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1日
十一國慶|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送上祝福
【有線新聞】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在中國太空站送上國慶祝福。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我們在中國空間站祝福偉大的祖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我愛你中國。」「神二十」三名航天員特意穿上一身「中國紅」,拍片賀國慶。 航天員陳冬:「從親歷中國空間站三艙T字構型在軌組裝完成,到如今空間站應用發展成果豐碩,我深切感到這些成績離不開工程全線的奮力托舉,更離不開全國人民的關注和支持。我們在中國空間站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祝福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航天員說在「天宮」已經度過了五個月,順利完成四次出艙活動。航天員陳中瑞:「每當身著艙外航天服,在太空中遙望祖國大地,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榮光。如今『太空菜園』也喜獲豐收,見證著航天探索的神奇力量。感謝偉大祖國給我們飛天逐夢的舞台,我們一定不負重托,守護好咱們中國人的『太空家園』。」 航天員的目標是圓滿完成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中屬於他們的一棒。航天員王杰:「作為一名年輕航天員,這次『太空出差』讓我收穫滿滿,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在中國空間站感覺良好。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完成各項科學實驗,做好迎接神舟二十一號乘組的各項準備。」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1日
天問二號最新影像 五星紅旗與地球同框
【有線新聞】國家航天局發布天問二號最新影像。 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任務探測器在軌飛行期間,安裝在探測器機械臂上的監視相機拍攝到天問二號與地球的合影圖像。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25天,目前各項狀態正常,任務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完成多項探測任務,包括對小行星進行探測、取樣並返回地球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1日
十一國慶|國慶天安門廣場舉行升國旗儀式
【有線新聞】國慶,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升國旗儀式。 升國旗儀式在早上約6時11分舉行,國歌奏起,升旗手將國旗升至旗桿頂端。現場放出和平鴿,軍樂團奏響《歌唱祖國》,大批民眾在場觀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北京舉行國慶七十六周年招待會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有線新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招待會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和武警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致以節日祝賀。」習近平強調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於下個月召開,研究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規劃並實施好「十五五」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他又提到在新征程上要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亦要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王偉中調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 孟凡利任廣東省政府黨組書記
【有線新聞】內地官場出現人事變動,廣東省長王偉中調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則擔任廣東省政府黨組書記。 中共中央決定,王偉中接替孫紹騁擔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等職務。63歲的王偉中2017年起在廣東任職,歷任深圳市委書記等職務,2021年12月擔任廣東省代省長,翌年當選省長,直至今次履新。至於60歲的孟凡利則獲廣東省委任命為廣東省政府黨組書記,他曾在山東、內蒙古等地工作至2022年4月,獲調任廣東省委副書記和深圳市委書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3日發生2宗車禍
【有線新聞】廣州華南理工大學過去3日發生2宗車禍,一名女學生死亡。校方指涉事司機是藝術學院的教師。 事發在上周六,2名學生在校區內被機動車撞倒,其中18歲女學生搶救後不治,另一名學生受傷,送院治療後已經出院。校方對在校園內發生不幸事故深感悲痛和自責,將全面加強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格管控機動車和電動單車的速度。另外,一名退休老師周一亦在校園內被網約車撞倒受輕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內地「雙節」假期 多地推出新能源汽車充電優惠 增設大功率充電設施
【有線新聞】內地國慶和中秋「雙節」假期間,多了人駕駛新能源汽車出行,預計日均流量較去年同期升3成。為了解決充電難問題,當局除了增設大功率充電設施、縮短充電時間,亦有推出優惠政策鼓勵車主分流充電。 內地國慶中秋「雙節」8天假期,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預計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將逾6,200萬輛,當中大約有1,250萬輛是新能源汽車,較去年同期上升約3成。 有數據預測全國逾三分之一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將超出負荷,尋找充電樁可能成為車主假期中的一大煩惱,為了解決充電難問題,當局推出不同充電時間的優惠策略,鼓勵錯峰分流充電。國網智慧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監控中心總監史雙龍:「9月29日至10月8日期間,我們將探索開展高速充電至80%至90%贈送優惠券的方式,引導用戶避免長時涓流充電,以技術和經濟手段,壓降單車平均充電時長,引導車主到高速出入口附近的城市充電站充電,緩解高速服務區充電壓力。」 多地亦在長假前增設大功率充電樁,北京有3座設在高速服務區,山東淄博這個超級快充樁,車輛充夠十分鐘便可「滿電出發」。新能源車主:「跑了400多公里到的淄博,下了高速就來充電,以前充一次要充一個多小時,沒想到這回這麼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
【有線新聞】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代表出席。 儀式早上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海陸空三軍儀仗隊步操至紀念碑前,分列於兩側,象徵著守護烈士英魂。儀式開始,奏唱國歌,之後全場肅立,面向人民英雄紀念碑,默哀一分鐘。 禮兵把領導人敬獻的花籃,抬至紀念碑下的基座。習近平上前整理花籃輓聯,其後率領眾人緩步繞行,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少先隊及社會各界人士代表 上前獻花,儀式歷時約半小時。 國家於2014年通過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每年都會在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烈士紀念日|北京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有線新聞】烈士紀念日,北京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人出席。 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現場奏起國歌,其後默哀一分鐘。禮兵將花籃抬至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上,習近平上前整理花籃的輓聯,並帶同一眾領導人繞行瞻仰紀念碑。現役、退役軍人以及社會各界代表上前獻花。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設立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紀念為國家和民族犧牲奉獻的英雄烈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國慶天安門廣場花壇 吸引大批遊客 有商戶料今年國慶中秋假期 生意較去年好
【有線新聞】明日是國慶,天安門廣場等地布置花壇,吸引大批遊客。適逢今年國慶和中秋兩節同慶,有商戶預期生意會較去年好。 向日葵寓意自由幸福,月季寓意和平希望,7種花結合和平鴿寓意「和平發展、欣欣向榮」。為迎接國慶,天安門廣場今年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主題,設立花卉布置,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觀賞,有人帶上國旗,亦有人穿著傳統服飾「馬面裙」到花壇前打卡。有遊客特意到北京過國慶,認為北京節日氣氛更為濃烈。 安徽遊客張先生:「祖國愈來愈昌盛了,也安全。北京是最好的城市,我也願意每年都過來過國慶。」浙江遊客湯楚涵:「就是非常的熱烈,而是花壇非常地喜慶,而且它也是祝福祖國的一個花籃,可以讓祖國繁榮昌盛的一個祝福。」 位於西城區的大柵欄人頭湧湧,這裡不乏各種特色小店,炸醬麵、糕點、包子等北京小吃都一應俱全。有開業三年售賣涼果的店舖負責人形容,以往國慶假期店舖人流都是絡繹不絕,而且每年都會添加新產品,生意額亦一年比一年有所增長。涼果店負責人陳小姐:「今年國慶人肯定很多的,我感覺因為每年國慶、各個節日吧,人都是爆滿的。增長肯定是有的,我們又添了很多產品,有花茶,我們添了很多新產品肯定會比往年更好。我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大國科技|「十四五」具里程碑意義 青年人才挑大樑 重大成果湧現
【有線新聞】「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科技部形容這五年中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在中國科技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短短五年間,一批又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先後湧現。「天宮」太空站轉入常態化運營、「嫦娥六號」實現月背採樣返回、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在新能源領域更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光伏風電新增裝機連續4年超過1億千瓦,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4,000萬輛,產銷量連續10年保持全球第一。」 科技發展離不開資金投入,「十四五」期間,中央推出科技金融政策「組合拳」,包括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規模等。龐大的財政投入帶動社會研發投入快速增長,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3.6萬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增長48%,規模穩居世界第二。 中國研發人員總量全球第一,但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是重用青年人才。「十四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項目負責人中,45歲以下佔比超過四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亦有八成項目由45歲以下的青年人承擔。在「嫦娥」探月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骨幹力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十四五」文旅產業發展蓬勃興旺
【有線新聞】國新辦舉行記者會介紹「十四五」期間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當局指高效完成規劃的目標任務,文旅公共服務惠及城鄉國際交流合作走深走實,文旅產業發展蓬勃興旺。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部長孫業禮:「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結構布局不斷優化,規模穩步擴大,效益明顯提升,擴大內需、帶動消費,穩定預期等作用得到彰顯。去年2024年,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9.14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37.7%。規上文化企業7.8萬家,比2020年增加了1.3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