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政府嘉許禮表揚獲重要創科獎項機構 李家超:喜見政府部門獲獎
【有線新聞】政府舉辦嘉許禮表揚過去一年獲得重要創科獎項的機構。 行政長官李家超、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等出席嘉許禮,典禮表揚了10名學者以及警隊與消防處等25個機構,包括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的警方救援應用程式「HKSOS」。李家超致辭時指高興見到政府部門獲獎,讚揚他們積極善用創新科技改善政府服務,支持智慧城市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中大籌備明年開辦醫科第二學位 教資會擬增30資助醫科學額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籌備明年開辦醫科第二學位,醫衞局指一直持開放態度,但現階段不評論個別建議,會與院校保持溝通。 教資會計劃2025至28學年增加30個資助醫科學額,中大醫學院指已著手與當局商討細則,正積極籌劃人手、課程設計、臨床學習配套等安排。醫學院會與醫委會、醫管局緊密及深入溝通,確保平衡各方需要及考慮,又指待方案落實並批出細則後,會適時公布收生及課程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靈實醫院病房爆新冠病毒 七人確診
【有線新聞】將軍澳靈實醫院有病房爆發新冠病毒群組,七人確診。 靈實醫院一個內科病房上周二起先後有5名男病人發燒,其後確診染疫,年齡由74至89歲,正接受隔離治療。兩名病房職員其後亦都確診,全部情況穩定。病房已徹底清潔消毒,醫院指會密切監察病人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民建聯再辦「政道」研習課程 14堂涵蓋政治經濟及外交
【有線新聞】民建聯再次舉辦政道課程,希望培育治政人才。今年政道課程一共有14節 ,涵蓋經濟﹑政治及外交領域及兩課「變局案例」,希望學員掌握治政理念。 計劃會安排學員往深圳知名企業及外交部駐港公署參觀,並由公署分享一課「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民建聯主席陳克勤重申政道是一個公開招生的課程,歡迎不同階層﹑不同派別的愛國人士報讀。雖然名額只有50個,但他說如果報名踴躍,不排除會再增加名額。 民建聯指出,市民只要有志於服務社會,認同愛國愛港的理念,並持有本港認可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以及擁有不少於三年工作經驗,就可報名。報名期7月16日起至8月15日。 民建聯在2021年首次舉辦政道課程,69名政道舊生中,不少學員已進入政府﹑議會及社會不同機構,包括5人加入了政府的問責團隊,1人當選全國人大代表,7人當選立法會議員及超過20人成為區議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不滿赤腳踏水杯架 英語喝罵失禮非裔客 廣州司機:這裡是中國,懂嗎?
【有線新聞】司機乘客糾紛時有發生,內地網絡最近就熱傳一段廣州司機用英語,與說中文的非裔乘客互罵片段,而事件起因是女乘客脫鞋將腳伸向司機的水杯架,司機勸阻無效反被男乘客責怪「真麻煩」。影片引起網民熱議,據報司機更表明以後無條件拒載。 男乘客比中指 中文喝司機:給我安靜 事發於本月11日,車內鏡頭拍下後排女乘客上車後,把鞋子給脫了,再伸腳踏在司機位旁的水杯架。司機看到後起初以正常態度,用簡知英語告知不能脫鞋,沒想到對方毫無反應,司機只好繼續勸告對方不要踩。前排男乘客其後不表不滿,直接質問「為什麼?」,就這樣和司機吵了起來。 非裔男乘客以普通話指斥司機:「你真麻煩,給我安靜。」司機則以英語反駁:「這裡是中國,不是非洲,懂嗎?(This is China , not Africa, you know?)我的家人不能踩哪裡,知道嗎?」男乘客還朝對方比中指:「你很多很多麻煩,你神經病。」司機見溝通無效,要求對方下車,有事就報警。對方下車後沒有關車門直接走開,氣得司機爆粗再下車指罵。 網約車競爭大 整月無休也難收入破萬 影片上傳網絡時還打上「以後打到我的車無條件拒載」,引起網民熱議,不少人直言「廣州
- 中國在線
- 2024年07月15日
《求是》將發表習近平的重要文章 強調中國的問題須從基本國情出發 由中國人自己解答
【有線新聞】周二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重要文章。 文章以《必須堅持自信自立》為題,強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後的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黨的百年奮鬥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闢出來的,其中的一個基本點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公屋加租|議員冀分兩階段減輕負擔 何永賢:市民已習慣兩年檢討一次
【有線新聞】房委會建議公屋加租一成,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開會討論,有議員希望房委會考慮分兩階段加租,減輕住戶負擔,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市民已習慣兩年檢討一次的頻率。 立法會港島西議員陳學鋒:「檢討兩年一次,但加租一次過加,其實有沒有條件分開加,比如每年加5%,可能大家接受程度會好一些。」何永賢:「其實加租如果說兩年一次,還是每年加一些,其實效果是一樣的,如果我兩年一次,即是有一年是一點都不加,變相可以安樂,一年是完全沒有變化,可能是策略不同的感覺,我們思考一下,不過我覺得大家都習慣了是兩年一次。」 有議員希望房委會「派多粒糖」,將三個月的寬免期延長,何永賢說三個月加幅有寬免,已減少5.7億元收入,房委會未來有多個建屋項目,必須考慮財政平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深圳女遊泰遭分屍 疑感情、財產惹殺機 安徽男疑兇「當假錶」澳門落網
【有線新聞】泰國近期發生多宗涉及中國人的兇案,部份死者更遭同胞殺害,最新一宗「分屍」受害人來自深圳,閉路電視拍下她與疑兇曾「手牽手」,對方行兇後即經香港逃往澳門。值得注意在女死者失蹤期間,曾有非疑兇的神秘人致電勒索贖金,暫未知其身份動機。 向友人稱將赴布吉 失聯後手機仍開機 內地傳媒報道,38歲中國籍女事主Yan Ruimin(兖女士)於6月底獨自前往泰國,由其33歲男友人Cai Boxuan報案稱失蹤。據報兖女士從馬來西亞入境泰國遊玩,曾告訴友將在7月2日前往布吉,但從6月30日起就與友人失去聯繫,最終也沒有在布吉出現。友人發現女事主雖然未有回覆微信,但手機卻保持開機狀態。 友人於7月6日打電話予女事主家人,稱懷疑兗女士可能遭到綁架,因此建議準備100萬元人民幣以備作贖金。兗女士姐夫向南都記者確認,「第一次提到『要錢』的是受害者朋友Cai Boxuan」,「第二次是一個泰國電話,打給在芭提雅幫助我們的報警人,說如果我們想要了解當事人的信息,需要出30萬」、「報警人把這個泰國電話給了我們,我打過去就是關機了。等警方公佈案情後,就再也沒有『要錢』的資訊了」。 疑兇曾手牽手行街 棄屍後飛香
- 中國在線
- 2024年07月15日
內地暴雨|四川現泥石流 逾1.3萬人緊急轉移 6省市16條河流水位超警戒線
【有線新聞】內地大雨,全國6省市16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四川廣元有泥石流,當局緊急轉移安置逾萬人。湖北隨州有客貨車在過橋時被水沖走,至少4人遇難。 四川多地出現險情,廣元出現泥石流,大量碎石泥沙掉下,超過1.3萬人要緊急轉移安置。內江市面形同澤國,出動武警官兵緊急救援,8千多人被轉移。全國6省市16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三峽水庫實施九孔洩洪。湖北雲夢洪峰過境,當地啟動應急響應,轉移安置居民。丹江口城區積水嚴重,消防緊急救援排澇。襄陽數十條公交路線一度因大雨停運,2百多座水庫超汛限。 國家防總針對河南,包括鄭州、開封等在內10個地市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商城縣水利局副局長彭仁峰表示:「技術人員全部下沉到鄉鎮,對鄉鎮所在的水庫、河道進行現場防汛工作指導。對河道的險工險段,以及水庫的下游坡進行巡查,發現問題早發現早處理。」安徽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當地42座中小型水庫水位超出警戒,部分水庫要洩洪,政府派員到場排查。在蕪湖,河水上漲導致多人被困,消防出動橡皮艇救人。重慶13個區縣出現大暴雨,開州山泥傾瀉,道路中斷,要實施交通管制。受大雨影響,重慶火車站周一有32趟列車停運。市水利局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三層應急機制運作近半年 首5個月收254宗嚴重個案轉介
【有線新聞】政府去年底推出三層應急機制,識別及支援有高自殺風險的學生。截至今年5月底,共收到200多宗校長轉介個案。 醫務衞生局指三層應急機制成立5個多月,已收到254宗由校長轉介有嚴重精神健康需要的個案,為校長而設的電話諮詢熱線就有93宗求助。同樣於去年年底推出的情緒通熱線18111,平均每日接聽約360個來電,共轉介了250宗個案。 關愛隊將於今年第三季接受精神健康支援培訓,當局亦會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作,在6個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推出精神健康評估先導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下學年推新小學教育課程指引 包括調整各科課時比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等
【有線新聞】教育局公布新編訂《小學教育課程指引》,下學年推行。 指引因應常識科分拆成人文科和科學科,調整各科課時比例建議。亦有建議配合去年底更新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改善學校評估和課業政策。教育局說具體建議包括長假期安排自學任務代替書寫課業,避免長假期後安排測考,每學年最少蒐集一次持份者意見,設機制評估家課量,相信可以創造更多空間促進學生身心均衡發展,會支援學校落實指引更新重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7月15日
愛國教育|政府:暫無計劃立法 議員憂活動多、年輕人未能吸收
【有線新聞】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討論推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政府說暫時沒有計劃就愛國主義教育立法,有議員關注現時愛國主義活動多,年輕人未必能有效吸收。 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狄志遠:「有時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好,吃滯了,反而有反效果,特別是年輕人經常看到這麼多活動、疲於奔命。」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質和量是並重,量也是需要,問題是有數量也要提高質量。」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陳永光:「發現部份愛國主義教育流於形式,例如有活動只是拉着寫上愛國主義的橫額,拍一張照片就當作愛國活動。」曾國衞:「愛國主義教育是多元多樣,可以有不同形式、內容和做法,可能是口號、形式上,只要能夠達到這個效果也是值得去做的,不會特別說這方面就一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