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中電鐘樓文化館活化完成明開放 展示電力供應歷史
【有線新聞】位於亞皆老街的中電鐘樓文化館,為期5年的活化工程完成,明日開放,讓市民可以回顧電力供應的歷史。 鐘樓是九龍城區的一個集體回憶、1940年代的重要的設計。中電鐘樓文化館前身是中電總部,採用紅棕色油彩瓷磚設計,保留鐘樓的對稱外型。總部搬遷到紅磡後,這座大樓於2018年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這些火水爐可以在文化館看到,在六、七十年代差不多家家戶戶都靠它來煮食,舊式的電掣開關和電錶亦很少見,這些模型展示不同年代的生活面貌。中電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除了展示很多電力發展的歷史外,亦希望這個地方成為一個多元互動體驗區,也可以看到大家一起如何建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市民來到文化館,透過互動屏幕可親身體驗氣候變化和了解如何減碳。這裏有一個圖表,顯示不同日子的用電量,就像當年颱風山竹襲港期間,很多人都不同上班、上學,用電量較平日少。文物館星期五起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開放,逢星期一和四閉館,市民不用預約、免費參觀。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新田科技城發展大綱圖出爐 創科園區佔半、擬不公開招標 本土研憂「象徵式」批地
【有線新聞】佔地600多公頃的「新田科技城」發展大綱圖出爐,當中一半土地興建「創科園區」,政府會考慮各種批地模式,包括不公開招標,有團體擔心會低價賣地。 「新田科技城」總發展面積627公頃,相當於29個太古城,位於北部都會區的中心,對面是深圳皇崗和福田創科區域;分為「創科園區」和「新田市中心」兩部分發展,各佔300公頃,預料創造超過16萬個就業職位。 「創科園區」建成後總樓面面積700萬平方米,相當於17個科學園,與深圳創新科技區相若,可能分配給不同企業從事尖端研發和生產,涵蓋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科技等科技範疇,希望滿足初創和龍頭科企需要。園區提供6400個人才公寓單位,當局預計10個園區員工就有一個住公寓,土地平整工程明年第四季展開。 發展局說為了配合創科產業政策,考慮公私營合作發展,包括直接批地、不公開招標。當局無透露打算向甚麼企業批地,只是說會考慮企業對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有甚麼實質好處。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過往私人形式直接批地很多都會是象徵式批地,如果政策支持下可能是象徵式批地,例如1000元批給某個企業,亦牽涉庫房收入大幅縮減。政府要交代是否會這樣做?協議是否象徵式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深水埗電單車肇事不顧而去 七旬男途人送院 警追緝司機
【有線新聞】深水埗有途人被電單車撞傷,司機事後不顧而去。 從網上片段看到74歲男傷者躺在地上,頭及身體多處受傷,有途人及司機為他敷治。事發下午3時,一輛電單車在汝州街近南昌街,撞到一名男途人後不顧而去,事主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方將案列作交通意外後不顧而去,並追緝司機歸案。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珠海市長黃志豪訪港 晤李家超談加強合作 鼓勵兩地企業優勢互補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與訪港的珠海市市長黃志豪會面。 李家超與黃志豪就加強香港與珠海合作交換意見,李家超感謝中央廣東省及珠海市政府支持推動「港車北上」,相信七月實施後會更好促進兩地交流;又說香港與珠海在貿易、投資和航空交通等領域一直緊密合作,鼓勵兩地企業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和發展國際市場。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長沙灣金舖遇劫 中年漢搶金鏈遭制服 男職員追截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長沙灣一間金舖遇劫,警方拘捕涉案男子,店舖未有損失。 男疑犯被押上警車扣查,金舖一名男職員追截疑犯時跌倒受傷、要送院治理。下午三時許,一名中年男子假扮顧客到元州街273號一間金舖揀選金器,期間搶走一條約值3萬元金鏈後逃走。男職員追截,與其他途人合力將他制服。警員接報到場將疑犯拘捕,並起回被搶的金鏈。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科學館「天生我材」展 透過不同材料日用品 反思過度物質生活
【有線新聞】香港科學館本周五起展出以不同材料製造的日用品。 這個名為「天生我材」的材料科學與設計展,市民可以觸摸不同產品及原材料,例如竹棚、木材、棉花、人類頭髮等,了解一件物件是如何誕生及對環境影響。今次是香港科學館首次與倫敦設計博物館合作,希望市民以科學角度思考過度物質生活以及可持續發展。展覽由星期五起至10月18日,門票介乎5元到30元。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易通行|至今52宗投訴 5宗涉盜用交警跟進 有的士「司機卡」未能扣數 運輸署:安裝不正確
【有線新聞】「易通行」實施一個多星期收到52宗投訴,亦有的士司機反映用「司機卡」未能扣數,運輸署說會派員協助糾正安裝方法。至於實施一個多星期,收到52宗投訴用「易通行」過隧道的個案,會轉交警方調查。 「易通行」在青沙管制區實施一個多星期,收到52宗投訴,有5宗懷疑是盜用車牌行隧道,已經轉交警方調查;另有29宗扣錯錢,與人手核對出錯有關,會安排退款。 至於有部分的士司機反映「司機卡」未能扣數,運輸署找來13輛的士測試,發現11輛「司機卡」安裝方法不正確,替他們矯正後偵測準繩度已提升至92%,但仍存在誤差。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司機)可能插卡時插得不太實在,如果中間有鬆動位置,偵測會不太好。另外一些可能是兩輛的士行走時比較貼近,不是無法偵測得到,但可能要用人手核對。我們仍然希望觀察比較大的數字、每天的數據,每天有五分之一的車輛經過青沙管制區是的士去使用,我們希望從大些的數據提升準繩度。」 「易通行」星期日將擴至城門隧道,早前在青沙管制區實施初期有巴士入錯線,運輸署說已敦促巴士公司加強訓練車長。羅淑佩:「城門隧道的情況反而比較簡單,因為城門隧道最左線、兩邊都是巴士專用線駛入巴士轉乘處,所有專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警破非法賭博集團拘捕13男4女 涉清洗兩億元黑錢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一個非法賭博集團,拘捕13男4女,涉嫌洗黑錢及收取非法賭注。 檢獲證物有大批現金,手提電話及電腦等。警方指一個本地非法集團,自去年6月在海外設立賭博網站,以700至數千元報酬,招攬傀儡在虛擬銀行開設戶口。集團再在社交網站招攬賭客,有意下注賭客,需存款入傀儡戶口,每次存款約數萬元。集團至今共收取約76萬元賭注,及清洗兩億元黑錢。被捕的17人、介乎21至50歲,是集團骨幹成員,及開設銀行戶口的傀儡,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互動交流答問會|李家超改「坐着答」 回問弘揚愛國愛港 議員:廣東省年繳國家千億稅款
【有線新聞】升級後答問會強調「互動交流」,少了議員就具體政策質詢。特首不只答問題,亦會回問議員。李家超亦一改全程站立的傳統,改為「坐着答」。 特首說為了更高層次「愛國者治港」,答問會要升級。李家超不再站立答問題,而是全程坐着。議員少了質詢,多了就李家超事前提出的三個議題發表意見,最多人回應的是如何為大型發展項目融資。金融界陳振英:「可能需要發行土地債券、基建設施證券化,或者用強積金這些非傳統融資計劃一起去解決。」李家超:「北部都會區這麼大、這麼多元,我們用甚麼融資方法是較為市場會有好反應呢?亦都很想聽聽意見,主席。」陳振英:「多謝特首你考我的金融知識。」 被李家超回問的議員,共通點都是觸及預設議題,這條問如何弘揚愛國愛港。李家超:「我想請問就是……作為每一個人,特別是立法會議員以及其他社會有影響力的人,他應該如何做去作出這個貢獻,令我們建立這樣的主流價值觀?」保險界陳健波:「廣東省每年上繳國家的稅款有兩千至三千億元,你想想香港甚麼都沒有交給國家,但國家為香港付出這麼多。如果大家能夠真心理解這件事,而不是道聽途說,我相信已經是事半功倍。」 交流會原先計劃幾個議員問完,特首一次過答,但期間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文憑試所有筆試完結 逾千人次使用確診考生指定試場
【有線新聞】文憑試所有筆試完結,由開考至今有超過一千人次到為確診考生而設的指定試場應考。 考評局說四星期的筆試,曾到新蒲崗指定試場應考的考生有超過一千人次,包括約100人次的特殊學習需要考生,有約60位試場主任和監考員參與指定試場的考務工作;一般試場方面就動用430多間學校。考評局感謝學校和約五萬名考生配合,讓各科考試順利完成。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勞工處首發黃色工作暑熱警告 提醒僱主須安排休息時間 有工人未獲通知
【有線新聞】勞工處發出首個黃色暑熱警告,生效兩小時,期間新界錄得35度高溫,有工人未獲通知可以休息。勞工處提醒僱主須為員工安排休息時間及提供遮蔭散熱設備。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本港多區包括大埔、上水及元朗等地最高氣溫高達34、5度。勞工處首次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維持兩小時後取消。由於翳焗加上天氣悶熱,部分戶外工作的工人選擇在橋底、樹底這些陰涼位置歇息、降溫、休息。 暑熱警告像暴雨警告般分為黃、紅、黑三級。好像搭棚這類極重勞動的工種,黃色警告生效時,《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建議他們每做15分鐘,便要休息45分鐘。搭棚工人傅先生:「未有通告之類,不曾提及是否可休息及停工,不允許休息都要繼續做,都沒有辦法,你是在出糧。」 警告生效期間,港島風速只是每小時6、7公里。清潔工屬於中等勞動,根據指引每小時應休息15分鐘,不過他們仍在工作。清潔工人林先生:「老闆遵照法例的,當然會安排時間讓你休息,對不?但如果老闆不是為員工著想的,他沒有容許你休息,你作為僱員都不會違規,你不會夠膽的。倘若老闆說你休息是違規,他可以解僱你的。」 勞工處提醒如在戶外或沒有空調的室內環境工作,暑熱警告下僱員會面對高水平的熱壓
- i-Cable
- 2023年05月18日
43歲男子因商業糾紛「起底」前合夥人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43歲男子涉嫌因商業糾紛,「起底」前合夥人被捕。 被捕人與事主合夥做生意,前年被捕人退出,兩人因股份買賣有糾紛。去年12月,有人在社交平台發布兩條訊息,含有事主個人資料,以及對他的負面評論。今年1月,有人再寄出五封信予事主前鄰居和女兒就讀的學校,披露事主中文姓名、部分身份證號碼與妻子合照及女兒中文姓名和班級等。私隱署調查後,拘捕43歲男子,他獲准保釋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