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明愛南區、東涌兩校明年合併 師生可獲交通津貼 學生感不捨:很多回憶在這裏
【有線新聞】薄扶林明愛胡振中中學24/25學年起與東涌一間學校合併,有學生說路程較遠,但會轉到新校舍上學。校長說合併並非因收生不足,希望結合兩間學校的特色。 明愛胡振中中學中一至中四約120名學生,一年半後要告別薄扶林這間校舍,要上學就要去東涌的明愛華德中書院。 學生Sammy:「我住在石排灣,如果學校搬去東涌,上學要一個多小時、有點遠。現在有較多比賽和活動給我們參加,到時候可能有些活動與比賽時間有衝突,可能無法參加,可能要更改活動時間、有點麻煩。」 學生Johnson:「對整個學校都有點不捨得,始終由中一開始讀書,有很多回憶在這裏。」 住西貢,教授通識及公社科的羅老師說學校適合自己、會留下來。明愛胡振中中學教師羅旭光:「去到後我知道會有些(華德中學校)學生,主要是明愛胡振中中學學生為主,不太擔心需要磨合。」 校長說不會裁減教師人手,部分設施一同搬往新校舍,希望結合兩間學校創科和戲劇教育的優勢,合併的華德中書院是中文中學,胡振中中學則用中文及英文教書,校長說保留現有安排。 明愛胡振中中學校長歐海健:「很大部分會是我們的學生,語言政策不會變動,若之後收到不同類型學生會再考慮調整。今年自行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申五一遊行未獲發不反對通知書 黃迺元冀無額外條件規範
【有線新聞】前職工盟主席黃迺元說上周首次就申請與警方會面,警方關注如何識別參加者,也提問如何避免暴力團伙騎劫及分隔遊行隊伍與傳媒等,暫未開列批准的條件,也未定下次開會日期。 黃迺元:「(警方)問了一系列問題,反映他們對風險評估的緊張程度。我期待這個星期警方可清晰告知我們是否有些條件需要遵守、是否有些條件需要滿足,才會批出不反對通知書。當然我個人期望五一勞動節遊行與過去十多二十年勞動節遊行一樣,可以沒有額外條件規範下進行,真正回復到正常狀態」。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大灣區訪問團|結束四日行程返港 李家超感謝內地配合及安排 梁君彥:行政立法「前所未有齊心」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與立法會訪問團結束四日大灣區考察返港,李家超滿意考察成果,相信行政立法關改善有助香港發展。 行程最後一日,李家超相約廣州市長郭永航在荔灣湖公園一間酒樓飲早茶,之後會合訪問團,參觀佔地29公頃的淨水廠,與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等聽取職員講解。 隨後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出席廣州市領導的午宴,市長郭永航、廣州市委書記林克慶送行。之後轉到珠島賓館,跟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會面。黃坤明相信考察有助特區官員及議員了解大灣區建設,促進未來合作,包括正研究「港車北上」,至於「北車南下」。黃坤明說會充分照顧香港各方面關切,包括內地車多、香港小。 訪問團結束行程坐高鐵返港,訪問團獲安排坐在高鐵頭幾卡,深圳鐵路公安處和有關部門派人把守,確保訪問團安全,訪問團傍晚抵達西九龍站。 李家超總結四日參觀了16個地方,包括創科、智慧城市、青年發展等不同範疇,感謝内地配合及安排。李家超:「要追時間、追結果和追前列。過去我們在亂局時,我們的立法會拉布、癱瘓的時候過去了,這些時候的確令我們很多想做的事情做不到,所以我們必須追時間、追結果、追前列,我們要敢於創新、打破瓶頸,努力把香港變成迄立世界前列的城市。」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大灣區訪問團|參觀電動高架列車「雲巴」技術 議員稱適合東九龍
【有線新聞】政府和議員大灣區考察團,在深圳參觀了電動高架列車「雲巴」技術,有區議員認為「雲巴」靈活適合東九龍,有工程師質疑是否應付到需求。 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一卡可以載70人,最基本有八卡、500人,其實這是不錯的選擇,回應到市民出行。卡數車數可透過不同『扣卡』做到,即是可以加車廂。」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即使500人,也只是數輛巴士的流量而已,是否加多幾班巴士即可呢?現在的巴士一輛也可載客150人,加四班巴士即可應付,但我相信流量並非以80人計,繁忙時間以千、以萬計,是否可以無限加卡數以及如何(乘客)由高空的站運回地面?」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觀塘六旬小巴客車頭橫過馬路 捱撞捲入車底受傷
【有線新聞】觀塘一名男子被小巴撞倒後捲入車底受傷,由消防救出送院。 64歲男子被捲入車底,被困在左前輪,須由消防救出。昨晚近11時,事主乘坐一輛專線小巴在翠屏南邨翠桐樓對開下車,其後在小巴車頭橫過馬路,77歲司機懷疑未有注意,將事主撞倒並捲入車底,須由消防救出送院。司機在現場協助警方調查。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前職工盟成員申五一遊行未獲發不反對通知書 黃迺元:無意撤回申請
【有線新聞】前職工盟成員申辦五一遊行至今未獲不反對通知書,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遊行安全風險存在,任何人淡化風險是不負責任,組織者有積極責任令活動不被騎劫。 五一遊行申辦人、前職工盟主席黃迺元促警方不要誇大遊行安全風險,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啟程訪京前主動回應,指風險評估是基於事實和以往事情。鄧炳強:「2019年的黑暴就是有人騎劫公眾活動,這些安全風險是確實存在,任何人刻意淡化活動帶來的風險,甚至說『沒有事情的、你出來吧、安全的』,是不負責任行為。」 他指活動組織者有積極責任令活動安全,不能將責任全交給警方。鄧炳強:「警方當然有能力令活動在安全環境下進行,但組織者自己有積極責任,盡能力令活動在安全和有秩序下發生,有責任採合理行動、自己能力所做到的行動,確保活動不受干預和騎劫,包括如何辨識參加者。刻意不盡責任,甚或背後進行其他行動,令責任不能實施,會因應情況要求負起相關法律責任。」 黃迺元說目前無意撤回申請,期望本周內警方可清晰列出條件。黃迺元:「我個人期望五一勞動節遊行與過去十多二十年的勞動節遊行一樣,可以沒有額外條件規範進行,真正回復到正常狀態。我相信有很多方法識別參與遊行市民,例如主辦方提供
- i-Cable
- 2023年04月23日
大灣區訪問團|陳國基率隊訪佛山科企 曾國衞:時間短、成果豐碩 料行政立法關係日後更互信融洽
【有線新聞】多名官員隨團考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相信,此行有助提升行政立法關係。 連日行程,訪問團兵分兩路,有不同的官員隨團。其中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與議員去到佛山碧桂園參觀機械人公司。 有議員期望本港引入建築機械人,保障建造業界工人安全,同時解決人手不足問題。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價錢會便宜一些,最重要其實是快,工程施工會快很多,所以我覺得我們香港,應該要追落後。」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跟隨另一訪問團,在東莞參觀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曾國衞:「時間雖然比較短,安排比較緊湊,但成果豐碩,相信對日後制定惠港互利的大灣區政策有幫助。今次行程與議員有良好互動,促進行政立法關係將來更互信融洽。」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特首會有不同要求,希望與廣東省多些了解、多些了解將來粵港在大灣區如何合作,大家如何互補,或者用強強合作打造一個很有競爭力及經濟效力的大灣區。」 訪問團又坐船遊湖,一起在船上品嚐當地特產麻涌香蕉,之後到鰜魚洲文創園參觀由舊式工業區活化的商業中心 很多隨團的議員一邊考察一邊上載相片到社交網站分享,不少傳媒都要借用及參考,緊貼訪問團正在做甚麼。
- i-Cable
- 2023年04月23日
大灣區訪問團|李家超考察東莞及佛山 稱本港可與內地城市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有線新聞】特首李家超與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行程過半,繼續到訪東莞、深圳,李家超強調,不同城市間優勢互補,在多方面都有合作空間。 訪問行程第三天,特首李家超與議員到東莞,參觀機管局位於當地的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園內的大灣區出口貨物完成安檢、裝箱和收貨後,會無縫運送到赤鱲角機場貨運碼頭,直接轉運去世界各地,毋須再安檢。 他們之後參觀華為小鎮,上小火車穿梭不同園區,陪同李家超參觀的,包括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華為主席郭平。華為小鎮斥資過百億人民幣興建,是手機研發和實驗的地方,有約三萬人在此工作。 訪問團參觀了圖書館,又在演講廳聽取郭平講解。 李家超下午轉到佛山,參觀當地的應急指揮中心以及工業機械人研發基地,他表示當地能半小時生產一個大型機械人,令他印象深刻。相信大灣區內不同城市與香港在科研、人才吸納等方面都有合作空間,可以做到優勢互補。李家超:「我們有五間百強大學,基礎科研絕大部分評為卓越,我們能夠把這些科研產品轉化為落地生產,我們做了上游的工作後,中下游也可以與大灣區不同城市,包括佛山一起合作。某一個城市跑得最快,另一個城市跑得最遠,兩個城市加起來就是又快又遠,未必一定是要競爭的。」 四日三
- i-Cable
- 2023年04月23日
明年起4.23訂為全民閱讀日 楊潤雄:冀市民養成閱讀習慣
【有線新聞】政府將4月23日訂為「全民閱讀日」。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出席「世界閱讀日」頒獎禮,宣布明年起4月23日訂為「全民閱讀日」,公共圖書館會舉辦閱讀活動,邀請作家名人分享,透過不同主題活動營造閱讀氛圍,希望市民養成閱讀習慣。
- i-Cable
- 2023年04月23日
港島半山的士撞欄翻側 司機及母女乘客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港島半山有的士撞欄翻側,司機及兩名乘客一度被困,受傷送院。 的士翻側橫臥路中,車身嚴重撞毀,司機被困車內清醒,消防員用工具固定車身再合力將他救出,由救護車送院,車上一對母女亦受傷。下午兩時許,的士沿堅尼地道往灣仔駛至豐樂新邨對開懷疑失控撞到路邊鐵欄翻側,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3年04月23日
前職工盟成員申五一遊行未獲批 警:須作全面風險評估
【有線新聞】前職工盟成員申辦五一遊行,至今未獲批不反對通知書,警方說須作全面風險評估。 申辦遊行是前職工盟主席黃迺元及前幹事杜振豪,他們前日與警方會面,指警方出示網上留言截圖,查問是否認識留言者及預計已解散的民間團體成員會否參加遊行等。警方回覆查詢說會因應遊行目的、性質和人數,同時考慮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秩序等因素作全面風險評估,同時重申公眾活動的組織人或代辦人必須確保活動的公共安全及符合法例,並要為活動負上法律責任。
- i-Cable
- 2023年04月23日
最低工資|優化檢討機制首階段諮詢明結束 社協促改為一年一檢趕上物價 政府:會考慮
【有線新聞】優化最低工資檢討機制第一階段公眾諮詢明日結束,社區組職協會促請政府改為一年一檢,應對工資增幅滯後,政府指會考慮。 年初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將最低工資由37.5元提高至40元,下月起生效。 現行條例下,最低工資每兩年檢討一次,由於對上一次檢討結果是凍結最低工資,所以這次是最低工資相隔四年再調高。 有領取最低工資的基層工友認為加得太遲。廚房工人阿明:「我一個人要養兩個人,養老婆、岳母,收入又低,逼得要做兼職才能幫補家用,日捱夜捱十分辛苦。」 社協指本港仍有一萬四千名基層工人時薪只有37.5元,反映最低工資調整遠遠跟不上勞工市場工資增長,建議政府將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改為一年一檢。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我們看看數字,比起一般工資升幅,完全追不到、拋離了,一些基本生活開支都應付不了,過往(拋離)得太厲害,我們覺得要追回,第二,這幾年通脹厲害,每年都通脹,我們覺得一年一檢較實際。」 政府說收集意見後會交專責委員會研究。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諮詢結束是第一步,整體檢討得出來資料會交由最低工資檢討委員會處理,整體報告年底出爐,還有很多時間大家可以表達意見。」 今次諮詢除了檢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