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創未來
- 資訊節目
- 2025年07月12日
智創未來|人工智能影視娛樂製作
【有線新聞】人工智能急速發展,各行各業來都迎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影視娛樂製作領域也是其中之一。從前期規劃到後期製作,生成式人工智能漸漸地改變整個行業的製作生態,提升效率;但同時亦開始威脅到相關職業的地位。科技的發展對影視製作行業到底是危還是機呢?
- 資訊節目
- 2025年07月05日
智創未來|創科醫療新知
【有線新聞】人工智能逐漸成為大趨勢,在醫療方面,有公司設計專為孕婦而設的母嬰產品,從懷孕前期至嬰兒出生,提供支援服務。使用醫療服務後,面對繁複的保險理賠程序,配合人工智能可以帶來甚麼新景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5日
智創未來|保險自動化理賠 智能識別詐騙成索償第一把關
【有線新聞】保險可以為一些突發事故或風險提供財務保障,因為處理的文件較多,手續繁複,令理賠的過程相對耗時。有企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核對文件、識別詐騙,縮短理賠的時間。 雖然醫療科技漸趨發達,但當市民遇上緊急醫療需要,會涉及龐大金額,所以大家都會選擇購買保險,將風險轉移。從事精算相關行業的楊廣榮指,保險索償涉及繁複條款,全人手處理需時較長。 醫結行政總裁楊廣榮:「大家對保險都會覺得,要賠錢的時候你求它就很難了。為甚麼會有這麼多不好的感覺?對於這個行業呢,其實我們覺得最大的問題都是那個理賠的過程太複雜。人是有天然的限制的,所以很多時候,其中一個比較為人詬病的問題,就是說我病了,你還要等三至六個星期才賠錢給我,我等著錢來醫病。以前的文件來到,首先要找人去看,很多文件要人去分類,也要每一個細則可以讀出來,再看看這個細則究竟是保險的那一個條款作出理賠。」 醫結行銷總監劉懿瑩:「例如在這個門診服務方面,傳統我們拿著醫療卡到診所,由姑娘要客人簽一張單據,單據是一式三份,客人會有一張做紀錄,另外姑娘方面也會有一張做紀錄,餘下一張就會給他們第三方的管理機構,去做一個核對的程序。在核對方面其實會檢查
- 資訊節目
- 2025年06月28日
智創未來|廚餘再升級
【有線新聞】2024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表示會持續推動減廢回收的工作,例如擴大社區回收網絡、倍增全港住宅廚餘收集設施等等,期望可以達到「零廢堆填」。為減少廚餘,有米線集團與教育機構合作,利用剩餘腩肉提煉豬油,製作成不同的生活用品,期望為減廢出一分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8日
智創未來|米線集團與教育機構合作 利用食品科技將廚餘轉化為生活用品
【有線新聞】有米線集團與教育機構合作,將廚餘升級再造,利用食品科技的知識將豬腩肉製作成唇膏等生活用品,為環保出一分力。 豬腩肉作為這間米線集團的主要食材,但並不是全部的腩肉都使用到。譚仔國際國際業務總監及ESG委員會主席柯晉譽:「腩肉亦有我們俗稱頭尾的部分,未必適合給予我們前線的店舖食客食用。在這個部分,我們中央廚房每年應該都會有27,000公斤的腩肉。雖說有27,000公斤的腩肉,其實總計的量就遠超這個數字。」 為善用廚餘,米線集團與三間不同的機構合作,將腩肉廚餘再升級,製作成肥皂、香薰蠟燭及潤唇膏。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院校健康及生命科學系講師李佩盈:「我們這個計劃其實是食品科技及安全高級文憑的同學進行的產品研發,他們都運用到學科的知識,將食品的監測技術及品質量監控都加入了在這項計劃裏。」 先將原條豬腩肉切粒,然後放在平底鍋中加熱,提取豬油。在提煉的過程中會先汆水,加入白酒去除腩肉的腥味。整個煉豬油的過程需時30分鐘以上,其中時間、溫度控制最為關鍵。李佩盈:「在做這個產品過程的研發過程當中,其實其中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煉豬油的過程。他們在煉豬油的過程當中可能他們是首次進行,所以他們未
- 資訊節目
- 2025年06月21日
智創未來|飛機維修新方式
【有線新聞】飛行事故一宗都嫌多,不少意外的發生都與機件有關,當中包括引擎故障、起落架失靈等。本港有飛機維修公司引入新技術,用機械人運送及管理飛機零部件,期望透過科技,減低人為出錯,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提高飛行安全系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1日
智創未來|港機引進機械人管理運送飛機零部件 望科技配合減人為出錯
【有線新聞】本港有飛機維修公司引入機械人運送及管理飛機零部件,以節省員工來回倉庫的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公司指未來會積極探索更多新科技,但強調不是要取代人力。 港機香港助理飛機工程師王晴曦:「通常我們檢查時會特別留意這些防火條有否損壞。(日常)會進行例行的檢查或者會做一些不同的服務,可能會更換過濾器、加一些液壓油、引擎油等等。」 巡視機庫、細心檢查是王晴曦每天的工作,當發現飛機需要更換零部件時,她便會在系統輸入資料,零部件之後會由倉庫經這架籠車運送至機庫。「都是有減少了等待的時間,就是在電腦可能一早已經安排了什麼時候會送一些貨或者工具過來,我們就可以一上班見到籠車,就可以已經有特定的工具和零件。」 飛機維修涉及大量的零部件,以往工程師可能每天都要來回機庫和航材倉庫數次,公司在5年前引入這套自動倉儲機械人幫忙便省卻了不少工作流程。 港機香港總經理(物料管理)劉百騰:「最大部分的航材需要一些比較小的零件,例如一些螺絲、一些金屬的零件,這些零件其實佔了絕大部分的航材需求,考慮到每一天基本上有大量的前線需求,所以我們都是希望可以做到一套系統盡量減輕工作量。」 倉庫佔地1萬平方呎,共引入了13部機
- 資訊節目
- 2025年06月14日
智創未來|自動化分揀系統
【有線新聞】每逢新學期開始之前,書商都忙於處理教科書訂單,但許多時候因為人手不足,導致分揀錯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物流商引入自動化技術,補充人力短缺之餘,還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4日
智創未來|物流商引入自動化技術代替部分人手 提升工作效率
【有線新聞】傳統物流業體力勞動大、工時長,經常面臨人手不足。有物流商引入自動化技術,補充人力短缺之餘還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海獅機械工業方案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蘇耔翶:「我們是一個自動化書本分揀的一個整體方案,我們結合科技、自動化技術以及數據分析的算法來實現。我們會見到一些環形的分揀線,另外我們還有約20多組的自動倉庫,後方也有自動包裝線以及碼垛機械人。」 要「執齊貨」,便要靠系統的「智慧辨識」技術。視覺辨識鏡頭會根據讀取的資料,指令機械人分揀貨物,再送到指定「目的地」。蘇耔翶:「整個方案有兩個主要的算法,一個算法是我們用來做節奏的控制,第二個就是一個做分揀的算法,它懂得把每一個書本訂單分配至哪一個自動倉庫以及哪一個物流箱內。當書本的訂單,譬如該學生需要的書已經齊備的時候,系統就會把相應的物流箱自動把它運出至我們包裝線上。」 書商每逢新學期都需要大量人手處理教科書訂單,但是現在勞動力短缺,請人難、留人更難。引入系統就能取代繁重的人工操作,同時包辦存貨、分揀、倉儲以至出貨的工序。聯合新零售(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馬志:「第一個挑戰就是在教科書的分揀,需要的專業性比較高,我們需要聘請大
- 資訊節目
- 2025年06月07日
智創未來|水產養殖現代化
【有線新聞】在三面環海的香港以至全球,漁業都正面臨轉型與挑戰。傳統漁民憑傳統經驗與技術養殖,但紅潮、魚病隨時令心血化為烏有。2023年,政府發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目標是要推動漁農業升級轉型,邁向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主要措施包括發展深海養殖和推動現代化水產養殖。從實時水質監測器到深水網箱,科技和現代化設計如何成為漁民的後盾,推動藍色經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07日
智創未來|無線水質監測器幫助漁民預測紅潮 減低損失
【有線新聞】《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要推動現代化水產養殖,實行漁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有初創公司研發無線水質監測器,幫助漁民預測紅潮,減低損失。 羅廣財三代也是漁民,在三門仔、吉澳和東龍洲都有魚排,他說傳統養魚靠經驗解決問題,但萬一遇上魚病、紅潮等災害,很多時候都只能聽天由命。漁場負責人羅廣財:「其實紅潮可以一次過將我們的魚都殺光的,颱風可能會令我們損失一部分,或者魚病也只是(影響)一部分,紅潮可以一次過整個漁區殺光所有魚。」 嚴文滔的初創公司主力研發水底機械人,憑著過往研發水底攝影潛航器的經驗,研發無線水質監測器,更能迎合到漁民的需求,幫助他們預測自然災害,迅速作出應對,減低損失。厚多士動力有限公司創辦人嚴文滔:「將我們的Fishball放在他們的魚排,就可以保持24小時持續去測量,水的含氧量、溫度、酸鹼度,就可以預測到紅潮即將來到。」 收集到的數據會即時傳送到漁民的手機上,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有訊息提示,漁民能因應水質變化迅速作出決策。羅廣財:「尤其是晚上因為大部分人都睡覺了,如果有訊息提示我們起床望望,漁區那邊有問題,那就集中人手到這一區,注入氧氣也好,或者將魚搬到另一區也好,
- 資訊節目
- 2025年05月31日
智創未來|科技與教育
【有線新聞】政府近年大力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將教育與科技融合更成為大趨勢。為了讓新一代盡早接觸這些科技,有學校與本地一間初創公司合作,將人工智能課程常規化,學生可以親身體驗機械臂和傳感器的應用,裝備他們應對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