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李家超述職|拜訪中央部委 稱將繼續發揮國際旅遊樞紐角色
【有線新聞】到北京述職的特首李家超拜訪中央部委。 李家超與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孫業禮會面,指香港旅遊業正全速復蘇,第三季訪港旅客人數已回復至2018年同期約七成,將繼續發揮國際旅遊樞紐的角色,未來會致力開拓客源。 他亦都拜會國家科技部,指北都會將成為大灣區合作的重要引擎,期望加強與內地合作,建設香港國際創科中心,李家超周三將結束行程返港。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走過2023|香港運動員大放異彩 何詩蓓世錦賽摘銀創歷史 劍擊隊獎牌大豐收
【有線新聞】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場繼續大放異彩,回顧最熱血、最深刻時刻。 先數最厲害的女飛魚何詩蓓,長池世錦賽100米自由泳銀牌游出香港泳隊歷史,世界盃3站再橫掃6金。劍擊隊最豐收,世錦賽花劍團體銅牌刺出香港第1次,亞錦賽再贏1金1銀6銅,世大運港隊4金1銀7銅,劍擊隊亦是大戶,張家朗奪「雙料冠軍」。 武術亦是世界之最,世錦賽港隊3金3銀3銅,梁宇航首奪散打冠軍。空手道女將能看能打,劉慕裳個人形、曾綺婷出戰組手,一起成為亞洲冠軍,劉慕裳再在世錦賽奪銀牌。乒乓最佳拍檔,混雙的黃鎮廷及杜凱琹在世錦賽第二度摘銅。 數到最耀眼,新星麥世霆贏200米蛙泳世青冠軍,17歲小飛魚張心悅更游入巴黎奧運大舞台。歷來最年輕,13歲的吳卓恩成為香港殘疾人世錦賽獎牌得主,在100米蛙泳奪銀。網球的黃澤林世界排名飆升近五百位至252,未來無可限量。 等了三年又三年,保齡老將胡兆康再做世界冠軍,與謝晉軒、黃鈞源奪得三人賽金牌。硬地滾球的何宛淇、退役劍手林衍聰當選十大傑青。最不捨是李慧詩告別19年輝煌生涯,為香港兩奪奧運獎牌,三奪彩虹戰衣,總教練沈金康亦在今年離任,單車隊改朝換代。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尖沙咀錶行劫案 警再拘兩男涉串謀行劫
【有線新聞】上星期尖沙咀錶行劫案,警方拘捕多兩名男子,涉嫌串謀行劫。 上周二4名蒙面匪徒打劫尖沙咀加連威老道一間錶行,警方拘捕多兩名非華裔男子,分別20及27歲。經調查,於元朗及大埔公路檢獲兩把刀及兩支鐵槌,及匪徒犯案時所穿衣物,其中20歲男子被落案起訴,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警方早前已拘捕3人,涉嫌假扮顧客及籌劃劫案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冒充事主兒子訛稱需保釋等 合共詐騙逾9萬元 無業漢加刑囚26個月
【有線新聞】兩名婦人被人假冒兒子詐騙逾9萬元,一名男子收取騙款時被捕、早前認罪,法官批准控方申請加刑,判被告入獄26個月。 2名事主去年11月分別接到陌生來電,對方冒認事主兒子,訛稱需要保釋等原因,合共詐騙超過9萬元。一名35歲無業男子在向其中一名受害人收取金錢時,被警員當場拘捕,他早前承認串謀詐騙及洗黑錢兩罪,求情說因欠債被不法份子利用,按指示領取包裹換取二千至三千元報酬。 區域法院暫委法官判刑時說,收到控方加刑申請,同意電話騙案猖獗,有需要嚴懲,最終每項控罪額外增加3分1刑期,判被告監禁合共26個月。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兩款Apple Watch捲血氧專利爭議 周四起陸續停售
【有線新聞】兩款Apple Watch涉專利爭議,在美國停售。 被指侵權的是最新款的Apple Watch S9及Ultra 2,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十月裁定,Apple Watch部分型號侵犯了另一間醫療設備公司的MASIMO檢測血氧專利技術,禁止有關產品進口美國,美國政府有60日審視期,到聖誕節屆滿。 蘋果公司提早公布,星期四起在美國的蘋果網店停售兩款手錶,平安夜在專門店下架,他們否認侵權,計劃向聯邦法院上訴,工程師正調整手錶的演算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勞工處要求東主拍攝地盤出入口 確保工人安全 議員憂未能全天候監察
【有線新聞】勞工處將修訂密閉空間工作守則,要求東主或承建商須於工作期間,拍攝場地出入口確保工人安全。有議員質疑成效,政府就稱有阻嚇作用。 立法會議員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拍攝了片段誰去看呢?是否24小時無間斷看呢?會否看漏呢?我想起同樂居事件,最後拘捕了數十人,全部都有閉路電視拍攝下來,不過沒有人看罷了。」 勞工處副處長馮浩賢:「我們先行第一步是強制拍攝片段,我們需要在有問題時可以追責,亦是一個提醒,誰負責密閉空間場地,因為有這些拍攝的片段,他是不能逃避責任。」 另外今年5月推出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勞工處指留意到不同行業有不同行規,會與持分者商討並視察工作場所,期望明年第二季調整《指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麻省理工研超聲波掃描器 可佩戴內衣生成超聲波影像 可自行檢測乳癌
【有線新聞】美國麻省理工的專家研發可佩戴在內衣的超聲波掃描器,方便婦女自行檢測乳癌及早發現病變。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越早發現越有利治療,遲發現存活率甚至會跌至四分之一。美國麻省理工的團隊研發了穿戴式超聲波儀器,期望鼓勵女性定期檢查,蜂巢狀的框架由3D打印而成,以壓電材料將超聲波掃描器小型化。 框架上有數十粒磁石,方便將掃描器固定於六個不同位置及角度,作全方位檢查,實際用的時候,掃描器需緊貼皮膚,生成乳房的超聲波影像,即使在家中、沒有醫護人員協助,都可以自行操作,甚至可以從多角度的圖片重構腫瘤的影像。 實際應用顯示,儀器可以探測到乳房之中只有3毫米大的囊腫,解像度與傳統診所儀器相若。儀器現階段仍需要一般診所的成像顯示設備,團隊正研究將顯示系統縮小到手機的大小,希望這種穿戴式掃描器,可以鼓勵乳癌高危婦女加強檢查,更早發現病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酒後擅闖女宿非禮女學生 男教師稱「誰不喜歡年輕漂亮」 校方拒解僱:憂耽誤高考生進度
【有線新聞】山東青島發生中學老師性騷擾學生事件,涉事老師酒後例行檢查房間,期間擅自進入女生宿舍並猥褻學生,事主事後向學校反映,校方稱怕耽誤其他學生高考,又擔心老師形象受損後會自殺,未將其解雇, 學生與家長報警後,該老師被行政拘留10日。 綜合内地傳媒報道,本月15日有人在社交平台發文,自稱就讀於青島市即墨區實驗高中的高三女生,指該校是寄宿學校,二人住一間房,姓鄭班主任兼任化學老師會定時巡查房間。 借醉猥褻 摸臉嘴貼耳:男人都是壞人 事主稱,鄭老師早前(9日)知道她的室友回家,獨留事主一人在宿舍,當有同學指鄭老師喝了酒,但當時沒有異樣。至晚上近11時,鄭老師如常查房後離開,其後趁事主去洗手間時突然折返,擅自闖入她的房間,站在床前關燈。事主回憶他當時「行為語氣古怪」,問為什麽不鎖門、警告一個人不安全,又稱「男人都是壞人」 ,又將嘴貼在她耳朵上問「我什麽味道」 ,摸她臉嘆「誰不喜歡年輕漂亮的」、「尤其是你這麽漂亮的」,隨後抱住她威脅「今晚要懲罰你」等。此時,一名宿舍職員突然打開走廊燈,鄭老師隨即逃離現場。 據了解,鄭老師的工作報告表現出色,2021至2022學年第一學期獲評為「師德先進」。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走過2023|氣球風波冰封中美關係 年底回暖迎「習拜會」 雙方均獲「成果」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峇里峰會後時隔一年再碰頭,11月在三藩市再會面,中方形容為中美關係今年經歷曲折以來的新開始。 習近平:「只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我堅信中美關係的前途是光明的。」拜登:「我認為最重要是你和我作為領袖彼此之間瞭解,沒有誤會、誤解。」 「曲折」始於2月初,中國氣球被指飛越美國領空,美軍在大西洋上空擊落,是收集情報或是民用性質,雙方各執一詞。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我們已經表明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導致的偶發意外事件。」拜登:「我期望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希望可以深入討論,但我不會就擊落氣球道歉,謝謝。」 氣球破碎,雙方關係亦再現裂縫,兩軍聯繫中斷。美方態度強硬,但沒有放棄尋求與中方對話。氣球風波後擱置訪華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終於完成這趟旅程、與習近平會面,緊張對立終於有趨向緩和的跡象。 華府高官相繼訪華,包括財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但關係回暖並不代表康莊大道在前,許多實質分歧對立仍有待磋商化解。美國國防部10月公開多段影片,指控解放軍過去兩年在東海和南海攔截美軍軍機近200次。 但外交
- 中國在線
- 2023年12月19日
甘肅地震|釀逾百死 數千人救援隊伍已到災區協助搜救
【有線新聞】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6.2級地震,根據官方公布地震至少造成127人死亡。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全力搜救,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已到甘肅和青海指導抗震救災。財政部及應急管理部預撥2億元人民幣救災。 在甘肅,地震發生後多間房屋損毀,路面布滿瓦礫。當地政府調集包括消防、醫療、武警等數千人救援隊伍到災區協助清理和搜救。帳篷及棉被等物資亦即時被陸續調運到災區,協助當地居民安置。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及時救治傷者,最大限度減低人員傷亡。國務院亦派出工作組指導救援工作。 經連夜搶修,部分受阻道路、停電區域及電話線路等都已基本修復。一度「跳閘」的積石峽水電站三台機組已回復正常運作,大壩及水工建築物並無異常。事發在周一晚11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有人被埋在瓦礫下,消防將傷者救出抬上擔架床。有抱著小朋友逃生的居民憶述事發過程,形容非常驚險,「我們剛跑出來,山上的土砰砰地掉下來。房子整個都抖的,這個地震大得很。」地震後發生逾二百次餘震,有甘肅居民表示猶有餘悸。東鄉族自治縣居民表示:「那個時候我還沒睡,然後就開始跑,差點沒跑掉。我們這邊又開始(餘震)了,就已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調查指港人擁108萬儲蓄才有「安全感」 每月平均儲蓄增加至9,000元創新高
【有線新聞】存保會公布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顯示港人平均需要擁有108萬元的儲蓄或流動資金,才有足夠的「安全感」,按年大幅上升八成,反映港人希望有紀律地為未來做好準備,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較去年顯著上升,增加17%至9,000元,創調查以來新高。 存保會表示,上調存款保障上限需要考慮一系列因素,期望在明年第一季有結果。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劉燕卿:「當然如果將它提升了上去,是會增加了市民的保障,亦會增加了穩定,但在當中是會牽涉到關於額外增加的成本以及道德風險,我們作為存保會,都一定是要全面去看。我們希望在明年第一季,可以將諮詢結果告訴予大家知道」。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區議會|候任議員料辦公時數易達標 有人冀界定紀律程序門檻 以防無理投訴
【有線新聞】有候任區議員認為地區辦事處每周辦公40小時的目標不難完成,亦有連任議員說遇過街坊無理投訴,希望當局界定清楚展開紀律程序的門檻。 區議會440多名候任非當然議員中只有約一成是連任,其餘候任議員1月上任時最迫切工作之一應是設立辦事處。根據《履職監察制度指引》,他們最遲3月底前須成立一個地區辦事處,每周辦公至少40小時,包括在平日晚上、周末及公眾假期服務。 獲委任區議員的小學校長說不難達到要求,北區候任區議員朱偉林:「現時做校長不是只『匿埋』在學校工作,其實原本都是七天都工作,周六、日都會工作,主要是編配上要好像編時間表、日程表般,分配時間在學校及議員辦事處。」 如果區議員被指達不到履職要求,區議會主席獲得最少3名區議員聯署贊成,或者在會上通過動議後,當局委任的5人監察委員會便會展開調查,包括邀請涉事區議員出席閉門會議、提供資料。指控一旦獲裁定屬實,當局可以根據委員會建議處分涉事區議員,最嚴重是暫停職務及停薪。 有連任區議員希望界定清楚甚麼程度的行為才會觸發紀律程序。沙田區候任區議員林港坤:「做現任區議員都會被街坊無理投訴。有街坊想我們幫手影印私人文件,但如果是個人文件,例如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