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5月07日
柯士甸酒店大堂相約交易 六旬翁遭劫走近千萬元玉石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昨晚在柯士甸被人搶走約值900萬元的玉石。 昨晚10時許,一名62歲男子相約買家在柯士甸道圓方一間酒店大堂交易玉石。期間3名男子來到,要求到私家車上檢查,事主將12塊約值900萬元的玉石交給對方,賊人登上私家車便立即開車逃去。警員到場調查,在附近兜截可疑人士。
- i-Cable
- 2023年05月07日
義工節|周六起逾百活動 機構指疫下增七成參與 義工:經歷疫情更要守望相助
【有線新聞】5月13日星期六是香港義工節,主辦機構說疫情期間多了七成人參與義工活動,有義工說經歷疫情更加要守望相助。 Rosetta和6歲兒子半年前參加探訪獨居長者活動,經過配對認識謝婆婆,過去數個月他們定期見面,除了做手工,亦會陪婆婆逛超市購物。義工Resetta:「真的投入做義工是5年前,那時一方面是小朋友長大,想看看身邊有甚麼人有需要,想小朋友也在旁參與。疫情時見面還要戴口罩是較緊張的,看到有些長者是一個人在家中,身邊是沒有人,因此我認為就算是疫情時更加要相助多些。」 不少人好像Rosetta般「長做長有」,有機構訪問大約二百名義工,9成6人說經過第一次活動後會繼續參與,7成人更會邀請親友一同做義工。「HandsOn」企業項目及發展主管林敏婷:「我們現時總註冊義工有4萬多人,最近看到有較穩定的增長,每月約有400名新增義工。可能疫情期間大家留在香港少去旅行,但這反而令他們留意多了在香港身邊人有需要幫助的地方。」 今個星期六起一連七日的義工節會有150個不同類型活動,主辦機構希望吸引多些人做義工。
- i-Cable
- 2023年05月07日
易通行|青沙管制區今實施 偶有車輛入錯線 司機冀疏導交通
【有線新聞】「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在青沙管制區實施,有車輛未登記「易通行」,出隧道後一度停車,亦有車入錯線。有司機認為不用停車繳費,行車更暢順和方便。 往沙田方向的「易通行」偵測裝置設在尖山隧道前的龍門架,會自動偵測貼在擋風玻璃的車輛貼,向車主收費;出隧道經過收費廣場時,毋須停車繳費或用「快易通」。收費亭被黑布遮蓋,有指示牌提醒司機直接駛過,不過這輛七人車似乎未適應,停在收費亭前,再慢駛。這輛貨車索性停車打「死火燈」,阻礙後至的車,要隧道職員趕車。 用「易通行」的司機就讚很方便,全國政協前委員彭長緯:「不用停車在收費亭,希望(交通)能夠有所疏導,不過今天感覺不到的,可能明天上班日才知,不過亦都擔心有人未安裝,阻塞通道。」的士司機龍先生:「至少不用停車繳費,好像將軍澳隧道般。不用停車便不用阻塞,相差很遠的。」 未申請「易通行」都不用擔心,閉路電視會拍下車牌,之後再追收隧道費,要14日內繳費。司機另一個要適應的就是收費廣場行車線,由9線收窄至3線,多輛貨車入錯巴士專線,要倒後再返回正確行車線。有九巴亦入錯線,一度停在隧道出口,再駛入巴士專線。「易通行」實施後,收費亭會拆除騰出空位,用來擴
- i-Cable
- 2023年05月07日
沙田乙明邨保安與人爭執跌倒不治 29歲男涉誤殺及藏毒被捕
【有線新聞】沙田乙明邨停車場保安員與人爭執期間跌倒後死亡,警方拘捕29歲私家車司機涉嫌誤殺及藏毒。 警方在停車場更亭範圍拉起封鎖線,大批探員在場調查。警方凌晨十二時半左右接報,沙田乙明邨停車場一名保安昏迷倒臥在更亭對開,調查後發現他曾經與人爭執。沙田警區助理指揮官黃慧賢:「曾與一名私家車司機因停車場的繳費問題,曾發生口角及肢體碰撞,繼而男保安員就在上址發現昏迷。至於現場曾否發生打鬥,仍在調查。」 69歲保安員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後證實不治,警方拘捕29歲私家車司機,在他的車上發現兩克大麻,他涉嫌誤殺及藏毒被扣查。
- i-Cable
- 2023年05月06日
九龍城有女子遇劫受傷 兩賊事敗逃去
【有線新聞】九龍城一名女子遇劫受傷。 47歲女事主由救護車送到伊利沙伯醫院治理,晚上8時許,該名女子在宋皇臺道38號對開遇上兩名男子打劫,事主反抗被對方襲擊,匪徒最終事敗逃走,警員接報到場將事主送院。
- i-Cable
- 2023年05月06日
中環有地盤路陷 兩修路工墮坑受傷 一人昏迷
【有線新聞】中環晚上發生路陷,兩名修路工人墮坑受傷。 現場是嘉咸街近結志街一段路,晚上9時許,多名工人正在修路期間發生路陷,兩名年約40及60歲男工人跌落約10米深的坑受傷,其中一人昏迷,一人清醒,其他工友報警,救援人員到場救起兩人,由救護車送院治理。
- i-Cable
- 2023年05月06日
配合「易通行」實施 青沙管制區凌晨2時起關閉3小時
【有線新聞】青沙管制區凌晨2時起關閉三小時,配合「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清晨5時實施。 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大圍隧道來回方向及相關連接路會在凌晨2時臨時封閉,以便關閉收費亭、更改交通標誌和道路標記。青沙管制區會在清晨5時恢復服務,屆時同步實施「易通行」,駕駛者可以直接駛過青沙管制區收費廣場,不用停車或排隊付款,所有收費亭及快易通車道將會取消。
- i-Cable
- 2023年05月06日
MIRROR演唱會|阿MO再做電腦掃描 頸髓神經沒明顯萎縮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事故,受傷舞蹈員阿MO李啟言再次做電腦掃描,定出往後的治療重點。 他的父親李盛林牧師說,最新電腦掃描顯示阿MO受傷頸椎以下的頸髓神經沒有明顯萎縮,期望醫生比對之前的電腦掃描結果後可以更精準定出往後的治療重點和方向,又說事件過了41個星期,意想不到世界不同地方仍然關注,見到阿MO在治療過程所付出的努力,心中感恩的同時,心情仍難平伏、眼泛淚光。
- i-Cable
- 2023年05月06日
世衛撤疫情緊急狀態 袁國勇:大流行必定重臨 孔繁毅:每年會有一兩次感染波幅
【有線新聞】世衛解除對新型肺炎緊急狀態,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說另一場疫症大流行必定重臨,社會應檢討防疫工作;政府則說適用於大眾的防疫措施均已解除,會評估風險,調整餘下相關措施。 世衛解除新型肺炎公共衞生緊急狀態,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認同世衛的決定,但提醒不代表疫情已經完結,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病毒是會與我們同在,我們亦相信會有點波幅,每年或會有一、兩次個案會增多、入院及感染的人數有增加,但毋須太擔心,剛才已說過,整體的免疫障礙已很高。」 孔繁毅又說應提高內科的病床數目及醫護人數,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亦應定期接種加種劑疫苗;另一名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說,世衛的決定是流行病學史上一個里程碑。 本港兩場世紀疫症,2003年沙士及新型肺炎袁國勇都有份參與抗疫工作,他提醒要對新發傳染病保持警惕,因為另一場疫症大流行一定會重臨,而且會來自動物宿主,社會必須保護野生動物自然棲息地及禁止出售野生動物。社會亦應汲取新型肺炎的教訓,全面檢討防疫工作,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準備,包括建立應對機制、預備好軟、硬件,以減少死亡和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為目標。公眾要相信科學,避免下一次再有未完成接種
- i-Cable
- 2023年05月06日
機場檢31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約600萬元 海關拘一男
【有線新聞】海關在機場檢獲31公斤懷疑大麻花,拘捕一名男子。 被捕23歲無業男子負責接貨,暫被控販運危險藥物,星期一提堂。涉案大麻花市值約600萬元,海關星期五在機場空運站抽查12箱由加拿大到港報稱牛仔褲的貨物,在其中10箱發現大麻花。海關說販毒集團用大量衣服遮蓋大麻花,又多次修改送貨地點及要求在公眾停車場交收,呼籲物流公司留意這類特別要求。
- i-Cable
- 2023年05月06日
開心香港|西九文化區700人同做瑜伽輪練習 打破世界紀錄
【有線新聞】西九文化區有約700人一起做瑜伽輪練習。 活動歷時45分鐘,打破最多人同時練習瑜伽輪的世界紀錄,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立法會議員鄭泳舜等都有參與,今次是「開心香港」其中一項活動,主辦方希望促進市民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