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首三季21歲以下吸毒人數增 涉大麻、太空油等 禁常會籲教育界提高警覺
【有線新聞】今年首三季整體吸毒人數按年下降,但21歲以下吸毒人數則上升。 由去年同期538人上升至593人,當中139人吸食「太空油」,其他則吸食大麻及可卡因。今年首三季被呈報整體吸毒人數有4,082人,較去年同期下降9%,海洛英、可卡因和冰毒是最常被吸食毒品,期內涉及毒品罪行的被捕人數有2,386人,按年跌9%。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提醒大眾,切勿因一時好奇而嘗試「太空油」,又呼籲教育界和社福界提高警覺,保安局禁毒處十分關注「太空油」被濫用的情況,正開展教育及宣傳。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研合併港島醫院聯網 盧寵茂指不會影響東區服務:甚至有助改善質素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正考慮合併港島東西醫院聯網,局長盧寵茂在立法會一個會議上說做法不會影響東區醫院服務,甚至有助改善質素。至於東區醫院擴建計劃會否擱置,他說未有定案。 因應人口結構變動,當局正研究重整醫管局聯網,方向之一是將港島東、西醫院聯網合併,有議員關注會否影響服務。邵家輝:「我自己做東區區議員做了12年,東區的需要其實很大。港島的人口事實上會減低,留下的人口相信會越來越年長,因為很多年輕人去了新地方,雖然人口未必多,但長者需求很大。」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融合後不會影響東區醫院服務,甚至我會說東區服務可能會有改善,因為通過融合提升管理行政的效率,甚至人手服務方面都可以通過兩聯網合作提升,有些服務分兩個聯網做得不是太理想。」盧寵茂強調聯網改變不代表要「殺院」,又說會先檢討醫院聯網,再決定聯網內的醫院分布和擴建計劃。 陳凱欣:「2019年立法會文件寫明東區醫院在第二個十年建院計劃有500張日間醫療病床,根據局長剛剛所説,這500張病床是否會沒有?」盧寵茂:「我們會全盤考慮,大家都要明白北部都會區也在不斷發展,情況會有改變。所有醫院發展計劃都會在適當時候……如確實有改變,最終都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藝人江若琳尖沙咀駕車翻側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女藝人江若琳駕私家車在尖沙咀失事翻側,受傷送院。 私家車翻側橫臥路中,交通燈柱塌下。下午2時許,私家車沿加連威老道右轉出彌敦道時懷疑失控,撞向路中交通燈柱後翻側,傷者自行爬出車外,由救護車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李家超北京述職 習近平充分肯定特區政府工作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北京述職,是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首次。國家主席習近平充分肯定李家超和特區政府的工作,要集中精神拼經濟、謀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李家超感謝中央關愛和支持。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瀛台接見行政長官李家超,兩人握手。總理李強亦在場,繼續去年開始的述職規格。同場還有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丁薛祥及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等。 習近平充分肯定李家超及特區政府的工作,「一年來你帶領特別行政區政府,擔當作為、務實進取,歷史性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推動解決住房、醫療等民生難題,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不但提升國際影響力,進一步鞏固了香港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中央對你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習近平說三中全會為進一步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香港要把握機遇,「中央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你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銳意改革、奮發有為,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創新創造中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為香港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李家超感謝中央關愛和支持,「今年是本屆特區政府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立法會討論的士裝車CAM 議員關注規格、私隱 陳美寶:不應由政府承擔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明年修例,規定所有的士在車廂安裝攝錄系統,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議員關注日後操作及私隱等問題,政府重申安裝攝錄系統是三贏方案。 的士業議會安排兩架的士都安裝了車廂攝錄系統,根據政府建議,要包括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議員在開會前參觀及了解攝錄系統運作。 隨後會議上議員關注私隱和規格等問題,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既然你要他上傳到中央平台,又何必要儲存三十日呢?能否降至十五日呢?」新界東南(民建聯)李世榮:「如果他們遮掩這些鏡頭,或者惡意令鏡頭模糊時,其實應該如何處理?有甚麼機制能夠做到萬無一失?」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是三贏方案,對乘客、的士司機,以至整個行業都有好處。第一可讓乘客享受更優質的乘車服務和體驗,安裝攝錄系統有助警醒業內少數害群之馬。」 有議員建議提供資助,又或者由政府統籌,加快進度。港島西(民健聯)陳學鋒:「舉個最簡單例子,現在市場上大約1.8萬輛的士,每輛提供1,000元資助,都只是1,800萬。」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為甚麼不讓政府統一去統籌整件事 ,強制安裝、幫助他們安裝,每個月收回成本和月費。我認為這樣比較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擬修訂建築物條例 針對嚴重僭建提高罰則、引新罪行 建議賦權會面搜證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修訂《建築物條例》,針對嚴重僭建物提高罰則和引入新罪行,同時有條件地容許保留晾衫架和冷氣機支架等小型僭建物。 去年9月一場黑雨,紅山半島有斜坡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揭發多間獨立屋有嚴重僭建。事隔一年多,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建築物條例》,對搭建僭建物的罰則提高至20萬元及監禁2年,同時會請法庭參考僭建物的大小、差餉租值等因素量刑,令有更大利益的豪宅僭建物有相應刑罰。 針對紅山半島事件中有業主不配合調查,發展局建議擴大屋宇署的搜證權力,包括賦權會面搜證。根據現行法例,「明知」未獲批准搭建僭建物即屬違法,當局建議刪去「明知」字眼,業主「不知道需要入則」,日後就不可作為辯解理由;又建議立新例,不論僭建物是否由業主搭建,獲得相關物業的人都要負刑責,最高刑罰為30萬及監禁兩年。 發展局發言人指兩條修例可以互補在搭建和買賣上的監管,相信可以堵塞法律漏洞,但當局暫時無計劃強制業主在購買物業前檢查,認為是業主責任。 至於晾衫架、冷氣機支架等這些已搭建的「小型僭建物」,修例建議在三年寬限期內要通過一次性檢核,確保安全就可保留,而廣告招牌則要每年檢核,合格的話,屋宇署都不會發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黎智英案|稱認同美國銀行關閉香港高官帳戶 沒鼓勵繼續制裁
【有線新聞】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他作供說認同美國銀行關閉香港高官帳戶,但沒有鼓勵美國繼續制裁;又稱其他人利用他的Twitter轉發涉及制裁林鄭月娥的帖文,但他不認同制裁。 黎智英第17日作供,被問到2020年7月底他向管理Twitter的李兆富發送一段《蘋果》英文新聞,報道美國銀行關閉香港高官帳戶,包括時任行會召集人陳智思,讚特朗普做得好。辯方問他是否讚揚美國制裁壓迫自由的人,黎智英認同。這段報道和對話最終沒有上載到Twitter,辯方假設如果有發文,會否變相鼓勵特朗普政府繼續實施制裁。黎智英反問怎麼會是鼓勵,他是讚揚特朗普已經做了的事。 黎智英又在他的網上直播節目稱政府很大可能押後9月的立法會換屆選舉,相信實際原因是民主派初選成功,政府擔心建制派大敗。當時政府未正式宣布安排,黎智英說這些都是他的推測和分析,其他國家疫情時都有選舉,所以他認為疫情只是藉口。 他在節目上又稱歐盟應該與美國聯手,否則根本沒有對抗中國的籌碼。黎智英否認意圖煽動,只是說出事態發展趨勢和事實,各國當時都批評《國安法》,所以他密切關注國際新聞;又認為港大辭退戴耀廷對學術界造成很大的恐嚇作用。 而他的Twit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政府刊憲修例准遙控泊車 攝像顯示器可代替傳統反射鏡
【有線新聞】政府刊憲修訂規例,容許遙控泊車、使用攝像顯示器代替傳統反射鏡等。 修訂涉及八項建議,包括規定電動車安裝聲響警報系統、容許遙控泊車功能,更新對車輛的照明燈、反光體及單層巴士最大全高度的要求等。運輸及物流局說,修例旨在緊貼汽車業發展,優化車輛設計和構造的標準,締造更安全便利的道路環境。修訂規例會於下周三提交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的士記分制|實施近三月26司機扣分 17人扣10分
【有線新聞】的士記分制生效兩個多月,有26名司機被記分,大部分被記高達10分。 被記分的司機涉嫌濫收車資、拒載或兜路等,有17人被記10分,他們要在收到運輸署通知後三個月內自費報讀的士服務改進課程,其餘有7位司機被記5分,2名司機記3分。根據法例,的士司機記滿15分要停牌三個月,再次記滿分就要停牌半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下月復收酒店房租稅 崔定邦:部分網上平台不願代收、憂惹混亂 促政府押後實施
【有線新聞】政府明年1月1日起恢復徵收3%酒店房租稅,業界指有部分網上旅遊平台拒絕代收稅項、擔心引起混亂,建議押後實施。 旅遊促進會指大多數自由行旅客傾向透過網上旅遊平台預訂酒店,有部分大型網上旅遊平台拒絕協助政府代收稅項,住客須在辦理入住登記時另向酒店繳交稅項,即使有部分願意代收,仍會向酒店徵收額外服務費。崔定邦指酒店稅的計算方法及徵收出現困難,擔心容易引起旅客爭拗,促請政府統一做法。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政府應該要走多一步,強力呼籲、甚至約見,這些網上旅行社在香港亦有一些代表,這些網上旅行社都是大公司。我相信特區政府與這些網上旅行社有聯絡,我希望至少有些溝通,統一做法幫業界代收3%(酒店房租稅),這很大程度上幫我們大中小酒店減少工作、減少混亂。」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工展會|周六維園開鑼 廠商會:一簽多行可帶動人流 參展商盼港人留港消費
【有線新聞】工展會周六起維園開鑼,廠商會相信一簽多行有助帶動人流,參展商推出各種優惠吸客,希望港人多留港消費。 一元鮑魚、一元臘腸、十元紅酒,一年一度工展會又開鑼,場內九百多個參展商,各式參茸海味及酒類食品以不同優惠作招徠。深圳恢復一簽多行,過關來港旅客人次顯著增加,廠商會認為有助刺激人流,亦會加強對內地宣傳。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我們都與一些旅行社合作,亦和一些中港巴士合作,免費派發門票給旅客。持旅行證件的旅客也可以免費換入場券的,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旅客來工展會。」 有參展商就希望港人都多些留港消費,參展商楊駿軒:「我們今年大概全部調低10-20%,價錢調低了一點,希望可以留一班香港的顧客在香港消費買我們的產品。因為其實主要北上消費,都是價錢優惠。」 今屆工展會特設美酒區,每晚6時起向18歲以上入場人士派發雞尾酒、紅酒或者啤酒。工展會星期六起至明年1月6日開放,入場費為10元,晚上7時後免費入場,開幕首180名訪客可獲贈福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醫管局檢討公院管理系統 議員關注如何加強年輕醫護培訓
【有線新聞】醫管局就公立醫院管理系統作檢討,當中提到年輕醫護缺乏培訓,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如何加強訓練。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你提到會加強臨床帶教和督導,即是說插錯喉的事件,實習醫生沒有足夠經驗,是否就是要求多一個有經驗的醫生幫忙複檢?否則每一次有這樣的事都會害怕,然後説是實習醫生就不了了之。」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特別針對性,同事一定要做到某一個能力,直到同事在現場評估臨床能力,真的有能力做相關工作。當然不是推上一層,這是不應該。在能力範圍確保能做到之後,才去做相關工作,如果有困難就會加強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