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一線搜查|疑扮傷殘坐電動輪椅馬路飛馳 專家揭偷加裝「拖頭」 淘寶有售、小紅書宣傳
輪椅是殘疾人士及長者出行的重要工具,不過近日網上流傳在天水圍多個路段上有人駕駛電動輪椅在馬路上風馳電掣,有網民就質疑涉事輪椅曾被改裝過。有區議員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就指出,現時個案中有部分人未必是傷殘人士,可能將電動輪椅用作其他用途。 電動輪椅街頭橫衝直撞 輪椅使用者同感困擾 片中所見,駕駛者如同駕駛汽車般在馬路中間行駛,亦未有戴上頭盔,車速亦相當快。除了在天水圍外,有網民指在其他區有看到類似情況。有輪椅使用者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表示,在深水埗區有不少同樣情況,部分人甚至無視紅綠燈,在街頭橫衝直撞,「係馬路中間行太危險,因為影響到自己,都會影響到揸私家車嘅人。」另一名使用輪椅的人士亦形容:「(速度快到)好似一隊車隊咁,應該個時速都有8至10公里到。」他認為輪椅使用者亦應顧及他人安全,盡量以步行速度行駛。 街坊:成架三輪車咁 好似大陸咁樣 有街坊就分享指,曾見到有輪椅使用者在馬路行駛,「好惡啊,睇落去都唔似要坐輪椅。個轆好大,都唔似電動輪椅咁樣,成架三輪車咁,好似大陸咁樣,佢行中間,勁快,成架電車咁,仲要衝黃燈」、「後面有搭載人呀嘛,後面有個拖架搭埋個人,搭住個膊頭上落元朗。」另有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一連10個國家、橫越10個沙漠 德國極限運動員挑戰跑1萬公里 冀提醒大眾珍惜用水
【有線新聞】有德國極限運動員挑戰在全球10個國家跑超過1萬公里,橫越10個沙漠。 第一站西撒哈拉沙漠布朗就要跑700公里。在極端環境下,一個人面對時速達到95公里沙塵暴威脅,當地早晚溫差最多20度,極為乾燥的氣候,日日要消耗6至8公升食水、近6,000卡路里食物,才足夠支撐她每日跑近10小時。過程艱辛,但她說沿途亦欣賞到沙漠獨有美境。她希望透過一連10站的挑戰提醒大眾合理使用水資源,保護沙漠的生態系統。又計劃將過程剪輯成紀錄片,正在網上眾籌。 布朗最終用了15日完成第一站,計劃5月移師約旦南部,挑戰瓦地倫沙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兩太空人滯留太空站九個月終重返地球 NASA:身體狀況良好
【有線新聞】滯留國際太空站超過9個月的兩名太空人返回地球,美國太空總署指他們身體狀況良好,正接受醫學檢查。 滯留太空逾9個月的威爾莫爾和威廉斯,及早前上國際太空站交接工作的黑格及戈爾布諾夫,一同乘坐美國SpaceX龍飛船返回地球。經歷17小時的旅程,龍飛船在當地周二下午近5時57分降落佛羅里達州附近海域 。 多條海豚一起「迎接」太空人回家,搜救人員隨即展開回收工作,將太空艙運送至回收船上。海格稱看到艙內的人笑容滿滿,形容今次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太空艙門打開後,太空人陸續由工作人員協助移上擔架床。滯留太空多時的威廉斯面帶笑容向鏡頭揮手,精神似乎不錯,威爾莫爾則最後離開。太空總署稱他們目前身體狀況良好,但仍需時間適應重力,四人會在船上接受例行醫學檢查,再返回位於休斯敦的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 太空總署祝賀太空人返回地球,讚揚他們堅韌和靈活,又形容SpaceX是一位好合作夥伴。太空總署商業載人項目經理斯蒂克:「這個工作已籌備九個月,我對於多才多藝的團隊感到十分驕傲,有能力適應並建立載人太空飛行的未來,探索不同方法進行有關任務。」 威爾莫爾和威廉斯去年6月乘坐波音的星際航線前往太空站執行任務8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甘迺迪遇刺案|逾8萬頁文件解密 部分涉「古巴計劃」 學者料未必有新突破
【有線新聞】美國已故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案,逾8萬頁機密文件解密,有學者預料未必發現到突破性的新資料。 約翰甘迺迪1963年在得州達拉斯遇刺,至今公開了600多萬頁相關文件中的大部分,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月上任後簽署行政命令,解密剩餘的文件。國家檔案館陸續上載機密文件,預計共有8萬頁,部分是之前公開過,但部分內容被遮蔽的文件,今次全部內容均沒被遮蓋。 部分涉及上世紀60年代初、約翰甘迺迪遇刺前,美國試圖剷除古巴領袖卡斯特羅政權的「古巴計劃」,幕僚又向約翰甘迺迪提出,質疑當時的中情局嚴重僭越國務院職能,壟斷與歐洲政界的聯繫。 行刺案早年已有定論,槍手奧斯瓦德是單獨犯案,但關於他背景的陰謀論一直未有平息,包括他曾變節到蘇聯、跟古巴亦有連繫,特朗普競選時已承諾要把事件更透明,讓國民知道真相。 傳媒與學者正仔細翻閱新的解密文件,不過有撰寫約翰甘迺迪生平書藉的作者認為,相信不會有爆炸性的新資料,足以改變對案件的定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醫健通|周五刊憲修訂法律框架 擴大取覽人員類別 認可境外醫護等取覽紀錄
【有線新聞】政府將於周五刊憲修訂「醫健通」的法律框架,包括賦權醫衞局局長可要求醫護提供者把重要健康資料存入市民的醫健通,又擴大可取覽資料的人員類別,並認可境外醫護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取覽「醫健通」紀錄。 「醫健通」推出九年,提供平台讓公私營醫療機構互通及取覽病人的電子醫療紀錄,但政府發現只有約0.3%紀錄來自私營機構。政府提出修例精簡同意機制,市民同意參加「醫健通」後,醫護提供者便可把健康資料存入市民個人醫健通戶口,市民可保留自主控制權,自行決定是否容許紀錄被取覽。 又賦權醫衞局局長可要求指明醫護提供者,把重要健康資料例如藥物不良反應、疫苗接種紀錄等存入市民的醫健通,若有人不遵從會被定額罰款1,500元,甚至面臨起訴,最高可罰款5萬元。修訂亦擴大現時可取覽「醫健通」資料的醫護專業人員類別至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及聽力學家等。 為支援市民跨境使用醫療服務,條例草案亦容許在充分保障私隱及系統安全下,認可個別境外醫護提供者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在市民授權下,醫護提供者可透過安全連結跨境取覽電子健康紀錄。 政府指過去約6,000人要求境外使用相關資料,有一定需求。修例草案將於周五刊憲,下周三於立法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發展局考慮引入彈性機制提升業權人換地意願
【有線新聞】政府自2019年底起就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收回2,498幅私人土地,涉及178公頃,已支付143億元補償,有169億尚未支付。當局正考慮引入具彈性機制提升業權人的換地意願。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原址換地補價令業權人現金流有壓力,如同一業權人在北都以外地方,政府未來都會收回或建公營房屋或其他公共設施。與其幾年後政府收回土地然後賠錢,不如及早讓業權人自願交出土地,再用土地價值,我們構思是賠償價值去抵銷和政府洽談原址換地個案中的金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啟德體育園|議員關注屢現安排不當 羅淑佩:營運公司須有健全機制處理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啟德體育園開幕至今出現多宗安排不當的事件。文體旅局重申營運公司必須有健全應變及處理突發事件機制,以及時向公眾發放資訊。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文體旅局要求營運公司改善員工敏感度,以及向外發放訊息的安排,包括設立專職發言人,以加強市民對體育園運作的認知及信心。營運公司必須吸取經驗,與各持份者緊密溝通,確保到訪人士有良好體驗。」 選委會界別謝偉俊:「有業界人士未能申請園外酒吧文化節,不知道中間出現甚麽問題而未能做到。」 羅淑佩:「有人士提出不夠時間申請牌照,已經即時問相關發出牌照部門,他們都指無收過申請。我亦有詢問如果申請期相對較短時即日申請會否趕不及,答案是不會。如果該人士提出時本届政府在拆牆鬆綁,促進大家舉辦盛事的前提下我們會盡力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理大稱可負擔第三間醫學院全額費用 林大輝:出錢出力、充滿信心迎接重任
【有線新聞】政府接獲三間大學就第三間醫學院遞交建議書,其中理工大學提出在可以負擔全額費用。 理大指新醫學院定位是以創新、高效益、快速及可持續的辦學方案為香港培養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醫學人才,將會開辦四年制課程,重視臨床能力的培養,同時包括技術賦能、科研能力等,亦會採用書院制提供深度跨學科科研訓練。被問到三間大學都建議醫學院結合人工智能發展理大如何突圍而出,校長滕錦光指理大提供了更快、更具性價比的方案。 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我們醫療辦學45年,豐富的經驗、紮實基礎,另外在醫工結合方面,理大有非常卓越的過去科研成就,包括我們的近視控制眼鏡也好,醫療檢測眼底也好,這些都是剛才我們提供我們醫學研究的經費,都表明香港理工大學在醫療的技術方面結合方面的科研力量是非常強大。」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在醫學院搬入牛潭尾校區前,理大是可以負責所有的財政開支。即是說現屆的政府,甚至乎下屆的政府都可以分毫不用出,我們真的出錢出力,我們理大充滿信心迎接重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北都|議員倡政府統一「片區開發」意向書審批程序 減輕發展商開支
【有線新聞】北部都會區「片區開發」意向書提交期月底截止,立法會議員龍漢標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建議政府統一處理審批程序,減輕發展商開支。又認為經濟轉好,當局應向市場釋放正面訊息,有助增加賣地收入。 政府正收集市場就北部都會區三個「片區開發」試點的意向書,目標下半年起招標。立法會議員龍漢標指,土地對於發展商來說等同工廠的原材料,本港和海外發展商都有一定興趣,最重要理順審批程序。地產及建造界(經民聯)龍漢標:「這個片區開發的模式是一塊生地,完全無任何基建設施,投地的人要負責供水、供電、排污、道路等這麼多工程,每項都涉及不同政府部門的審批。時間愈長利息開支亦會愈大,如果能將所有程序集中單一窗口處理,肯定發展商投地興趣會增加。」 本年度賣地收入為135億元,只及原本預計的四成。來年預算收入為210億元,有聲音認為過於樂觀,龍漢標指市場需要正面訊息帶動。龍漢標:「大家看到過去一兩周香港股市成交量大了、股價提高,見到香港出現交通擠塞情況,我早兩日搭的士,司機說生意好了很多,所以財富效應很重要。」 他說只要吸引人才和公司來港,對商住樓宇的需求自然增加,令發展商投地時出價更進取,有助解決政府財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以哈戰爭|以軍大舉空襲加沙 內塔尼亞胡:談判亦只會在炮火下進行
【有線新聞】以軍大舉空襲哈馬斯在加沙的據點,巴勒斯坦衛生部門指逾400人死亡、500人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明哈馬斯不斷拒絕停火建議,才決定全面恢復軍事行動施壓,法國及多個中東國家譴責以軍的空襲。 在加沙城有用作避難所的學校遭到以軍炮火擊中,學校嚴重損毀,滿地瓦礫和雜物。有民眾說由於正值齋戒月,他們已預校鬧鐘在日出前起床進食,但清晨的空襲令不少人再沒有醒過來,不知這種永無寧日的日子何時才結束。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指,加沙的軍事行動只是剛剛開始,會加強打擊哈馬斯,談判亦只會在炮火下進行,直至完成所有目標,包括救出所有人質和遇難人質遺體,又批評哈馬斯拒絕接受美方和調解人員提出的所有建議。 內塔尼亞胡:「以色列不針對巴勒斯坦平民,我們的目標是哈馬斯,當這些恐怖分子匿藏民居,以平民作為人盾時,他們需對所有意外傷亡負責,巴勒斯坦平民應避免與哈馬斯有聯繫。」 哈馬斯稱有幾名高層在空襲中喪生,指責以方的行為置人質的安危不顧,又表明組織一直致力執行停火協議,反指以方多次違背協議,阻止人道主義物資進入加沙等。 聯合國安理會開會商討加沙局勢,巴勒斯坦代表批評以方無差別殺害平民,要求安理會採取行動,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俄烏戰爭|俄方同意暫停攻擊能源設施30日 澤連斯基:談判沒烏方難有成果
【有線新聞】美俄領袖通電話,克里姆林宮指俄方同意華府提出俄烏暫停互相攻擊能源和基建設施30天,但要求全面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及情報支援,基輔質疑莫斯科未準備實現和平。美俄代表周日將於沙特阿拉伯吉達會談。 相隔一個多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兩人通話約90分鐘,重申有必要改善美俄關係。 白宮聲明稱,雙方認為俄烏衝突本來就不應開始,早應以真誠和善意推動和平,同意以持久和平結束戰事,第一步是停止攻擊能源和基礎設施,並就實現包括黑海停火,立即在中東展開談判。 克里姆林宮則說,普京願與華府探討解決衝突的方案,支持特朗普提出俄烏互不攻擊能源和基礎設施30日,已向俄軍下達命令。普京亦重申西方必須停止軍援烏克蘭和共享情報,但白宮的聲明未有提。俄方又透露,俄烏將各自向對方移交175名戰俘。 克里姆林宮指雙方通話逾兩小時,除了俄烏戰事,亦討論在經濟和能源領域合作、舉辦冰球比賽、中東局勢等,同意保持溝通。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示與普京對話富有成果,認為俄烏領袖都希望戰事結束,期望能協助完成工作。不過他接受霍士新聞專訪時,在援烏議題的說法與普京有出入,「我們商討很多事情,但從未討論援烏事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台灣1歲男童被虐待致死案第四次開庭
【有線新聞】台灣1歲男童被虐待致死案,下午第四次開庭,至今有超過10萬人聯署要求加重虐兒刑罰至死刑。 台灣1歲男童被保母虐待致死的案件,在台北地方法院第四次開庭。台灣傳媒報道,預計將是最後一次召開程序庭,其後案件將進入審判程序。 2022年2月出生的男童剴剴,因母親入獄、失聯,在祖母申請棄養獲批後,2023年9月經社福機構轉介給劉姓保母照顧。期間保母和她的妹妹涉嫌殘酷虐待男童,導致他頭骨、尾椎嚴重變形,加上營養不良、肺炎等,同年12月送院後宣告不治,身上被發現多處受虐痕跡。2名被告早前承認控罪,但後來改口,只稱有捆綁男童及打腳板。 事件在台灣備受關注,至今有超過10萬人聯署,要求加重虐兒刑罰,由目前最高判處無期徒刑加重至死刑,期間不得假釋。 以往台灣曾發生多宗虐兒案,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到2023年,每年有過萬名兒童和青少年被虐待,約20名未成年人被虐待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