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李家超聯合國發言 稱香港民主進程由回歸開始 沒國家能壟斷民主模式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發言,他說香港的民主進程是回歸後才開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壟斷民主的模式。 李家超在會議上說,19年是香港最黑暗的時期,實施港區國安法及新選舉制度後香港恢復和平穩定。他說立法會議員效忠特區及擁護《基本法》是理所當然的要求,又說香港的民主進程是回歸後才開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壟斷民主的模式,《基本法》明確訂明香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原則普選特首,同時保障市民的自由和權利。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政府澄清醫生視像診症不牴觸道德指引 醫管局稱已擴大特定津貼涵蓋範圍
【有線新聞】政府澄清醫生做視像診症並不牴觸《遠程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 政府指醫委會在2019年已發出關於遠程醫療指引,上月中亦已信醫委會,說明在抗疫的前提下為確診者提供視像診症,不會牴觸有關指引。醫委會亦澄清,關於指引中提到醫生先與病人建立「醫患關係」才可進行遠程醫療,只屬建議,非硬性規定。 另外,醫管局說醫護人員可按實際情況決定個人防護裝備,較早前已將「特定工作津貼」涵蓋至特定部門、地點或團隊,又重啟「應付危機特別酬金計劃」,給予自願參與計劃的員工。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過去一周多六人離世前14日內打針 當局稱無證據由疫苗引起
【有線新聞】過去一個星期,衞生署接獲六宗在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的死亡報告,但沒有證據顯示由疫苗引起。 個案涉及一男五女,介乎51至101歲。衞生署在過去一個星期合共接獲44宗,涉及曾經接種接種疫苗的異常報告。截至目前,專家委員會已總結53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13宗沒有關聯,仍有17宗有待評估。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上水廣場疫苗接種中心啟用 可日打千五針復必泰
【有線新聞】上水廣場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日起啟用。 接種中心佔地超過一萬平方呎,每日最多可為1500名12歲或以上人士接種復必泰,每日開放時間是朝九晚六。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清盤
【有線新聞】全港有八間分店的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宣布停運並清盤。 成立廿多年的Fitness First在網站公布停運決定,指過去幾個月經歷漫長的挑戰,令健身中心無法運作,管理團隊嘗試所有可行途徑維持業務,但未成功扭轉結局。中心為持份者致歉,並為持有有效服務計劃合約的人作相關安排。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當局擬修城規例減諮詢 陳劍青質疑削市民參與權 鋪路爭議項目更快實行
【有線新聞】當局提修訂法例加快土地供應,有關注團體擔心,城規條例修訂後,公眾未有足夠機會討論,政府會「快刀斬亂麻」,通過具爭議的項目。 根據《城市規劃條例》,現時任何人都可提交改劃申請,政府建議修改為該土地擁有人才可申請制訂圖則的諮詢程序,亦會壓縮至只有一輪。 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抹殺市民參與城市發展的權利,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每條條例都會影響重大公眾利益、市民參與權及法律細節,逐條討論會比較適宜,但現在政府快刀斬亂麻,一併將條例修訂,公眾沒有足夠時間醞釀討論,對於政府重大爭議發展項目可以更快去做,無需理會民意。」 政府又建議,填海項目內日後可加入「小型工程」機制,小規模工程可豁免刊憲,有環保團體擔憂引致無法補償的破壞,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以往做法定圖則前要做很多相關評估,例如環境影響評估,現在的做法是先填海再做規劃,這個做法無法評估環境影響。」 政府又說,多年來環保團體要求政府管制鄉郊地區免受環境破壞,今次會同時修訂《城市規劃條例》,即使是早年納入分區計劃大綱圖的高生態價值土地,日後政府亦可執管,吳希文:「現在的方向是正確,但我們看不見任何細節,難以評估你的建議是否能夠阻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快測劑進口澳門須先經審批 暫23款達標獲批
【有線新聞】澳門當局指,快速測試劑進口前要先審批,暫時有23款獲批進口。 名單可以在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網站找到,局方說因應近期鄰近地區疫情,市民關注快測的供應情況。根據法例,快測屬於診斷及實驗室試劑,進口商須證明符合國家標準、有歐盟CE認證、獲原產國批准上市,證明產品靈敏度及特異度都符合要求,才能獲批進口及在澳門出售。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增29,272宗確診 再多279人死亡 今早亞博兩死者均有長期病、沒打針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9,272宗確診,其中14,454宗經核酸檢測確診,14,818宗經快速檢測平台登記,再多279人死亡。 昨日離世的217名病人年齡35至105歲,當中125人來自院舍;151人無打針,大部份是長者。一人在家中離世,他有患有腎衰竭,需要洗腎。 至於早上由亞博社區治療設施送院不治的兩名確診長者,醫院管理局說兩名死者有長期病患、無打針記錄。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增29,272宗確診、多279死 第五波全港每八人一人染疫 逾500人再感染
【有線新聞】本港確診繼續徘徊3萬宗左右,單日新增29,272宗確診,連同延後呈報的18萬宗快速測試確診個案,第五波累計96萬人染疫,全港每八人有一人中招,當局透露當中有超過500人是再次感染。 單日新增個案29,000多宗,過去一個星期,日日都是大約30,000宗,新增的個案拆細一些看,核酸和快速測試分別有大約14,000宗,加上快速測試呈報平台,上月26日至本月5日期間,有184,000多宗延後呈報。 第五波累計確診個案逼近100萬宗,即是香港每八個人就有一個中招,第五波疫情有超過500人曾經在首四波疫情確診,即是再次感染。 當局抽查呈報快測陽性人士時,發現有30人做核酸複檢陰性。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我們都發現到有些個案提供相片我們看,相片見到其實是模糊的兩條線。未必會進行檢控行動,就著該宗個案,因為看到相片很清楚上載了,我們看不到有任何可能刻意隱瞞。」 死亡個案方面,單日多279人染疫死亡,五波疫情累計有4,847人死亡,超越內地逾4,600宗死亡個案,其中有三名大約90歲的婆婆在亞博館不適送院後死亡,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第一,年紀都大了,一人90歲一人92歲;第二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理大研究:戴高透氣度口罩體力勞動 較慢感疲勞 職安局倡生產商列明透氣程度
【有線新聞】有研究發現佩戴高透氣度的口罩有助減輕體力勞動工人的生理影響。 理大的研究分別測試戴不同類型的口罩在做運動、搬運及做體力勞動工作的反應,結果顯示戴高透氣度的口罩的人,心率及呼吸頻率會較低,亦會較慢感到疲勞。 職安局建議僱主為員工提供這類口罩,有助提升生產力,同時亦建議口罩生產商在包裝上列明透氣程度。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19年「光復元朗」行動 鍾健平擬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 還柙至下月答辯
【有線新聞】「光復元朗」行動發起人鍾健平擬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法官押後至下月11日聽取被告答辯,其間鍾健平繼續還柙。 案件在區域法院提堂,41歲被告鍾健平因疫情及懲教署的相關措施未有到庭。控罪指2019年7月26日至27日,鍾健平違反《公安條例》組織遊行及參與未經批准遊行,控方在庭上指與辯方達成認罪協商,鍾健平擬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一罪,餘下知情地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待被告同意有關案情後將申請存檔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