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黑碼取消|跨境學生:不用怕遲到 巿民讚過關快10分鐘:黑碼冇作用 港鐵推北上優惠
【有線新聞】即日起香港往返內地,毋須再掃瞄「黑碼」進行健康申報,有市民說過關流程暢順。 用了接近四年的「黑碼」這日終於取消,所有關口都恢復疫情前的通關模式,毋須再準備「黑碼」,大清早就要過關上學的跨境學生,指過關方便了。 跨境學生Oscar:「每人的電話、手機網速都不同,他們會在口岸堆積造成阻塞,我認為是極其不方便,所以現在取消黑碼,我認為是比較方便的事。」 跨境學生Tony:「方便些,很開心不用再用「黑碼」。(之前遇過甚麼問題)有時候打不開,有時很慢,快了些,可以準時上學了,不用怕遲到。」 在深圳灣口岸離境大樓及附近停車場,沒再擺放提醒市民準備黑碼的易拉架,過關時通過香港關口後,進入內地關口前,原定掃瞄「黑碼」的位置已拆走掃瞄裝置,以往有市民在這個位置停低,即場申請「黑碼」,這日可以直接通過。 有市民指過關比以往快10分鐘左右,支持取消黑碼。胡小姐:「其實(黑碼)作用不大,我發覺很多人一次領取十個『黑碼』,今日領取十個碼,之後十天用。我起初認為要取消一次才能領取另一次,原來是不需要的,其實有甚麼作用呢,是沒有作用的。」 不用黑碼,香港過來深圳,過關手續只要幾分鐘。不過如果被診斷有傳染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港鐵露天段打風停駛 有意見倡加設上蓋 林世雄:不可取
【有線新聞】港鐵露天段停駛的安排,有意見認為可在露天段加上蓋,局長林世雄指並不可取。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很多架空路段都是在橋樑,究竟基礎是否能承擔?那個罩不要想是輕的,原因是要擋風,罩不會太輕。一輛車在普通東鐵綫,時速80至90公里般行走。甚至你想想機場快綫大部分都是快的,(時速)130公里,你想想它行走時,有個罩覆蓋它,你想想扯出的風、颼一聲,這不是簡單的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粵車南下|明年初實施首階段 次階段擬准入市區 運輸業憂泊位不足或釀大擠塞
【有線新聞】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說「粵車南下」將分兩階段實施,首階段預計明年初推行,內地車主可在機場泊車後轉乘飛機,當局又會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興建兩個自動化停車場,供粵車入境停泊,第二階段則容許車輛直接接駛入本港。 港車北上實施四個月,政府正研究「粵車南下」方案,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接受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訪問時透露,首階段預計明年初實施。林世雄︰「我形容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廣東可以駕車南下,有兩個選擇,如果駛到機場(人工)島,泊車後可以坐車到禁區乘飛機到外地;亦可以駕車停泊後,然後利用港珠澳大橋口岸入香港境,他可逗留在大嶼山甚至到市區,等於我們到澳門的停車場的概念。」 運輸及物流局指機管局正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發展兩個自動化停車場,給廣東省及澳門經大橋來港的車停泊;首階段預計明年落成,車主泊車後可經海天中轉大樓,直接到機場閘口登機,毋須入境本港亦可以經香港口岸旅檢大樓辦理過關手續。至於第二階段,林世雄在訪問中形容與港車北上相似,車輛可直接駛入本港,但他說香港始終地少人多,會與內地再商討,會考慮配額、範圍、道路承載力等。 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例如早上塞車,中環、灣仔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1日
以巴衝突|玻利維亞就加沙局勢與以色列斷交
【有線新聞】南美國家玻利維亞宣布與以色列斷絕外交關係,譴責以色列以不成比例的武力侵略加沙,威脅國際和平及安全,要求以方停火,表示會向加沙提供人道援助。 其他南美國家,包括哥倫比亞及智利則召回駐以色列大使,商討下一步行動。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1日
以巴衝突|拜登斡旋加沙局勢再派布林肯訪以色列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周五再次出訪以色列及中東多國,他出席參議院會議時表明華府與其他國家正在檢視推翻哈馬斯之後加沙的去向,承認建立獲認可的巴人政權有難度。 而總統拜登爭取撥款支援以色列方案仍未獲國會通過,他周二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通話,討論為局勢降溫的緊急方案,承諾增加對加沙的人道援助。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1日
澤連斯基:抗擊俄軍戰果顯著但反攻需時
【有線新聞】俄烏戰事持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強調反攻不可能一步登天。 他在例行講話中讚揚烏軍成功擊退黑海東部的俄軍,扭轉南岸海戰局勢,強調這些巨大戰果不是理所當然,指國際社會過分期望烏克蘭反攻會快速取得成果。 烏軍6月展開反攻但戰況僵持,俄羅斯持續大規模轟炸。上月初哈爾科夫州一條村莊受襲,參加喪禮的59名平民死亡。聯合國人權調查報告指控俄軍可能是蓄意針對平民,違反國際法,要求莫斯科徹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以巴衝突|以軍空襲加沙最大難民營 哈馬斯否認指揮官身亡 透露釋放更多外國人質
【有線新聞】以軍空襲加沙最大難民營,聲稱殺死一名哈馬斯指揮官,哈馬斯否認,又透露未來幾天會釋放更多外國人質。據報埃及今日會開放拉法口岸,容許數十名受傷的加沙民眾到當地治療。 加沙北部的賈巴利亞難民營,周二遇襲後留下巨大的彈坑,四周都是瓦礫。以軍表示空襲成功摧毀哈馬斯的地下隧道,殺死數十名成員,包括一名有份參與上月突襲以色列的高級指揮官。又批評哈馬斯以民居作為掩護,摧毀地道時無可避免波及附近建築物。哈馬斯則發放與以軍衝突的片段,否認有指揮官被殺,指責以軍試圖掩飾針對平民的罪行。 多國爭取擴大對加沙的人道援助,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表示,支持向受傷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醫療支援,但不是在加沙,認為當地醫院已被哈馬斯控制。他提議埃及或其他國家可在加沙接壤的地區,設立戰地醫院,又表示明白阻止難民湧入埃及的重要。 以色列情報機關文件,建議消滅哈馬斯後將加沙平民遷移到埃及西奈半島。總理辦公室表示,相關文件只是初步想法,目前只會專注於戰事。埃及總理馬德布利到訪拉法口岸,表明反對任何一方造成平民傷亡的行為,又強調不會接受以色列提議,將加沙難民強行遷移到埃及。
- 中國在線
- 2023年11月01日
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繪五號衛星
【有線新聞】內地成功發射天繪五號衛星,主要用於開展地理信息測繪、國土資源普查和科學試驗研究等任務。 周三早上,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天繪五號衛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94次飛行。本次任務衛星及火箭都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袁國勇警告:動物流感或掀大流行 倡重點監察入境關口 籲各國禁食野味
【有線新聞】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說,除了冠狀病毒,流感是最具潛力引起大流行的病源,認為要加強監察、主動篩查,特別是源自禽鳥和豬的流感病毒,防止再有疫情爆發。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曾擔任政府專家顧問的袁國勇,聯同兩名港大學者在報章撰文,提醒公眾關注流感的威脅。他們說新冠病毒不會是最後一場大流行,流感亦是最具潛力引起大流行的病源,而四分三的新發傳染病,都是由動物病原體引致,警告下場大流行,或者是由禽鳥和豬的流感病毒引起。 近期研究估算,有潛力同時感染人類和動物的未知病毒有60萬種,人與動物跨地區活動頻繁、人口老化、免疫力低的人口比例上升等,加劇傳染病出現及傳播,演變成大流行的風險大幅提高。 他們提出在病毒大規模傳播前,主動做動物採樣化驗,篩選具有大流行潛力的病毒及早研究和制定對策。屠宰場、街市、農場、生物安全實驗室,都是重點監測領域,目標包括工作人員和對病毒感染有異常耐受性的動物,例如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等。又建議要重點監察入境關口,旅客有發燒等感染症狀,應該果斷執行流行病學監察,防止輸入,各國政府亦應該禁止食用及販運野味及叢林肉,逐步終止野生動物貿易。
- 中國在線
- 2023年11月01日
北京故宮博物院「雕版館」開館 展示雕版文物15000多件
【有線新聞】北京故宮博物院「雕版館」開館,展示雕版文物15000多件,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首次舉辦該類專題文物展。 雕版館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內東南崇樓及朝房開館,同時舉辦「吉光片羽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雕版文物展覽」,周二起正式向公眾開放。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人員及章偉:「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印刷術大放異彩,全面普及的時代,清代內府刻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如今清代宮廷雕刻的書版印刷成套的典籍,還有刊刻相關的原始檔案,現大部分存於故宮博物院,相對完整地保存了人類大規模印刷活動的痕跡。」 展覽在雕版館庫房式陳列展出文物1.5萬多件,重點展出32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當中就包括用來印刷政令文件的底板清內府順治元年五月刻《攝政王令旨》雕版。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人員及章偉:「本次展覽名稱為「吉光片羽」,「吉光」是傳說中神獸的名稱,「片羽」指神獸身上的一小塊皮毛。乾隆皇帝曾在《五經萃室聯句》中引用了該詞,用來提及重新刊刻的珍稀典籍,我們在此用「吉光片羽」來比喻珍存的清代宮廷雕版文物。」 本次展覽得到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的專項基金支持,積極推動古籍保護利用工作,北京字節跳動更在本次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深圳中大專研醫療機械、人工智能 冀配合國家發展 推動大灣區成藥械評審中心
【有線新聞】醫療機械、人工智能發展迅速,中大於深圳福田和南山的研究院亦著力這方面的科研,希望配合國家發展,包括推動大灣區醫療機械及藥物的評審中心。 「甚至可以檢測到末端受力情況。」這個柔性內窺鏡機械人,加裝光纖傳感技術,做胃鏡檢查時,可更靈活及自動感應受力狀況,是中大於深圳福田的深港創新研究院研發項目。深圳中大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劉雲輝:「我們就像20年前,開始研究自動駕駛一樣,能夠把機械人手術,也能通過人工智能AI進行,就是不需要醫生實際操控,只是醫生做監察,監控安全性、有把關作用。」 研究院2020年底落成,主要研發醫療機械、人工智能等,近年亦配合國家推動醫療機械及藥物的評審中心。施政報告提出1+機制審批藥物,研究院認為,有助香港提高醫藥發展國際地位。深圳中大福田研究所所長秦嶺:「通過在香港建立這樣評審標準後,評審機構以後,所審批的項目能和內地接軌,評審完後內地可通用。吸引內地(藥廠),通過香港平台國際化,這是一個方面,同時可把國際上創新的新藥品評審,放到香港來,提高我們地位非常重要,但是這需要政府的投入,人才專門的培養、建設。」 中大計劃結合在南山的深圳研究院經驗,包括人才和初創
- 中國在線
- 2023年11月01日
內地首個世界技能博物館下周二免費開放 率先展出800多件珍貴展品
【有線新聞】內地首個位於上海的世界技能博物館,11月7日向公眾免費開放,率先展出800多件與技能相關珍貴展品。 世界技能博物館以「小動作.大改變」為主題,設有「工具與我們的世界」、「成功的全球運動」、「技能發展與中國」、「技能建設美好世界」、「技能與基礎科學」和「技能與工業革命」六個主要展區。博物館藏有來自五大洲的39個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國家和地區,以及全球合作夥伴等,提供與技能相關的珍貴展品2000多件,11月開館時將先行展出其中的800多件。世界技能博物館講解員:「世界技能大賽一共是63個比賽項目,會產生63個金牌選手,而在總分最高裏,在一個總分最高的選手,才可獲得阿爾伯特維達獎,就是說它相當於是王中之王。」 由於博物館的展品來自全球各地,其設計呈現具世界性,例如位於中庭正中的序廳藝術裝置《世界引擎》,金屬軸承內轉動著63個金屬小球,代表63個比賽項目,有推動世界進步與發展的美好願景信息。另外博物館內還使用虛擬成像技術、人工智能等最新數字技術,提升觀眾與展覽的互動性,好像這個復興號動車模擬駕駛器,市民可以體驗四種不同情境的駕車模式。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嵐:「我們突出了用新