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2日
賀一誠任命宋敏莉為澳門終審法院院長 任期三年 即日生效
【有線新聞】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任命宋敏莉為終審法院院長,任期三年,即日生效。 現年58歲的宋敏莉在今屆及2019年澳門特首選舉都擔任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她多年來以檢察院第一助理檢察長身份,參與終審法院及中級法院的訴訟工作,自2012年起出任終審法院法官。岑浩輝宣佈參選特首後,她就成為終院代院長。宋敏莉早年在北京大學法律系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到葡萄牙學習葡文,再在澳門大學參加司法官培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2日
大澳擱淺鯨魚亡|漁護署:觀察到偏瘦 帆布袋阻塞腸道或屬死因
【有線新聞】在大澳擱淺的喙鯨消化系統內發現大型帆布袋,漁護署指有機會影響進食,而本港的生態亦不適合牠生存。署方期望今日內完成解剖,找出真正死因,但詳細報告預料需時數個月。 懷疑是朗氏印太喙鯨日前於大澳擱淺,長六至七米,在專家診斷期間死亡,真正死因有待確定。漁護署指發現鯨魚時牠狀態相對虛弱,身上沒有發現螺旋槳傷痕及船隻撞擊痕跡,但在消化系統發現88乘52厘米的帆布袋。漁護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初步看帆布袋阻塞腸道很大可能是其中一個可能性,另外我們觀察到該條鯨魚偏瘦,有機會是一段時間進食困難。最重要的就是本身喙鯨是生活在深水地方,本身的自然生境水深300米至1,000米,香港水域只有幾十米,到大澳附近只有10米或以下,生境不適合生存,這幾個因素加起來可能就是死因。」 有保育團體指是次事件反映海洋垃圾問題嚴重,近岸的垃圾也有機會沖出外海。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當牠找食物的時候,可能會不小心誤以為海洋垃圾是獵物,這個情況在喙鯨身上很多文章都有記載。之前很多擱淺的喙鯨胃裡面都找到很多塑膠廢料,我們可以判斷對喙鯨來説,海洋垃圾對它們影響很大。」 鯨魚屍體目前在大嶼山海岸公園石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2日
紅磡地產代理店舖遭淋紅油
【有線新聞】紅磡一間地產代理店舖遭人淋潑紅油。 店舖兩邊櫥窗玻璃及行人路留有油漬。警方凌晨1時許接報,紅磡新柳街22號一間地產代理店舖,兩邊玻璃櫥窗被人淋潑紅色漆油,警方調查後列作刑事毀壞案處理,暫時未有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2日
葛量洪、瑪麗醫院團隊:適用移植心臟愈來愈少 籲有意捐贈者向家人分享意願
【有線新聞】葛量洪醫院及瑪麗醫院心臟移植團隊成立至今完成260宗心臟移植手術,團隊呼籲有意捐贈者應向家人分享捐贈意願。 49歲的馮女士患有先天性心臟病,25歲接受第一次心臟移植,21年後再出現心臟衰竭問題,要進行第二次心臟移植,成為全港第二名進行兩次心臟移植的病人。馮女士:「做完心臟移植之後,我有打乒乓球,有時會打羽毛球,走路的話,基本上一天一萬多至兩萬步都沒問題。」 團隊1991年成立至今已完成260宗心臟移植手術,葛量洪醫院負責病人手術前後的評估、護理以及復康,瑪麗醫院負責移植手術。團隊說今年成人心臟移植數字是八年內最低,僅有四宗,比起2018年最高峰時少超過七成。為了提高心臟移植率,團隊近年開始引入新技術,評估一些潛在適用的可移植心臟,至今已有三個成功案例。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何嘉麗:「一個年紀比較大的捐贈者,強心針比較多,導管檢查有一條血管閉塞,這個心臟平常一看,不要開玩笑一定不會要。經過短短三個多小時,評估到抽血報告,抽血指數是進步的,我們看到外表的跳動很好。」團隊指近年適用的移植心臟愈來愈少,呼籲有意捐贈者應該向家人分享捐贈意願。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大澳擱淺鯨魚亡 目擊者指有村民曾推其出深水區 專家稱或令再遇險、倡當局訂清晰指引
【有線新聞】有專家指鯨魚擱淺時正值潮退,加上如果已經受傷,放歸大海都可能再遇險。有目擊者則說村民發現鯨魚被困後,曾嘗試將牠推出深水區。 有目擊鯨魚擱淺的村民說,星期六晚見到鯨魚橫卧在這個淺灘掙扎流血,約七時報警,漁護署、警方及海洋公園人員半小時後到場,村民曾嘗試將鯨魚移出較深水區域。大澳鄉事委員會石仔埗(西)代表錦平:「那些石是凹凸不平,加上有蠔在這裏,所以(邊緣)會很鋒利。看到牠這樣出血不是辦法,村民組織六至七人加上警方有人落水將拉力布包裹腹部,慢慢推出較深水區域。」 有保育組織形容事發時正值潮退,鯨魚處境不樂觀。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這個鯨魚情況比較不理想,都是凶多吉少的情況 ,雖然有游動能力,如果健康狀況、導航情況不理想,強行引導出去大海離岸位置『放生』,有機會令牠再遇險或再擱淺機會都高。」 她建議當局訂立清晰指引,向公眾說明發現鯨豚擱淺時的應對方法,同時研究增加海洋保護區面積,減少海洋生物游經本港水域時受傷機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坑口東關愛隊遭爆竊 失電腦及手機、涉數百人資料 已通報私隱公署
【有線新聞】坑口東關愛隊遭爆竊,有手提電腦及手機被偷走,涉及幾百人的個人資料。 承辦關愛隊的坑口區節日慶典籌備委員會位於鄉事委員會的會址,星期六凌晨遭爆竊,一部手提電腦及一部手機被偷走,載有幾百名服務對象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電話,以及部分人的地址及身份證號碼。關愛隊指有關檔案都以高強度密碼保護,相信外洩風險較低,已通報私隱公署,並通知居民提防有人偽冒關愛隊成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民主黨改選中委會 羅健熙連任主席 指營運未受47人案影響
【有線新聞】民主黨改選中委會連任主席的羅健熙指,雖然財政狀況緊絀,但相信民主黨可營運下去。 新一屆11名中委,比上屆多一人,7人連任,包括副主席莫建成另外三人卸任,包括另一名副主席中西區前區議員伍凱欣。羅健熙指香港短期內都不會恢復以往的自由度,但希望有進程,民主黨會繼續評論時政、維繫黨友,暫時未討論參選明年立法會;又說卸任的中委主要考慮家庭及個人發展,未受滋擾事件或47人案影響。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我們與法庭想法未必很相同,但對於今次改選的影響基本上是沒有,他們已經被收押幾年,民主黨營運的模式過去幾年已經非常穩定。未來政治空間是如何,我覺得我們希望空間繼續擴闊,可以有更多地方容許不同意見的人、民間團體,一些壓力團體或者政黨都可以存在,按各自理念工作亦不會受到很多麻煩。」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旅發局:菲律賓訪港旅客破百萬創新高 年輕客群為主 人均消費7,100元
【有線新聞】今年菲律賓訪港旅客突破100萬人次,打破2018年全年93萬人次,創歷年最高。 剛過去周五,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在機場迎接今年第100萬名菲律賓旅客,向旅客一家送上花束和大熊貓公仔。旅發局指,今年首十個月錄得逾230萬東南亞訪港人次,其中菲律賓的旅客量復蘇超過一倍,旅客當中以年輕客群為主,平均留港3.4晚,人均消費港幣7,100元。 旅發局會藉繽紛冬日巡禮加強宣傳,吸引更多旅客來港體驗節日氣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大澳擱淺鯨魚亡|漁護署:未發現有螺旋槳等傷痕 消化系統有大型帆布袋 死因有待分析
【有線新聞】在大澳擱淺的鯨魚經評估相信是雄性喙鯨,解剖後未發現有螺旋槳傷害或者船撞痕跡,但消化系統內發現大型帆布袋,真正死因有待進一步分析。 鯨魚屍體早上運到大嶼山海岸公園石壁管理站,由海洋公園獸醫團隊解剖研究死因。 漁護署指初步評估鯨魚屬於雄性、長六至七米,屬喙鯨科,品種仍要確認。鯨魚身上未發現被螺旋槳或船隻猛烈撞擊的痕跡,但身上有表面傷痕,相信是擱淺於淺水區時造成;而鯨魚的消化系統內發現一個88乘52厘米的帆布袋,團隊仍在解剖,最終死因仍要進一步分析。漁護署又指香港水域不是喙鯨的正常生境,牠們一般生活於深水海域,很少進入淺水區及岸邊,進入香港水域很可能本身已出現特殊情況,例如健康出問題及迷失方向等。 事發在星期六,鯨魚在大澳對開海面擱淺,露出背部、載浮載沉,距離岸邊欄杆不足1米,身上有傷、不時掙扎,海面染上紅色,有人嘗試把牠推出海。漁護署星期六下午接獲警方報告,入夜後發現牠,即時啟動應變計劃,與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專家評估鯨魚狀況及拯救。當時獸醫初步評估鯨魚已經受傷,身體非常虛弱,最終在凌晨12時診斷期間死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一簽多行|陳茂波:促進港深人員便捷往來 為港經濟增添活力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為本地旅遊、零售等行業帶來支持。 陳茂波在網誌說,恢復一簽多行促進港深人員便捷往來。今年本港總體經濟增長溫和,本地消費和服務輸出表現仍需進一步提升,中央一系列支持本港旅遊業的措施,加上本地業界積極創新,提升效率和服務,相信將為本港經濟增添動力。 他又提到三跑正式啟用後,預計2035年機場處理能力將增加五成,達至每年1億2千萬人次旅客量。本港正積極擴展航空網絡,而過去幾年「走出去」和「請客來」的努力,令在港的海內外企業數目錄得可觀增長。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社署長者日間暫託服務點 今起擴至逾300個
【有線新聞】社署即日起擴展長者日間暫託服務網絡至超過300間。 社署表示,超過110間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的認可單位,即日起可為長者提供日間暫託服務,意味著全港日間暫託服務點由約190個擴展至逾300個,讓長者、其家人或照顧者獲得適切照顧及支援,市民可透過暫託服務/緊急住宿空置名額查詢系統獲取相關資料。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一簽多行|有上水商戶料帶動人流及生意額 大手入貨迎接深圳客
【有線新聞】有上水商戶預備更多貨量,期望一簽多行會帶動人流和生意;有尖沙咀商戶就說首日人流暢旺,但消費額未見大增。 昔日受水貨客歡迎的上水石湖墟,中午過後人流開始增加,不少是內地旅客。有藥妝店趁早準備了比往常多的貨物,有藥材店相信深圳恢復一簽多行後生意會好轉。店舖負責人楊先生:「有人來的地方便會旺,沒有人來的地方便不會旺財,旺丁就旺財是一定的。觀望這一、兩星期具決定性是否入多些貨,事態來得好的話就會更預多些。」 政府當局日前指相信水貨問題不會重現,有上水居民也不擔心。上水居民何女士:「沒有甚麼影響,各有各去,全世界都是這樣。香港這麼多人回內地,內地這麼多人來港,正常的。」上水居民陳女士:「現時很乾淨對嗎?但如果更多人過來時,再多簽時,便周圍都是紙箱、紙皮、垃圾,打開行李箱擺放在地上。」 在消費旺區尖沙咀繼續人頭湧湧,不少內地旅客來購物。有珠寶首飾店說,期望日後一簽多行能催谷生意有個位數增長,珠寶店港澳台區區域總經理李敏姬:「店舖內氣氛好了很多,店舖內人氣算是暢旺。現時來的都是休閒旅客為主,都會來購物,但是自用為多,見到他們的消費單價是數千至一萬多元水平,見到今日暫時消費額度也差不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