容許輸入26個以往受保護的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外勞,為期兩年,絕大部分工種學歷要求是小六或以下,年資一年或以下。計劃下聘請的外勞薪金不能低於該工種本地工人的月入中位數,但這些工種大部分不足15,000元,售貨員13,120元、侍應生13,220元、售貨員和侍應生月薪約13,000元,布草房服務員、整熨工人工最低、只是約一萬元。 勞顧會勞方代表指統計處數據滯後,擔心輸入外勞後會拉低勞動市場的整體工資。勞顧會勞方代表譚金蓮:「聘請外勞都以這個價錢請人,將來一年亦以這工資請人不會有變化,不單影響本地工人就業,將來收入都有機會凍結,我們認為如果承擔到計過數發現『不對路』,不如加錢招聘本地人。」 計劃下星期一接受申請,勞工處要求僱主要先就職位在本地招聘四星期,目標在接獲申請後三個月內完成審批,又指如果外勞來自內地,僱主可安排他們即日往返。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中年漢行黃牛山失蹤多日 至今仍未尋回 救援人員繼續搜救
【有線新聞】上星期三於西貢黃牛山行山失蹤的57歲男子,至今仍未尋回。 救援人員繼續兵分兩路,分別在西貢蠔涌及馬鞍山梅子林尋找,有社交平台專頁早前稱失蹤男子前日曾致電家人,表示手機將近沒有電,又無法報告位置,只稱身體狀況不好及缺水,他當日穿著橙色背心,攜帶黑色背囊。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港大護理系Ocamp傳有高年級生吸大麻、性騷擾新生 校方啟動調查 重案組介入
【有線新聞】港大護理系迎新營有新生指控高年級生懷疑吸毒及性騷擾,港大啟動調查程序,警方指會作出適當跟進,新界北總區重案組正了解事件。 有自稱港大護理系新生在社交平台專頁投稿,報稱在迎新營一次活動,懷疑有高年級生吸大麻及醉酒;又指遭到性騷擾,翌日玩水環節,新生被要求穿淺色衣服。港大說已啟動調查程序,重申非常重視品德和素養,絕不容忍任何違反校園文明的行為。港大護理學會表示會秉公處理,正收集投訴及證據。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嘉道理農場水巨蜥走失兩星期 遊客園內助尋回 經檢查後無大礙
【有線新聞】嘉道理農場尋回走失兩星期的水巨蜥Aberdeen。 嘉道理農場說,有遊客昨日中午在園內行山,去到Aberdeen走失位置附近的梯田,發現一隻大型蜥蜴曬太陽,動物護理員到場後,牠隨即從樹上逃走,最終被護理員捉住,帶到獸醫院檢查,再送回原本居住的「爬行動物展覽台」。嘉道理農場形容Aberdeen似乎對冒險之旅突然中斷有點沮喪,但重返熟悉的家園後,很快已不在乎,與同住的陸龜一起玩耍。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港人首置地|荃灣油柑頭用地流標 交房協發展 甯漢豪:發展商對前景有考量
【有線新聞】荃灣油柑頭首置地流標,將交由房協發展,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流標牽涉很多因素,包括發展商對前景的看法。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會與房協商討財務安排。 甯漢豪:「一幅土地成功賣出與否都有很多因素,當然要符合政府訂下的底價,其他發展商對這幅土地的興趣、對於前景的看法、他們出價、對自身的投資策略,很多因素都在其中。今次政府的是首置樓用地,政府如果邀請房協進場都有合理性。」 何永賢:「過往房協有使命,做很多先導計劃,這次他們亦很願意嘗試做首置項目。至於財務安排、其他細節或者地盤的狀況,我們會與房協跟進,看看有甚麼可以大家協作做好項目。」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海關檢過億元懷疑冰毒 迂迴轉贓圖避截查 通報澳洲執法部門 四人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搗破販運冰毒案,估計市值約1.7億元。這批冰毒藏於人造皮革,經海路由墨西哥運到本港,計劃轉口到澳洲,海關通報澳洲執法部門,兩地合共拘捕四人,檢獲的懷疑冰毒及用作收藏毒品的人造皮革。 這批人造皮革上月12日由墨西哥經海路進口本港,期間引起海關懷疑。海關港口及海域科指揮官王紀翔:「由墨西哥進口人造皮革是相當罕見,過去一年亦未曾有類似的貨物經墨西哥海運到香港。海關人員檢查貨物的資料,亦留意到這批貨物的名稱,人造皮革是用西班牙文申報,收貨公司卻是一間本地的紡織公司。」海關利用X光檢查貨物,發現有40多卷人造皮革影像有可疑,末端封口貼有識別膠紙,最終經快速測試證實是冰毒。 由於這批貨物原本計劃轉運到澳洲悉尼,海關通知澳洲執法部門;同時還原原有包裝將貨物送回貨櫃碼頭,期間毒販多次來「拆櫃」,將毒品轉到其他貨櫃,又轉到天水圍及葵涌儲存。海關毒品調查科指揮官曾建邦:「他們採用了我們稱為『金蟬脫殼式』的轉運模式,企圖在貨櫃出入口時掩飾貨櫃的貨物真正來源地。第二、透過不停轉換貨櫃儲存點,一方面是希望增加海關執法難度,我們相信同一時間他們是在尋找合適買家。」 海關最終上周四及五拘捕3名44至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余慧明作供 認曾撰文指願用任何合法方式 促政府聆聽民意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余慧明繼續作供。 余慧明接受控方盤問,說知道戴耀廷是初選組織者,但不知道他曾經在蘋果日報撰文,亦不知道他對35+的看法及目的。副刑事檢控專員萬德豪展示余慧明撰寫的一篇文章,提到爭取五大訴求時,願意用任何合法方式,提高政府拒絕聆聽民意的代價,余慧明說否決預算案是合法及合理的手段,但最終目的是希望「共同建構重光後的香港」,真正落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翹英教育|「白武士」未能接手 五志願家長即日起停止資金支持
【有線新聞】宣布全線結業的翹英教育局部復課不足一個月,支持營運的家長亦宣布即日起停止資金支持。 翹英教育社交平台發出署名「五位家長志願者」的聲明,說本月初至今集資數十萬元,支付28天教師薪金、翹英拖欠的電費和教材等,原本希望支撐營運直至找到「白武士」接手,但經過多次溝通,對方與翹英教育負責人未能達成共識,因此決定即日起停止對翹英教育的支持,並撇除與翹英關係。 教育局指有派員巡查,部分港島東的翹英分校曾經重新營業,重申正嚴肅跟進;翹英涉嫌違反《教育條例》,強調除非獲當局准許,否則教育課程的費用總額須按月平均計算,並在每月首個上學日或之後繳交,否則經定罪每名校董可判監一年。當局已展開調查,亦會與執法機構緊密聯絡。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荃灣中年漢被斬傷 三南亞刀手事後逃逸
【有線新聞】荃灣發生傷人案,一名男子遭數名南亞兇徒斬傷,送院救治。 馬路留有大灘血跡,懷疑是兇徒乘坐的私家車留在現場,警員在現場調查及搜證。消息指早上八時許,50多歲事主駕車接載妻子在眾安街荃灣街市外停泊,尾隨私家車駛至,三人突然下車,持刀斬傷事主後逃去,事主妻子在警車協助調查,案件列作傷人。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青沙公路客貨車疑失控撼工程車後翻側 南亞裔司機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青衣有客貨車與工程車相撞後翻側,客貨車司機一度受傷被困。 意外後客貨車翻側在路中,車頭嚴重撞毀,雜物及碎片散滿一地,工程車防撞架亦撞毀。早上八時許,客貨車沿青沙公路往機場方向,駛近八號貨櫃碼頭對開,懷疑失控,撞到快線工程車後翻側,南亞裔司機一度受傷被困,清醒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上半年青少年墮網絡陷阱嚴重 逾20學生遭網友性侵、最小僅9歲 警方推網遊宣傳教育
【有線新聞】警方指今年上半年,約兩成網絡陷阱罪案受害人是學生,涉及裸聊勒索、援交騙案等,提醒青少年不要輕信陌生網友。 網上遊戲五花八門,一部手機、IPad 在手,已經樂在其中。警方年初以問卷訪問約1,800名中小學生,有六成、約1,100人都有玩網上遊戲,有受訪者曾遭受網絡欺凌,亦有人被盜取遊戲賬號,以及購買虛擬工具時受騙,另外亦有被陌生人要求成為情侶。 警方說網絡罪案的受害人,青少年佔了約兩成,包括一名9歲女童,她在2021年與疑犯透過交友軟件認識,疑犯將女童帶到家中性侵,並錄製過程。 今年上半年,涉及中小學生的援交騙案有249宗,裸聊勒索案則有168宗,16歲或以下的網上交友性侵案件則有24宗。 有教育界人士指,現時電子上課的方式令青少年更易墮入陷阱。沙田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梁福厚:「自從疫情後上網課,使用手機、平板時間越來越多。以前可能只是玩遊戲的時間,做功課或課餘時間都使用,家長不清楚子女對著平板做甚麼,小朋友越早有手機或平板,更容易接觸不法分子。」 警方說會加強宣傳教育,提醒青少年網上世界有風險,不要輕易相信陌生網友,並呼籲家長多留意子女的日常行為。警方推出新的網上情境遊戲,
- i-Cable
- 2023年08月28日
中大引超聲波內窺鏡 搭建新引流治膽管阻塞 成功率較高、復發風險更低
【有線新聞】中大用超聲波內窺鏡,治療膽管阻塞成功率比傳統技術高,團隊希望培訓更多醫生掌握新技術。 胰腺癌是香港第四大癌症殺手,每年有數千名晚期患者,因為胰臟腫瘤太大,壓迫膽管造成阻塞。首先用儀器穿入膽管內,在超聲波內視鏡引導下打開支架。中大醫學院10多年前引入新技術,透過超聲波內窺鏡,在十二指腸安裝支架連接膽管,在香港至今治療超過200名病人。 研究團隊說新技術比起傳統用膽管鏡成功率高出20個百分點,手術時間縮短超過一半,復發風險更低。傳統的膽管鏡技術利用內窺鏡放入支架撐開膽管,支架或許只能維持兩、三個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鄧承恩:「你當作有一條飲管,飲管通過最窄的地方撐開本來很狹窄的地方,但問題是在這個過程中,腫瘤很聰明、會生長,甚至可以穿過沒腹膜的網格阻塞支架。」 有部分病人因為十二指腸阻塞等原因,內窺鏡無法伸到膽管內安裝支架,只能選擇用體外引流袋排走膽液,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而新技術毋須撐開阻塞的膽管,改為直接在十二指腸搭建新引流。中大醫學院外科系教授張源斌:「第一、支架位置遠離腫瘤,腫瘤有機會再次生長入支架,造成阻塞的機會減低,支架本身設計亦能防止移位。」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