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1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稱努力沒白費:提升了市民減廢回收意識 指自己已盡力
【有線新聞】環保署宣布星期六起,逐步向全港214個公共屋邨,共約84萬戶。每戶每月派發20個指定袋,為期六個月,又會啟動回收大行動,鼓勵市民培養分類回收習慣。至於垃圾徵費暫緩推行,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在本台節目說,政府工作提升了市民減廢回收的意識,又認為自己已經盡了力。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反應參差,最終宣布暫緩,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看見不少人已改變習慣,認為努力沒有白費。謝展寰:「(垃圾收費)目的不是在收費,我們真的希望能夠推動減廢回收,現在短時間內看到社會對這件事關心,參與度提高了這麼多,很多人跟我反映是前所未有的。我們每個放了廚餘回收桶的地方最多投訴是說滿了,類似的問題,認為不夠,要多裝一點,態度的改變、行為的改變我認為十分好,我一直覺得是努力履行責任,覺得自己已盡了力。」 醞釀近二十年,垃圾徵費仍未能夠順利推行,明年能否捲土重來,謝展寰說言之尚早,當局會再加強教育及配套,打好基礎後再評估。他又強調,推動大灣區共同處理廢物不是推卸處理垃圾的責任,「我不太理解為何大家詮釋為將垃圾拋給鄰近城市,因為我們是說大家合作發展經濟,合作發展新經濟模式,我們實際上跟內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1日
青荃橋私家車撞壆著火 司機受傷 往青衣部份行車線一度封閉
【有線新聞】青荃橋有私家車失事撞壆著火,司機受傷。 私家車嚴重焚毀,消防用化學泡沫將火救熄,再向車身射水降溫。上午7時許,私家車沿青荃橋往青衣駛至海濱花園附近失事,撞向路邊石壆後車頭冒煙著火,火勢蔓延至車身,司機手部受傷及時逃生,由救護車送院。受意外影響,往青衣部份行車線一度封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1日
周守仁六四前夕撰文 稱「寬恕才可修和」
【有線新聞】六四事件35周年前夕,天主教香港教區樞機主教周守仁撰文,不點名提及六四事件,稱要寬恕才可修和。 周守仁在《公教報》撰文,說「三十五年前發生在首都那場耗人生命的事件」,仍然令很多人不安,內心某處留下深刻創傷,儘管已經被掩蓋或結痂,始終是一個傷痛處,需要適當處理治療,認為透過寬恕,各方才能擺脫互相指摘,實現修和。又說寬恕不代表忘記,但可讓所有人,享有內心自由和光明未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1日
跨部門大埔及上水掃黃 拘捕21名內地女子
【有線新聞】警方大埔警區特別職務隊聯同相關部門人員,昨日(30日)在大埔大埔墟及上水石湖墟一帶街道及多個單位展開代號「火石」的掃黃行動。 警方在大埔靖遠街、廣福坊、廣福里、廣福道、上水巡撫街、新財街及新豐路的單位內拘捕共21名內地女子,年齡介乎27至58歲,涉嫌「違反逗留條件」。所有被捕人現正被扣留調查,稍後將交由相關部門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1日
旺角單位疑電線短路起火 80住客疏散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旺角有住宅大廈起火,無人受傷。 單位不斷冒煙。凌晨4時許,豉油街鴻都大廈有住宅冒煙起火,消防到場派出一隊煙帽隊,開動一條喉灌救,約15分鐘將火救熄,約80名居民自行疏散。消防經初步調查,相信電線短路引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1日
仁濟女童縫針後心臟驟停|家屬向警方報案
【有線新聞】一名4歲女童在仁濟醫院縫針後心臟驟停,據悉女童家屬向警方報案,醫管局說非常關注事件,已邀請專家檢視。 醫管局回覆查詢時說,事發時為病人縫合傷口的急症室病格沒有安裝閉路電視,根據紀錄在縫合傷口前,護士為病人評估傷口情況,病人服務助理負責安頓和固定病人,病人身軀在俯卧姿勢下,頭部向右縫合傷口。 醫管局說已邀請兒科及急症科專家檢視事件,並為病人安排罕見疾病檢測,確定事件成因。院方周四再與病人家屬會面,會繼續緊密關注病人病情進展及與家屬保持緊密溝通,為他們提供可行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1日
一號風球|至少維持到中午 天文台下午評估需否改發三號
【有線新聞】一號戒備信號生效,至少維持至中午。天文台下午會評估是否需要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南海北部的熱帶低氣壓集結在香港西南偏南約420公里,預料向北移動,時速約15公里,靠近廣東西部沿岸。過去數小時該熱帶低氣壓向北移動,逐漸靠近廣東西部沿岸。 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中午,預料今日稍後可能進一步增強,天文台下午評估是否需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0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卓雅敏指裁決損港聲譽 外交部:堅決反對別國藉此干涉中國內政
【有線新聞】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國務大臣卓雅敏指,初選案裁決損害香港聲譽,又呼籲終止與國安法相關的審訊和釋放被捕人士。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發言人馬斯拉里指,裁決反映香港基本自由及民主參與進一步受破壞。 在北京,外交部指任何人都不能打著民主旗號從事違法活動,堅決反對個別國家藉有關司法個案干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是基本原則,任何人都不能打著民主的旗號從事違法活動,並企圖逃脫法律的制裁,中央政府堅定支持香港特區執法和司法機關依法履盡職責,懲治各類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堅決反對個別國家藉有關司法個案干涉中國內政,抹黑和破壞香港法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0日
英跨國公司職員誤信深偽假冒上司 失近400萬元
【有線新聞】再有人懷疑被騙徒以「深偽」技術行騙,涉款近400萬港元。 據了解,案中受害人為一家英國香港跨境公司職員,5月20日收到一名騙徒假冒其英國上司的WhatsApp短訊,要求翌日透過視像會議開會。由於騙徒樣貌及聲線與其英國上司相似,受害人於是依指示,分多次匯款總共約400萬港元到指定銀行戶口,後來發覺可能受騙,於是報警,警方正調查案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0日
大埔何郭佩珍中學籃球教練比賽期間墮地 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大埔一名中學籃球教練在進行籃球比賽時墮地昏迷,送院不治。 現場是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警方下午五時許接報,一名48歲男子在進行籃球師生賽期間懷疑失足墮地,送往大埔那打素醫院,搶救後證實不治。據了解,死者是外騁籃球教練,死因有待驗屍確定。教育局接到學校通報,校方已即時啓動危機處理小組跟進,包括安排教育心理學家和學校社工,支援有情緖需要的學生和教職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0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律政司首引新刑事訴訟例上訴 劉偉聰、李予信獲准保釋、不得離港
【有線新聞】針對劉偉聰及李予信罪名不成立,律政司首次引用新修訂《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申請上訴,兩人獲准繼續保釋等候上訴,而法庭暫定下月25日聽取各被告求情。 劉偉聰獲准保釋離開法院,劉偉聰:「後會有期。」同樣脫罪的李予信亦准保釋,李予信:「多謝關心。」 針對劉偉聰及李予信罪名不成立,律政司首次引用新修訂的《刑事訴訟程序條例》向法庭申請上訴,兩人准以原有條件繼續保釋,包括不得離開香港,而到警署報到就減至每個月一次。條例針對法庭在沒有陪審團下作出的無罪裁決,控方可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而法庭在有充足理由相信被告不會再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可以批准保釋,法庭亦暫定下月25日聽取各被告求情。 裁決這日,很多人來到旁聽,包括民主黨主席羅健熙,還有邵家臻;多國及歐盟領事亦派員到法庭,亦有市民通宵排隊。警方在法院外圍布防,除大批警員駐守之外,亦出動劍齒虎裝甲車戒備。有警員用攝錄機拍攝現場情況,又截查法院外的人。 社民連一度計劃在庭外請願,被警方阻止,及後警方在法院外拘捕四男一女,涉嫌「公眾地方行為不檢」,在法庭內外叫囂。 案件由拘捕到審訊,經歷多年來到這日裁決,受到廣泛關注,很多人來旁聽,公眾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30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李家超指特區維護國安有責 鄧炳強:反映危害國安人士難逃法網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指,特區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堅決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歡迎裁決,說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人都難逃法網;警方國安處認為判詞反映了案件的嚴重性,將繼續對調查未被起訴的人。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初選案裁決,反映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人都難逃法網,「他們為達到個人政治目的,不理香港市民死活,這些做法基本上是出賣香港人,極其醜惡、醜陋和惡毒。在此我想感謝法庭、律政司、執法部門及其他相關人士,雖然你們面對外部勢力恐嚇,仍然無畏無懼,秉持專業維護國家安全。」 被問到示威遊行會否構成顛覆國家政權,鄧炳強說基本法賦予了市民相關的權利,「你做的事是否顛覆國家政權要整體看。至於遊行示威,香港有法例、有公安條例,基本法很清楚地說市民有遊行示威權利,只要根據法例進行,是絕對可以的。」 警方國安處亦歡迎裁決,認為判詞反映了案件嚴重性,形容定罪對罪成人士來說是當頭棒喝;至於鄺俊宇、涂謹申等曾參與初選但未被起訴的人,國安處說會與律政司商討證據是否足夠。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因為調查未完結,需要他們繼續留在香港,繼續留下接受調查,所以不會發還旅遊證件,調查完畢之後我們會還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