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抗戰勝利80年|騰衝戰役成反攻核心戰場 為勝利拉開序幕 老兵憶怒江運彈生死一刻
【有線新聞】雲南騰衝位處西南邊陲,連接緬甸,具有重要戰略地位。1944年的騰衝戰役是中國反攻的核心戰場,持續127天,為抗日戰爭勝利拉開序幕。 騰衝作為抗戰路上第一個收復的城市,除了在前線披荊斬棘的戰士,後勤的軍人也功不可沒。現年102歲的何紹從1941年入伍,之後分配到運輸團,曾經在騰衝戰役中負責運送炸藥給前線,更險些命喪怒江。 抗戰老兵何紹從:「白天上山日本炮會打過來,天一黑了才上去。有一天過江,小木船又小,坐了十多個人,彈藥有十多箱,一箱六、七十斤。這個船入水太深了,划不過來,差點船就要沉了。」 走進滇西抗戰紀念館,映入眼簾的三個銅像分別代表中國遠征軍、滇西抗日民眾以及國際聯軍力量。銅像背後的牆上排列過千個頭盔都是當年從戰場上收集回來,代表每個奮勇抗敵每名士兵。為紀念騰衝戰役陣亡將士而修建的國殤墓園,不時都有民眾來拜祭致意,山坡上3,346個墓碑都是收復騰衝時犧牲的戰士。這幅遠征軍名錄牆上有接近11萬7千名中國遠征軍的名字,由遠征軍的後人捐贈建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政府飲用水|港島辦公室轉用本地樽裝水 公務員指信心問題避飲內地水 促採購把關更嚴謹
【有線新聞】政府辦公室採購樽裝飲用水事件,港島區辦公室即日起轉用本地品牌樽裝水。有公務員說因為信心問題,早前已盡量沒飲用新供應商的內地品牌樽裝水,又有人認為政府採購把關時應嚴謹些。 張先生:「也是自己煲水或者茶水間有水就放涼飲,盡量暫時不飲用、看情況,就是沒想到這麼快出事。(為何不飲用?)信心問題,我自己覺得奇怪,因為以前品牌供應的水飲用很多年,感覺為何突然要轉。」 李小姐:「會等更換品牌再飲用。(之前飲用過擔心對自己有影響?)始終短時間,相信影響應該有限。」蘇小姐:「不合規格就應該要換。(之前有報道公務員自己買水、有看到?)我們這邊暫時未看到,但有人會帶水,可以其實做多少少背景審查或者弄清楚背景才訂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政府飲用水|立法會上月隨政府改訂鑫鼎鑫 昨因應最新安排改向屈臣氏採購
【有線新聞】立法會上月起亦跟隨政府改用鑫鼎鑫商貿供應的樽裝水,秘書處說因應當局最新安排已購入新樽裝水,並於今日內更換。 立法會秘書處指大樓部分公用地方如議員會客室、記者室等,自今年7月下旬起跟隨政府購入「鑫鼎鑫」樽裝水,但因應政府最新安排,秘書處已改向屈臣氏採購樽裝水。他們亦更換大樓內所有飲用水機內的樽裝水,並準備在未來數月在可行情況下陸續在其他樓層辦公室及公用地方安置更多自來水飲用水機,以取代樽裝水飲用水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天文台一度發出紅雨警告 教育局宣布上午校、全日制學校今停課
【有線新聞】天文台凌晨一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教育局宣布所有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今日停課。 大雨下了一夜,天文台在凌晨十二時半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四十五分鐘後改發紅色。清晨約六時再改發黃色,至早上七時二十分取消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天文台表示,受中國東南部高壓脊與南海北部熱帶低氣壓共同影響,華南沿岸及南海北部風勢頗大,強雷雨帶正影響珠江口一帶,本港今早多處地區錄得超過60毫米雨量,離島區及屯門雨量更超過100毫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7日
政府飲用水|食環署:鑫鼎鑫及時貿國際均非登記食物進口商
【有線新聞】食環署回覆查詢稱,鑫鼎鑫及時貿國際都不是登記食物進口商,正跟相關部門聯繫跟進。 翻查《食物安全條例》,進口食品包括蒸餾水及礦泉水及加封在容器內的飲用水等,署方又稱基於公共衞生考慮,高風險食品如野味、肉類等,進口要有許可證及衞生證明,低風險如瓶裝水就不用,但所有在港出售的瓶裝水都必須適宜飲用,食安中心過去三年多抽查,全部樣本合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7日
政府飲用水|財庫局責成物流署善後 邀審計署查招標 兼成立專組審視制度
【有線新聞】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事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採取三重行動跟進,包括由審計署審查今次招標,以及成立跨政策局專責小組,全面審視政府現行採購機制。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主持緊急會議,跟相關人員討論採購飲用樽裝水事件,他說事件不單令公務員憂慮,亦引起公眾高度關注。會上決定採取三重行動調查事件和審視制度,包括已經邀請審計署加入審查今次飲用水招標過程,查找當中的疏漏和不足。 許正宇將聯同多個政策局,包括公務員事務局、商經局、發展局及律政司代表成立專責小組,共同審視政府現行的採購機制,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預期三個月後就初步建議提交報告。 同時責成物流署承擔主體責任、加緊善後,已經通知各政策局和部門收起相關飲用水,同時持續密切監察樽裝飲用水供應商履行合約的情況。 物流署今年3月批出三份標書,其中「鑫鼎鑫」亦即今次出問題的公司,以近5,300萬中標港島及部分離島,供應188萬樽水;新界區就由「時貿國際」中標,提供來自東莞製造商的「Happy喜士」飲用水;九龍就屬本地的屈臣氏。 屈臣氏將暫時接手「鑫鼎鑫」的供水範圍,確保政府辦公室的飲用水供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7日
美食博覽|市民消費審慎 商戶:50蚊以上都要諗 有展商推$35優惠價吸客
【有線新聞】一連五日的美食博覽來到第四日,市民趁假期掃貨,參展商亦趁有人流催谷生意。 美食博覽閉幕前的周日,場內人頭湧湧,很多人趁放假來掃貨,留港消費、滿載而歸。Cyrus:「大概一千元左右,這裡很多急凍食品,這個是保溫袋,然後我買了些湯和核桃。已經去了內地,不過支持一下自己城市,我們都喜歡吃東西,順道在這裡看看。」葉先生:「內地經常回去,也要轉一下口味。」 參展商亦趁有人氣催谷一下,隨便試吃、又提供優惠。參展商岑小姐:「今年銷情對比去年,第一天已經黑雨,稍後人行逛比較多,但是他們的消費比較少,以及他們購物的銀碼都比較小。(市民一般花費多少錢?)通常20元、30元、50元,50元以上他們都要再考慮。」 有來自馬來西亞的參展商希望以地道口味搶攻。參展商謝先生:「因為馬來西亞的匯率問題,價位沒有特別優勢。我們勝在有很多馬來西亞特別風味,如椰漿飯、白咖啡這些特色口味。」 今年是美食博覽35周年,一些參展商將貨品定價35元,希望優惠價可以吸引更多人消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7日
港大研草本配方治濕疹 抑菌減誘發皮膚炎症 初創推無副作用、低價軟膏
【有線新聞】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成功研製出一款治療濕疹的草本配方,不須使用抗生素也可控制病情。 濕疹帶來的痕癢和外觀影響,令患者在日常生活以至職場都受不少困擾。有機構以問卷訪問240位患有濕疹的在職人士,發現三成多人在職場上遭到排斥或嘲諷,兩成人因病情應徵時被拒。濕疹患者Ada:「配藥員在藥房上班,要保持工作環境乾淨些,但如果有濕疹會脫皮,相比一般人要更加在意這件事,還會很容易請假、睡不好會做錯事。」 港大團隊研究發現,濕疹發作與皮膚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毒素和酶有關,有三成人皮膚帶有這種細菌,而幾乎所有濕疹患者都是帶菌者。香港大學醫院微生物學系教授高一村:「金葡菌只是在皮膚上生長,但濕疹人士皮膚上有很多微細的小傷口,對我們而言很小,但對細菌而言是很大的泳池,於是它們在那裏生長,生長之餘金葡菌的特點會生長很多毒力因子。我們研發的方向是可否不要殺死細菌,但永遠不變成『小惡魔』,永遠停留好細菌階段。」 團隊在草本植物中發現配方,去年將技術授權予初創公司推出軟膏產品,有使用過的患者指使用一周已開始見效,三個月後可停用原有藥物。港大團隊指軟膏產品中沒有抗生素等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因此沒有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7日
石澳泳灘男子遇溺昏迷 獲救送院
【有線新聞】石澳泳灘一名男子遇溺昏迷,送抵東區醫院救治。 下午4時許,一名65歲男子在石澳泳灘懷疑遇溺,由救生員救起。男子一度昏迷,由救護車送往東區醫院救治,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7日
天文台:一號風球今晚8時20分取消 隨即改發強烈季候風信號
【有線新聞】天文台會在今晚8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並隨即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 位於南海中北部的熱帶低氣壓集結在香港之西南約680公里,預料向西北偏西移動,大致移向海南島西南沿岸一帶,熱帶低氣壓的外圍雨帶會繼續影響本港。預測今晚和明日多雲,有狂風驟雨和雷暴,雨勢有時頗大,初時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海有大浪及湧浪。明日稍後風勢逐漸緩和,星期二仍然有驟雨。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莊思寧:「在過去數個小時,熱帶低氣壓穩定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與香港保持超過600公里的距離,開始遠離本港。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今晚8時,預料今晚在海南西南沿岸地區掠過,並且會進一步遠離本港,到時天文台會考慮以強烈季候風信號取代一號戒備信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7日
高德黑工司機|警落馬洲再拘兩人 涉串謀詐騙等罪 至今7人落網
【有線新聞】網約車平台涉黑工司機案件,警方再拘捕多2人。 警方昨午在落馬洲拘捕一名46歲女子及一名36歲內地女子,涉嫌串謀詐騙及協助及教唆違反逗留條件,其中36歲內地女子亦涉嫌洗黑錢。相信兩名被捕女子與日前落網的犯罪集團有關,集團涉嫌招攬內地司機來港駕駛網約車載客取酬,警方至今合共拘捕7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7日
羅淑佩:香港文化兼容並蓄 續推廣中華文化增國民身分認同
【有線新聞】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在中環大館舉行嘉許禮。 首屆有179名中學生完成培訓,獲頒「優秀文化大使」稱號。計劃為期三年,合共舉行了114場互動講座以及實體工作坊,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認識。活動至今已有23間學校,逾一萬名學生參與。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出席典禮並致辭表示,當局會以創新方式宣揚中華文化並繼續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 羅淑佩:「香港文化兼容並蓄,在『一國兩制』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獨特優勢之下,我們以文化為載體,一方面以多元形式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透過創新的表達方法講述中國故事,促進民心相通;另一方面我們積極通過宣傳和教育工作,增強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從而加深國民身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