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旅遊熱點|倡開放舊油麻地警署 鄭泳舜相信影響可控不會擾民
【有線新聞】部分旅遊熱點項目位於市區,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說相信可以做到平衡、避免擾民。 舊油麻地警署近年不少遊客到訪「打卡」,行人路不時水洩不通,政府公布的旅遊熱點項目之一提出開放更多警署空間。立法會議員鄭泳舜相信即使遊人增加,對附近居民影響是可控。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油麻地警署向來都多人,一直以來大家都習慣,居民生活區又不算很多。旅客要走出馬路有數個原因,一個就是地方,只有門口可以拍照,所以沒有地方可以逛,日後油麻地警署開放部分設施,理論上有多一些旅遊空間。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考量設計時到底哪個位置適合大家影相,如何配套做到最好,甚至過馬路時交通燈可以安排好一些。」 九龍城是另一個旅遊熱點項目,以城寨電影場景為出發點延伸旅客在區內的旅遊體驗。鄭泳舜:「城寨電影場景設置後是否有足夠吸引力取決於場景如何呈現、展示或者令大家有體驗,相信大家不是只想有『房仔』擺設。現在坊間有很多地方做這件事,整體體驗如何要整體配合。有人說城寨特色是老香港特色,有些茶餐廳或者食叉燒飯,可能九龍城入面都有相配合,可能做到相應效果。」 他又提到,政府在維園舉行市集要考慮有甚麼旅遊元素,否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四「香港製造」廠房成本地工業旅遊試點 林健鋒:因食品安全限制數目
【有線新聞】政府以參觀四個「香港製造」廠房為試點發展本地工業旅遊,有議員指基於食品安全考慮限制了參與品牌的數目,相信未來可以再增加。 林健鋒:「工業旅遊似乎聽起來簡單,其實一點也不簡單,特別是牽涉食品,因為食品安全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如開放予公眾參觀,其實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最初政府與我們溝通時並不止四間,但因食物廠和藥廠種種不同的限制,因此要和工廠內大家商討如何改善。今次是個好開始,工業旅遊我覺得在未來一兩年一直會擴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旅遊熱點|業界:景點增歷史等資訊提升體驗 卓永興:做好宣傳不擔心影響生態
點要加入更多歷史和人文資訊才能提升旅客體驗。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向旅客做好宣傳教育,不擔心會影響生態環境。 政府跨部門工作組推出九個旅遊熱點項目,專門帶香港團的旅遊業界認為參選工業品牌和紀律部隊建築物都有吸引力。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一直以來香港紀律部隊對內地朋友是有一種神秘感和光環,他們會很感興趣。如果你可以進去看,就不只是看兩眼,應該一定要有講解,即等於大館一樣。」 有專為訪港遊客設計深度遊的業界就表示,本港旅遊硬件俱備,但每個景點都需要融入更多故事以及相關群體參與。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有講機場、泰國文化、潮州文化,其實這些文化體驗很需要一種在地的人一起參與,比較有深度、有耐性的去分享故事、技藝、店舖、傳統文化,九龍城就是其中我們覺得這方面潛力非常大的社區。」 領導「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相信,只要做好宣傳教育不擔心會影響生態環境。卓永興:「很多旅客很多都文明,如果可以在在山徑起步點宣傳或透過小紅書及其他渠道向旅客宣傳,就算現時郊野旅遊不會完全沒有人棄置垃圾,但問題不是很嚴重。」 漁護署則指推廣「四山」旅遊路線,有助旅客分流,當局會增設路標及指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紅磡保母車司機疑不適失控撼的士 三人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紅磡有保母車行車途中司機懷疑不適,失控與的士相撞,三人受傷。 傷者包括62歲保母車司機、61歲的士司機及7歲女學生初步治理後由救護車送院。上午八時左右,保母車載著八男一女學生,沿紅磡南道往暢通道駛至寶來街十字路口,懷疑司機頭暈不適,溜前駛向對面線與的士迎頭相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機場快綫加價|歐陽伯權:有更新項目需加價 另就工程車故障等事故致歉
【有線新聞】港鐵早前建議機場快綫加價9.4%,主席歐陽伯權說機鐵有更新項目,有必要加價。 港鐵主席歐陽伯權:「機鐵綫今次加價是近八年來首次加價,暫時建議的加價幅度,是低於當時通脹,我們希望得到市民認同。而且有一點想強調,機鐵已運作多年,亦有很多更新項目要處理,我們暫時打算用20億港元更新,所以這個加價幅度希望市民接受。」 早前東鐵綫工程車故障及五一落馬洲站網絡擠塞事故,歐陽伯權亦就此致歉,承諾未來繼續提供良好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旅遊熱點|卓永興:「特種兵」消費低因兩理由 冀發展適合旅遊產品
【有線新聞】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領導的「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將推出九個旅遊熱點項目,卓永興表示旅客不同旅遊方式都可以帶動消費,期望發展出適合不同旅客的旅遊產品。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特種兵』來香港消費低不外乎兩個理由,第一是經濟條件問題,第二是沒有他們覺得特別適合他消費的東西。所以現在要做到旅遊產品豐富,一定有些東西適合。就算即日來回都一定要用交通,都要食,有一定的消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邊界、西九龍總區試行無人機巡邏 出動前一周掛橫額預告 稱不會錄影
【有線新聞】警隊將於邊界及西九龍總區試行小型無人機巡邏,期望有助靈活調配前線人員,強調居民私隱及安全都受保障。 「無人機警員」出動,幾秒鐘已經上升到達邊界範圍的高空,15分鐘便完成預定的巡邏路線,並將現場情況實時傳到控制中心,一目了然。相比真人警員「行咇」,更可節省逾45分鐘。這項「小型無人機行動調配」先導計劃是推動智慧警政項目之一,星期五起分別在邊界警區以及西九龍總區作高空巡邏。 警方會在無人機出動前最少一周於區內當眼處掛起橫額,並預先通知大廈管業處提醒附近居民。針對市區人多、樓多,警方強調無人機巡邏路線需經警司級警員批核,同時遵從私隱專員公署無人機使用守則。大型活動科重點及搜查組警司高仲英:「飛行期間只會在公眾地方以及不會進行錄影,只作即時監察。除非巡邏或行動期間我們發現有需要例如有罪案,我們就會進行調查和錄影搜證。」 所有操控無人機的警員都需接受培訓課程,每架無人機都有內置避障功能,可感應障礙物,或者在訊號欠佳下會自行返航,更有其他輔助裝備,提高安全系數。大型活動科重點及搜查組總督察羅海明:「如在市區操作無人機時必須安裝降落傘,最低開傘要求是60米,可以讓無人機安全降落到地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牛頭角八旬翁橫過馬路遭巴士撞斃 38歲車長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84歲老翁在牛頭角遭巴士撞斃,38歲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被捕。 老翁被撞後失去知覺,消防和救護員為他急救,送聯合醫院搶救後不治。昨晚近十一時,往秀茂坪的九巴1A駛至觀塘道近得寶花園懷疑收掣不及撞倒橫過馬路的老翁,巴士擋風玻璃爆裂。九巴對事件探表遺憾,會配合警方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女性捐血者血紅素要求下周二起提高 輸血服務中心:提升市民健康關注
【有線新聞】本港每年仍有超過一萬人次因血紅素不足未能捐血,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下星期二起將會提高女性捐血者的血紅素要求下限,希望提升市民對健康關注。 捐血救人,不過為確保捐血者健康和安全,目前捐血前都要先通過血紅素測試等,確保身體有足夠鐵質,減低捐血後出現貧血風險。下星期二開始,女性捐血者血紅素的最低要求將會調整,由每百毫升11.5克提升至12克,男性的要求則不變。 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解釋現有標準沿用了超過30年,修訂是平衡了本港血液需求,亦考慮近年捐血者的血紅素水平明顯上升,調整指標目的是希望讓市民多注意健康。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女性周期損失都嚴重,你看衞生署去年的報告也有說過,女性其實周期損失會影響血色素以及鐵質不足,但是捐血我們需要獲得足夠的紅血球給予病人使用,所以我們有一個標準。」 中心指去年有一萬多人次因血紅素不足而要暫緩捐血,已較十年前近四萬人次明顯改善,所以不擔心捐血人數因為新指標減少;會透過健康教育,例如推出補充鐵質食譜,鼓勵市民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鐵質,有助於產生血紅素。九龍中醫院聯網營養部聯網經理鄭家燕:「基本上大家都知道牛肉、紅肉的鐵質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北區醫院23歲護士疑遭非禮 59歲男病人被捕
【有線新聞】北區醫院有護士懷疑被非禮,一名59歲男病人被捕。 事發在周二下午四時許,一名23歲護士於內科病房懷疑被非禮,醫院接獲護士報告後報警。警方之後在病房拘捕一名59歲男病人,正被扣留調查。 北區醫院強烈譴責非禮行為,表示會採取「零容忍」態度,已經向醫管局呈報事件,並向該名護士致以慰問及提供支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56歲男警涉非禮襲擊25歲女 遭停職被控兩罪、周三提堂
【有線新聞】一名男警員涉嫌非禮及襲擊一名女子被捕,他已經被停職。 警方在二月十八日接獲25歲女事主報案,指在九龍城區懷疑被56歲男子非禮,西九龍總區重案組調查後,翌日以涉嫌非禮作出拘捕。被捕男子為警員,消息指隸屬九龍城警區,犯案時在室內位置,與事主互相認識。他已被暫控一項普通襲擊罪及一項非禮罪,星期三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香港漫畫展覽明起文化博物館舉行 新舊經典角色同場 多份真跡手稿首曝光
【有線新聞】文化博物館舉行香港漫畫展覽,介紹多個幽默港漫角色,讓觀眾認識本地幽默漫畫發展,重溫集體回憶,有不少真跡手稿更是首次公開展出。 這些經典角色來自不同時代、不同漫畫,走到同一個展覽中。多位漫畫大師6、70年代的手稿更是首次展出,來到電繪年代亦有不少家傳戶曉的幽默漫畫。 文化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自然歷史/考古)陳家亮:「很多人認識香港漫畫,會是黃玉郎那種武打為主,其實香港也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漫畫,幽默漫畫是其中一個。較年長的會看《老夫子》就覺得這個講述我們的生活,年輕的看Stella So、《大大與小妹》,會發現講述他們的生活,透過漫畫認識香港不同年代人的生活。」 11 位漫畫家各自有獨特的風格,在大型作品上需要調整不同漫畫的用色,維持展覽的整體美感,為了令展覽內容更深入,部份漫畫家借出真迹,和啟發他們創作的個人物件。香港動漫畫聯會副會長溫紹倫:「很希望透過這些小飾物、小展品,讓觀眾更了解一個創作人、漫畫家,他們的內心可能是他們喜歡小玩具,或他的創作受到音樂、書本影響,這些可以窺探漫畫家的內心世界。」 這個角落有一系列公共圖書館的館藏漫畫,坐下來慢慢看,重拾翻閱紙本漫畫的樂趣。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