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9月12日
李少光告別禮 梁振英、林鄭出席 司局長、中聯辦官員扶靈
【有線新聞】上月離世的保安局前局長李少光,告別禮早上舉行。 出席告別禮的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八人扶靈,包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局長鄧炳強、曾國衞及中聯辦官員,中央統戰部、公安部、港澳辦有送花圈。靈柩之後送上靈車,運到鑽石山火葬場。 李少光曾任保安局局長、入境處處長、廉政專員。他上月14日離世,終年73歲。
- i-Cable
- 2022年09月12日
開線三年低地台小巴未落地 三線疑違規 營運商歸咎買車難、驗車程序繁複
【有線新聞】低地台小巴試驗計劃推出四年多,方便輪椅人士上落往返醫院,本台發現有三條小巴線違反招標條件,沒在營運一年內提供低地台小巴,部分路線開線三年都沒有。 這輛503號小巴,來往粉嶺皇后山邨和北區醫院,去年8月30日開始營運,招標條件列明,一年內這條線要有一輛讓輪椅上落的低地台小巴。一年過去,落站等來等去,都不見低地台小巴,只有這些普通小巴。 粉嶺居民胡太:「你不懂做小巴你不要投標,投標了就不要不做。國家都說最重要照顧老人,政府的安排那麼差嗎?我正想找電視台投訴他們。」 小巴公司投得這條線時,必須提交與低地台小巴供應商的往來信函,承諾會訂低地台小巴,違反承諾的話運輸署可以取消客運營業證。 推輪椅來北區醫院覆診的他,唯有乘的士,上水居民:「的士花費20多元,政府又不理會,市民都無奈。她行不到,如何上車?整部輪椅要上到的。」 小巴公司興裕集團說,小巴去年八月訂購至今年七月才送來,運輸署正在驗車。署方說是疫情令小巴在英國付運到港延誤,影響投入服務時間,預計第四季大家便能乘搭。 不過早於疫情前開線、來往兒童醫院的90A同90B低地台小巴一樣失蹤,2019年開始營運,承諾2020年有低地台小巴
- i-Cable
- 2022年09月12日
港大研究:打針後青少年兒童重症率減約九成 信疫苗可保護變種病毒
【有線新聞】港大較早前研究發現,接種疫苗的青少年及兒童入院率減少約八成,中至重症率更減少超過九成。雖然病毒有變種,但認為疫苗仍能有效保護未成年人。 香港大學兒科臨床助理教授陸俊文:「接種兩針較一針好,所以我建議接種兩針,不要打一針,雖然這個研究看不到對Omicron BA.4及BA.5的(疫苗保護率),但根據外國數據,以及我們之前研究Delta、BA.2的經驗,應該接種疫苗能保護BA.4、BA.5。」 今年一至四月,港大統計了172萬名已接種疫苗未成年人感染後的情況,估計超過1,000人因為打了針而避免住院;研究又發現,約68, 000名打了三針的人,沒有出現中至重症或需要住院。
- i-Cable
- 2022年09月12日
疫下減實體診症 東區醫院精神科設恆常網課 助腦退化長者隔空打牌
【有線新聞】疫情持續近三年,醫管局不少專科都縮減服務,東區醫院精神科日間中心都減少實體應診,兩年前開始試行視像訓練,今年起更變做恆常服務。 動動手腳,關節沒這麼易「生鏽」。疫情下難約齊人打麻雀,雀友一起在電腦前面認牌,都是樂趣,還可以訓練腦袋。這群長者看起來機靈,其實都患有腦退化症,東區醫院精神科日間中心安排視像認知訓練,讓他們在家中繼續鍛鍊腦力,每次一小時。 88歲的明珠是首批學員,上視像課已經兩年,明珠:「我很喜歡用腦,開心跟姑娘聊天,大家交換醫療知識,又可以做運動。」明珠女兒陳小姐:「因為(疫情)他們不能夠出去,平時可以跟外界接觸的機會沒了。網上課程提供不同環節,讓他們繼續用腦,至少可以減慢腦退化,不是自己坐在家中發呆。」 醫院目前一星期有兩天提供視像訓練,其餘三天維持實體,如果疫情再惡化,不排除全部轉為網上,確保病人康復進度,不會受太大影響,東區醫院精神科部門主吳瑛琼管 :「因為少了跟人交往,對認知能力和情緒的影響不是那麼好。防疫限制每個(實體)小組,參與人數未必可以很多,如果加上視像課,就可以有更多病人參與及得益,短期內沒有(電腦),情況適合會優先讓他上實體課,社署都有撥款,
- i-Cable
- 2022年09月12日
觀塘瑞和街市政大廈塌石屎牆 男子腳傷送院
【有線新聞】觀塘有石屎牆倒塌,一人受傷。 現場有一個染血的鐵鎚和血漬。凌晨四時許,一名男子在瑞和街市政大廈四樓,懷疑清拆一幅約1米乘1米的石屎牆時,石屎牆突然塌下,壓中事主的腳部,他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員到場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2年09月12日
旺角私家車避追截撞壆反肚 兩人涉偷車、危駕被捕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旺角有私家車逃避警方追截失事撞壆,兩人被捕。 涉事私家車四輪朝天。凌晨三時許,警員在大埔道近石硤尾街截查一架可疑私家車,司機未有按警員指示停車,並加速行駛,到界限街左轉入窩打老道時,懷疑失控撞向石壆後翻轉。 45歲男司機及29歲女乘客分別頸及腰部受傷送院治理,他們涉嫌偷車、危險駕駛及無牌駕駛等罪被捕。
- i-Cable
- 2022年09月11日
社民連銅鑼灣街站 食環署稱違衞生條例沒收橫額
【有線新聞】社民連在銅鑼灣擺街站,被食環署指違反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沒收橫額。 社民連在記利佐治街擺街站,派傳單表達對施政報告的意見,期間被多名食環署、地政總署及警方人員包圍,圍封街站。社民連說,食環署人員表示將會票控他們未經准許而展示招貼或海報,又沒收了橫額。
- i-Cable
- 2022年09月11日
中年男子元朗行山暈倒 直升機送院搶救
【有線新聞】一名中年男子在元朗行山期間暈倒,送院搶救。 飛行服務隊派出直升機,將男事主救起,送往東區醫院搶救。下午5時許,男事主在凹頭近蠔殼山一帶行山,期間暈倒地上,其他行山人士發現報警,救援人員上山搜救,並由直升機救起送院。
- i-Cable
- 2022年09月11日
李少光安息禮 李家超、陳茂波等主要官員出席悼念
【有線新聞】上月離世的保安局前局長李少光,安息禮在紅磡世界殯儀館舉行。 安息禮以基督教儀式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警務處處長蕭澤頤等主要官員都出席悼念,多名政商界人士及紀律部隊代表送花圈致意。 李少光曾任保安局局長、入境處處長及廉政專員,退休後曾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他上月14日在睡夢中離世,終年73歲。
- i-Cable
- 2022年09月11日
疫下頻快測產大量垃圾 林超英倡清洗後回收 有環團指可行、建議由政府集中消毒
【有線新聞】疫情下市民經常做快測,但測試物料屬於醫療物資不能回收,造成大量垃圾。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提倡,清洗測試物料後回收;有環保團體認為要完全洗乾淨有難度,建議政府中央回收及消毒。 抗疫三年來,除了戴口罩,另一個指定動作可能是做快測。 李先生:「每天也要做,我們上班便要做。雖然不環保,但為了全港市民沒有辦法。」 關先生:「小朋友一支、大人一支,(每天)最少兩支,又不能回收。」 韓小姐:「每天上課亦要做快測,不丟掉都沒有地方放。我們用過的其實不是太衛生,現在來說好像沒有甚麼特別好的辦法。」 辦法總比問題多,一直提倡環保的天文台請台長林超英,便想到分拆物料、再回收。根據林超英的說法,紙盒和說明書可以當廢紙回收;膠樽倒了測試液後,用清潔劑清洗乾淨,便可以當廢膠回收;如果檢測結果是陰性,可以把測試膠盒拆成兩邊,掉了裏面的試紙,亦可以拿去回收。 其實不少市民都有拿用過的測試棒,到環保署的綠在區區。很多區也表明這些是醫療廢物不會收,但有環保團體就認為未必不可行。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有什麼辦法去確保,他們真的在做潔淨的回收,我認為這個是關鍵。因為你不能100%信賴市民有沒有做好清洗,政府可以
- i-Cable
- 2022年09月11日
增9033確診、11死 3校有班級停課一周 當局:疫情稍降、仍須觀察會否反彈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9,033宗新型肺炎確診,8,904宗屬本地個案,多11人死亡。衞生防護中心說,確診數字稍為回落,但仍要觀察長假期後會否有反彈。 本地個案回落至8,904宗,連同129宗輸入個案,這一日新增約9000宗確診,是本月新低。不過衞生防護中心說,疫情是否真正回落,還要觀察兩項因素,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第一個因素是BA.5個案比例是否上升至頂峰,如果再上升的話,疫情也可能有機會再高。全球性來說BA.5佔的比例是86.8%,究竟在香港BA.5現時佔約60%會上升到多少,我們不知道;第二就是長假期後是否會有反彈,這些都需要多數天才看到。」 近日住院病人數字都維持在2,000多至3,000的水平,醫管局說暫時都不敢鬆懈,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以我們的經驗,疫情變化很急,無論升或跌都可以很快。亞博館我們仍有計劃,在中秋節後加至280張病床,因為現時亞博館都是處理在社區感染的長者,而這個數字似乎在近日我們看到不是呈下跌趨勢。」 有3間中學個別班級需要停課一周,包括小西灣漢華中學,2C班有6名學生都中招。另外九龍醫院胸肺內科病房,爆發感染群組,3名63至84歲男病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