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15日
英國法院推翻政府將難民移送盧旺達計劃
【有線新聞】英國最高法院裁定移送非法入境者往非洲盧旺達不合法,首相辛偉誠同日隨即宣布推出緊急立法應對,預計明年春季如期遞解這些人出境。 五名法官一致駁回政府上訴,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指同意上訴庭裁決,列舉盧旺達人權狀況紀錄差劣,包括強迫失蹤及酷刑。若將非法入境者送往當地,他們將面臨被遣返原地並遭受虐待的風險。 保守黨政府打擊非法移民計劃受挫,首相辛偉誠指將展開下一步行動。他說:「裁決肯定了一項原則,將庇護申請者送往較安全國家是合法。政府已提前與盧旺達商討新條約,會按裁決作最終修訂,以回應法院提出的質疑。如本地法律框架或國際公約仍構成障礙,我準備修訂法例及審視相關國際關係。」 英國政府去年與盧旺達簽定協議,將部分非法入境者送往當地。他們可申請庇護,獲批可留在當地。但措施推出後一直備受法律挑戰,至今沒人被送到盧旺達。有議員要求政府盡快行動,打擊非法移民湧入。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15日
印度旅遊巴墮坡釀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印度喀什米爾有旅遊巴跌落深谷,近40人死亡。 民眾嘗試拉起旅遊巴,拯救被困的人。當地官員指,42座位的旅遊巴沿喜馬拉雅公路駛往查謨市期間,失控撞向欄杆,跌落200米深谷下另一條山路。警方初步相信巴士超載及超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5日
醫衞局明年擬備修例 物理治療師等看症毋須醫生轉介
【有線新聞】醫衞局說爭取明年擬備,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草案。 上屆政府已提出修例,建議容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在指定情況下,毋須醫生轉介、直接服務病人。有議員質疑進度緩慢,醫衞局回覆立法會書面質詢,說第五波疫情,影響收集持分者意見,令立法進度延誤,政府計劃下月向立法會交代進度,爭取明年擬定草案、展開諮詢,盡早提交立法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5日
維園年宵競投收入逾800萬元 較疫情前少630多萬元
【有線新聞】維園年宵競投結束,總收入超過800萬元,比疫情前少630多萬元。 維園年宵出租352個攤位,包括疫情後恢復的165個乾貨攤位,乾貨攤位平均競投價11,378元,比2019年跌五成七,最高成交價33,000元,是底價8,540元的4倍,總成交額187萬多元。東涌、花墟等年宵攤位競投將在未來一周舉行。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15日
西班牙國會辯論桑切斯連任提名料周四表決
【有線新聞】西班牙國會辯論看守首相桑切斯連任的提名,預計今天表決。 桑切斯發言時,再為推動特赦加獨領袖的法案辯護,指無意攻擊憲法,反而是突顯憲法的力量。他領導的工社黨,早前與支持加獨的政黨達成特赦協議,以換取足夠支持繼續執政。 桑切斯又提出多項施政方針,包括設立基金補償未成年時被神職人員性侵的人,又會推動未成年人和失業人士免費乘搭公共交通,並會推出壓抑通脹措施和延長減免食物類增值稅。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5日
本港增一宗寨卡病毒輸入個案 病人到印度曾遭昆蟲叮咬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一宗寨卡病毒輸入個案。 58歲女病人上月30日至本月12日曾到印度,期間發燒、出疹、肌肉及關節痛,周日返港後確診感染寨卡病毒,在律敦治醫院留醫。病人外遊期間曾被昆蟲叮咬,當地亦曾出現寨卡病毒傳播。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出發到受寨卡病毒影響的地區前,要諮詢醫生意見,做足防蚊措施,回港後有不適應盡快求醫。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5日
新田有露天車場起火 逾十輛車焚毀
【有線新聞】新田有露天車場起火,逾十輛車焚毀,無人受傷。 現場火勢猛烈,大量黑煙升上半空,有人嘗試救火。下午二時半左右,古洞路近麒麟村一個露天車場突然冒煙起火,消防到場動用一條喉及一隊煙帽隊灌救,約半小時後將火救熄,正調查起火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5日
警追查包裹發現有十字弓及箭 男子涉無牌管有槍械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追查一個藏有弓和箭的包裹,拘捕一名男子。 警方上月22日接報,一個寄到香港的包裹內有十字弓、相關零件及三支箭。調查後昨日在葵涌拘捕一名43歲男子,涉嫌企圖無牌管有槍械,又在單位檢獲盾牌、箭及長劍等,男子保釋候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5日
MIRROR演唱會|藝能、舞館認違職安健例等罪 分別判罰22萬及13萬元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事故,其中兩間涉事公司藝能和舞館,承認違反職安健條例等9項控罪,分別罰款22萬及13萬元。 去年7月MIRROR演唱會,巨型屏幕墮下擊傷2名舞蹈員,舞台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承認沒有確保裝置安全,和嚴重意外發生後24小時內沒有通知職業安全主任等4罪。而聘請受傷舞蹈員的舞館,就承認沒有確保僱員安全及健康,及沒有為僱員購買保險等5項控罪。裁判官考慮到被告認罪,分別判處藝能和舞館罰款22萬及13.2萬元。至於負責舞台機械的協興隆,申請押後案件明年1月17日再訊,獲裁判官批准。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5日
有指特首政策組五個月沒開會 李家超:開會未必最有效
【有線新聞】有報道指特首政策組專家組五個月沒有開會,行政長官李家超重申,他們在撰寫施政報告給予很大協助,開會未必是最有效運作方式。 行政長官李家超:「因為過往有些專家參加政策研究時,他們很多時說,開大會每人只能發言數分鐘,所以除了開大會,還有個人與個人接觸及一些專題,會經例如電郵、電話、視頻等等。這方面不是所有都公開,因為很多事情有些很坦白的意見,大家尤其是外國的專家希望讓我們知道、參考,也不主張我們公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5日
民主黨投獲年宵檔遭DQ 李家超:投標人應心中有數
【有線新聞】民主黨職員在沒有表明身份下,投得維園年宵乾貨攤檔,但遭拒絕簽約。李家超說不會評論個別個案,強調投標按規定進行,投標人應心裡有數。 行政長官李家超:「任何投標,我們都是按投標時公布的規矩,個別個案細節我們不會討論。但按規矩投標,投標人也知道,任何人他對自己投標的情況,應心中有數。」
- 中國在線
- 2023年11月15日
台灣大選|藍白兩黨決定民調定勝負 周六公布正副人選
【有線新聞】台灣大選「藍白合」政黨協商舉行第二次會議,雙方將以民調支持度決定正副參選人,周六公布結果。 台灣「藍白合」政黨協商再有新進展,國民黨的朱立倫、侯友宜及民眾黨柯文哲,周三舉行第二次協商,由馬英九擔任見證人。他們會面約2.5小時其後公布聲明,將以民調結果決定正副候選人共同參選。 兩黨同意各自推薦一位統計專家,評估本月7日至17日期間社會各界的民調,並會綜合各自提供的內參民調作統計,結果於周六由馬英九基金會公布。柯文哲會後形容是歷史性一刻,而馬英九就指相信兩黨會根據協議全力以赴,「我相信我們會為台灣政治史上締造一個新的記錄。這個合作能夠使得雙方在未來的選舉,跟其他方面都能夠相互幫忙。」 不過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競選團隊就批評,聲明中「只看見算計與分贓」,強調無論在野陣營如何整合,都不會影響既定的選戰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