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14歲女童確診甲型流感、併發肺炎 情況危殆
【有線新聞】一名14歲女童確診甲型流感,併發肺炎、情況危殆。 女童於東區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她上周五開始發燒及咳嗽帶痰,向私家醫生求診,到今日出現氣促及血含氧量下降。衞生防護中心指女童過往健康良好,沒有接種今季流感疫苗,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家居接觸者亦沒有病徵。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受虐3個月慘死 一歲男嬰疑遭拔光指甲、「倒豎蔥」插水桶 保母更向胞妹炫耀惡行
【有線新聞】台灣發生一宗虐嬰案,一名一歲多男嬰去年9月由一名保母照顧,期間3個月每天遭虐待綑綁,性器官更被燒至焦黑,連額頭骨及屁股亦嚴重變形,最終因營養不良死亡,涉事保母被捕,引起轟動。男嬰家屬指保母早有虐兒前科,質疑社工包庇保母。 案件發生在去年底,男嬰「剴剴」(化名)因為母親入獄、父親離開,加上外婆家境清貧,缺乏家人照顧,由兒福聯盟轉介給擁有執照的劉姓保母暫時照顧。在保母接手照顧「剴剴」三個月期間,「剴剴」每日都遭受不同程度虐待,包括綑綁、強迫飲用餿水、拔除10隻手指甲,更嚴重的是「剴剴」的性器官被燒至焦黑。 頭骨、屁股打至嚴重變形 「倒豎蔥」插水桶 保母照顧期間,幾乎每天只給凱凱吃1、2杯燒焦或即將壞掉的食物,白天罰站不准動,晚上睡覺就雙手反綁成木乃伊,稍有不順就拳打腳踢,導致「剴剴」額頭骨凹陷、屁股嚴重變形;其中一次保母為了懲罰「剴剴」,更將他「倒豎蔥」插入水桶,「剴剴」掙扎跌倒後,保母更將圖片傳給胞妹。家屬控訴:「LINE對話紀錄裡面兩個在互相炫耀說,『我今天對小男童做了什麼』,那其中有一個比較扯的綁法是,他把他全身纏繞之後,(讓)他人呈現U型的狀態」。 每日飲餿水 家屬質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安老院模擬開茶座 「老友記」任侍應訓練溝通、協調能力 院友:不複雜易上手
【有線新聞】有安老院為減慢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退化,在院舍模擬開茶座,由院友擔當侍應及水吧等,透過「工作」訓練他們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這間由安老院營運的「茶座」,侍應、水吧、顧客都是這裡的院友,目的是協助有認知障礙的老友記,減慢退化速度。79歲的院友梁錦超曾經是護士,現在「轉行」做侍應。院友梁錦超:「不是複雜的工作,容易上手,很忙碌呀、無法坐下。」黃婆婆93歲,幫手做菠蘿油有板有眼,事關她年青時是大排檔老闆娘。院友家人劉女士:「更開心、可回憶以前,她曾經有做生意,做大排檔食物,她說好呀再做這些工作,吞拿魚自己製作沙律醬也記起。」 安老院根據老友記的背景為他們度身訂造不同角色,治療師說「茶座」試業時,已發現老友記的溝通能力,認知評估測試都有進步。職業治療師朱夢恩 :「要視乎他們的背景,根據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活動能力安排一些角色,至於訓練了甚麼功能,包括專注力以及短期或工作記憶。例如下單他們要記得,聽到指令下單、點算表格、遞給水吧或廚房,要一些計劃,所以對他們的培訓有幫助。」 這間茶座第二日營業,安老院見老友記都玩得開心又做到訓練,希望未來每個月做到一至兩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元朗八鄉鱷魚命名「百香果」 愛淺水區曬太陽 周六起海洋公園與市民見面
【有線新聞】海洋公園有新住客,去年在元朗八鄉出沒的鱷魚,近日遷入新居,星期六起會與市民見面,命名為「百香果」。 這條肥肥白白的鱷魚叫「百香果」,源於去年在元朗八鄉捕獲。新名由市民投選產生,突顯鱷魚女的活躍及熱情,未來會長居海洋公園,住在耗資近百萬改裝的新居「鱷園」,將免費對外開放。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不放在園內原有鱷魚的地方,是因為鱷魚品種不同、那些是揚子鱷,牠們來源不同、揚子鱷來自中國,與這個品種不可以一起生活。」 「百香果」是暹羅鱷及古巴鱷的混血兒,現在大約四、五歲,身長近兩米、重超過38公斤,園方指是比較危險的品種。海洋公園公司動物及保育主管祝效忠:「其實在香港沒有原生的鱷魚品種,相信是外來引入的物種,我們希望透過今次八鄉鱷魚出沒事件,帶給公眾(了解)外來物種,對本地生態圈的潛在威脅,不要去支持非法貿易,非法管有一些外來野生動物。」 百香果最喜歡在淺水區曬太陽,如果大家來到想找牠「打卡」,記住,鱷向淺中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23條|草案建議「起底」國安人員可囚7年 政府:須具意圖等條件才觸犯罪行
【有線新聞】草案建議如果「起底」行為,是針對處理國安工作的人士將會罪加一等,最多可以判監7年,比起違反《私隱條例》再多兩年。 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怎樣舉證證明被告人作『起底』行為,是因為對方執行國安工作的身份,而非其他原因,例如金錢糾紛、私人糾紛?」 署理律政專員蕭敏鏇:「案件中的被起底者是否第112條所指的人,還要再加意圖。是否此處指的意圖?或原因是否所被起底的人是否職能過程中處理了國家安全案件?中了這麼多條件才會觸犯這個罪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本港今年首月錄逾7,500宗罪案 較去年增逾兩成 警將於各區安裝閉路電視
【有線新聞】本港今年首月錄得超過7,600宗罪案,比去年同期多超過兩成。 暴力罪案亦都升了兩成幾,至超過860宗,主要涉及追債的刑事恐嚇,相信與經濟情況有關。爆竊及詐騙案亦有明顯升幅,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逾六成及近一成半。至於犯罪比率,,16至20歲青少年及內地旅客都明顯上升,被捕的內地客人數增加2.3倍,相信與復常後旅客回升有關。另外警方將於全港各區陸續安裝600多個閉路電視。 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其中15組會率先在旺角進行先導計劃,用以測試技術及優化操作。這15組閉路電視在安裝完成後,會在年中再安裝餘下的600組,計劃所安裝的閉路電視鏡頭只會拍攝公眾地方範圍。現時來說我們所有的閉路電視是沒有追蹤亦沒有人面識別的功能,不排除將來會加入適用的技術,協助我們提升罪案黑點的防罪及滅罪的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啟德捷運|政府倡建高架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居民指幫助不大:沒那麼方便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興建,往來啟德站及郵輪碼頭的高架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工程最快2026年招標,有啟德居民認為新系統走線不到東九龍,對他們幫助不大。 計劃興建的高架運輸系統,全長約3.5公里,由港鐵啟德站經啟德體育園,都會公園、跑道區住宅帶,接駁到郵輪碼頭,車程約10分鐘。當局曾研究走線延伸至九龍東,但文件指九龍東發展稠密,技術上受限制,建造和運作成本十分高昂,並非可持續和可取選項,有啟德居民指新系統對他們幫助不大。嚴先生:「我們去觀塘、九龍灣都是乘坐港鐵,如果去九龍東、九龍灣、觀塘、油塘這些地方,有一條鐵路直達的話會節省時間,如果我們坐地鐵又要轉乘兩程車,沒有那麼方便。」湯先生:「去郵輪碼頭多一個選擇,平常可能只有巴士,當然能去到東九龍就最好,但現在先做第一階段,或者再等第二階段,不是一次就能做那麼遠,可能分時段再做。」 政府指高架系統不受地面交通影響,不需架空電纜等設施,機電系統相對簡單,較具成本效益。當區區議員指,現時有不少技術可以滿足政府規劃。九龍城區議員張景勛:「不論是智軌、公交,或是我們很希望有的雲巴,他們到時意向書上投標時,技術上哪一方面比較好,怎樣才算好,可能在造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尖沙咀海員之家重建地盤跌玻璃 三人傷 分判商被捕
【有線新聞】尖沙咀一個重建地盤,有玻璃由高處墮下,三人受傷。 地盤對出有大量玻璃碎片,警員圍封調查。現場是緬甸臺,海員之家重建地盤,下午2時許,警方接報有玻璃由高處墮下,散片擊中一對男女遊客及一名男途人,調查後拘捕地盤分判商,涉嫌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啟德捷運|鄧家彪冀政府重新考慮延長集運系統 接駁東九龍綫、觀塘
【有線新聞】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希望政府重新考慮延長啟德綠色運輸系統,接駁規劃中的東九龍綫及觀塘。 鄧家彪:「彩虹邨重建,樓宇阻礙列車軌道設計的因素基本上可以消化。第二啟德郵輪碼頭連接觀塘海濱,事實上未來保護海港條例已經在議事日程會修例,當然修例是否可以處理集體運輸基建需要,我們會提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23條|特首發證明書判斷國家秘密材料 林定國:只有行政機關有能力界定
【有線新聞】草案亦訂明由特首發證明書判斷哪些材料屬於國家秘密,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只有行政機關有能力界定,司法機構都必須跟從。 草案建議引入與國家秘密及間諜活動相關的罪行,究竟如何界定國家秘密?政府建議賦權特首發出證明書,判定甚麼是涉及國家安全或國家秘密。飲食界(自由黨)張宇人:「這是否與普通法下,由行政機關高級人員決定,是否涉及國家安全及國家秘密的傳統一致?」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已確立很清晰所謂的法律原則,行政機關是有權作出判斷,司法機關是要跟從,特別是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或涉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一個地區,無論行政立法司法,都只能有同一個看法、判斷。哪個機關最有能力判斷、最合適?就是行政機關,背後原因很多時候很多涉及國家安全的判斷,是涉及秘密的資料,其他資訊是行政長官才有足夠能力作合適判斷。」 草案同時賦權特首向公務人員發行政指令,指示他們落實中央就維護國安的指令及執行維護國安的工作等,同時要求公務員提供一切所需協助。港島西(新民黨)葉劉淑儀:「會否考慮賦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訂定一些附表、附例,來詳細列出權力?」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值得我們積極探討,是否用附屬法例形式令到條例日後可迅
- 中國在線
- 2024年03月12日
伊朗海軍主辦的「安全紐帶2024」聯合演習開幕 中伊俄派10多艘船艦參加
【有線新聞】伊朗海軍主辦的「安全紐帶2024」聯合演習開幕,德黑蘭政府聯同中國、俄羅斯,共派出10多艘船艦參加。 聯合演練以「共創和平與安全」為主題,周一起一連五日在阿曼灣和印度洋北部進行,以反海盜、搜救為主要內容,分港岸對接、海上演習和總結閉幕3個階段進行。中方派出剛完成亞丁灣護航任務的第45批護航編隊,包括導彈驅逐艦烏魯木齊艦參與,期望演習有助加強三國海軍之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展示共同維護海上安全的意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1,700元月租住老人院稱包伙食 90後形容「少走40年彎路」 網民質疑:無年齡限制?
【有線新聞】年輕人上車難,是不少大城市常見的問題。內地一名90後聲稱因生意失敗,經濟條件不好,決定入住老人院減省開支。他聲稱該老人院只需1,700元(人民幣,下同)月租,就已經包括伙食、水電等,形容「少走40年彎路,一步到位」。有網民質疑真偽,認為一般老人院都有年齡限制,認為男子「曲線」賣廣告。 該名30歲男子自稱曾經是一間公司的老闆,形容自己「開過公司,開過店」,目前經濟環境差,賺不到錢,「還不如養老院的生活質量高」,因此萌生入住老人院的念頭。他其後到一間新開的老人院「直擊」院內生活,形容該處設施比較好。 1,700,元月租包伙食、上網 形容「少走40年彎路」 男子介紹,該老人院月租只需1,700元,包床位、三餐,而且上網都不用付費,「網費是他們拿的,每天還會定時給我打掃衛生,比住賓館都方便,不用考慮電費水費。」他續指,老人院伙食不錯,素菜配搭較合理。他稱,因為早飯時間過早,有時會趕不上吃飯,「讓廚房幫我留一口吃的,他們還挺照顧我的。」他最後形容趁年輕入住老人院,可以「少走40年彎路,一步到位」。 有網民質疑真偽,認為老人院一般設入住年齡限制,「點解咁都收佢,無年齡限制?賣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